同治大帝之一统江山
字体: 16 + -

第108章 朝鲜异动

    留都曰盛京,其北曰吉林,又北曰黑龙江,是为东三省,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基本奠定了如今的东三省版图。

    1820年,东北三个省级将军辖地(黑龙江、吉林、盛京)范围包括当代中国黑龙江省(不含大庆市)、吉林省(不含松原市西部、白城市)、辽宁省(不含阜新市南部、朝阳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和外东北。

    简单地来说,东三省,在1907年之前,与其他省份不同,没有设巡抚与总督一职,分别由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盛京将军担任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

    黑龙江与沙俄相接壤,辽宁则是与朝鲜交界,案上的两封公文分别是黑龙江将军丰绅与盛京将军瑞联采用军站最高等级’六百里加急‘传送而来。

    要知道清代驿站制度更加完备,全国驿、站、塘、台计为1785处,驿道四通八达,从京师通到各边远地区。

    清代驿站管理严密,由兵部负责,京师设皇华驿,各省腹地及盛京地区设驿,军报所设为站。

    凡是通过驿站发递的,都要分缓件、急件。奏折、文书、军报的驿递均有规定,对军站的利用限制很严,往往是军机处发往西北两路将军、大臣的加急信函及返回文件,均由军站传递。

    其他的一般由驿站传递,而督、抚寻常文书则由塘铺递送,不能用马递。军机处文件,往往在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规定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500里,最快达600里。

    王公公能够从公文封面看出来事情的轻重缓急,当下也没有询问什么,直接在前面带路。

    杨波现在是卫戍区第三旅的旅长,一直在处理关于步军营裁撤的事宜,此时正在三号基地的指挥室,与部下商讨着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将裁撤掉的那群八旗子弟弄到矿场去。

    “报告旅长,皇上有急事找你,正在会议室等您过去。”通信员跑入指挥室,报告道。

    “你们,继续在研究下一步的行动,在这里等我过来。”杨波没有任何犹豫,迅速安排了工作,一路小跑到基地的会议室。

    而在会议室内,同治已经将关于清朝与周边国家的地图挂于墙面上,身前摆着一张方桌,双手撑在上面,望着地图陷入了沉思。

    “皇上,末将来了。”杨波敲了敲门,随后推门而入,走到同治的身后,轻声道。

    “你先看一下桌子上面的公文,说一下你的看法。”同治没有回头,依旧看着地图,似乎想要找出某种关联。

    至于为什么叫杨波,而不是陈桂芳或者是铁三等手下能臣干将,主要是他们几个人擅长于打仗,而杨波适合于在背后运筹帷幄,眼界与目光都有所不同,更具备大局观,有时候同治自己不明白的事情,杨波会一言惊醒他。

    杨波将目光投向同治身前的两份公文,走上前拿起,迅速浏览起来。

    三分钟后,杨波将公文放下,走到同治的身边,同样是看着那副地图,而后再次打开公文,在思考着什么,一言不发。

    同治侧过身子,看了一眼杨波,开口道:“朕当初让郑永浩继续留任天津知府的用意,你是知道的吧。”

    杨波点点头,对于这件事,他们几个核心的都非常清楚:“难道有新的情况?“。

    “就在今日,郑永浩来到京城,告诉朕一件事情,日本方面原本犹豫不决,近日突然就同意出兵天津,但是数量不多,反而拿出白银,让郑永浩招些人马,要求只是在京城以及周边地带制造一些混乱。“

    同治将郑永浩的话的意思原封不动传达到杨波的耳中,没再说话,会议室一下子陷入寂静。

    杨波回味着同治刚才的话,又反复看着手中的公文,比对着墙上的地图。同治站在一旁,也没有打扰。

    “皇上,好像有些不对劲。”半晌,杨波才发出一句话:“但是又不敢太确定。”

    “你说说看,哪里不对劲?”同治感觉眼前一亮,应该是与自己想到了一块去了。

    “皇上,盛京将军传过来的公文说道,朝鲜方面似乎最近正在大规模招兵,但是并没有向中方做通报,根据推测,应该是为了防御,极有可能是应对来自日本方向海上的进攻。”杨波说完又将另外一封公文打开:“而这一封,则是来自黑龙江将军,大致的内容是沙俄突然在中俄边境大量增兵,并且携带不少的重型装备,对边境上面虎视眈眈,看起来随时可能爆发大规模的冲突。”

    “本来这是两起偶然事件,但从日本突然对郑永浩的的命令来看,两者似乎是有一些关联的。”说完,杨波径直走到地图前,在地图上的中俄交界处与中朝交界处用红笔画了个圈。

    “朕也考虑到这些,但是还无法确定。”同治双手抱胸点点头:“那根据你的判断,朝鲜的招兵与日本还有沙俄的增兵,到底有没有联系呢?”

    “皇上,臣不敢确定,现在还需要证实一下。”杨波思忖片刻,开口道:“皇上,郑永浩现在返回了吗?”

    “没有,朕把他也一同带过来了。”同治问道:“叫他有什么事吗?”

    “皇上,事关重大,咱们先前的都是属于猜测,如果没有确定的消息,势必影响到后续的行动,所以我们必须要得到证实,而关键,就在郑永浩的身上!”杨波缓缓点了点头,表情也是非常地凝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