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钦差
字体: 16 + -

第112章 当心我告你诽谤

    费一流原本并没有想着要做一个恪尽职守的好官,穿越到这个允许三妻四妾的年代,何不终日徜徉于酒楼妓馆,琴棋书画诗酒花呢?

    像西为民那样,衙门里的公案上都结蜘蛛网了,真真正正的无案牍之劳形,怡然自得啊。

    却不知道怎的,他就对这个案子如此上心了。想要同不谙世事的黄毛小子一样,去匡扶正义。

    到了现在,这才知道明察秋毫的官并不好做,到头来连个游手好闲的官也没做成,夹在中间,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难受。

    有些窝火,他冷冷地说道:“要不这个案子算了审吧,这样不说话,和不审有什么两样?”

    即将白热化的阶段,赵六进来了。

    这么会儿功夫,他已然吃了一大盆面,还抽了点时间洗了个澡,换了套衣服。

    费一流看到赵六如今清爽的形象,只觉得自己似乎曾经真的见过这么个人,但是却对他没有什么记忆较深的事情。

    李四邺也极为新鲜地盯着赵六:“嘿,你怎么把脸上的煤灰洗掉了,这么一看倒像个小白脸,这是要勾引哪个富婆啊?”

    赵六拍拍胸脯,道:“人靠衣服马靠鞍,我要是穿上蟒袍,立马就是一品大员的样子。”

    李四邺道:“驴粪蛋上插花——臭美吧你。这样虽是白净,却是一点个性都没有了。”

    赵六道:“对于我这样的小乞丐,泯然众人矣的感觉也是很好的嘛。只当是改变一下形象了。”

    李四邺叹了口气:“哎,不好好地做你乞丐那么有前途的职业,改变什么形象?丐帮多好啊。”

    “好在哪里?”

    李四邺道:“丐帮,天下第一大帮。不患寡而患不均,天南海北皆有兄弟,四海之内皆为弟兄。只要温饱一日不解决,丐帮便永远不会倒闭,从八袋至一袋弟子,再到四大护法长老、九袋长老,可以一直升到帮主啊,前途无量,潜力巨大啊。不像有些小帮派,往上升两级就到头了,此后再也没了什么期待,得过且过的。还有的帮派,更是没几天就被大帮派兼并了,你还没开始混呢,帮派没了,前途堪忧啊。”

    赵六道:“老兄,你既然认为丐帮如此前程远大,不妨入伙啊,我做你的入伙推荐人。”

    李四邺心想若不是穷困潦倒,傻子才去丐帮呢,道:“谢谢小兄弟引荐,不必费心了。”

    赵六道:“我这也是看府里上下、街上行人都这么穿着打扮,才改变了那个邋里邋遢的形象,这也叫追随时尚嘛。”

    李四邺长叹一声:“时尚总是丑得不堪忍受,不要随波逐流,不要被时尚束缚嘛。你自己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选择什么生活方式。何必和有些人沆瀣一气……对了,你怎么突然进到这里来了?”

    赵六不屑一顾,边走边说:“这些人能来,我就不能来?常言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你们这是只许州官占着茅坑不拉屎,不许百姓进来站一站啊。”

    西为民喝道:“你这哪里来的臭小子,说谁占着茅坑不拉屎呢?“

    赵六道:“哪个答我,我说的就是哪个。诶呦,您这么忙,案子都没时间审,还亲自上厕所啊?”

    西为民强压怒火,转身对费一流道:“费大人,这贼小子骂您呆的地方是茅坑。这可是察院,书香案香之地。”

    赵六道:“诶,这位大人你不要血口喷人啊,我只是说你不拉屎,可没说费大人所在是茅坑啊。”

    见费一流不为所动,西为民道:“我不拉屎,那我脚下所踩这块地不就是茅坑吗?这块地,对了这是久安的地啊,路知府,他骂你管的久安是茅坑啊。”

    路知府不愿意接着争论下去,道:“要这么说,这也是山西的地界啊,周大人,他在骂您呢。”

    周比道:“胡说八道,山西哪里是坑了?”

    路知府小声道:“周大人,山西多山嘛,有山就有坑嘛。”

    周比拍手鼓掌,道:“说的对啊,两山夹着一沟,怎么会没有坑呢?横看成岭侧成峰,从天山看,就是坑连着坑吗。小伙子,你说的有道理啊。”

    路知府趁机说道:“说起这坑,久安城西的甬道已经多年不曾修缮,如今是大坑套小坑、小坑伴老坑、坑中还有水。周大人能不能向上边反映反映,拨点资金,造福一下我大山西的百姓。”

    周比听说要拨银子,连忙推脱,他絮絮叨叨地辩解道:“这个,这个基建这一块不归我管嘛,你还是应该去太原府找省里的相关部门嘛。造福黎民苍生的事儿,他们不会不同意的,要想富,先修路嘛。你想要资金的话他们会给你的,你想要他们当然不会不给你啦!不可能你说要他们不给你,你说不要他们却偏要给你,大家讲道理嘛!但是我是负责司法刑狱这一块的,不能越权的呀。这个你晓得吧?大明政府把地方权利切成了三块,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各司其职嘛。牛王爷不管驴的事——各管各的,我们三司安分守己,互不统属,老死不相往来的嘛……”

    西为民有些着急地说道:“两位大人,占着茅坑不拉屎,他的重点是茅不是坑啊。”

    周比喝道:“大胆西为民,你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居然敢说我们两位大人是占着茅坑不拉屎,该当何罪?”

    西为民道:“不是我说的,是这贼小子说您二位占着茅坑不拉屎呀。”

    周比并不是笨,只是聪明得不明显。

    他见赵六居然敢在大堂之上如此随便,早就料到此人背后不一般,是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这时,赵六道:“几位大人莫要误解,我只是针对这位县令,并不是说在场各位都是垃圾。这位县令,不管他走到哪里,都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西为民喝道:“这里可是察院,说话要讲证据。你说我占着茅坑不拉屎,证据呢?当心我告你诽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