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耻辱性溃败
这个时候,梁师成说道:“对于辽国皇太后而言,不是向大宋乞降,就是向金国乞降。要知道金国野蛮残暴,杀戮成性,投靠我天朝才是最明智的。请陛下抓紧下旨议和,不敢耽误,要知道一旦辽国向金国乞降,那么今后就是拿下幽云十六州,我们也要年年给金国岁币,还要欠他们人情。既然人家孤儿寡母的都求上门来了,我大宋岂能视而不见。”
欺负孤儿寡母似乎成了大宋朝皇帝的传统,当年柴荣早死,宋太祖赵匡胤欺负小符后和柴宗训,再后来宋太祖赵光义还不是去欺负寡嫂。对于这个国家的君臣来说,欺负人家孤儿寡母才是最大的幸福。
宋徽宗被胜利冲昏头脑了,竟然不顾实际需求,而是想当然地认为,辽国真的是投降了,而且是被击败的,这种情况下,他不由自主想象一旦机自己就去泰山封禅。
是呀,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一旦辽国扛不住,投靠金军的话,那么就得不偿失了。想到这里,宋徽宗赵佶在没有见到辽国特使的情况下,就依然决定议和。
宋徽宗赵佶派人抓紧给童贯,种师道传旨,让大军做好接收燕山府的准备。
议和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童贯老贼有点犹豫了,如果不打仗,那么官家许诺的加封郡王还算数不,一旦没有了郡王的加封,那么这次出征还有什么意义。
打定主意之后,童贯一边下令让种师道原地待命,不许前进,一边催促大军前进,无论如何都得率先拿下燕山府,至于加封郡王的事情,还要斟酌筹划一番。
就在童贯敦促大军前进的时候,郭药师就投降过来了。
郭药师的投降基本上印证了辽国皇太后萧普贤女的确是没有多少兵将了,在扛不住的情况下就特别想乞降,真的可以兵不血刃拿下幽云十六州。
不过,童贯还听到了一个让他最不爱听的消息,那就是蒋忠奇兵北上,这个家伙可是正三品,如果率先进入燕山府,也是有资格受降的,也是有资格加封郡王的。
还好只有两千人,种师道,种师中两兄弟没有掺乎,要不然麻烦就大了。嫉妒心极重的童贯被嫉妒心迷失了双眼,他决定抓紧去燕山府,于是就下令派人送郭药师去汴梁,然后下令辛兴宗抓紧北上。
为了加快速度,童贯老贼自己亲率一万骑兵迅速北上,直扑燕山府。十三万大军在辛兴宗的率领下继续北上。
被妒火迷失双眼的童贯竟然脱离了大部队,在他看来,既然辽国决定投降,那么一万骑兵已经足够接受受降了,反正辛兴宗的大军随后就到。
辛兴宗明明知道不妥,可是就是没有勇气提醒童贯,要知道童贯老贼心狠手辣,得罪他的人没有好下场。当年西北名将刘法得罪童贯,不仅一代名将陨落,十几万大军惨死。
不敢耽误的辛兴宗只能下令大部队全速前进,要知道两条腿是跑不过四条腿的,因此大部队被童贯的骑兵越拉越远,逐渐的失去了联系。
萧干率领的大军早早的就在半路埋伏好了,他知道童贯的一万骑兵加速去南京析津府,也不阻拦,这样一支骑兵绝对不可能攻下城墙高大的南京析津府,压根构不成威胁,现在要做的就是一鼓作气,击败后面宋朝的军队。
主帅率领骑兵脱离大部队,这种奇葩的事情都能发生,足见这支宋军多么不堪一击吧。萧干对于这次的阻击就更加有信心了。他这次是选择在门头沟的蜈蚣岭阻击,管教十几万宋军有来无回,等歼灭这支军队之后,再反过头去吃掉童贯的一万骑兵。
蜈蚣岭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也是辛兴宗大军进燕山府的必经之路,如果绕行的话,至少要多走两天的路程,毕竟大军的辎重粮草太多,行军速度太慢,绕道两天的话,那么和童贯的前头部队距离就更大了,显然宋军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走蜈蚣岭。
蜈蚣岭美其名曰是一个十分狭窄而又很长的山路,最宽的地方两三里,最窄的地方连十米都不到。整个山道都可以称之为山沟足足有十几里长,两边是崇山峻岭,是茂密的树林,绝对是个伏击的好地方。
辛兴宗来到蜈蚣岭的时候有点犹豫不决,生怕被袭击。可是童贯的养子童延嗣极力要求前进,坚决不同意绕道。理由是辽国压根没有足够多的士兵伏击,况且辽国已经乞降了怎么会伏击呢?如果伏击了,那么前面骑兵肯定会被阻击,现在骑兵安然无恙突围了,就说明没有问题。
在拗不过童延嗣的情况下,辛兴宗只能下令前行,十三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蜈蚣岭,由于山路崎岖不平,前军和后军的距离越拉越大。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军几乎全部进入了蜈蚣岭,很显然不可能让士兵们饿着肚子走出蜈蚣岭的,在这个时候,辛兴宗就让士兵抓紧休整,吃饭之后再出发。
突然间一阵阵爆炸声在蜈蚣岭里面响起,无数的响雷在士兵中间爆炸,漫天的箭矢飞来,躲闪不及的士兵被射成礼呢刺猬。
士兵们仓促应战,可是陡峭的山崖,士兵们压根冲不上去,更要命的是山上不断地有滚木雷石落下,不仅如此,一支支的火箭从天而降,蜈蚣岭成了一片火海。
不甘心被射杀,不想被烤成乳猪,士兵们拼命的攀登,想要爬上山坡,可是山势太陡了,攀爬难度系数太大,更要命的是,上门的辽兵不断射箭,不断地往下推滚木,巨石,以至于无数的时候丧生。
前赴后继,这些士兵也算是久经战阵了,死了一批,又一批,大家踩着袍泽兄弟的尸体往上冲。可是。太难了,伤亡越来越大,经过几十次冲锋,无数的士兵丧生之后,再也没有有士兵选择爬上山坡了,大家开始想办法突围,不管是向前还是向后,实在是没有士兵愿意向上了。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辛兴宗知道中埋伏了,这个时候,无奈之下只能下令士兵抓紧朝前冲,希望可以杀出去。
毕竟有十几万大军呢,尽管遭受埋伏,大部分士兵还是可以冲出去的,辛兴宗并不是很慌忙,他指挥士兵朝前冲。
斥候查探的时候,蜈蚣岭前面额道路还是可以通过的。可是在偷袭战拉开序幕之后,前面的道路被巨木,大石堵得死死的,压根不可能突围过去。
眼见无法冲出去,辛兴宗无奈之下就下令,后军变前军,大军后侧。
蜈蚣岭已经成一片火海,想要冲出去谈何容易。大火越烧越旺,无数的士兵被吞噬,大军混乱不堪,再加上道路狭窄,想要大军冲出太和容易呀。
好不容易冲到山口了,迎面而来的却是密密麻麻的飞箭,一片片的士兵倒下,一片片的士兵葬身火海,想要冲出去谈何容易。
萧干手下有两万五千士兵,其中一万五千在蜈蚣岭设伏,另外一万就堵在山口,就是防止宋朝士兵突围。
步兵,宋军没有骑兵的致命缺陷在这个时候展现无遗,一排排的步兵快速的推进,可是漫天而来的箭矢将这些士兵射成刺猬,一排士兵倒下,后面一排的士兵踩着前面士兵的尸体继续前面。
伤亡越来越大,距离山口也越来越近,在距离山口五十步距离的时候,简直成了人间绞肉机,飞箭的密集程度已经令人发指,铺天盖地的飞箭不断地飞来,宋军就像是一队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明明知道前进是死,可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向前,他们知道后退是死路一条,前进只要是冲出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冲呀!”在距离山口三十步距离的时候,宋军开始跑步前进,一个个大步流星地超前冲去,踩着自己袍泽兄弟的尸体继续向前。
萧干看到漫山遍野的宋军不要命的向前冲,心中也暗暗竖起大拇指,看样子这支宋军应该是一支精兵,要不是统帅无能的话,也不会沦落至此。
“变阵,长矛手压上去。”
在宋军距离不到二十步的时候,萧干宣布变阵,弓箭手后撤,长矛手向前,一排排的长矛手手中的长矛,等待着宋军的冲锋,而弓箭手躲在长矛手后面继续射箭,现在采取的是半蹲式抛射,箭矢从空中抛射而下,更加势大力沉,杀伤力增大了许多,宋军的伤亡则显得更加严重。
蜈蚣岭地势狭窄,宋军人多的优势不仅体现不出来,相反成了致命的劣势,士兵拥挤到一起,前进被辽军无情的猎杀,原地待命或者后退就会被火海吞噬。经历了几十次的冲锋之后,战力消耗殆尽的宋江面临的是全体阵亡。
大火越烧越旺,一直烧到第二天,十三万大军没有出来,全部死在蜈蚣岭,一代名将辛兴宗自杀身亡。
本来这两万五千士兵是临时足见的,没有什么战斗力,可是经过这一次蜈蚣岭大捷,士兵们充满了斗志,坚信宋朝军队不堪一击,可以肆意虐杀。
童贯要是知道了蜈蚣岭是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的话,说什么都不会有勇气去燕山府的,可是这一切等他知道的时候就太迟了。
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十几万大军就这样命丧蜈蚣岭,注定了这次出征幽云十六州,不会像官家想得那样顺利,搞不好更凶险的事情还在后面。
如果说辛兴宗的全军覆没是因为大意轻敌,中了敌人埋伏的话,那么种师道就是兵种缺陷被碾压了,面对铁林军这支辽国最后的,也是最精锐的重甲骑兵,缺少骑兵的西军注定被碾压,这不是主帅英明就可以改变的。
种师道率领的十万大军刚刚度过金水河不久,就遭遇到了耶律大石率领的铁林军。原本种师道是原地待命不前进的,可是后来接到童贯的命令,要大军压向范阳,在这种情况下才仓促出兵的。
种师道率领一万精兵并没有度过金水河,率军过河的是种师中。这一次,种师道不知道为什么童贯改变了主意,命令自己率军前进,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可是隐隐约约想起蒋忠对自己说的话,多少猜出来的一些,在临渡河之前,他把弟弟种师中叫到身边,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可大意。
种师中五十岁出头,也算是久经战阵了,多年来一直在哥哥的光环下,他太想证明自己了,这次率领十万西军,内心无比的自信,哪里能听进去哥哥的教诲。
渡过金水河之后,种师中并没有按照以往惯例让军队休整,而是命令大军继续前行。
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没多久就遭遇到了耶律大石率领的铁林军。
种师中一点都不在意,十比一的比例,这绝对是碾压式的优势,他却忽略了对面不是一支普通的骑兵,而是辽国最最精锐的铁林军,这支重甲骑兵是辽国最大的仰仗,士兵和战马可以说武装到牙齿了,即便是马腿也裹着厚厚的皮甲,一般刀剑很难砍断马腿的。这就是铁林军和西夏铁鹞子最大的区别,铁鹞子虽然也是人马都披挂重甲,可是马膝盖一下是没有护卫的,遭遇到步兵围堵的情况下,伤亡还是蛮大的。可铁林军只有两个地方可以攻克,一个是眼睛,一个是马膝盖,其他地方几乎是刀枪不入。
铁林军的战甲是人马一体的,即便是骑兵战死,只要马不倒,依旧可以继续冲刺,继续给敌人造成巨大伤害。
耶律大石看着对面铺天盖地的宋军,他就知道这场战役将会是异常残酷,在这个时候,就没有盲目的让骑兵去冲击对方的大阵,而是静静地等待。
以往宋辽交战,基本上都是宋军摆好大阵,任凭辽军冲击大阵,进而陷入混战之中。这种作战一百多年前就开始盛行,进而成了惯例,几乎每个将军都会这么做。
(本章完)
欺负孤儿寡母似乎成了大宋朝皇帝的传统,当年柴荣早死,宋太祖赵匡胤欺负小符后和柴宗训,再后来宋太祖赵光义还不是去欺负寡嫂。对于这个国家的君臣来说,欺负人家孤儿寡母才是最大的幸福。
宋徽宗被胜利冲昏头脑了,竟然不顾实际需求,而是想当然地认为,辽国真的是投降了,而且是被击败的,这种情况下,他不由自主想象一旦机自己就去泰山封禅。
是呀,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一旦辽国扛不住,投靠金军的话,那么就得不偿失了。想到这里,宋徽宗赵佶在没有见到辽国特使的情况下,就依然决定议和。
宋徽宗赵佶派人抓紧给童贯,种师道传旨,让大军做好接收燕山府的准备。
议和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童贯老贼有点犹豫了,如果不打仗,那么官家许诺的加封郡王还算数不,一旦没有了郡王的加封,那么这次出征还有什么意义。
打定主意之后,童贯一边下令让种师道原地待命,不许前进,一边催促大军前进,无论如何都得率先拿下燕山府,至于加封郡王的事情,还要斟酌筹划一番。
就在童贯敦促大军前进的时候,郭药师就投降过来了。
郭药师的投降基本上印证了辽国皇太后萧普贤女的确是没有多少兵将了,在扛不住的情况下就特别想乞降,真的可以兵不血刃拿下幽云十六州。
不过,童贯还听到了一个让他最不爱听的消息,那就是蒋忠奇兵北上,这个家伙可是正三品,如果率先进入燕山府,也是有资格受降的,也是有资格加封郡王的。
还好只有两千人,种师道,种师中两兄弟没有掺乎,要不然麻烦就大了。嫉妒心极重的童贯被嫉妒心迷失了双眼,他决定抓紧去燕山府,于是就下令派人送郭药师去汴梁,然后下令辛兴宗抓紧北上。
为了加快速度,童贯老贼自己亲率一万骑兵迅速北上,直扑燕山府。十三万大军在辛兴宗的率领下继续北上。
被妒火迷失双眼的童贯竟然脱离了大部队,在他看来,既然辽国决定投降,那么一万骑兵已经足够接受受降了,反正辛兴宗的大军随后就到。
辛兴宗明明知道不妥,可是就是没有勇气提醒童贯,要知道童贯老贼心狠手辣,得罪他的人没有好下场。当年西北名将刘法得罪童贯,不仅一代名将陨落,十几万大军惨死。
不敢耽误的辛兴宗只能下令大部队全速前进,要知道两条腿是跑不过四条腿的,因此大部队被童贯的骑兵越拉越远,逐渐的失去了联系。
萧干率领的大军早早的就在半路埋伏好了,他知道童贯的一万骑兵加速去南京析津府,也不阻拦,这样一支骑兵绝对不可能攻下城墙高大的南京析津府,压根构不成威胁,现在要做的就是一鼓作气,击败后面宋朝的军队。
主帅率领骑兵脱离大部队,这种奇葩的事情都能发生,足见这支宋军多么不堪一击吧。萧干对于这次的阻击就更加有信心了。他这次是选择在门头沟的蜈蚣岭阻击,管教十几万宋军有来无回,等歼灭这支军队之后,再反过头去吃掉童贯的一万骑兵。
蜈蚣岭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也是辛兴宗大军进燕山府的必经之路,如果绕行的话,至少要多走两天的路程,毕竟大军的辎重粮草太多,行军速度太慢,绕道两天的话,那么和童贯的前头部队距离就更大了,显然宋军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走蜈蚣岭。
蜈蚣岭美其名曰是一个十分狭窄而又很长的山路,最宽的地方两三里,最窄的地方连十米都不到。整个山道都可以称之为山沟足足有十几里长,两边是崇山峻岭,是茂密的树林,绝对是个伏击的好地方。
辛兴宗来到蜈蚣岭的时候有点犹豫不决,生怕被袭击。可是童贯的养子童延嗣极力要求前进,坚决不同意绕道。理由是辽国压根没有足够多的士兵伏击,况且辽国已经乞降了怎么会伏击呢?如果伏击了,那么前面骑兵肯定会被阻击,现在骑兵安然无恙突围了,就说明没有问题。
在拗不过童延嗣的情况下,辛兴宗只能下令前行,十三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蜈蚣岭,由于山路崎岖不平,前军和后军的距离越拉越大。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军几乎全部进入了蜈蚣岭,很显然不可能让士兵们饿着肚子走出蜈蚣岭的,在这个时候,辛兴宗就让士兵抓紧休整,吃饭之后再出发。
突然间一阵阵爆炸声在蜈蚣岭里面响起,无数的响雷在士兵中间爆炸,漫天的箭矢飞来,躲闪不及的士兵被射成礼呢刺猬。
士兵们仓促应战,可是陡峭的山崖,士兵们压根冲不上去,更要命的是山上不断地有滚木雷石落下,不仅如此,一支支的火箭从天而降,蜈蚣岭成了一片火海。
不甘心被射杀,不想被烤成乳猪,士兵们拼命的攀登,想要爬上山坡,可是山势太陡了,攀爬难度系数太大,更要命的是,上门的辽兵不断射箭,不断地往下推滚木,巨石,以至于无数的时候丧生。
前赴后继,这些士兵也算是久经战阵了,死了一批,又一批,大家踩着袍泽兄弟的尸体往上冲。可是。太难了,伤亡越来越大,经过几十次冲锋,无数的士兵丧生之后,再也没有有士兵选择爬上山坡了,大家开始想办法突围,不管是向前还是向后,实在是没有士兵愿意向上了。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辛兴宗知道中埋伏了,这个时候,无奈之下只能下令士兵抓紧朝前冲,希望可以杀出去。
毕竟有十几万大军呢,尽管遭受埋伏,大部分士兵还是可以冲出去的,辛兴宗并不是很慌忙,他指挥士兵朝前冲。
斥候查探的时候,蜈蚣岭前面额道路还是可以通过的。可是在偷袭战拉开序幕之后,前面的道路被巨木,大石堵得死死的,压根不可能突围过去。
眼见无法冲出去,辛兴宗无奈之下就下令,后军变前军,大军后侧。
蜈蚣岭已经成一片火海,想要冲出去谈何容易。大火越烧越旺,无数的士兵被吞噬,大军混乱不堪,再加上道路狭窄,想要大军冲出太和容易呀。
好不容易冲到山口了,迎面而来的却是密密麻麻的飞箭,一片片的士兵倒下,一片片的士兵葬身火海,想要冲出去谈何容易。
萧干手下有两万五千士兵,其中一万五千在蜈蚣岭设伏,另外一万就堵在山口,就是防止宋朝士兵突围。
步兵,宋军没有骑兵的致命缺陷在这个时候展现无遗,一排排的步兵快速的推进,可是漫天而来的箭矢将这些士兵射成刺猬,一排士兵倒下,后面一排的士兵踩着前面士兵的尸体继续前面。
伤亡越来越大,距离山口也越来越近,在距离山口五十步距离的时候,简直成了人间绞肉机,飞箭的密集程度已经令人发指,铺天盖地的飞箭不断地飞来,宋军就像是一队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明明知道前进是死,可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向前,他们知道后退是死路一条,前进只要是冲出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冲呀!”在距离山口三十步距离的时候,宋军开始跑步前进,一个个大步流星地超前冲去,踩着自己袍泽兄弟的尸体继续向前。
萧干看到漫山遍野的宋军不要命的向前冲,心中也暗暗竖起大拇指,看样子这支宋军应该是一支精兵,要不是统帅无能的话,也不会沦落至此。
“变阵,长矛手压上去。”
在宋军距离不到二十步的时候,萧干宣布变阵,弓箭手后撤,长矛手向前,一排排的长矛手手中的长矛,等待着宋军的冲锋,而弓箭手躲在长矛手后面继续射箭,现在采取的是半蹲式抛射,箭矢从空中抛射而下,更加势大力沉,杀伤力增大了许多,宋军的伤亡则显得更加严重。
蜈蚣岭地势狭窄,宋军人多的优势不仅体现不出来,相反成了致命的劣势,士兵拥挤到一起,前进被辽军无情的猎杀,原地待命或者后退就会被火海吞噬。经历了几十次的冲锋之后,战力消耗殆尽的宋江面临的是全体阵亡。
大火越烧越旺,一直烧到第二天,十三万大军没有出来,全部死在蜈蚣岭,一代名将辛兴宗自杀身亡。
本来这两万五千士兵是临时足见的,没有什么战斗力,可是经过这一次蜈蚣岭大捷,士兵们充满了斗志,坚信宋朝军队不堪一击,可以肆意虐杀。
童贯要是知道了蜈蚣岭是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的话,说什么都不会有勇气去燕山府的,可是这一切等他知道的时候就太迟了。
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十几万大军就这样命丧蜈蚣岭,注定了这次出征幽云十六州,不会像官家想得那样顺利,搞不好更凶险的事情还在后面。
如果说辛兴宗的全军覆没是因为大意轻敌,中了敌人埋伏的话,那么种师道就是兵种缺陷被碾压了,面对铁林军这支辽国最后的,也是最精锐的重甲骑兵,缺少骑兵的西军注定被碾压,这不是主帅英明就可以改变的。
种师道率领的十万大军刚刚度过金水河不久,就遭遇到了耶律大石率领的铁林军。原本种师道是原地待命不前进的,可是后来接到童贯的命令,要大军压向范阳,在这种情况下才仓促出兵的。
种师道率领一万精兵并没有度过金水河,率军过河的是种师中。这一次,种师道不知道为什么童贯改变了主意,命令自己率军前进,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可是隐隐约约想起蒋忠对自己说的话,多少猜出来的一些,在临渡河之前,他把弟弟种师中叫到身边,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可大意。
种师中五十岁出头,也算是久经战阵了,多年来一直在哥哥的光环下,他太想证明自己了,这次率领十万西军,内心无比的自信,哪里能听进去哥哥的教诲。
渡过金水河之后,种师中并没有按照以往惯例让军队休整,而是命令大军继续前行。
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没多久就遭遇到了耶律大石率领的铁林军。
种师中一点都不在意,十比一的比例,这绝对是碾压式的优势,他却忽略了对面不是一支普通的骑兵,而是辽国最最精锐的铁林军,这支重甲骑兵是辽国最大的仰仗,士兵和战马可以说武装到牙齿了,即便是马腿也裹着厚厚的皮甲,一般刀剑很难砍断马腿的。这就是铁林军和西夏铁鹞子最大的区别,铁鹞子虽然也是人马都披挂重甲,可是马膝盖一下是没有护卫的,遭遇到步兵围堵的情况下,伤亡还是蛮大的。可铁林军只有两个地方可以攻克,一个是眼睛,一个是马膝盖,其他地方几乎是刀枪不入。
铁林军的战甲是人马一体的,即便是骑兵战死,只要马不倒,依旧可以继续冲刺,继续给敌人造成巨大伤害。
耶律大石看着对面铺天盖地的宋军,他就知道这场战役将会是异常残酷,在这个时候,就没有盲目的让骑兵去冲击对方的大阵,而是静静地等待。
以往宋辽交战,基本上都是宋军摆好大阵,任凭辽军冲击大阵,进而陷入混战之中。这种作战一百多年前就开始盛行,进而成了惯例,几乎每个将军都会这么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