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钦差
字体: 16 + -

第24章 又见如烟

    路知府道:“大人放心,卑职干这种事,那是专业的,经验丰富。保管叫所有知情之人,都会守口如瓶。”

    费一流道:“没事没事,人之常情嘛。皇上派我来此代天巡狩,这勾栏院不知藏了多少污垢,自然要去实地查访。这贪官污吏乱臣贼子肯定都在勾栏院中出没嘛。咱们就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走,去勾栏院中看一下他们的嘴脸,顺便体察民情,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周比道:“费大人所言极是啊,请。那些可恶的只知道阿谀奉承、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去丽春院看美人,咱们去丽春院查贪官。高、高、高!”

    “这就叫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费大人才高八斗,金句金句啊。”

    费一流心想金句个什么,引用了一句别人的诗,还没用恰当,不过嘴上却道:“哪里哪里。”

    周比、路知府、费一流、李四邺四人乘着这秋意微凉,来到这丽春院买醉。路上,四位也没忘了附庸风雅,边走边讨论一个话题——论青楼的性爱与文明。

    周比侃侃而谈,说起原始人类生殖崇拜文明,说起文明起步,最后他笑着说:“费大人提到那个穿衣吃饭皆是人伦长情。**,当然是人伦。《水浒传》讲潘驴邓小闲那一段王婆对西门庆的说辞可谓精彩,而较之于士农工商,最有闲工夫的、又被教规禁欲的,就是那和尚。出家人终日里只想着一件事,一件俗家的事。”

    费一流拍手道:“精彩,周大人博学,底蕴深厚啊。”

    周比笑了:“哪里,只会胡侃。”

    费一流笑着说:“雅俗共赏,文明与**无界。”

    离察院不多远便是一处风月场所,费一流远远就听见笙歌渐起,响喝行云。这楼上面写着几个大字:“丽春院”。这几个字大有来历,这可是当今路知府的手笔。

    费一流四人走进走丽春院的门内,鸨母忙出来迎接,见是路知府,忙笑嘻嘻地请到最为尊贵的坐席,点烟倒茶。

    路知府道:“听闻费爷尚无佳偶,不如叫这里的头牌来陪酒,轻抚瑶琴,吟诗作曲。”

    鸨母正要派人去请,却被李四邺阻止:“慢,问说妈妈院中,前些天新到了一位叫做如烟的姑娘,可有这回事啊?我的这位兄弟,可就是为此特意来访啊。不知是否可以一睹芳容啊?”

    老鸨道:“客官怎么知道这个?既然是路大人的贵客,点了名字,我是有私心,也藏不住喽。这是姑娘的福分,来人,快去叫如烟姑娘见客。”

    费一流思忖如烟这个名字好不熟悉,莫不是第一回自己穿越到人家的闺房,长得像极了自己前女友的那个如烟姑娘?他看着李四邺想问些什么,李四邺却示意他先不要声张。

    不一会儿,鸨母笑嘻嘻道:“如烟姑娘来了。”周比和路知府都睁大了眼睛,要看看这新来的姑娘的如烟姑娘究竟是怎样的闭月羞花,竟然让钦差特意前来。费一流哪里见过这种场面,他忙站起身来。

    闻得一阵香风,一位美人从屏风后面袅娜走出,身姿窈窕,玉足纤纤,淡雅的百褶月华裙,都是时下最为时尚的着装,茉莉花簪头松鬓扁髻,都是当地最为先进的款式。衣领处仍然绣着一只精致的紫蝶,较之前所见,更为美丽。万般姿态,分为妖娆。

    李四邺起身,勾回了周比和路知府那发直的眼:“周大人,路知府,咱们去找其他姑娘谈诗作曲吧。别搅了费大人的雅兴,弄得你我都不好看。”

    周比和路知府有些不舍地起身,路知府道:“说的是,姑娘,要好好款待我的这位贵客啊。”

    周比凑到路知府耳边:“这姑娘模样不错嘛,怎么之前从没见过?不是还有个头牌吗?我也想轻抚瑶琴,吟诗作曲了。”

    ……

    雅间里只剩下了费一流和如烟,费一流心中百感交集,不知是喜是忧:“如烟姑娘,不想真的是你?前些天京城里匆匆一别,今日有缘竟然会在这里相见。你怎么会在这里啊?”

    如烟作揖:“公子请坐,说来话长。”

    原来那日,魏忠贤叫李四邺宣如烟进宫,想要威逼施压,加重费一流嫖娼的罪刑。李四邺在锦衣卫多年,自然知道魏忠贤意欲何为,为了救费一流,他说服了张三保,让张三保去把如烟姑娘从青楼中“偷”出去,以便没有对证。

    如烟道:“那日,你走后的第二天,有一男子从窗边跳入,不由分说将我带走。再后来见了锦衣卫李四邺大人,只说是为了救人,所以把我暂且安置在郊外的一处房子里。几天后,李大人言说要离开京城,说我在京城恐怕会遭到麻烦,问我愿不愿意随行。我一个烟花女子,平日里不曾在街上走动。独自在京城里,又怎么生活的下去?这才来到了这个地方。”

    费一流道:“都是因为我不好,才让如烟姑娘这般颠簸。”

    如烟轻轻地摇了摇头:“我听说,费大人之所以被贬到了这里,是因为那天和如烟的事。”

    费一流眼神飘忽,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啊,是吗?你听谁说的?没有,嗯……没有。再说,就算是我因为喝花酒被贬了,那也是我咎由自取,知法犯法,如烟姑娘又没有强行拉我进到青楼里,这与你无关。倒是我,害得姑娘不得不离开京城,背井离乡,孤身来此,实在是亏欠姑娘太多了。”

    如烟道:“说不上是背井离乡,我到京城,也是才发生不久的事。我原本身处江南,从到京城起,就已然是背井离乡了。”

    “哦,那姑娘怎么会到京城呢?”

    “我原本就是扬州瘦马,注定命运如同那蒲公英一般,不为自己所掌握。”

    “扬州瘦马?”费一流不解,这人怎么会与马扯上联系呢,“何为扬州瘦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