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刺客盯上了大臣殷景仁
也许是刘湛等人的安排天衣无缝,他们对檀道济将要作出的处置没有在朝廷文武百官中引起一丝半点的猜测,甚至连任职宫中的檀道济的长子、给事黄门侍郎檀植和檀道济的次子、任职于东府城的司徒从事中郎檀粲也未能有半点觉察,虽然他们也都感觉到朝廷近期或有变故,因为领军将军刘湛对司徒的紧相追随以及中书令、护军将军殷景仁的屡次上书求退,都让他们觉得事态的不同寻常。.
这时皇上虽然仍很虚弱,但皇上清醒着,这样檀道济的事就被暂时搁置了起来。因此朝内朝外,看上去仍是一片风平浪静。
在这一片风平浪静的外衣下,刘湛等人却并没有停止他们前进的步伐。
为了进一步排除路障,元嘉十二年底,刘湛与刘斌等人密谋,准备趁现在皇上心力不济的间隙,在殷景仁来往于台城的路上,派遣刺客数人像拦路打劫那样刺死殷景仁。此事若能成,事后皇上即使知道了,一方面皇上本人心力虚损无法过问,另一方面,有司徒从中周旋——刺杀殷的事,皇上一定会把它交给司徒来处理——一旦由司徒来处理此事,那么一切都将大事化下小事化了。即使不让司徒来处理,此事多少会牵涉到司徒府,那时,皇上也一定不会伤及与兄弟之间的至亲之爱。那样的话,则大功告成。
接下来的事就是寻找几个能干的刺客了。寻找刺客这个任务,按照刘湛的吩咐,由刘斌亲自去执行。
不几天工夫,刘斌在京郊建康县找到了第一个刺客。当这个刺客在殷景仁来去的必经之路边蹲守察看的时候,他犹豫了,胆怯了:这样的仪仗队,要多少人才可以来对付?要像张良当年在博浪沙用大力刺客去锤杀秦始皇那样吗?自己不是那样的大力刺客,更何况是在京都熙来攘往的大白天!再说,张良当年也没有成功。不但具体的操作过程难度太大,换一个角度看,自己要去刺杀的人是皇上身边的得力大臣,此事如果不成,追究起来,岂不是要招来灭门之祸!自己怎能为一个不甚相知的刘斌而去以一家百口作赌注?但转而一想,这样的密事,刘斌托人找到自己,可以掂量出其中的分量;行刺之事固然不可贸然行事,但刘斌为人心狠手辣,同样不能得罪。于是在刘斌的再三催促下,那人在第六次踩点观察后,从此失去了行踪。
这件事让刘斌窝了一肚子火,但又不好随意作,只能再找其次。
不几天,他又通过手下找到了一个正在服苦役的刑徒。那刑徒正苦于刑期的漫长,一听有人要重用他,巴不得就此能脱离了苦海,于是满口答应了:冒死一赌,或可换来荣华富贵也未可知!那刑徒原本就是个酒色之徒,当初就是因为酗酒闹事砸死了人才坐了大牢,如今从众刑徒中走出来,依然不改他的英雄本色,只顾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全然不顾为什么有人要保他出来。几天之后,有人催促他了,他这才打着酒嗝去殷景仁的必经之路旁看了一两回。像所有的酒鬼一样,他的那张嘴往往不受他本人的控制:三碗五碗酒下肚之后,他甚至能和酒店里的吃客聊起他的辉煌史,甚至能把他被人保举出来的原由和盘托出。听众听了都半信半疑,有人以为他在说胡话,也有人把他的话就此传了出去,尤其是他说到的怎样对付殷的仪仗队的话更是让人震惊而好奇,也因此这个内容被传的更远更广。
这话传到了刘湛的耳中,刘湛也感到震惊且恼怒了,但他只能把刘斌大骂一通别无它法;刘斌被骂的结果,是那个酒鬼从此也在京都消失了。
这话很快也传到了皇上的耳中——皇上是从潘美人的口中得知的,皇上也震惊了。皇上震惊的结果,是他意外地恩准了殷景仁的表疏;当然,这一恩准只是部分意义上的恩准:在家静养,不得解职;同时诏令以殷家为护军府,不久又下诏使黄门侍郎每日到殷府去探视殷景仁。
这时候刘义隆似乎才看出了殷景仁求退的隐衷,而风闻在皇城里竟然会有刺客想谋杀朝廷大臣之事,他就生出了些不祥的预感。
过了几天,刘义隆又作出了进一步的决定来确保殷景仁的安全:把殷家迁到西掖门外晋代鄱阳公主的豪宅,并以此豪宅为护军府。此宅原是晋帝因娇惯鄱阳公主而特意建造的,它离宫中近,这样来往方便。现在既作了殷景仁的护军府,加之台城原本就警卫森严,这样纵有再大的本领,要想突破一重重关卡,那无异于徒手登天。
刺客之计虽告失败,但它毕竟让殷景仁离开了皇上,这多多少少也遂了刘湛的一些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