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之相
字体: 16 + -

第十章 地下城

    



    新武器第一次使用时总是最有效果和最震撼人心的。



    神历974年,兰福和莱蓬联手进攻瑞梅,古亥器横空出世解了瑞梅这次危机。



    当战报从前线传来后,兰福莱蓬两国主帅都不可置信,兰福国的主帅自己策马去战场确认事情真伪,很不幸是真的,看到这个结果谁都会还是会一阵茫茫然。



    那是个什么东西?怎么会有如此威力?以后打战还打个屁呀?



    新事物出现也总是伴着恐惧的。



    两国主帅极有默契的下令撤兵。并开始在边境许多险要的地方建设和加强防御工事,等待着瑞梅国可能的疯狂反扑。



    出乎意料,瑞梅国并未携如此大杀器对两国进行报复。古亥器的破坏力从那两次战役便见了端倪,称之为大凶器一点都不为过。拥有如神器般古亥器没有趁胜追击。难道是瑞梅国忘了莱蓬和兰福两国的合击无耻吗?



    国家之间的背信弃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国与国更多讲的是“胜者为王”。那么为何瑞梅国不借由继续利用古亥器扩大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呢?



    加上之前的战场都是在瑞梅国境内。交战的地方变得民不聊生。这自然会引起了瑞梅国民间极大的民愤。瑞梅国甚至没有利用大好形式惩罚偷袭的莱蓬国以平息民愤。这些都让人十分讶异。



    真相并未公开,人们进行大量的猜测。猜测核心围绕着‘古亥器’。得出的结论中最让人认同的是。--瑞梅拥有的‘古亥器’有限,并不能大规模装备军队。



    下面的问题就是这古亥器来自哪里?为何数量稀少?



    各国大量的侦查人员被派去瑞梅国。



    国之国之间总是争夺不同的利益,有些是要用战争的方式解决的,有些则不用,战争必竟劳民又伤财。谈判就不同,只需要人,聪明人,只要选几个这种人充当使者。



    梅瑞国自从那两场惊世骇俗的胜利后,各国使者络绎不绝。先来的自然是友好的邻邦,带来了丰厚的礼物。在纷纷庆贺取得大捷后使者们自然请求想目堵一下神威的古亥器。



    瑞梅国国君当然婉拒了,对‘古亥器’的关键信息只字不提。各国的使者们也并未觉得有何不妥,他们来瑞梅国其实更多是表一个态度,一个愿意臣服的态度。



    瑞梅国是三大强国之一,小国向它臣服以岁币换来庇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随着震撼人心的消息的蔓缓,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并接受了那场战争的结果,一个国家在两大强国联手且偷袭的情况下迅速反击赢得了胜利。又有使者不断地来到瑞梅国,后来便是当时的敌对国兰福和莱蓬两国使者都来了。



    兰福国和莱蓬国当然不会像其他国家备上一份丰厚的大礼,这是出自强国的尊严。他们更像是来谈判的,谈判的核心依然绕着‘古亥器’进行的。



    这次的谈判并不顺利,两国使者灰溜溜地回去了,但谁都知道,事情绝对不会因此而完。



    神历974年秋天,秋收的粮食刚进仓。兰福和莱蓬再一次联手了,目标还是一样--瑞梅国。但这次目的显然不一样了,上次是为了侵略瑞梅国,这次明显是以攻代守来了解谜一样的‘古亥器’。



    出动的国家这次并非只有这两家,凡是之前跟瑞梅有过节的国家都有参与,还有的国家是被兰福和莱蓬两大强国裹胁的国家。瑞梅国也有些同盟的国家,之前便有莱蓬这样的大国。奇怪的是同盟国这次都保持了中立,即未出兵解瑞梅之困,也未倒向另一边。



    这很耐人寻味,因为无论哪边获胜,一方曾经的国盟国都有可能被清算。



    战争开始两方都在试探,随着战斗的深入。瑞梅一国的压力徒增。人数上瑞梅国是处在绝对的劣势的。



    ‘古亥器’还是在人们的意料中被使用了,这次动用的数量显然比上次多,每个被攻的城都进行了反击。



    联盟军自然是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古亥器’再为瑞梅立上了一功。



    然而这正是联盟军需要的,他们需要知道关于这种武器的一切信息,宜早不宜晚。



    有些事情可以做到“船过水无痕”。有些则做不到。使者们先后离开了瑞梅国,密谍却来了更多。他们想探明关于‘古亥器’的一切信息



    这场战争有一个方面就是为密谍服务的。要使用‘古亥器’便会有调度,运输等。任何的蛛丝马迹都不会被放过。



    一则重磅的消息在‘古亥器’第二次使用后便马上被曝出来了---‘古亥器’来自地下之城。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为了获取古亥器相关信息,兰福和莱蓬集结多国对瑞梅发起进攻,在负出了相当大代价后如愿以偿地得知古亥器的出处--地下之城。



    瑞梅国境内存有大量的间谍,原先便有更多的是后面潜入的。每个国家都想率先查出关于‘古亥器’的信息。有了第一手信息,小国便能在第一时间内选择立场,大国便能在第一时间制定策略。所以时间很重要。



    



    ‘古亥器’比现有的冷武器强大太多。震撼了整个世界。根据那两场战役,经人推算就是现有最坚固城市的城防完全抵挡不住这武器。



    这也是兰福和莱蓬能集结到如此多国家的军队的原因,任何一个国家处在这样巨大的威胁之中,都会深深地不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场明知道不能讨到好处却不得不打的战争。



    



    而最吊诡的是---攻城的各个国家是一同得到消息。



    在‘古亥器’第二次被瑞梅国在战场上使用不久后。瑞梅国自己选择公开这个消息。用‘古亥器’轰击过攻城部队后,瑞梅国便立马遣人向各国送去了“使书”。各国的“使书”除了称呼其余内容都一致。介绍了下古亥器出处--地下城。



    地下城?什么地下城?人作为地表生物怎么可能理解有地下城这种东西?在接到“使书”后众人都觉得被愚弄了,是瑞梅国取胜后的耀武扬威。



    之后静静想想后便发现这样的耀武扬威,除了激怒敌人外毫无意义。带着这个疑问攻城自然是停了下来。



    五天之后,瑞梅国的众它国探子还是发挥了作用,证实了确实有地下城存在。有人还进入过地下城,虽然没有深入进去便出来。



    日子便这样再过了三天,军队并未就此散去,还要等更多的信息传来才做更多的决定,令人意外又不意外的是,没等到消息却等来了瑞梅国第二份“使书”,“使书”除了发给攻城的所有国家外,还发给中立的一些国家。



    “使书”大体意思就是邀请众国使者一起参观地下城,但攻城国的前堤便是退兵。。。。。。



    众多国家的围攻让瑞梅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和别人猜测的一样,古亥器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尽之物,相反它目前很稀有,稀有到只能用来自卫,稀有到不敢有任何的浪费。所以早早的叫停了战争,就是怕战线一旦再扩大就会更大的消耗这么珍贵的大杀器。



    瑞梅的“使书”发出后,陆续地便有国家开始退兵,起先是一些小的国家,它们参战的愿望本就不强烈,属于“陪太子读书”的状态。当得知可以参观古亥器源地和古亥器后便鸣金收兵了,退出了瑞梅的境内。



    最后走的是兰福国,兰福是世界的霸王,以前要瑞梅国和莱蓬国联手才能与之抗衡。自然最为在意‘古亥器’的国家便是它,庆幸的是莱蓬上次的对瑞梅的偷袭让古亥器暴露于世。不然的话,瑞梅真的有可能凭那东西一次性打残兰福的军队。



    还有一点令兰福放心的是古亥器并非产自瑞梅国而且是来自一个远古的地下城。从这两场战争和瑞梅的反应来推断此物数量有限。想到这在继莱蓬退兵后兰福也撤出了瑞梅境内,把兵力屯在了边境线上。



    时间很快便到了冬天。各国受邀使者都来到了瑞梅国。瑞梅也信守了承诺,开放了地下城。



    开放的地下城离瑞梅国都城大约百里距离。在人烟稀少的丘陵和山地间,旁边有一个军营驻扎在那。以前的人们只是以为他们在此处练兵,并未作它想。原来最大的原因是守卫这个地下城。



    使者们被人带领着来到一个山洞入口,入口不大很不显眼,上面架构着一些金属物质很是古仆,一看便知道不是现在的匠人能打造出来的。众人才了解,瑞梅国把这命名为古亥器其是的古字是远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