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梦唐记
字体: 16 + -

第3章 御书房女帝传圣旨,小河滩狄公闻惊事

    御书房。

    武则天看着龙案桌上那十封血书,心扉痛彻,神伤至往。

    此刻,一女官觐报:“陛下,张柬之大人他们来了。”

    武则天闻言,从怔忡之中走出,悄悄拭去眼角泪水,道:“传!”

    “是!”女官应声,出了御书房,引来张柬之、曾泰等人。

    “臣,张柬之叩见陛下!”

    “罪臣,幽州刺史曾泰,叩见陛下!”

    “罪臣,幽州守军张虎、李山,叩见陛下!”

    张柬之等人行至御书房,叩拜武则天。

    “起来吧。”武则天道。

    “谢陛下!”

    几人叩谢起身。

    武则天问道:“曾泰,你将幽州事宜,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给朕道来!”

    “臣遵旨!”曾泰应了一声,而后微整思绪,言辞精简,将幽州之事,向武则天娓娓道来。

    尤其提到请书邢州、漳州、定州三处援军而屡屡遭到推诿,致使幽州孤军守城;而上书之塘报又迟迟杳无音讯,幽州兵败城破,已成定局!

    而在之后的逃往过程中,曾泰等人先后遭遇了数十次神秘人的追杀,大小战役历经三十多战!

    最凶险两次,一次是在中转站临湘驿,遭遇敌人埋伏袭杀,二十四卫队舍身忘死、殊死搏杀,方才艰难脱险。

    而等到奔赴距离长安不到八十里之外的晋安县时,曾泰一行二十七人,仅仅只剩下了八人。

    千里奔袭,九死一生。

    原本以为神都将至,敌贼断不敢于天子脚下犯事。

    然而,当曾泰一行人决定马不停蹄,连夜赶往神都时,却在出晋安县不到十里管道,便又再一次遭遇神秘人的截杀!

    与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只有一人!

    然而,就是这仅仅一人,便差一点将曾泰一行人埋葬在咫尺神都之地。

    那时间,双方刀剑相戈,生死搏命,那神秘人顷刻之间便二十四护卫队剩下五人斩杀,其武功之高,无以揣测!

    恐惧、绝望、死亡,一点一点向泰几人靠近。

    然而,就在那生死存亡危急关头,突然杀出了一个白衣女子。

    此人虽年轻,但武功绝世,竟然与那截杀之人打得难舍难分,不分伯仲!

    在曾泰、张虎李山三人惊诧万分之际,却听得那白衣女子严声厉喝,令几人速速逃去。

    就此,曾泰三人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方才安全抵达神都,面见女帝,上呈血书塘报,书述幽州之难,鸣五万忠魂之冤!

    音落言尽,武则天与张柬之闻之怒不可遏,且又心惊动魄。

    怒的是,邢、定、漳三州刺史与守将,妄负天恩,渎职失察,于幽州之难见死不救!

    惊的是,幽州守军连连数封塘报,却无法送达神都;曾泰一行人杀出重围后,奔赴神都之行踪必然隐秘甚是,然却屡屡遭遇奸佞歹人截杀,九死一生。

    这其中,实在令人寻味!

    尤其是,那神秘的白衣女子,是如何知道曾泰等人被截杀,而及时赶到。

    素不相识,她救曾泰几人,又是何故呢?

    御书房内,众人百思不得其解,疑惑重重。

    张柬之深深呼吸,平定情绪,道:“陛下,幽州之事,怕是不同寻常啊!”

    “是啊,几年前的幽州,两年前的崇州,已然令朕惶惶而不可安!而今幽州又生战事,漳、邢、定三州贪功冒职、渎职失察,以至突厥蛮夷逞尽一时之威风,当真是损尽我大周天威,枉顾天子圣恩,实在是令朕心寒不已啊!”武则天悲恸使然,怒道。

    张柬之,道:“陛下,而今,兆渊所率之先锋大军想必已然抵达幽州,不日将会传来有关幽州消息。而王孝杰大将军所率领的十万大军,已余今日清晨开赴幽州,于幽州御敌之事,已然形成格局。然,今当务之急,势必要速速查察漳、定、邢三州有关官吏渎职失察之罪之原委,以及曾泰大人一行屡屡遭遇截杀之事迷惘,扫清‘内忧’,方可御‘外患’啊!”

    “陛下,宰辅大人所言甚是啊!”曾泰也附言道。

    “朕,何尝不知此理?然,纵观朝堂,文武百官,谁又能担此重任呢?!”武则天长叹道。

    张柬之与曾泰相视,会心一笑,而后张柬之道:“陛下,臣斗胆谨言。”

    “柬之,你,但说无妨!”武则天道。

    “陛下,普天之下,能胜任此重任者,唯有一人,乃狄公也。”张柬之道。

    “狄怀英?!”武则天微微一愣。

    “正是!”张柬之回道:“狄公于朝堂阁中,备受众臣敬仰!不仅素有神探之称谓,且于军中颇有威望!上能不负天恩断奇案,下可震慑三军驱蛮夷!”

    “狄怀英!”武则天点了点头,甚为赞同,她轻叹一句,而后便是陷入了一阵往事情怀之中。

    张柬之、曾泰几人心有领会,默契沉言。

    片刻之后,武则天神色凛然,看向张柬之几人,道:“柬之,你即刻拟旨,狄仁杰官复原职,并兹委任其为河北道平幽大元帅兼黜职使、幽州大都督,便宜行事,全权查察三州官吏兵将渎职失察之事,坐镇大军,驱逐蛮夷,扬我大周天威,以告慰幽州五万将士忠魂在天之灵!!!”

    武则天顿了顿,又接着道:“另外,命千牛卫八大军头,亲率一千千牛卫,为狄怀英近身侍卫,全力保护其安危,不得有误!”

    “臣,遵旨!即刻去办!”张柬之闻言,回道。

    “微臣曾泰(张虎、李山),代大将军刘正要以及幽州五万将士忠魂,叩谢浩荡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曾泰三人闻言,顿时声泪俱下,叩拜武则天。

    武则天看向曾泰、张虎李山几人,道:“平身吧!”

    “谢陛下!”

    三人拜谢而起身。

    武则天喟叹道:“曾泰,张虎李山!尔等几人精忠为国,义胆英魂,朕心甚慰。倘若我大周王朝多有尔等贤才忠将,何惧边末夷狄跳梁小丑之猖獗,何愁大周天下盛世和平之不安,何恐朕之天威屡遭奸佞之毁损!”

    “陛下,臣等愧对天恩啊!”

    曾泰几人闻言,心有惶恐,急急跪拜。

    武则天示意几人平身,而后道:“朕今虽有心封赏尔等,然却被幽州之事烦心,心力交瘁。故今,朕决定命尔等随千牛卫,为狄怀英麾下听候调遣,鼎力协助狄怀英速速查察三州之事,解决‘内患’,再平定‘外忧’,驱逐边末夷狄,收复河山!”

    “臣等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力协助狄公,不负陛下浩荡天恩!”

    曾泰几人跪拜,叩谢武则天。

    “好!朕,有些累了。柬之,此事便交由你,全权办理!”武则天神色有些疲惫,道。

    “臣,遵旨!”张柬之叩谢。

    而后,张柬之几人告行离去。

    武则天来至御书房门口,遥遥望着远方,不知在想些什么。

    此后,由宰相张柬之亲自主持,一道道圣旨由神都洛阳,盛世长安,十万火急发往并州,狄仁杰老家!

    而,曾泰张虎李山几人,则与八大军头率领一千千牛卫,赶往并州!

    …………

    夕阳西下,微风习习。

    并州城,十里之外,小河滩。

    狄仁杰一介布衣,头戴竹篱帽,坐于木船之头而垂钓,好不悠然惬意。

    而船尾,如燕身着一袭素衣,此刻正在烧火热水;而李元芳正扛着一捆木柴,自不远处河滩缓缓而来。

    李元芳放下木柴,坐在船尾歇息,如燕从船舱中端来茶水,又取出丝帕,为之擦汗。

    一个秋水为眸,柔情似水,莞尔羞涩间尽展倾城顾国之颜,碧玉之容。

    一个剑眉星目,威武不凡,举手投足间尽显英俊潇洒之气,大侠之风。

    两人眉宇传情,款款尽显爱慕。

    真是那,好一对神仙眷侣,羡煞旁人!

    “哟,好家伙,还有点力!”

    就在此刻,船头的狄仁杰却一声称奇,用力而使鱼竿,竟然钓上一条足足有着半米之长,十数斤重的大鱼!

    “如燕,元芳,快快来帮我一把!”狄仁杰呼道。

    李元芳如烟二人闻声,急忙赶往船头,定眼一看,那大鱼活蹦乱跳,端得十分有劲儿,坠得那鱼竿如弓,似乎达到了极限,就要折断!

    两人不由得颇为惊讶,连忙帮衬着狄仁杰捕捉大鱼。

    “叔父,今晚儿,咱可以大餐一顿了!”如燕喜颜悦色,道。

    “这条鱼,怕是足有十几斤重吧。”李元芳叹道。

    狄仁杰捋了捋胡须,笑道:“今日之行,收获不小啊。”

    说着,几人收拾准备着,启程回府。

    却突然听得那大路之上,一人纵马疾驰而来,呼喊道。

    “老爷!老爷!不好了,出事儿了!”

    狄仁杰几人闻声惊诧,纷纷寻声而望,见得那来人正是狄春!

    狄春行至几人跟前,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如燕,快,倒杯水来!”狄仁杰吩咐如燕倒水,又看向被李元芳扶在一旁石头坐下的狄春道:“狄春,何事如此惊慌?!”

    狄春稍作歇息,喝完如燕盛的茶水,回禀道:“老爷,出大事儿了!”

    “你且莫慌,如实道来。”狄仁杰眉头微皱,道。

    狄春从怀里摸出一块古玉佩,递给狄仁杰,道:“有人手持此玉佩,闯进狄府,要面见老爷,有十万火急之事传达,并言称,言称……”

    狄仁杰手持古玉佩,心中顿时一惊,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而狄春之言,吞吞吐吐,观其神色,似乎惊魂未定。

    “言称什么?!”

    “那人言称,突厥国举兵犯边,已于三日前连克嘉裕、阴山两关,直指幽州!”狄春缓了缓情绪,道。

    “什么?!”

    刹那间,狄仁杰几人心中犹如惊雷炸响,万分震撼!

    李元芳与如燕面面相觑,不可置信!

    狄仁杰此刻虽然万分不肯相信此事,但神色凝重地看着手中的玉佩,却又疑惑起来,因为他知道,这玉佩的主人,断不会欺骗与他。想必,突厥犯边,幽州临难,并非为捕风捉影之事!

    狄仁杰顿了顿,问道:“来者何人?”

    狄春道:“是一个白衣女子,大概二十五六岁左右!”

    狄仁杰皱眉,问道:“她此刻身在何处?”

    狄春道:“那白衣女子浑身浴血,身负重伤,像是经历了一场生死大战!在拿出玉佩,道明来意之后,便因重伤昏迷了过去。我已经让人腾出西跨院,与她入住。而后请了葛郎中来查病治伤,又让翠儿好生照料。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我便急急纵马而来,禀报老爷!”

    “狄春啊,你,做的好啊!”狄仁杰长叹一声,十分认可地拍了拍狄春的肩头,而后看向李元芳,道:“元芳,你与我即刻启程,赶回狄府!”

    “好!”李元芳应了一声,便去牵马。

    狄仁杰又看向如燕、狄春二人,道:“如燕、狄春,你二人将这里收拾打点妥当之后,随即赶回狄府!”

    “是,叔父!”

    “是,老爷!”

    如燕与狄春应了一声,便径自去收拾打点。

    而狄仁杰与李元芳,则是纵马疾驰,呼啸着赶回狄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