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世猛将
字体: 16 + -

第21章 隐匿在历史潮流中的人

    “今天没心情,文书不改了,兵也不检了混吃等死吧。”刘辩对着郡守府中的池塘发呆道。

    “别人上个战场都是十八般武艺傍身,我鸡儿连剑都舞不动,去了给别人送人头啊。”

    一群侍女躲在朱红色的柱子后窃窃私语。

    “你说陛下今日怎么了?”

    “莫不成是惹皇后生气被赶出来了吧。”

    “瞎说,皇后和陛下关系好着呢。”

    一个侍女见到陛下走了过来瞬间变得安静了下来,低下头一直扯着另一个人的衣袖,而那个背对着刘辩的侍女还在谈论着:“你扯我干嘛,我听皇后的侍女说呀,陛下已经好几天没去过皇后那过夜了......”

    “你们在聊什么呢?”刘辩从她身后冷不伶仃的蹦了一句出来,吓的那侍女的脸刷的一下白了起来,匍匐在地上大喊饶命。

    “你叫什么名字?”刘辩反问道。

    侍女战战兢兢的回答道:“回......回陛下,我没有姓氏是被宫中的人用钱买来的,宫人们都唤我小七。。”

    刘辩再问:“那我给你一次机会......”侍女听到这话高兴的就要给刘辩磕头,刘辩扶住她疑惑道:“我话还没说完,你那么着急作甚?”

    刘辩打发旁边的侍女,扯着小七的衣袖来到竹亭中自己坐下。本想着叫她也坐下,但想了想觉得不太现实,就放弃了。

    “我想创建一个秘密机构,这个机构的人就由侍女来拼凑。把你分到皇后身边,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回报给我。尽量不要被人察觉,如果有别人知道了你的身份,或者你不小心惹到了什么惹不起的人,你就拿着这个玉佩来紫幽阁找我。”刘辩说完就从腰间取下一块玉玛瑙交给小七。

    小七捧着那块宝玉,心中莫名的有了底气。连忙跪下道:“谢陛下恩典,小七一定会尽心尽力。”

    “好了你也别叫小七了,我给你个姓名吧。嗯...就叫玄意吧,从此以后世世代代姓刘。”刘辩很随意的说了出去,但这很随意的话传到小七的耳里却是如惊雷般响亮。脑中的奴性思想家立刻就使得她匍匐在地上说道:“陛下,小七何德何能与刘汉皇室同姓,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刘辩通过四维查看到了此女的未来,为什么拥有二流顶尖谋臣智力的女子,会在历史上籍籍无名呢?很有可能是当时的她被封建思想给蒙蔽了思维,还有那深入骨子里的奴化思想,这些都是促成她为能像花木兰般出名的原因吧。

    刘玄意,武力:19 统率:87 智力:84 政治:73

    女官(未觉醒):小七拥有超级强大的管理才能,当让她独当一面的时候,四维将会有显著的提升。

    “有个词语叫做覆水难收,我说过的话就和泼出去的水一样是收不回来的。所以安心做好你的事情,经常来找我汇报。对了,这个机构的名字就叫做七玄门吧,为了方便你每月都有一次可以出宫的机会。”刘辩拿起倒放的茶蛊斟了一杯清茶,蹲下身递给刘玄意。

    刘玄意不敢接下刘辩手中的茶杯,推脱道:“奴婢身份卑贱不配用这么紧致的茶盏。”

    “那朕问你,这茶盏是出自工匠之手对吧。”刘辩指着做工精细的雕花茶盏说道,刘玄意点点头,刘辩接着说:“雕琢的再精细的茶盏都是工匠雕琢出来的,难道那工匠就会比这茶盏卑贱吗?”

    “这......”正当刘玄意迟疑不决的时候,刘辩扶起了她将茶盏递到她的手中:“茶水尚温,提神益脑,唇齿留香。这样的茶水可千万别浪费了”

    “对了,你的官职与三公九卿不同,地位远超三公九卿,直接听取我的命令,其余任何人无法命令七玄门的人做任何事宜。而你,我暂时任命你为第一任七玄门门主,只不过现如今战火将起,这事暂且先往后推一推。等战后返回范阳的时候再与你商谈此事。”

    “奴婢刘玄意谢过陛下”刘玄意微微弯曲双腿朝着刘辩施礼。刘辩点点头,转身离去前说道:“要是真遇到麻烦的时候我恰巧不在,去找王猛王景略吧,记得要拿着这块玛瑙去找他。”

    校场

    今天的校场和以往有些不同,所有校尉都带着自己的士卒在校场内集中,经过两三个月的操练,虽然他们还是有些生疏但丝毫不缺那份勇气。三万士卒很有规律性的集合在了一起站在自己校尉身后,要算资历的话。李广当初从洛阳带出来的三千侍卫是最有资历的,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李广手下的亲信。

    而现在刘辩穿着龙袍站在高台之上,对着重将士说道:“朕自即位以来未曾见功绩,大多数的朝廷文武百官都以为朕之懦弱无能为理由,不及皇弟刘协有魄力有决策力。现如今自董卓立皇弟为新君,治下百姓哭不堪言。如今朕自知无法力敌董贼,救洛阳百姓于水火之中,当下发讨贼檄文诸侯必然响应。”

    “将士们,这是我们的第一战。给诸侯展示我们獠牙的时候到了,拿出你们的勇气。战后论功行赏,能否封王拜侯就看你们了。即日启程备战酸枣!!”

    众军士高举长矛齐齐的嘶吼道:“封王拜侯!!,封王拜侯!!,封王拜侯!!”

    范阳郡虽然不比洛阳皇宫,但这规格完全是按照天子行宫来建设的。但刘辩不主张浪费,就放弃了那些华丽富贵的装饰。还记得当时刘辩是这么说的:“漂不漂亮无所谓,能住的人多就行。”

    刘辩此时正大步流星的朝着郡守府的会客厅走去,下人传来消息说有两名壮士前来寻刘辩。一人自称是骑都尉的曹操和另一自称是高宠的壮士前来投靠刘辩。

    之前刘辩不是没有碰到人来投靠,而是前来投靠的人都是碌碌无为的愤青,来刘辩这里寻存在感的。还有一日,一瘦小的农民扛着把锄头就来郡守府毛遂自荐。因而刘辩设立了门槛,凡事来投军之人文寻王猛,武寻萧摩诃。

    前脚踏入会客厅,眼前四人商讨正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