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主角也有失误的时候嘛,不要在意啦
转眼又是一个月过去了,穆良奇仅有的那点耐心也没了,曹操估计早已过了中牟县,他不怀疑史书的正确性,毕竟以陈寿先生治学严瑾的态度,他既然写了,那么必然有这件事。所以这半个月,穆良奇也经常去县衙,向小吏们打听,可他们都没不曾见到亭长抓到什么人交到县衙来。穆良奇也只能感慨于自己的运气不好,不能在曹操遇难的时候帮助他。穆良奇永远都不会猜到,那日在亭长手下救下的便是那曹某人。
于是穆良奇越想越憋屈,就好像中国首富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而且你还知道什么事情,什么地方,可偏偏还是被别人截了胡。穆良奇每想到此事,便一脸忧郁的样子,闷闷不欢。久而久之,郭嘉便注意到此事,终于有一日,在吃饭时,郭嘉很好奇的问道:“继志,我见你最近郁郁寡欢,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穆良奇见郭嘉提到此事,一脸的懊悔便涌了上来,很是沮丧的说道:“奉孝,你有所不知,我那日不是推测董卓废帝嘛?”
郭嘉很是自然的点了点头,说道:“对啊没错啊。”他还记得他当时夸穆良奇料事如神,这么离谱的事都能猜到。
穆良奇说道:“董卓夺权后便成了最大的赢家,获得了最大权力,但是那些士族甘心吗?”
郭嘉果断的摇了摇头,换成任何人都不会甘心,原本快要到手胜利果实,突然被别人抢了,谁都会憋屈。
穆良奇看到郭嘉摇头后,便一脸忧郁道:“我现在的心情就是那些世家的心情。”
郭嘉先是一脸惊愕,随后惊讶道:“难道继志所谋划的事情被人捷足先登?”
穆良奇点了点头,郭嘉更加好奇了,以郭嘉对穆良奇能力的了解,能在穆良奇前算到,那是何种恐怖的人啊!郭嘉瞬间便来了兴致,很是好奇的问道:“那是何事呢?”
穆良奇缓了缓说道:“京城的那些世家大臣看到董卓捷足先登,摘取宦官和士族争斗几十年来的胜利果实,心里肯定非常不服气,他们虽说在表面上迎合董卓,等待时机。”
郭嘉也赞同的点了点头,这种方法也是最明智的。见郭嘉同意这种看法,穆良奇继续说道:“但是,世家中总有那么几个年轻气盛,不服董卓的人,比如说袁绍,曹操等人,他们必然会寻机逃离出京,以武力来反抗。“说道这,穆良奇又是充满悔恨的说道:“而这中牟县是东出虎牢关去各州郡的必经之地,所以我在此等候,万一遇到哪个,也好施惠予他,若是以后你我迫于无奈投到他账下,也好有个照顾,但现在...”
说完穆良奇看向远处,满脸无奈,而国家则是略微想了一会,笑道:“继志过于执着了。”
穆良奇一脸好奇的看着郭嘉,说道:“此话怎讲?”
郭嘉说道:“继志,你也只是推测他们有可能经过中牟县,万一他们为了逃避董卓追捕,走荒郊野外呢?”
听着郭嘉这么说,穆良奇陷入了沉思,是啊,万一走荒郊野外呢?
看着穆良奇在思考,郭嘉继续说道:“就算他们走中牟县,中牟县那么大,继志怎么可能遇到呢?就算继志你知道他经过哪个地方,你又不知他何时经过那处,人的精力有限,继志你不可能无时无刻的蹲在那吧!”
听着奉孝这么一说,穆良奇瞬间想通了,自己又不是神人,自己只是有个穿越者,坑爹的老天又没给他像其他穿越者那样的金手指或者说主角光环,确实是自己太过于钻牛角尖了。
看着穆良奇脸色逐渐开朗,郭嘉也松了口气,说道:“继志,你不是相信浮屠道嘛?那么也应该相信缘法,相遇即是有缘,若是无缘只是时候未到,又何必过于纠结?”
穆良奇哈哈大笑道:“奉孝说的极是,来饮酒!”说完便举起酒杯,与郭嘉对饮。
※※※
一日又一日的过去了,穆良奇和郭嘉并没有离开中牟县,原来穆良奇被郭嘉说了一通后,便不再纠结,干脆就待在中牟县观天下之变。这期间,县令来了一次,给他们带来了一些钱财,还有四份信。唠了一会平常,县令便离开了,穆良奇和郭嘉开始看信件。
第一封来自司马懿的信,对于司马懿他们知道自己在哪,穆良奇并不表示好奇,肯定是县令写信送至司马家询问是否有穆良奇与郭嘉二人,如果是穆良奇自己,也会写信的。
司马懿在信中写道,老师留给他的书籍非常多,他也在用心的看,并没有一丝的怠慢,现在已经看到二元一次方程了,还有就是最近京城一些反常的事,比如说,经常会锁城,家里还不时有一个叫董卓大胖子将军带着士兵来他家拜访,从信里司马懿对他的看法十分的不好。他还提到父亲在他面前十分的恭敬,但是走后却对他十分的不屑。
第二封是司马朗写给郭嘉的,穆良奇没看,也表示没兴趣看,两个酒鬼加色鬼的聊天,能有趣吗?看着郭嘉那一脸猥琐的笑容,穆良奇表示无语,幸亏是在家里没有外人,否则丢入丢大发了。
第三封是司马防大人写来的,写的并不多,写的多是董卓进京后的动作,还说曹操,袁绍等人皆离京而去,让穆良奇和郭嘉注意点,这个天下怕是要乱了。他还在信中写道,第四封是推荐信,给曹操的,然后说了一些曹操的优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穆良奇拿出第四封看了下,只见上面写道:至曹世侄家书,司马防。穆良奇默默的将这封信放进怀中,此时郭嘉也注意到穆良奇的小动作,但是他没说什么,任凭穆良奇将那封信藏起来,其实他也知道那封是写给曹操的推荐信,刚刚司马朗的信中也说了,说父亲写了一封推荐信给曹大人,希望穆良奇和郭嘉好好干之类,但是就是感觉哪里不对劲,像是被强加上去的。
穆良奇既然收下了这封信,说明曹操这个人还有待考察,不是说没有希望,况且他们和曹操也只见过一面,也只是有个粗略的了解,所以确实有待考察。
(本章完)
于是穆良奇越想越憋屈,就好像中国首富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而且你还知道什么事情,什么地方,可偏偏还是被别人截了胡。穆良奇每想到此事,便一脸忧郁的样子,闷闷不欢。久而久之,郭嘉便注意到此事,终于有一日,在吃饭时,郭嘉很好奇的问道:“继志,我见你最近郁郁寡欢,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穆良奇见郭嘉提到此事,一脸的懊悔便涌了上来,很是沮丧的说道:“奉孝,你有所不知,我那日不是推测董卓废帝嘛?”
郭嘉很是自然的点了点头,说道:“对啊没错啊。”他还记得他当时夸穆良奇料事如神,这么离谱的事都能猜到。
穆良奇说道:“董卓夺权后便成了最大的赢家,获得了最大权力,但是那些士族甘心吗?”
郭嘉果断的摇了摇头,换成任何人都不会甘心,原本快要到手胜利果实,突然被别人抢了,谁都会憋屈。
穆良奇看到郭嘉摇头后,便一脸忧郁道:“我现在的心情就是那些世家的心情。”
郭嘉先是一脸惊愕,随后惊讶道:“难道继志所谋划的事情被人捷足先登?”
穆良奇点了点头,郭嘉更加好奇了,以郭嘉对穆良奇能力的了解,能在穆良奇前算到,那是何种恐怖的人啊!郭嘉瞬间便来了兴致,很是好奇的问道:“那是何事呢?”
穆良奇缓了缓说道:“京城的那些世家大臣看到董卓捷足先登,摘取宦官和士族争斗几十年来的胜利果实,心里肯定非常不服气,他们虽说在表面上迎合董卓,等待时机。”
郭嘉也赞同的点了点头,这种方法也是最明智的。见郭嘉同意这种看法,穆良奇继续说道:“但是,世家中总有那么几个年轻气盛,不服董卓的人,比如说袁绍,曹操等人,他们必然会寻机逃离出京,以武力来反抗。“说道这,穆良奇又是充满悔恨的说道:“而这中牟县是东出虎牢关去各州郡的必经之地,所以我在此等候,万一遇到哪个,也好施惠予他,若是以后你我迫于无奈投到他账下,也好有个照顾,但现在...”
说完穆良奇看向远处,满脸无奈,而国家则是略微想了一会,笑道:“继志过于执着了。”
穆良奇一脸好奇的看着郭嘉,说道:“此话怎讲?”
郭嘉说道:“继志,你也只是推测他们有可能经过中牟县,万一他们为了逃避董卓追捕,走荒郊野外呢?”
听着郭嘉这么说,穆良奇陷入了沉思,是啊,万一走荒郊野外呢?
看着穆良奇在思考,郭嘉继续说道:“就算他们走中牟县,中牟县那么大,继志怎么可能遇到呢?就算继志你知道他经过哪个地方,你又不知他何时经过那处,人的精力有限,继志你不可能无时无刻的蹲在那吧!”
听着奉孝这么一说,穆良奇瞬间想通了,自己又不是神人,自己只是有个穿越者,坑爹的老天又没给他像其他穿越者那样的金手指或者说主角光环,确实是自己太过于钻牛角尖了。
看着穆良奇脸色逐渐开朗,郭嘉也松了口气,说道:“继志,你不是相信浮屠道嘛?那么也应该相信缘法,相遇即是有缘,若是无缘只是时候未到,又何必过于纠结?”
穆良奇哈哈大笑道:“奉孝说的极是,来饮酒!”说完便举起酒杯,与郭嘉对饮。
※※※
一日又一日的过去了,穆良奇和郭嘉并没有离开中牟县,原来穆良奇被郭嘉说了一通后,便不再纠结,干脆就待在中牟县观天下之变。这期间,县令来了一次,给他们带来了一些钱财,还有四份信。唠了一会平常,县令便离开了,穆良奇和郭嘉开始看信件。
第一封来自司马懿的信,对于司马懿他们知道自己在哪,穆良奇并不表示好奇,肯定是县令写信送至司马家询问是否有穆良奇与郭嘉二人,如果是穆良奇自己,也会写信的。
司马懿在信中写道,老师留给他的书籍非常多,他也在用心的看,并没有一丝的怠慢,现在已经看到二元一次方程了,还有就是最近京城一些反常的事,比如说,经常会锁城,家里还不时有一个叫董卓大胖子将军带着士兵来他家拜访,从信里司马懿对他的看法十分的不好。他还提到父亲在他面前十分的恭敬,但是走后却对他十分的不屑。
第二封是司马朗写给郭嘉的,穆良奇没看,也表示没兴趣看,两个酒鬼加色鬼的聊天,能有趣吗?看着郭嘉那一脸猥琐的笑容,穆良奇表示无语,幸亏是在家里没有外人,否则丢入丢大发了。
第三封是司马防大人写来的,写的并不多,写的多是董卓进京后的动作,还说曹操,袁绍等人皆离京而去,让穆良奇和郭嘉注意点,这个天下怕是要乱了。他还在信中写道,第四封是推荐信,给曹操的,然后说了一些曹操的优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穆良奇拿出第四封看了下,只见上面写道:至曹世侄家书,司马防。穆良奇默默的将这封信放进怀中,此时郭嘉也注意到穆良奇的小动作,但是他没说什么,任凭穆良奇将那封信藏起来,其实他也知道那封是写给曹操的推荐信,刚刚司马朗的信中也说了,说父亲写了一封推荐信给曹大人,希望穆良奇和郭嘉好好干之类,但是就是感觉哪里不对劲,像是被强加上去的。
穆良奇既然收下了这封信,说明曹操这个人还有待考察,不是说没有希望,况且他们和曹操也只见过一面,也只是有个粗略的了解,所以确实有待考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