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
字体: 16 + -

第35章 开学

    终于在开学典礼头一天,大家如期赶回京城。连日马不停蹄的奔波,一路接二连三的事故,即便是正当年少,也有些应接不暇。这些日子虽然短暂,但都仿佛经历了岁月沧桑,一幕幕就如初秋的浮云,片片流过。好在有半天的调整时间,除了睡觉大家几乎什么都没干,连续睡了半天一夜才缓过来。

    按制每年的七月卅日,即开学前一天,要进行新学期的筹备工作,包括每隔一年新生的典礼、分班、领取新书,交代各学馆的课程安排,新老学生报班等等杂事。

    开学典礼简短隆重,太常代表当朝对新生慰问,博士祭酒代表太学对学子表示欢迎,新生对老生拜礼,之后太常带领官员离开,学生开始着手准备工作。

    本次太学入学400名,按入学排名,前160名,分为甲班,后240名分为乙班。甲班也叫君子班,乙班也称术数班。虽然名义上是分开了,但在太学中的主要课程中还是在一起上的,只有少量的专修课程才分开。

    北朝太学的课程主要是经学,不像南朝玄学等都学。东汉到北魏立国,经书仍主要是以七经为主,包括《论语》、《孝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其中《论语》和《孝经》是太学前主要学习和入太学主要考试的课程,进太学以后五经为课程基础。

    南朝也很重视太学,而且思维很开放,不拘泥儒家单一思想,玄、佛、道都接纳。南齐武帝永明三年,王俭以宰相兼国子祭酒的身份,每十天到国子学一次,“监试诸生”,使衣冠翕然,并尚经学,儒教大兴。梁国,五经学馆的博士们皆精通儒学。贺瑒精通《礼记》,馆中生徒常百数,弟子明经对策至数十人;沈峻博通《五经》,尤善三礼,讲授时听者常数百人。

    北朝道武帝建国伊始,则以经术为先,置《五经》博士,到天兴二年《五经》群书又各置博士,分科学习。每经的学习除传统内容外,引入了经注的内容,现在比较盛行的经注有王弼的《周易注》、何晏的《论语集解》、杜预的《左传集解》、杜预、服虔的《春秋注》、何休的《公羊注》、麋信的《谷梁注》、郑玄的《孝经注》等。这些经注不受传统思想束缚,将经学推到另一个高峰,无论北朝南朝都欣然接受。

    除了五经大班之外,小班君子班另外学习琴棋书画,又称“四君子学”。其中,一科为必修,其他最多三科,至少学两科选修。琴和画只能甲班学,棋和书法乙班也可以选学。教课的博士,有经学博士兼课,也有单独的。如太学博士柳谐先生,既善于讲《毛诗》又善于鼓琴。他在琴艺上功力突出,曲调与手法皆有独创,弟子翕然从学。新晋升的博士魏收,善讲《春秋》,长于辩论,还是个围棋高手,兼讲围棋。

    乙班为术数班,另外学习一些内容,主要是术数,教授《九章》、《七曜》、以及前算生博士殷绍的《四序堪舆》等。另外还有兵法和技击,但这个是选学课,甲班的人也可以学。

    时下文人墨客,附庸风雅,喜欢技击比赛和对弈比赛,所以太学也设了这两科作为辅助,并参加官府定期组织的相应比赛。技击兵法优异的虎贲羽林军队会选取做下级军官或文职。

    太学里每个经学内容由一至二个博士教授,每个博士占据一个学馆,每个学馆再配置两个助教,这样每个学馆都有了对应的名字,如魏博士馆、常(漺)博士馆等,学生依据每学期报名上课内容,经常穿梭于各个教馆之间。

    太学满学制为8年,每二年一次考试:学满两年,试通二经补文学掌故;文学掌故满二年,试通三经,推其高第为太子舍人。太子舍人二年,试通四经,推其高第为郎中。郎中满两年,试通五经,推其高第随才而用。因此,通常新生第一个二年学度都把五经全报名,这样两年底考试五科通过两科的把握性大些。第二个学度,再重复学习五经,并重点其中之三,好拔尖晋为舍人。

    太学的休息制度与官府一样,每五天一休,每旬末下午有个小考试或比赛。原来官府要求各级官吏在四天之中必须在岗,但到魏晋以后开始宽松,各个部曹晚上排班值日其他人也可回家。不过太学馆还是循旧制四天上学期间不得回家,早课正课晚课,无论是讲授辩论还是温习辅导,要求老师都在,因此老师和学生都称着休息一天,来沐浴、回家、游玩等。

    孙云弟兄几人,除王先和李辰都分在了甲班,其余分在了乙班。大伙商量后,首先在五经科目上大家都在一起上课,技击科大家一起都上。分科中,因为有每班必选本班一门,可选至少本班或他班任二门的制度。大家分科的报名,最后经过甄选,定为:

    技击:全部/选三围棋:孙云/选一、李辰/选一、吴坚/选二、田俪/选一。

    抚琴:李辰、王先。田俪/选二书法:王先/选一、杨炯/选一、田俪/选二。

    绘画:王先/选二。术数:孙云/选二、李辰/选二、吴坚、杨炯、田俪。

    兵法:孙云、吴坚/选一、杨炯/选二。

    李辰看看课表,每旬安排很满,除逢五、十休息外:上午下午各两课。

    初一/六:诗、书春秋、围棋/绘画。初二/七:礼、易术数/书法、技击。

    初三/八:诗、书春秋、抚琴/兵法。初四/九:礼、易复习、考试。

    俪儿的女伴儿中,萧月在甲班,郦影、卢静、杨蓉等几个女孩在乙班。杨蓉和卢静的本家兄弟也在乙班。因为和俪儿他们搭伴,也跟着报了名。其中萧月因为在甲班报了抚琴、绘画和围棋,其他人和田俪差不多。

    选了科,大伙一起到各个学馆去报名,报到技击馆,大家一看毛逵已经回来了,伤势还有,行动仍然不方便。大家关切了一会儿,互相介绍了分别后的情况。毛逵那边是那天后半夜也回到济南府,他因为受伤并没有继续南下抓苏举,而是大人安排回了京城,休息了两天,因为开学,他便过来准备。郦影把几个少年的经历介绍给师傅,引得毛博士不住的称赞。最后毛博士说:“你们几个本身武功都不错,我也大体上教过你们几下,现在我上课动作不方便,我想把学生分成几个组,你们分别做组长,先代替我教授其他同学怎么样?”郦影说:“没问题,师傅。男生有李辰和子细大哥他们,女生包在我和小俪这了。”

    毛博士说:“还有个事情,麻烦你们大家。”大家都说别客气,应该的,他接着说:“练习技击课需要一些木剑。这几天我看了下,今年学生增加,旧的损坏已经不够用了,往年都是我的助教领着学馆后勤自己做,我怕他们做不过来,你们能不能帮忙削一些。”

    “没事。”大家欣然答应,于是毛逵领着大家到学馆后面的小库房,看见几个人正在削剑。毛逵指着一堆码垛好的木板说:“这些木头,已经经过锯板、浸泡、煮烫、风干,好多工序了。”郦影说:“原来做个木剑还这么多讲究啊。师傅你说,木剑用什么材料好啊。”

    “当然了,这样才不至于严重的变形。做木剑的材料什么都有,好的有檀木的,我们这个是桃木的,毛桃、黄桃、油桃、蟠桃都行,关键木质要好,才有强度韧度。”

    走到正做剑的工匠身边,毛逵继续说:“做剑要有几个步骤,第一步是画模,你们看这个是模具,选择木板合适的位置把剑的轮廓先画出来。第二步是锯型,这个是鲁班锯,用他把木板按模型线锯成剑形。第三步叫锉形,也叫削形,这有专用的器具,对剑身、剑柄按宝剑的流线和菱形断口深入成型。第四步打磨,也是粗磨。第五步抛光,也是细磨。第六步刷清油宝剑成型后要反复刷油保护晾干,最后宝剑才算完成。”

    “太复杂了,”萧月说:“博士,这些师傅一天可以做几把剑啊?”这时旁边的一个老师傅说:“小姑娘,哪有那么快,我们的几天才能做好一把呢。”

    “那我们也帮不了什么忙了,我们不得一旬才能做完那。”王先也说。大家听了都很泄气。孙云说:“我看未必,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分下工来做。王先你画画好的,做画模,几位师傅会用锯子做锯型,抚琴书法的锉形,剩下术数的做打磨,女孩做细磨,王先和谁空手做浸油。这样能快些,还避免我们不会用锯弄坏木板。”

    大伙虽然没有理解孙云的意思,但因为孙云经常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主意,而且常常出奇制胜,所以毛逵点头大家可以试试。最后毛逵又说:“我的师爷爷,西剑,你们都听说过了,他曾经和我师傅说,一个剑士,应该懂得剑,而懂剑最好的途径就是做剑。他老人家说,他最佩服的人就是当代的铸剑大师、南沧海陶景弘法师,不但武功绝世,更著述、铸剑、养生、医学、炼丹都传于当世,实为一代大师。他铸名剑13把,对剑的领悟无人能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