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攻城深入
大凡夜袭都是有固定套路的,先不说穿不穿敌人的衣服假扮敌人,单说这马在前往的路途中就需要做一系列保密措施。首先马跑起来会产生很大的振动,尤其是在夜晚时分搞偷袭,马是不能骑的;其次,这马的蹄子是硬的,会与地面上的石头等硬物碰撞发出声响,因此需要用厚粗布等坚韧的软物将其包裹起来;第三,马是动物,其克制自己的能力要差一些,时不时的会打个喷嚏或者嘶叫两声,这些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古人就有了马衔枚这一说。总之对于马来说就有如此的步骤保密工作要做,由此可见,这个夜袭也不是那么好搞的,说不定对方将计就计,你自己就送上门来了,或者自己忙活了大半夜,就在你接近敌人的时候,被敌人发现了,累的半死不活的你让以逸发现你的敌人痛击了一顿。
可以说,赵军这次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当然,这也与沭国的那些“活够了”的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既然是夜袭,并且还想伤亡小一些,那就需要类似于敢死队那种性质的小股部队悄悄的摸上城去,砍杀几个看大门的士兵,将大部队放进来,一股脑的将敌人的总部围起来。
赵军的两支部队的头脑杨起与范勇也是这么干的。众人在天寒地冻之中一路走到的敌人城下,然后以副将为队长,带着几十个好手,摸到城里打开了城门,赵军就这样进入了沭国。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现在就让我单说范勇这一路人马的光辉事迹。之所以现在说是光辉事迹是因为,在后续晋军加入了这场战争之后,赵军就此退出了沭国,前不久的英勇将荡然无存啊。此事将在后边的内容中有叙。
却说范勇近似兵不血刃的进了沭国边防重镇溧阳城后,让副将带领一队人马闯进沭兵的指挥总部,将其头头脑脑、大大小小的将领全部抓了起来。而他本人更是没有闲着,副将在抓人的同时,自己则是从溧阳的另一城门带着一队人马出城而去。
不用猜也不用吃惊,这就是军机,当好的时机来临的时候,要紧紧的抓住,一刻也不要放松。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当年的夫差就是如此啊,范蠡之言流传千古。
这也是临行之前,武定侯王子永特意交代的,他说:“以沭国的这种状态,我们此次夜袭定能成功,关键的不是在这里,而是我们要紧紧的利用好这次袭击,一举攻入沭国的内地。后续的问题就有我来安排。你们只管往前打就行。”
范勇不愧名字里有个勇字,似乎是上天给予了他无穷的力量,又接连的奔袭了七八十里路,趁着敌人还未反应过来,也可以说是被吓傻了吧,就完全兵不血刃的攻占了另一座城池。更绝的还在后头,这次他更是停都没停,歇都没歇的又往前赶去,当然他不可能这么的大胆,放手一座自己得到的城池而实行一个"国际主义政策",让沭国人仍然管理者自己的家,只要范勇的脑袋里边没有虫子,他就不会这么干。但是又由于时间紧迫,自己不能停下来处理这件事,他只是在马上做这么几件事情:一、派人向溧阳城中取回副将,让他前来接管;二、将沭国的一干投降头脑全部带走,因为他不能在这座城池留太多的兵;三、再派一人前去定阳催促元帅将后续的部队抓紧开过来。
而此时的定远城中的杨起也是相当的不简单,由于他读的书比起前两个人要少的多,因此,他的做法却是更加的绝,他在进城前下令:一部分人跟随自己前去包围敌人的总指挥部,另派一部分人前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杀”,不论抵抗与否,凡是遇到拿着武器的人就杀掉。好在杨起这名武夫也还懂得一些道理,那就是爱护平民百姓,重申在进城之后不得随意闯入民宅杀害百姓。如此一来,他们的后顾之忧就比范勇少的多了,只在溧州留下少量得士兵守住城池就行了,另外再派人向元帅王子永汇报,请求他的后续支持。然后急急忙忙的向前方挺进,机不可失,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
在定阳城中的王子永没想到战争进行的这么顺利,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于是在接到范勇的消息之后,他马上派人让定阳城中的守军以及粮食分出一般来前去增援范勇,再派一人拿着他的军令前去定远城安排相应的后勤等工作。由于后续的粮食收购还在前来的路上,他又让人直接前去传令,粮食就不必到定远、定阳处停留了,直接向沭国前方运去,一定要赶在定远、溧阳等处的粮食吃完之前赶到,违者立斩。而正在往这急赶的部队也一刻不能停留的赶往溧阳等处,填补防守空白。做完这些还不够,王子永又向其他各处传达军令,支援沭国战场。
一切后续保障暂时性的安排完之后,王子永带领着自己的一部分人将指挥总部迁往了沭国,以便与前方的军队便捷的联系。
……………………………………………….
打着打着,天就亮堂了,没有了夜色的遮掩,这袭击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再加上前头的一些沭国守将加强了防备,自己这一方遇到的抵抗也越来越多一些。考虑到士兵们连夜奔袭,到了饭点还没有吃早饭,两支部队人马就停了下来。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人力总是有消耗殆尽的时候。这种人困马乏的情况下,如若坚持前进,能够成功还好,若是遇到一个脑袋瓜子比较灵光的对手,自己定会全军覆没,完全是得不偿失。再者可以等候后续的增援部队,不然战线拉得过长,自己的弱点就会变得更多。这也是为了能够秘密进行这次袭击成功所令人遗憾的地方。这也成为了他们的致命缺陷。
(本章完)
可以说,赵军这次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当然,这也与沭国的那些“活够了”的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既然是夜袭,并且还想伤亡小一些,那就需要类似于敢死队那种性质的小股部队悄悄的摸上城去,砍杀几个看大门的士兵,将大部队放进来,一股脑的将敌人的总部围起来。
赵军的两支部队的头脑杨起与范勇也是这么干的。众人在天寒地冻之中一路走到的敌人城下,然后以副将为队长,带着几十个好手,摸到城里打开了城门,赵军就这样进入了沭国。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现在就让我单说范勇这一路人马的光辉事迹。之所以现在说是光辉事迹是因为,在后续晋军加入了这场战争之后,赵军就此退出了沭国,前不久的英勇将荡然无存啊。此事将在后边的内容中有叙。
却说范勇近似兵不血刃的进了沭国边防重镇溧阳城后,让副将带领一队人马闯进沭兵的指挥总部,将其头头脑脑、大大小小的将领全部抓了起来。而他本人更是没有闲着,副将在抓人的同时,自己则是从溧阳的另一城门带着一队人马出城而去。
不用猜也不用吃惊,这就是军机,当好的时机来临的时候,要紧紧的抓住,一刻也不要放松。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当年的夫差就是如此啊,范蠡之言流传千古。
这也是临行之前,武定侯王子永特意交代的,他说:“以沭国的这种状态,我们此次夜袭定能成功,关键的不是在这里,而是我们要紧紧的利用好这次袭击,一举攻入沭国的内地。后续的问题就有我来安排。你们只管往前打就行。”
范勇不愧名字里有个勇字,似乎是上天给予了他无穷的力量,又接连的奔袭了七八十里路,趁着敌人还未反应过来,也可以说是被吓傻了吧,就完全兵不血刃的攻占了另一座城池。更绝的还在后头,这次他更是停都没停,歇都没歇的又往前赶去,当然他不可能这么的大胆,放手一座自己得到的城池而实行一个"国际主义政策",让沭国人仍然管理者自己的家,只要范勇的脑袋里边没有虫子,他就不会这么干。但是又由于时间紧迫,自己不能停下来处理这件事,他只是在马上做这么几件事情:一、派人向溧阳城中取回副将,让他前来接管;二、将沭国的一干投降头脑全部带走,因为他不能在这座城池留太多的兵;三、再派一人前去定阳催促元帅将后续的部队抓紧开过来。
而此时的定远城中的杨起也是相当的不简单,由于他读的书比起前两个人要少的多,因此,他的做法却是更加的绝,他在进城前下令:一部分人跟随自己前去包围敌人的总指挥部,另派一部分人前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杀”,不论抵抗与否,凡是遇到拿着武器的人就杀掉。好在杨起这名武夫也还懂得一些道理,那就是爱护平民百姓,重申在进城之后不得随意闯入民宅杀害百姓。如此一来,他们的后顾之忧就比范勇少的多了,只在溧州留下少量得士兵守住城池就行了,另外再派人向元帅王子永汇报,请求他的后续支持。然后急急忙忙的向前方挺进,机不可失,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
在定阳城中的王子永没想到战争进行的这么顺利,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于是在接到范勇的消息之后,他马上派人让定阳城中的守军以及粮食分出一般来前去增援范勇,再派一人拿着他的军令前去定远城安排相应的后勤等工作。由于后续的粮食收购还在前来的路上,他又让人直接前去传令,粮食就不必到定远、定阳处停留了,直接向沭国前方运去,一定要赶在定远、溧阳等处的粮食吃完之前赶到,违者立斩。而正在往这急赶的部队也一刻不能停留的赶往溧阳等处,填补防守空白。做完这些还不够,王子永又向其他各处传达军令,支援沭国战场。
一切后续保障暂时性的安排完之后,王子永带领着自己的一部分人将指挥总部迁往了沭国,以便与前方的军队便捷的联系。
……………………………………………….
打着打着,天就亮堂了,没有了夜色的遮掩,这袭击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再加上前头的一些沭国守将加强了防备,自己这一方遇到的抵抗也越来越多一些。考虑到士兵们连夜奔袭,到了饭点还没有吃早饭,两支部队人马就停了下来。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人力总是有消耗殆尽的时候。这种人困马乏的情况下,如若坚持前进,能够成功还好,若是遇到一个脑袋瓜子比较灵光的对手,自己定会全军覆没,完全是得不偿失。再者可以等候后续的增援部队,不然战线拉得过长,自己的弱点就会变得更多。这也是为了能够秘密进行这次袭击成功所令人遗憾的地方。这也成为了他们的致命缺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