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梅花镖
字体: 16 + -

第239章 延安机场的旭日

    第一缕晨曦破晓,窑洞的窗口透着微明的光亮。一盏油灯还在点着,灯光显得微弱了不少,因为天亮了。灯影里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站起,舒了一个懒腰又坐下,继续工作。这时,又一个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对着灯下的人道:

    主席,你又是一个通宵达旦!

    恩来,你来的正好。******回过神来精神抖擞的说:中央政治局即将召开扩大会议,我起草了一份报告,你先过过目,看看还有哪里需要补充的,待会儿博古醒来交给他也看看。任弼时同志最好仔细看看。

    ******接过仔细的翻阅了片刻,立即赞同道:让陈毅同志参加**************我同意。

    恩来啊,陈毅同志的工作问题你看如何考虑啊。******望着******点燃了一支烟,烟雾立即腾起烟圈飘散在窑洞内。******的目光望向******,等待着******的回答。

    主席,我们从日伪手中收复东北是全党的一项突出的重要的任务。目前,东北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呀!日本侵略者留下的这个烂摊子,东北的担子很重啊。******凝结着眉头说:你不会要陈毅去东北吧。

    陈毅同志对地方的工作很有经验很有成效,自皖南事变以来,我新四军虽然受到重创,可是,虽然重建了新四军军部,但华中还是需要他陈毅的。恩来,我慎重的考虑了很久,能够主持东北工作的有两个人选,只能是他们两个人。******站起来踱着步子又慢慢的停下,转过身来对******说:这两个人,一是陈毅,一是****。

    陈毅同志对东北不是很熟悉,但也有能力主持东北的工作。******思索着接口说。

    恩来呀,如果让陈毅去东北,华中又交给谁呢?******自问自答似的说:华中很复杂,目前的局势也很微妙。我们的蒋委员长不会让我们在华中长久的呆下去,他早就调兵遣将企图把我们赶出中原了。我看啊,华中更需要陈毅。

    是啊,陈毅同志对华中地区比较熟悉,让他留在华中更合适。******很赞同的点点头说:东北有谁能够配合****同志工作呢?

    我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又踱回来站在******的身边挥着手说:调罗荣桓去东北配合****同志工作。

    我建议山东军区的工作也由陈毅同志负责吧。******望着******很平静的说:不知道陈毅同志是怎么想的。

    等到开完会我来跟他谈。******兴致勃勃的说:我的建议还必须在大会上讨论通过才可行。立即通知陈毅前来参加会议。不过,会前我要见见他陈毅,先谈谈。

    这时,阳光透过窑洞的窗户照进来,室内立即透亮了起来。

    1945年8月23日,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召开了扩大会议,组成了以******为首的新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陈毅为12委员之一。对于陈毅的工作,****中央做了审慎的研究,决定陈毅同志留在华中主持工作,由******负责和陈毅谈话。

    陈毅接到******主席要见他的通知后,急忙赶到主席的住处。

    报告!

    陈毅一边走进窑洞一边大声的说话一边举起右手敬礼。

    一定是陈毅,请进!

    ******乐呵呵的回头望着窑洞的门口,毛笔滴着墨汁在砚台的上空微微的晃悠着,大声的道。

    陈毅大踏步的走进了窑洞。

    ******放下毛笔搭在砚台的边沿,站了起来,走向陈毅,伸出了双手。

    陈毅快步走上前来伸出双手紧紧的和******握着。两双大手热情的紧紧的握在了一起,良久才放开。

    主席,找我一定有重要的事情吧!

    陈毅热烈的目光望着******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急忙的问道。

    别急,坐下来慢慢的讲!******则亲切的满口湖南口音回答说。

    陈毅坐在了******的对面。******点燃了一支烟,神情淡定的抽着,烟圈弥漫,眯着眼睛略有所思的望着陈毅。

    主席,中央是不是决定派我到战略区去工作?

    陈毅刚刚坐下,又迎着******的目光期待的问道。

    你猜得很对嘛!******目光炯炯的看着陈毅,很温和的却很认真的回答说:本来中央是想让你去东北,但考虑华中更需要你,决定让你去华中领导工作。

    陈毅犹豫了片刻,坦诚的说:回华中去恐怕没有事做,不起作用。

    不起作用?怎么不起作用?******激动而坚定的回答说:陈毅同志,虽然我们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曾经由7个减少到1个只有陕甘宁边区,尽管30万红军仅剩5万,但是中国共产人由5万发展到近200万,建立了160万人革命武装当然了包括民主联军,解放区人民达到了1亿4000万。皖南事变以后,国民党怎么样?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将来,这个党过去打过整整十年的***内战,在抗日战争中间,又发动过三次大规模的**高潮,每一次都准备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内战,仅仅由于我党的正确政策和全国人民的反对,才没有实现。

    ******情绪激昂的接着又继续说道: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支持下积极准备内战,借口受降,在“恢复交通”的幌子下不断向解放区大举进逼,企图把矛头直接指向我英勇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把几百万军队运往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尤其是华中苏皖地区,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交通发达,又处于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带,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国民党******集团为了消灭我们共产党,实现其********专政,对苏皖解放区必将视为心腹大患,志在必得;而我们共产党对苏皖解放区是志在必守,就是为了巩固山东和华北根据地。这样看来,华中苏皖地区就必将成为敌我角逐的重要战场。你怎能说你陈毅去华中不起作用呢?只要你坐在那里就起作用!

    望着******那充满信任的眼光,陈毅十分激动,坚定而有力的回答说:请中央放心,一定完成好任务!

    陈毅按照中央指示,服从中央的安排,前往山东,接替罗荣桓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罗荣桓按照中央的指示被调往东北,迅速前往东北工作。

    1945年8月25日,一轮旭日冉冉升起,红遍山野的上空空气薄明的流荡着。远处的山峦绵延起伏,有的被稀疏的一些苍翠笼罩着,有的裸露出层叠黄土,也被旭日涂染的格外醒目。延安被红光笼罩着。就在此时,延安东关机场上一架草绿色的军用运输机轰然腾空,开始了一次非同寻常的航行。在机舱里却坐着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要人物。他们是:陈毅、刘伯承、******、薄一波、陈赓、****、肖劲光、滕代远等20名高级将领。

    陈毅同志,主席找你谈话不是前往东北吧?******很平静的问:你这个新四军老军长哟可就又要大展神威喽!

    哎,主席哪舍得啊!肖劲光笑笑说:陈毅说了,他还留在新四军军部。

    中原离不开你陈毅呀,主席的眼光看得远。陈赓接口说。

    就是哟。******打了一个手势很幽默地说:陈毅是皖南事变战不死的将军嘛!主席给我们分析了目前的形势,很对嘛。虽然日本投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了;我们中国人民赢得了战争,很是渴望和平呀。但是,世界的格局可就不一样喽。你们看哪,穷兵黩武的法西斯轴心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战败了,可是作为战胜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以******为代表的集团等,分享胜利果实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矛盾。特别的,以美英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在战略上想把中国变为其反对苏联的东方基地;在经济上想把中国变为其市场,倾销工业品;在价值观念上,一直视共产主义为洪水猛兽。美国政府不会放弃******集团,它一定还会支持******集团的,因为它们的宗旨就是要消灭我们共产党。正如毛主席说的,国民党过去怎样,将来还会怎样!

    刘伯承望着情绪激动的******冷静的接口说:主席高瞻远瞩,放陈毅在华中是完全正确的决定。中央对华中对陈毅同志是很审慎的。

    陈毅此刻心情很激动,内心滚过阵阵热浪。从机舱窗口俯瞰祖国的美丽河山,他怎能安耐得住内心的激动呢!

    又要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华中地区去了。陈毅默默的想着,听着耳边传来的将军们的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禁不住回过神来回答说:是啊,又要回到华中了!

    1945年10月3日,这是一个很值得兴奋的日子。

    陈毅豪情满怀,真想对着大好河山大喊:我陈毅回来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陈毅一行终于抵达了微山湖东岸的夏镇。夏镇是一个不大的小镇,陈毅远远望去,有一辆黑乎乎的车子走走停停的向着他开来。近了,陈毅终于认得了是何以祥。此时的何以祥正是山东军区第8师师长。何以祥接到上级的指示特意来接陈毅的。

    何以祥一见到陈毅,紧紧的握住陈毅的手激动的说:可把你盼回来了!

    哪里搞来的呀?陈毅一手掐腰一手指着车子问。

    首长,本来是特意带车来接你的,你看,何以祥不好意思却很抱歉的回答说:前几天打峄县缴获的,本来觉得开它来接首长最好,谁知车子旧了,走走停停,还落在了骑兵的后面。

    看看,看看,这还是一辆黑色的福特轿车呢!陈毅很惊喜的一边指着轿车一边又哈哈大笑着很幽默地说:不错,不错,你们这里有人才!看看哟,轿车也开得!

    是啊首长,今后啊你就常坐着它吧。何以祥很风趣地说:破是破了点儿,可它修好了还是要比两条11号的快。

    好,上车上车,陈毅再次哈哈大笑吩咐说:我的11号可跑不过它哟!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小说描写了历史真实人物: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周恩来、刘少奇、蒋介石、胡宗南等等历史名人,作家杜鹏程的小说假如在网上发表,有些章节会不会被屏蔽?我只能依照事实史实来写,凭着良心写作,以此书来纪念为宿北大战的英雄们,将军们,战士们,烈士们。愿为了新中国而战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