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两朝
字体: 16 + -

第1章 ----陈阀与大周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改元武德……这些不算什么。

    女主天下,长公主继位……这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儿。

    但是……最重要的是,坑爹的老爹可是昔日的长公主、如今的女皇陛下的前男友,陛下的前男友,前男友,男友,友……

    嗯……从遗腹子这三个字上面就能看出了,指望老爹是不可能了,至于说老妈,她在生下陈玄漠、陈玄道这两小只之后就殉情了……

    至于说把陈玄漠、陈玄道两兄弟拉扯大的那些人,就是被还是长公主的秦若曦送进老爹王府里的侧妃,也就是这两兄弟的姨娘了!

    说道老爹,这也的确是个牛逼哄哄的人物,和先帝是拜把子的兄弟,当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和先帝的妹妹,也就是长公主殿下分手的,不得不说老爹这个人本质上倒是一点儿迂腐,只不过被他自身豪爽的性格给掩盖了,其实这和老爹从小所接受的儒家教育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虽然说老爹后来拜入了纵横家……

    老爹陈克复,南方陈朝的皇族后代,陈朝自先祖陈霸先以来,一直到百余年前被刘宋灭亡,共计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其中有超过八百年的时间掌控着整个南方与几十年前被大周灭掉的前梁以及更早的北魏抗衡……

    陈家在南方因为是前朝皇族的原因,所以说逃到了北方,陈家的先祖因而和大周秦氏皇族的先祖有了交情,两家可以说是世交,甚至比和秦家有着姻亲关系的前梁皇族更为亲近,宛如一家人。

    几十年前高祖晋阳起兵反梁的时候,陈玄漠的太爷爷陈震因为距离晋阳最近,所以被派往镇压高祖起义军,而陈震老爷子在思索了一夜之后终于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以手中关西之地支持高祖!

    虽然说当时有很多人惋惜陈震,可是时间终究是证明了陈震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高祖称帝建国的时候,陈震终究是没看到,包括陈震的两个儿子陈烨、陈信也没看到,只有最小的儿子陈闻经历了那个盛世,当然也因为父兄的功业被封了一个天下人都没有想到的爵位——西宫摄政王!太子若无监国金令,位在其下,若太子监国则半步其后!

    而且是世袭罔替,若再有功领加封赏!

    陈闻袭爵之后,领兵为大周平定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即便比之被称之为大周战神的太宗皇帝也惶不多让,当然陈家之所以能够繁荣至今,不只是因为陈家两代人的那些功勋,最重要的应该是与皇族之间几十年来积攒的情分以及三次从龙之功……

    玄武门之变,陈闻为让太宗皇帝荣登大宝而浴血奋战,围绝后患亲自斩杀了太子一系的所有后继者,可以说是狠辣的一塌糊涂,其中就包括陈闻自己的一个亲女儿……

    先帝,高宗皇帝乃是太宗皇帝第七子,上有太子承乾、蜀王承运、韩王承柯三人,可老爹陈克复却支持先帝秦承业登上了皇位,在先帝在位的三十年间,真正的让大周一统北方亿亿万里辽阔江山,壮丽山河、秀美社稷成了先帝执政十年的礼物……

    当然,先帝在位时期,秦氏皇族和陈阀因为老爹和长公主殿下的事情,有过一段冰河期,但是都在先帝御驾亲征金陵之后消失了,在那一战力,无敌于天下的陈克复为了救先帝战死在金陵城外,故此先帝在攻破南唐都城金陵之后下令屠城三日,以告慰陈克复在天之灵!

    当然在大周秦氏皇族三代人平定天下的历程中,秦家的娘子们也不是浪得虚名的。

    且不说太宗皇帝长姐平阳长公主与陈闻、太宗并列为大周三驾马车,先帝长姐兰陵长公主扫平天下,当今女皇、十三公主、晋阳长公主跨江灭宋……

    女皇陛下是军中出身,在军方的实力强悍,而先帝三个成年的儿子都死在了战争之中,故此传位给了十三妹,临终之前,把女皇陛下叫道榻边,吩咐道:“如今克复兄已经逝去,过去的恩怨就不要再计较了,克复兄只有二子,希望小妹能够善待克复兄的遗子,小妹无子大可将克复兄之子作为养子,至少也有养老送终之人。”

    当然在陈克复战死,林妃殉情之后,先帝就已经把陈玄漠、陈玄道兄弟接到皇宫之中以亲生儿子的待遇养大,陈玄漠八岁之后隐姓埋名投身军中,在先帝逝世前的八年之中凭借战功一直做到了封王的地步,一直到先帝逝世前两年的封王大典上才被先帝认出来。

    陈玄道从小体弱多病,从小被皇宫之中的御医吊着名,后来为了治病更是被送到西昆仑冰封了六七年,所以说到现在也依旧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的样子。

    陈阀三代从龙之功可以说已经是达到几点了,除了西宫摄政之外,还有太尉、太师、宰辅之位世袭罔替,位高权重无人能及,然而女皇陛下能够顺利登基除了女皇麾下薛醒川、贾安年等诸位兵部天王、神将的支持外,也少不了陈玄漠这个不袭爵也是大周第一王爵的人的支持,毕竟大周军方真正的第一人,向来都是陈家人……

    但是陈阀真正能够屹立三朝而不倒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因为陈家不乱政、不恋权、不贪财、不扰民、不势利的五不规则和以民为本、宽厚待人、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家风……

    陈阀是天下世家门阀之首,但却从来都不是儒家的支柱,陈阀对于诸子百家皆有涉猎,可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成一体,但是陈阀所有人必学的从来都是兵家和纵横家,儒家治国从来都不是陈阀的意愿。

    大周地方以路府州郡县五级,将北方江山并南唐之地分为二十七路、七百余府、五千余州、十万余郡、三百万余县,除此之外领设“洲、道”与路平级,在大周北方边境设三府八道十七洲,将自辽东至西域的整个北方疆域囊括其中。

    至于说三府则是指辽东、西域、漠北三大都护府,而非路下之府……

    以大周体制,将驻扎各地的军队分别划归各路镇抚使、各府都统、州牧、郡守、县尉掌控,各路节度使和各府府尹不得掌控,各县县令也不能掌控各地驻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各州州牧和郡守却能够掌握兵权……

    至于说驻扎在各地的其他兵马则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被划归枢密院,另一部分被划归兵部,大周二十七路的其他驻军都被划归枢密院,在各路设总督府管理一路军事;各府设军府,由军府主将总管一府军事;各州折冲府由折冲将军管理一州军事,至于说郡县两级还不足以设置另外的驻军。

    至于说被划归兵部的那一部分,也就是分布在大周各地的驻军大营和三百余座天下雄关的驻军了,基本上是兵部的天王、神将们的兵马了,但是和枢密院的兵马比起来基本上没有差距。

    在一些极其重要的地方,类似三百余座天下雄关和南北地边境的地方还会驻扎着军机处的大军,当然,北疆和南境的兵马分别是被西宫和柱国殿掌控的,相比于被西宫掌控的北疆,南境主要的就是昔日南唐和刘宋的的地盘儿,毕竟长江天堑不知北方打不到南方,南方想要反攻北方也是很困难的。

    北疆三府八道十七洲军事全部划归西宫,三大都护府有大都护掌管,八道大都督和十七洲洲牧总领军事,至于说政务大多数是各道行台和各洲别驾管的。

    大周巅峰武将的分层大多也就是战神殿、兵部和枢密院这两个级别,战神殿的都是大周最强的那一批人,按照实力分成至尊殿堂和神圣殿堂两个级别,后者稍弱,被称之为“神圣领域”,后者根据席位的先后分为“绝对领域”和“极限领域”,而极限领域只有首席的把人才能被如此称呼。

    当然也有一些足以位列战神殿的人物会去担任兵部尚书或者说枢密院枢密使之类的职务,战神之下便是天王级,其次便是神将级,其他的在亿万军中根本翻不起任何浪花……

    然而陈玄漠不仅是西宫摄政王,还是兵部尚书令、战神殿殿主、柱国殿太中柱国、北府秦王……

    可以说大周八成兵马陈玄漠都能调集,最重要的是总领天下兵马的五块中枢虎符,他手里就有一块,军机大臣手里一块、枢密院总枢密使手一块,柱国殿太上柱国魏西铭手里一块,女皇陛下手里一块……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