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钦差
字体: 16 + -

第20章 贫道居然被休了?

    尽管清秋道长的这番话中看似并没有什么玄机,似乎不值得杨涟在狱中时嘱托费一流。费一流知道,清秋道长心中的秘密远远不止这些。然而,更多的事,清秋道长没有细说。

    第二日,费一流几人作别清秋的道长,准备下山奔赴豫北晋东南上任。将要走的时候,却不见了杨嫣知。李四邺道:“想来是昨天车马劳顿乏累了,我去唤嫂夫人。”

    不一会儿,李四邺大惊失色地跑来:“不好,嫣知不见了!”

    费一流只在房中发现了一封书信,上面写着几个端庄秀气的小楷:“费一流亲启”。李四邺道:“这正是嫣知的笔迹。”

    费一流隐隐约约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打开来看:

    一流,这些天我思来想去,还是应当趁着韶华之年,做些应当要做的事情。此地距离你上任之路已是不远,请原谅嫣知自作主张,不辞而别。巡按查访本来就不应带有家眷,嫣知今日走后,请勿费神来寻。此去漫漫,夫正值壮年,当另择良偶,唯恐有所牵连,立此休书。

    附有一封休书:

    杨嫣知,有夫费一流,情愿立此休书,任其改婚,永无争执。恐后无凭,自愿立此文约为照。

    王五常道:“这真是天下奇闻了,自古以来,便只有丈夫休妻子,休书多是男子写于妻子的。小可自以为走南闯北,所见颇多,女子修夫后离家出走的,这还是破天荒头一次见。”

    费一流道:“也不可这么说,我和嫣知姑娘不是仅仅是定婚吗?毕竟还没有拜过堂,何谈受什么夫为妻纲的影响?”

    王五常道:“虽是如此,但是定婚之时,须有许婚之书,也就有了婚约关系。解除婚约关系,须由费大人写休书才是。然而如今杨大人不幸离世,有所取无所归,按道理讲费大人也是不能休妻的。”

    费一流道:“所以,嫣知姑娘知道我不可能写下休书。就冒天下之大不韪,反过来把我给休了。都怪我这些天留意嫣知姑娘太少,她这么做,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李四邺道:“会不会是你被贬官的原因,嫣知知道了,气不过……”

    费一流道:“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也就没什么面目去寻找嫣知姑娘了。”

    山前山后找了许久,都不见杨嫣知的踪影。

    清秋道人道:“徒儿——花自飘零水自流——志不可强求。你二人尚未成婚,如今父母已去,自然无权约束。况且你如今一连被贬,不复当年。嫣知姑娘若想去寻找她的自由,你自然是不应插手的。你如今公务在身,来我这古武当山,已然是耽搁了,本应启程,不便逗留太久。若是又朝一日,嫣知姑娘来到了为师这里,为师自当好生照料,遣人报信与你知晓。”

    费一流、李四邺、王五常三人就此别过,一路跋涉,傍晚的时候,来到一家客店投宿。

    小二送饭进来:“诸位客官,最近食材紧张,小店的菜品单一了些,还请各位包涵。”

    李四邺叫住了小二:“这夏秋之际,正是菜蔬成熟的时候,怎么说食材紧张?我们又少不了你的这桌饭钱。”

    小二道:“客官我不是这个意思,听您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吧……”

    “这不废话吗?本地人哪个住店?”

    小二道:“实不相瞒,听说这两日朝廷新派了御史巡按山西,却又不像寻常一样巡视……”

    “那寻常巡视是什么样?”费一流道。

    小二道:“寻常御史巡视,巡查山西省的政务,那自然是要先到太原府,然后再到各府衙,这您是知道的……”

    “我还真不知道。”费一流还真不清楚这档子事儿,如今穿越过来当官当得一塌糊涂。

    小二道:“客官别贫了,这制度自洪武年间太祖皇帝在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以来,这制度都行了二百五六十年了……”

    “数学还挺好。”费一流心中想了一下大明王朝的开国时间。

    小二道:“客官,我虽然是个小二,在这直隶地界上跑腿,但我来自山西,人家都说山西人,一是家家有个醋葫芦,这第二点便是从娘肚子里钻出来的时候,心窝里就装着个噼里啪啦的算盘,这几个数字,还是能搞懂的。”

    “那你再说说,现在这个巡按御史和往常有什么不一样?”

    小二道:“客官,我也是道听途说,准不准您权且听个乐子。这位巡按御史,听说是皇上亲自要求,第一站就直接要到这山西省东南边陲的泽州府、久安府来。这两地虽然也有不少富商大户,但是地处直隶、山西、河南三地的交界之处,想必处理事务,还是颇为棘手的。”

    “扯远了,这巡按御史来,和你们店菜品少了有什么关系?”李四邺有些不耐烦。

    小二冲李四邺弯腰:“客官,这巡按御史要来我们这,方圆临近以及太原府的官老爷一下子都扎堆到这里来了,要拜见这位钦差,这一下子食材自然紧张,菜品也就少了些啊。”

    费一流向小二打听此去到将要巡视的地方还有多久,小二道:“这位客官,我们这店,已经是处在直隶的最西南端了。您向西走半个时辰,就是山西的久安府的地界了。若是从我们这店,向南而行,不需多久,也踏进了河南的土地。客官您慢用,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费一流躺在床上,若有所思。

    李四邺拿起筷子:“一流,快来吃啊,怎么了,想什么呢?”

    “对于费大人的心思,小可倒有一首打油诗。”王五常挥毫写下:

    焉知嫣知今何往,遗留一流客他乡。

    满座三盘红焖素,不见半只清真羊。

    李四邺塞了一嘴的食物,咬字不清的说:“什么乱七八糟的,文字也不通,看都看不懂。你们这些文人,就是话多。”

    费一流还在床上,若有所思。

    那一世转山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遇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