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摇铃之国士青衣照雪
字体: 16 + -

第6章 书房小话

    夜色微凉。

    在纪府深门大院之内,

    有两个人在书房之中,纪亭湖端坐在太师椅上(一般都采用紫檀、花梨与红木等高级木材打制,还有镶瓷、镶石、镶珐琅等工艺。它们共同点在于椅背基本上是屏风式,靠背板、扶手与椅面间成直角,样子庄重严谨)一只手还捧着一卷《孟子》在那里细细读着。

    纪亭湖头也不抬的说道:“落歆这几日怎么了,性子越发欢脱了,你时时在一旁给她提个醒,我们是“诗书传家”的家庭,木雅。”

    “知道了,父亲。今日她有些乏了已经早早的回房睡了。明日,我再寻个理由与她说了便是。”

    “父亲,我们家搬到望京市这么久了,你可听过刘文叔这个人的名讳?”

    “额,知道倒是知道,可是并没有什么深交,怎么问起这个人咯?”

    “我倒是认识一个人,私下有些深交,偶然间交谈时听他说,他们家是经商的,他爸也叫刘文叔,而我只好像听说咋们望京市的“百家协会”的商业主席就是叫这个名讳,我猜想这两个人是不是同一个人。”

    “而且,我这段时间女儿与这个人接触,感觉他的气质独特,行为做派颇具“大家”之风,应该说是“少年老成”。行事四平八稳,遇事八风不动,稳如磐石。而且他很聪明,估计他的学识,作为“老学究”的父亲会很欣赏的!”

    “若是以后,父亲与他见面,定会欣喜若狂,对国学这般通晓的是我所知道的唯一的几个人之一。”

    “孩儿已经和他约好了,这几日就会去拜访他们家邸。”

    “木雅,你做事稳妥,为父向来放心,却也不知道为什么你这般看重他?”

    “父亲,你也是知道,我们家虽然是一个大家族,但到了我们这一辈已经是人丁单薄,而且并无男嗣,较之文人“气弱”,凡此种种,在望京市我们先天不足,始终不能像别家那样“枝繁叶茂”。长久之计,必定会被别家蚕食鲸吞。为了家族利益我们都要与别家联络。”

    “远的不说,就拿“后起之秀”蓝家来说,论出身,他们蓝家可以说毫无出身可言,可是人家仅凭三代,就在望京市占据一隅,现在已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处事乖张,”

    “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慧之强,三曰德性义仁之强。一个家族亦是如此。”

    “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现在法理不在,我们因循守旧若是不能与时俱进,必定到时大浪淘沙,最先被世人遗忘,纪府终会变成别人的囊中物。

    “好啊!木雅吾儿,可惜你是个女儿身,倘若是男儿,这望京市是不可能敢打我纪府的主意,现在我也感觉到蓝家日趋渐强。为父做事亦能感受捉襟见肘。而你的格局远超为父,我相信日后你接管纪府一定也会把我们的家业守住,甚至做的越来越好。”

    “今日太晚了,你也早点去睡吧,以后我们家你多分担点吧,木雅。”

    “是,父亲,那女儿先退下了。”

    “待木雅离开之后,纪亭湖在书桌之旁,铺上一张宣纸,拿起一杆湖笔(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华夏国的“文房四宝”,郭老更为笔庄新屋题诗:“湖笔争传王一品,书来墨迹助堂堂。蓼滩碧浪流新韵,空谷幽兰送远香。垂统以还二百二,求精当作强中强。宏文今日超秦汉,妙手千家写报章。”以空谷幽兰比喻湖笔,高度赞扬湖笔的精妙)而好的毛笔,都具有尖、齐、圆、健四个特点,使用起来运转自如)”只见他用笔“笔走龙蛇,肆意挥洒,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垂露收笔处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悬针收笔处有正有侧,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牵丝劲挺;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

    华夏国书画注重“写意”,而西方国家只能“写实”,不会留白。而纪兰亭的宣纸之上陡然出现“木雅”两个大字。

    “木”字《素问篇》:“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

    “雅”字是个形声字,左边声旁“牙”,右边形旁“隹”,古华夏国文本之中记载,隹,代表一种鸟.而鸟,在人们心目中,比较美丽、可爱。

    看来我还不是不到父亲识人之一二。很多年前,父亲就意识到亭湖“守业可堪舆”,要想徐徐图之,发扬光大纪府性格上的缺点还是造成我对创业有所欠缺,一早就要我好好培养木雅,起初,我还不懂,时至今日,才堪堪明了,原来我才是最糊涂的人。

    “木雅作为年轻的一代,已然能看通全局,了解个中因由,知道“合纵连横之术”,就像是中医“望、闻、听、切”然后得出结论根据病理因病施治,在望京市的年轻一辈中,可以说是佼佼者。倘若我纪亭湖在在后面推一把,定能打开局面,让我纪府重换新生。”

    “花开两朵,我们先各表一枝。”

    “木雅回到闺房,并没有立马睡着,而且躺在床上陷入了沉沉的思索当中。”

    “还记得老太爷曾给她说过,之所以对她这般严,全是因为当年一个道人在她出生前来过府上。

    那一游方老道士为你推演了一卦便说:“此子寅夜生,神光照室尽明,是夕甘露降于墓树。窗外喜鹊飞到梅树枝头叽叽喳喳”是谓“喜上眉梢”。所以你临盆之时,此间景象一一如他口出对应。所以,对你,我不敢丝毫放松,你的出身也证明了你不能像平常人那样生活。你只能扛起纪府的重担。你父亭湖“守业成”,但不果断,遇事思前想后,难成气候。只希望你能百尺竿头让我纪宅更进一步。我在九泉之下也让我纪府子孙世代承蒙荫蔽。”

    “想着,想着,这个年轻人想了很远,这让她第二天醒来时,想起昨晚什么时候睡着了都不知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