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步三国
字体: 16 + -

第4章 陷阵策

    吕布命亲卫回府守卫,又命十几名陷阵营的兵卒保护蔡邕的安全,然后汇合了高顺,三人信马由缰向着城中大营的方向走去。

    吕布麾下的陷阵营只有八百余人,位置处于整座大营的南方,在这里关押着一位重量级人物——贾诩,贾文和。在三国的历史中,贾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震动天下的大势的事件中都有他的影子。贾诩的为人十分低调,远远没有诸葛亮、郭嘉等人的名气,但是遍观三国历史,没有谁敢轻视他。

    作为一个现代人,吕同学深知三国谋士的作用。可惜他穿越的晚了一些,大半部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已经择主,能称得上“谋主”的也只剩下两三位而已。其中最让吕布心动便是贾诩。

    历史上,吕布有一位谋主,名为陈宫。吕同学对他的印象并不好。论智谋,陈宫的确是出类拔萃之才,可惜,陈宫一生都看不起吕布。陈宫的生平,更像是和曹操斗气,他一直想将吕布掌握在手中,做他的傀儡。在读三国的时候,吕同学有一种感觉,其实陈宫从未认吕布为主。

    陈宫忽悠吕布攻濮阳,完全是拿吕布当刀使。在徐州之时,陈宫对吕布的称呼也一直是“奉先”,从未见过陈宫恭恭敬敬的称呼过一句“主公”。他对吕布的态度与诸葛亮对刘备的态度相比,这其中的差距可见一斑。

    三人有说有笑的进入大营,早有兵校小跑过来,将三人的战马接过。吕布笑着问道:“那贾诩可曾吵闹?”

    “不曾”小校笑着回道:“那位贾先生自从被押入大营,一直泰然自若。不争不吵,仿佛,就像没有这个人一般。”

    张辽高顺闻言,诧异的对望了一眼。张辽笑道:“主公慧眼,这贾诩果是非常之人啊。”吕布笑着回道:“既如此,你我三人一同去会他一会。”

    三人一同向关押贾诩的营帐走去。吕布命令陷阵营严守周边,营帐五十步内不得有人靠近。张辽高顺又对望一眼,心中都有些激动。吕布的命令,表明接下来的会面肯定不简单。吕布却对他二人毫不避讳,这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三人来到营帐外,帐内隐隐有琴声传出,声音稳健柔和,可知弹琴之人内心十分平静。吕布在帐外躬身说道:“吕布,吕奉先,拜见先生。”

    吕布的话音一落,屋中的弹琴声戛然而止,一阵凌乱的脚步声传来,却见一个清瘦的男子慌慌张张的接了出来,躬身行礼道:“山野村夫贾诩贾文和拜见将军。”

    二人微微一礼,皆是相互打量对方。贾诩的相貌平平无奇,一脸人畜无害的模样,甚至脸上还带着几丝谄媚的笑容。这个笑容使得吕布更加警惕了三分,面前的家伙可是一个老狐狸,一不小心恐怕就被忽悠了。

    看着吕布一脸警惕的模样,贾诩有些暗暗叫苦,心中暗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何吕布对我如此防备?”心思转动后,又躬身一礼,恭敬的说道:“将军里面说话。”

    吕布和煦的伸手想让,见贾诩一脸坚持的模样,这才率先走了进去。贾诩看着吕布背影,眉头微微蹙了一下。他又转身,请张辽高顺入帐,二人皆是无视他的存在,一左一右站在帐外,宛如门神一般。

    贾诩微微一笑,向二人欠了欠身,这才走进帐中。大帐内,吕布高座主位。开门见山的说道:“我吕布是个粗人,就和先生直说了,如今天下大乱,社稷无主。我想拜先生为军师,为我谋划,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呃”贾诩怔了怔,他猜想过吕布的心思,也考虑过这方面的可能,却从未想过,吕布竟然如此直接。他整理了一下言语,笑着说道:“将军说笑了,将军卧薪尝胆诛杀董卓,海内都夸耀将军的贤名。如今朝堂以拨乱反正,正是天下大兴之兆,在下一介书生,安敢得将军厚待啊?”

    “呵呵”吕布轻笑一声,贾诩这话有考教的意味,这是一个好开端。他忽的沉声说道:“先生欺我啊。董卓虽死,然西凉主力尚存。王允只知搬弄权术,强逼西凉旧将。他们反叛只在旦夕之间。我虽有些勇力,却还没有自大的认为,可以以一当十万。”

    “哦”贾诩面色现出有趣的神色来,接口问道:“既然如此,将军为何不早报于朝堂。我想以将军的威望,只要将军愿意,应该可以和平的解决此事吧。”

    吕布又呵呵的笑道:“贾先生深谙自保之道,还请先生教我,当今朝堂一个高瞻远瞩的‘第一武将’他会被会被其他人排挤呢。况且我也需要西凉造反,倘若他们不反,那么大汉的威名如何坠地,我又如何造反呢?

    “将军此话何意,大汉威名坠地对将军有何好处,难道将军不是汉臣吗!”贾诩的面色凝重,他虽算不上好人,却对汉庭有一丝香火在。在那个时代,大汉的子民是一种荣耀。

    吕布也正色的说道:“先生误会了。坠地的是刘汉之名,崛起的将是我吕汉之威。”

    “将军要篡汉?”贾诩眉头皱的更深。

    吕布笑道:“非是篡汉,而是兴汉。如今的汉庭已是病入膏肓的大树,只能将其推到,重植树种。汉名不能丧,但刘氏,呵呵,王侯将相能有种乎?”

    “将军志向高远,贾诩佩服。现将军高居朝堂,手握兵马,只需千骑入宫便可,在下一介散人,实不知如何为将军效力。”贾诩深呼一口气,一脸色郑重之色。吕布将野心在他面前毫不掩饰的显露出来,他有些畏惧,也有些感动。不过,他还要在确认一次。

    “董卓当年便是这么做的,结果他被点了天灯。董卓当年之强胜我十倍,前车之鉴,不可不警。北方诸侯袁绍,曹操乃一代人杰,我与他们平等对话的资格都没有,穷尽武力或许得一时之利,但迟早是身首异处的下场。”想到历史上吕布的下场,吕同学有些唏嘘。

    “将军以为袁曹接下来的行动如何。”贾诩正襟危坐,重视之情溢于言表。吕布神情一震,贾诩已经开始接受自己了。拷问天下大势,这可是穿越者的拿手好戏啊。

    “袁绍与公孙瓒合谋攻取冀州,结果袁绍背盟,他与公孙瓒以是不死不休,接下来两方必然大战。公孙瓒虽有强军,但辅政无人,早晚必被所灭。曹操占据兖州,地寡民稀,却握有强军。徐州沃野千里,民丰富足,却兵疲将弱。曹操定会抢夺徐州。待到二人分割中原之时,那么天下将无人能和他们比肩。”吕布款款而谈,颇有一番高瞻远瞩的名士风范。

    “将军何意?”贾诩淡淡的问道,眼神中闪耀着莫名的神采。

    吕布深深一拜,开口说道:“我吕布不想将性命置于他人掌中,还请将军教我万世长存之法。我吕布对天发誓,终身待先生如师如父,如被此誓,使得不得善终。”

    “将军严重了,贾诩为人谋划,只求富贵一生,自保而已。”贾诩淡淡一笑。神情变得高深莫测起来。

    “还请先生教我”吕布俯身下拜,说不出的虔诚。来自后世的吕同学深深的明白,贾诩之于自己,宛如诸葛亮之于刘备,刘伯温之于朱元璋。

    贾诩沉思片刻幽幽说道:“如今天下乱象已现,王允不纳李郭之降,十万西凉士卒必然反攻长安。然而李郭惧将军之勇,必会联合匈奴诸胡进犯河东,以乱将军之心。我军可趁势为之。

    先找能言善辩之人,前往李郭大营,劝说二人压后出兵日期,使得匈奴率先南下,将军可请旨出战。如此,我军一方面剿灭匈奴,占据河东与河内两郡,以为根基。还可以避开李郭的锋芒。战事可以拖上一段时间,直到长安被攻破为止。

    李郭反攻长安,必会引起关中惶恐,将军可陈兵长安城外,不必强攻,只做姿态。李郭二人无勇无谋,必不敢和将军硬碰,将军可趁势与两人达成协议,要下官职爵位,提领并州。

    一旦事成,全军火速前往壶关,占据险地。壶关乃并州门户,占据这里,可以防止袁绍军马突袭并州。占据壶关之后,当先与袁绍结盟。袁绍初掌冀州人心未附,北方又有公孙瓒威胁,必然不会同时树下两个强敌。此事若成,并州便是我军的囊中之物了。

    全取并州之后,我军需要休养生息,等待长安有变。李郭而贼,可同患难不可同富贵,两人必起嫌隙,待到二人相攻之时,我军只需渔翁得利,便可将西凉军马收入麾下,然后以长安为根据,反攻西凉,出兵洛阳,以镇三辅。

    如果顺利,将军将会立于不败之地。我军便获得了争夺天下的资本。直到那时,将军才有了与袁绍或曹操一战的资格。将军以为然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