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
字体: 16 + -

第68章 放手

    今天每个赛场要决出前四十名。此外,根据赛制,进到复赛,比赛规则做些调整,由原来的一局定输赢增加到了三局两胜,每局依然为一炷香为限,谁先刺中对手五剑为胜,不足五剑以多者为胜,相平以进攻次数多者为胜。两馆在未时初刻同时开战。

    击剑馆贺拔纬首先登台亮相,他白衣剑袍外套了黑色马夹。他的对手是骑兵部队选派的选手,套了蓝色马夹。颜色不同以便裁判喊喝和区分。骁骑营多数属于鲜卑族的,鲜卑从小过马背的生活,跨马轮刀,弯弓射箭都是长项。来的这个人是个小伍长,在兵营众多士兵选手中能拿铁剑身份出线也很不容易,他自己也对比赛充满期待,希望至少晋级到京城二十强内,有机会在重阳节日崭露头角,为以后的晋升积累荣誉。

    贺拔纬家属于藩镇武官子弟。父亲贺拔岳年轻时曾为太学生,后为怀朔镇军主,在家中排行第三,两个大爷是贺拔允和贺拔胜。他们在边关借助柔然力量评定了破六韩拔陵起义。贺拔纬虽然在京城读太学,但对京城的各大兵营和军官并不熟悉,不过他对军队的生活和作风并不陌生。看见对手拿剑和马步的姿势知道是军营出身,并且以骑马善长。

    两个人行礼之后开始战斗,军营之中出来的选手,剑术都不弱,尤其骑兵更善长长月弯刀。但击剑比赛,用的是木剑,因此招法上区别很大,马刀习惯于以砍为主,以刺为辅。而剑术为适应比赛得分需要,已经出现了劈、刺、点、撩等等多种组合,以及配合脚步移动的直刺、移刺、弓步刺、垫步、侧身、甩刺等等的得分办法,多数靠的是手指、手腕、以及小臂力量的运用,与战场的厮杀完全不同。这种为适应上层士人阶层的游戏,对于下级军官士兵来说很不适应。好在贺拔纬是高级军官家庭,进入了上层社会,对于贵族的游戏不陌生。

    俩个人厮杀在一起,骑兵选手宝剑上下翻飞,抢得先机,使贺拔纬处于防守状态,但他不愧是大家的偶像,临危不乱,一场沉着,目光坚毅。孙云看了虽然替他捏把汗,但感觉凭他的稳定和心态,他一定能获胜。果然对手进攻虽然凶猛,但招式简单,并没有占多大便宜,打了半天才终于先得了一分。裁判博士看见得分有效,忙高喊蓝队得分,然后两人重新回到台中继续比试。骑兵选手用了半柱香的时间才赢得了一分,而且还不能乘热打铁连续得分,不但使得他有些懈劲儿,也给了贺拔纬喘息的机会。

    第二个照面,骑兵选手又鼓起力量,抢夺先机,但已经没有刚才的气势威猛了,但还是剑挂风声,招招紧逼,贺拔纬则是步步后退寻找战机。突然骑兵选手连续几个进招,最后一个反背剑,点到了贺拔纬的肩上,但与此同时贺拔纬的撩刺,也点到了他的软肋上,裁判高喊刺中,双方有效,各计一分。这下骑兵选手郁闷了,看着场面优势,但却同时得分,别扭。

    第三个照面,对手进攻稍缓,贺拔纬抓个空隙偷袭得手,把分数扳平。第四个照面称对手没缓过劲而来,贺拔纬又是一个偷袭,败中取胜。等到对手反应过来,第一局时间到。

    俩人各自回到自己半场休息,别看短短的一炷香,但体能、精力都消耗很大。魏国组的同学们有给贺拔纬擦汗的,有给他喝水的,毛博士到他跟前叮嘱几句,其实这阵儿说什么都听不进去了,博士只是大声的刺激他,让他镇静按,既定好的战术打下去。

    俩人再对峙上场,骑兵开始注意贺拔纬的动作了,虽然还是主动上手,但不那么大杀大砍,注重平衡力量,看来他那边的教官也对他提了醒。不过对手毕竟是马上军兵,身材下身相对比较短,步伐不灵活。他得了一分后,贺拔纬开始有机会反攻。贺拔纬的攻击很有特点看着招式不快,但给人的感觉,就像他的表情一样,极其冷酷,进攻目标很明确,但对手动作就是跟不上他的节奏,准在他预定的击打目标上命中。结果没等第二局的时间到,贺拔纬以五比二的比分,总局二比零胜利,率先进入前四十名,参战和后勤的同学们都过来庆贺。

    军营赛场,李辰也持剑穿黑夹出场,元家除了美仪姐妹外,长辈的庶长子都官尚书元端也以官员的身份参加。李辰对手是禁军左卫的什长。禁军负责内城的安全以及仪仗工作,士兵都是年轻英俊高大威猛,士兵选拔的人选多出自贵族高姓,待遇好,守着天子有机会获得升迁。但禁卫军在野外的实战能力很一般,而且这些年,京城太平,他们平时训练的时间不很长,不过他们守在天子脚下,接触达官贵人,加上本身许多人就来至官宦,所以上层社会的雅好,他们都善长,尤其作为军士,佩剑是他们的职业,那么击剑就是他们的第一能力。

    上来的这个选手年龄二十出头,个子比李辰高出小半头,使用的宝剑也比李辰的长出一截。击剑的比赛,身高臂长,十分有优势。进攻在刹那间,比的就是谁快,落在实际,就是谁的宝剑长谁的机会就更大。什长肤色很白,细皮嫩肉,一看就是贵族子弟,他穿蓝甲上场,上场后宝剑在手里舞动了几圈,既是热热身,也是炫耀一下武技。台下和阅台的人有的叫好有的鼓掌,这些人有士兵,有平民,也有官员,看来助威团不少人。

    俩人行礼之后开始动手,对手上来也是率先进攻。大概是历年剑击比赛京城已经得出一个规律,那就是在选拔赛上无论那个阵营,无论是以铜剑或者铁剑的身份入选,只要遇到学生队那就是等于晋级了。因为一方面是学生组的年纪都稍微小几岁,练剑的时间肯定短些,再者京城学校还是以经学为主,击剑只是一门课程,相当于体育锻炼,并没有当真去练。因此凡是遇到学生,每个选手都是放手进攻,轻松获胜。这个什长和与贺拔纬对决的选手都一样,根本没把学生看在眼里,抬手就攻。当然他的进攻也不是随意,相反直接拿出百分之百的战力,并使出各种套路组合,想在几合之内解决战斗。

    李辰在同学中个子算挺高,但在对手面前感觉还像发育没成熟。俩人交上手,立刻处在下风。什长招法灵活,声东击西,进攻犀利,尤其看样子,他好像经常进行剑击的实战演练,招法变化多端不说,前后招的衔接也非常紧密,表面上看几乎没有明显的缺陷。李辰属于比赛型的选手,无论任何情况都不着急,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很到位,尽管对手攻击华丽,但很难找到有效的空隙,而且往往为了进攻反倒闪出了空当。这样俩人第一局打到了三平,结果时间结束,裁判判定对手因为进攻次数多先胜一局,俩人各自回场边休息调整。

    对手虽然没有以比分获胜,但看样子自我感觉良好,连他的教官也没把李辰当回事,认为李辰最多打的谨慎,防守上不错,没有什么进攻能力,只要什长下场一鼓作气,一定拿下。李辰依然很沉着,他这边尽管没有教练博士跟随,不过几个同学还是称给他擦汗喝水的时候过来鼓劲。李应说:“那个左卫什长,力量并不比你大多少,你不能一味的防守反击,可以对攻中寻找机会。”吴坚也说:“对手身高剑长,和他直接对招肯定吃亏,他的弱点应该在腕子上,你先刺他这个部位,虽然不得分,但他必然来救,因为他剑长臂长,回剑会慢,就有机会。”李辰说道:“我也看出来了,这局就想这么弄。”看他自信的表情,好像真发现了。

    回到场上,李辰依然不慌不忙,对手还是先得一分,接着在对手二轮进攻时候,突然发力反攻,并且在击剑招式基础上,使出了白猿剑法的第十九式地泽君临。前文说过,越女剑法和白猿剑法为双人阵法的集大成者,有春秋赵处女重新编排,并按易经六十四挂取名编撰。里边的剑法配合十分奥妙,有同挂相配,有覆挂相配,层出不穷。但就个人使用也有独到的地方,春秋时候,此剑法曾经称霸一时。李辰的这剑。刺法上以抖腕发力,似刺正中,却连带了双肩、双臂、双肘、双腕,四点八落,以及小腹翻腕回转横扫。这一剑招法奇特,想象丰富,什长应接不暇,依次回防双肩、双臂、双肘过程中逐渐磕磕绊绊,到防守腕子的时候已经回救不及,李辰抓住空当一剑先点到他手腕,然后顺势点到他小腹。

    按规则不允许伤到双方选手的除了马甲以外的任何地方,否则不但不得分还要罚分,但小臂和腕子除外,主要是因为和剑身相连太近,很难避免碰到,因此选手们都佩戴了长臂手套来保护。不过尽管有保护,什长也疼了一下,嘴咧得很长。

    双方一平之后继续,李辰找到对方防守的弱点后,开始大胆进攻起来。几次都刺到对方的手腕,并且因为他一疼,动作迟缓而连得几分。对手高喊李辰犯规,连对方的教官也在场外大声嚷嚷,认为李辰有攻击不当的行为。不过裁判按规则执法,刺到手腕,不算违规,只能是本人防守漏洞,有缺陷,而算李辰进攻得法,所以判罚命中有效。结果第二局李辰扳平。

    再休息,对方并没有找到好的防守办法,只能强行进攻,以攻为守。但这招对李辰基本不管用了,他既然找到对手明显的漏洞,这个位置变成了他的死角,频频利用得手,很快取得胜利晋级四十强。什长气的十分懊恼,感觉没想到阴沟里翻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