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烟雨
字体: 16 + -

27、有贵客到

    婉儿今天难得可以旬休,她和太平一向交好,得武则天的允许后,婉儿便随着太平去了尚善坊。

    两人都着男装,带着胡帽,一对璧人行在洛阳定鼎大街上,一时间引起许多人侧目,寻常人从两人服饰以及身后的仆役便可以看出其二人非富即贵。

    宽广的定鼎大街,不时可以看到寻街的金吾卫深严有序的来回走动,婉儿很少出宫,如深藏在金丝笼中的鸟儿,难得一次自有,此刻更是雀跃不已。

    两人出宫的时候已经临近午时,婉儿便问太平:“我们中午哪里吃呀?难得一次出宫,你可要好生招待我的胃口呢。”

    太平笑道:“那是自然,寻常的口食,怕你在深宫已经吃腻,今日便带你吃些不一样的东西,这样的吃法我也是闻所未闻。”

    想起陈溪做的那些佳肴,太平口水眼看快要留下,眼中露出一抹促狭的笑意,不知道那家伙此刻是不是在家中得意了呢?奉宸卫主仗呢。

    如果说一开始太平遇见陈溪,只是将他当成是驸马薛绍的影子,可现在,太平脑海中的影子已经渐渐远去,陈溪也慢慢变的立体起来,这种逐渐的思想演变,等太平发现的时候都有些惊讶。

    她也不知道陈溪到底哪里吸引了她,反正就是觉得陈溪有些不同,明明很有学问,张口便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可他却偏拿珍宝当垃圾,可他又能随意构造出一副恢弘大气且思想开阔的明堂建造理念,真不知道这个陈溪到底还有多少让人意外的东西在呢?

    婉儿对太平的话到不以为意,乜了她一眼,“嘁,我在宫中什么没吃过啊?飞刀烩鲤、炙烤羊肉、过厅羊、糟糠氏、熊鹿狗兔……”

    太平拉着婉儿的手,有些开心的道:“我说的这种美味,便是你吃上一次,怕终身难忘了,关键是做饭的还是卫男子,还是宫中的人。”

    “宫中的人?谁啊?”

    “就是献上明堂图纸的那家伙呀?”

    “啊?陈……陈溪?”

    两人说话家已经从定鼎大街拐到了尚善坊,到了第七曲第八家的时候,太平便摒弃左右,和婉儿立在门口,太平轻轻叩响了门扉。

    陈溪一大早便写完了高度酒蒸馏的过程,在这种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宁素作为商人,生气归生气,可最后还是只能同意。

    此刻陈溪正在捣鼓一些躺椅,以竹而建,就是后世十分常见的摇椅,上铺一层鹿绒。

    陈溪不是一个不爱享受的人,以前是因为经济不允许,但现在不同了,薛怀义赏的那些通宝,足够他享受一阵子了。

    他骨子里就是一个十分爱生活的人,这一点从未改变,以前家境简陋,但是宅院内依旧一尘不染,现在有了条件,自然要将家中收拾的更为美观赏心悦目了。

    宅院内已经被陈溪布满了各种盆栽,经过他的修建,盆栽也变的井然有序却不失观赏性。

    奉宸卫发放的花钿绣绿衣执象服整齐的放在床上,早起后拿起千牛刀锻炼了一套已经有些许生疏的伽蓝六刀和大梵音手。

    大汗淋漓后洗了澡,随身穿着家居服饰,舒服的躺在摇椅上把玩着脖子上的传法珠。

    调令勘和下来后,意味着陈溪明日便要去宫中奉宸卫衙门报道,接下来便要紧锣密鼓的投入到明堂的建造之中去。

    当然这些都是障眼法,陈溪知道自己距离当年永昌之乱的真相越来越接近了,只希望当初的卫兵此刻仍旧还在宫中。

    当然,有了官身,陈溪在想寻找徐幼娘的踪影便更是近了一步,他不认为徐幼娘已经死了,只是幼娘现在不知是否已经嫁人了呢?

    徐幼娘和自己年岁差不多,在唐朝,这个年岁的女子嫁人已经再寻常不过了,如果幼娘真的嫁人自己又当如何呢?

    思绪正漫天飞着,就听到门外有人叩门,陈溪便从摇椅中起来。

    “啊?你怎么来了?”陈溪见到李月牙不禁有些惊讶,又看到她身旁还有一位姿色一点不逊色于她的女子,更是呐喊不已。

    “怎么?不欢迎啊?”太平笑道。

    “欢迎欢迎。”

    婉儿好奇的跟在太平和陈溪的身后,她实在没有想到这个叫陈溪的主仗竟然这般年轻,唇红齿白身材高挑。

    婉儿和太平身上都有一种威严的气势,寻常人家见了或多或少都有些拘谨,但是这个年轻郎君却从容淡定。

    宅院两进,一路上可以看到各种盆栽,既合规矩,却有些奇怪,到底哪里奇怪,一时间婉儿也说不上来,就有一种合规矩的同时却有些调皮的味道。

    显然太平也意识到这点,好奇的问道:“前些日子你家还一贫如洗,怎么现在布置的这么雅致?”

    “哦,这不是知道你来了嘛,特意布置的,你看那些盆栽,仔细看看。”

    陈溪这一说,太平和婉儿便定睛看去,不由噗嗤大笑,之间盆栽竟然被这家伙修建成了字形,上书“妻妾如云”。

    “不要脸呢!”太平和婉儿异口同声,随即婉儿发现不妥,脸色有些羞红。

    陈溪到一点不以为意,“男人吗,家财万贯、妻妾如云,这叫志向!”

    “咦,这个好生奇怪。”太平指着摇椅道。

    “躺着试试?”

    太平试探着躺了上去,却见摇椅不时晃荡,十分惬意舒服。

    唐朝大都是低矮的家具,继承了魏晋胡风,家中很少能见高脚家具,虽然有,但也是极少数。

    那种方正的桌椅直到明朝才开始流行,所以这突兀的东西让两人呐喊不已。

    婉儿则注意到摇椅旁石桌上的一本书,上书“莺莺传”,不由得拿起来看了点,可随即便被吸引。

    陈溪笑道:“瞧瞧人家,多有文化素养,再看看你……哎……”

    陈溪洋装摇头,引来两位美女一阵嘲笑,三人这种交流方式丝毫没有点拘泥不适,直到太平说还没给陈溪介绍婉儿的时候,三人才恍然大悟。

    婉儿的身份自然被太平掩盖,陈溪也满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