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世界的三国强军
字体: 16 + -

第62章 初闻熠武皆震惊

    姬钦灏有些头疼地揉了揉自己的脑袋,缓声道:“唉,朕就知道你们会这么说,倘若那人不仅有救驾之功,又有状元之才呢?”

    这……众人沉默了。若有那状元之才,便可通过科举名正言顺地封官。不过,这一干人也不傻,只需想那片刻便可明白,皇上欲赏之人必不在这一众举人考生中,要不哪需这般特意而为呢。

    “白烨。”

    “奴婢在。”一直规规矩矩侯在边上,一句未响的白烨赶紧出列道。

    “让你备的东西呢?”

    “都在奴婢这了。”

    “那就|给诸位爱卿,一人一份。”

    “是。”

    白烨当即从自己的衣袖里掏出一叠纸来,走至下方,一一分给在坐的六位大臣,一人两张。

    “在打开来看之前,朕需要先强调几件事。”最左边的和似坤是第一个拿到的,姬钦灏也在此同时开口道,“这两张纸上写着会试的考题,诗赋题第一场就考,但策论题却是最后一场,所以,若有题目泄露,除了追究主考官,你们也有责任。”

    “那微臣还是不看了。”纪云一听,便把那刚打开的纸重新折了起来。

    姬钦灏的额头又多了几道黑线:“除此以外,策论的内容没有朕的允许绝对不许外传!若是让朕听到任何的只言片语,一旦查出,别怪朕不顾君臣之谊!”

    “我等遵命。”众人肃然领命。

    “都看看吧,看看这《将进酒》,看看那《六国论》。”

    窸窸窣窣的,底下传来一片翻纸的声音。而已经看过《将进酒》的药知节直接翻到了第二张,这一眼瞧下去,药知节是越看越吃惊,目瞪口呆不说,这额头也满是冷汗。此刻的药知节也明白过来了,怪不得那天晚上,皇上读了开头之后,便脸色大变,一言不发。这东西,还真不能随便泄露出去啊!

    “好!好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好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好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好啊!当浮一大白!”看着看着,纪云猛地一拍大腿,激动万分。

    “纪云,你就不能安静点!”和似坤第一时间提出异议。

    “和大人,这你就不懂了……”

    “要懂个屁呀!你这一惊一乍的,吓到皇上怎么办?扰到老大人怎么办?万一出了什么差错,你担当得起吗你!”

    “我这……”

    “行了,都闭嘴,看完了《将进酒》,给我看《六国论》。”姬钦灏只得再做那打断和事之人,当然,有些烦了的他还不忘出言警告,“要是再敢吵,朕就让人把你们全丢出去。”

    六国论,皇上都这么讲了,不管看没看好、看没看够,一众大臣全都翻到了第二篇。而开篇的那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就把众人震得不轻,一个个屏气凝神,再也不是抱着那品鉴了事的态度来看文章了。或者说,这些朝廷大员都正视起了这纸上摘抄的东西,把它当做真正的国之策论来看了。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若说这一段,还只能瞧出写作者见识深远、眼光犀利,鉴读历史有那一针见血的本事,为那六国之“赂秦”亡国而扼腕叹息。那最后一段的文字便直言不讳,粗暴地撕破虚妄,令那警钟长鸣,如那匕首一般扎进了大燕官吏的心中,那刺痛……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在场人中没有不在读到这最后之时,喃喃几句的。

    “诸位爱卿可都看完了?这会儿你们应该知道,朕为什么非坚持加官封赏了吧。实在是因为此人说出朕都没意识到,甚至不敢说的话!”姬钦灏越说越激动,最后干脆站起身来,居高临下地猛拍龙案。

    “幽州之变后,我大燕沦丧大片国土,又因草原马场流失,铁骑自此一蹶不振。历朝下来,边疆之地,我堂堂大燕竟沦落成了那些野蛮之民打草谷的地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而为了边疆那短暂的和平,我大燕又付出了多少代价,次次和亲,甚至换了名目的年年进贡!泱泱大国的脸面何在啊!”

    哗!发起来怒来的姬钦灏干脆将龙案上的东西一扫而空。六位朝廷大员全都噤若寒蝉地起身站立,带上白烨一块儿,垂着头,连声大气都不敢喘。

    而到现在,纪云等人也发现了,被召到这紫宸殿来的人除了个个都算那股肱之臣外,在朝堂上,针对那由前蒙古分裂出来的金、辽、元三国,在场的就算不主战,也是每每就事论事,根本就没有主和派人的存在。

    “皇上,收服幽州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几代先皇好不容易争得时间休养生息、恢复国力,若是为了一个幽州而于北方各族开战,一个不好,说不定失去的就不仅仅是幽州一地了。”杨庭玉组织着语言小心翼翼道。

    “杨尚书,你的意思是我大燕朝的将士不堪一战了!”药知节拧着眉毛不悦地插了句话。

    “本官并无此意。”杨庭玉看了药知节一眼,又转朝姬钦灏行礼道,“皇上,蒙古三分,幽州一地同样被化成三块,若想收服幽州,必得与三国开战。最后就算是收服了幽州,我朝也必定是倾那全国之力,边疆一带的主力会因此役而抽调而空,倘若此三国乘虚而入,战火必将延绵数千里。皇上,得不偿失啊。”

    杨庭玉停下润了片刻嗓子,又急忙往下道:“微臣不主战也不主和,毕竟幽州之变乃大燕的切肤之痛,收服失地是整个大燕所有百姓心心念念之事。但这,真的急不来。我们必须借稳住北方三国的机会,发展自身,待国力鼎盛之时,再来一战定乾坤。”

    “杨大人言之有理。此时开战确实不妥。”纪云接话道。

    “皇上,您瞧着……”和似坤小心翼翼地往前挪了几步,拣起那地上的东西,一脸媚笑地摆回了龙案上。

    “退下!”姬钦灏黑着脸呵斥道。和似坤赶紧应了声是,一溜烟地跑回原先地位置站着。

    “子曰,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眼下确实不宜轻起战端,幽州一事需从长计议,步步为营。皇上,这篇《六国论》绝对不能流传出去。若是被有心人识得,一番挑拨离间,唯恐边疆不稳啊。”萧敬毅也在这会儿开口道。

    “这些,朕都知道,只是咽不下心中这口气。”发泄过的姬钦灏也冷静下来了,有些颓废地跌坐回龙椅上。

    “皇上。”李骁、药知节、和似坤仿佛商量好了一般,不约而同地往前跨出一步。三人也因此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地拜道:“倘若皇上有命,我等必为皇上提领大军、奔赴沙场,浴血奋战、马革裹尸!不得幽州誓不回朝!”

    “诸位爱卿,有心了。到那时,朕就算不能御驾亲征,也必派皇子代朕而战。”姬钦灏虚抬右手以示欣慰。

    感动吗?感动。可那又有何用呢!紫宸殿里的气氛一度十分压抑,都快有些令人喘不过气来了。

    “咳。”是纪云。只见他瞥了眼和似坤道:“和大人,这李大人、药大人皆是武官,你凑什么热闹呢?”

    “我怎么就成凑热闹的?”和似坤不满了。

    “你一詹事府詹事,跟武将根本就不沾边啊。”

    “呵,纪大人,你可别忘了,和某乃御前带刀侍卫出身,骑的了马,来的了弓,杀的了人。”

    “哈,没想到我们的和大人竟是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材啊!”纪云一脸惊讶地说道。

    “过奖了,过奖了。”和似坤有些不好意思地挥着手道。

    纪云咧嘴一笑,上前一步道:“皇上,纪云虽手无缚鸡之力,但胜在年轻,若大燕有需、皇上有命,纪云也愿弃那书生不做,甘为马前卒。”

    “谁敢让你纪大才子牵马坠蹬,就是需要你从军,也是做那监军、军师一职。”被纪云、和似坤这一斗嘴,姬钦灏的心情稍稍好了点,这会儿已能开口打趣了,“行了,诸位爱卿的赤胆忠心,朕已经感受到了。现在回归正题,你们觉得朕该如何封赏那人合适呢?”

    这个纪云……和似坤正在心里嘀咕着这迂腐文人竟也学会阿谀奉承了,这会儿一听皇上开口,急忙抢答道:“皇上,您怎么封都不为过,无论颁下的赏赐是大是小,具是君恩。”

    “若朕有了打算,还需特地召尔等前来吗?”

    额,和似坤一脸尴尬地退回自己的位置。

    “皇上,您恐怕还真有打算了。”纪云却在此时接过了和似坤的话。

    “朕还能戏弄你们不成。”

    “皇上,您这纸上没有,心里却早有了腹稿,要不就不会在开始的时候说,希望我等大臣在朝会上出言附和了。”

    姬钦灏的眉毛挑了挑,他还真有了腹稿,只是有些拿捏不准,生怕过激,群臣众起责难,导致给姬熠武的赏赐颁布下去。

    “皇上,请恕微臣直言。”姬钦灏的神情全被纪云偷偷地瞄进眼里,使其心中的思绪全然开朗。

    “讲。”

    “谢皇上。敢问皇上,您这番纠结,是不是因为那人的身份根本不宜赏赐。甚至,皇上您到现在都仍在犹豫,犹豫着要不要把此人放进文武百官的视线之中。”

    这个纪云……姬钦灏的神情有些别样的动容,吃惊中还参杂着为自己有这等臣子而倍感的欣慰。“说完了?”

    额,纪云稍稍一愣,一咬牙,直接把话全抛了出来。“敢问皇上,此人是否就是对出那十五道对联的池阳县九岁小神童,姬熠武。”

    说是问,纪云却说地斩钉截铁,而这名字一出众人倒也没吃惊到哪去,一个个的均是若有所思。

    啪啪,姬钦灏轻抚手掌,朗声笑道:“纪爱卿真不愧才子之名,猜的一点不错。对,朕要封赏的就是那九岁儿童,先前说的那些诗啊对联的,也全是此子所著。”

    “皇上,这里头是不是……”猜到归猜到,得到肯定的回答还是令一众官吏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杨庭玉脸上的不敢相信最为浓郁。

    “杨爱卿,朕的话里决无半点虚假,姬熠武的真才实学,朕与药爱卿已经彻底领教过了。”

    “此子天资聪慧,非需百年才得以一见。只可惜这世间浑浑噩噩,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萧敬毅捋着下巴一脸感慨,“皇上,您欲加封此子为何官职?”

    “军中百夫长以及钦差大臣。”姬钦灏竖起两根手指道。

    钦差大臣?众人又有些不理解,这前者倒可从《从军行》中考究一二,可钦差又是从何而来。在场的不知情者中,也就只有李骁从那有些耳熟的“池阳县”三个字眼中,摸到了些什么。

    “皇上,军中向喜以强为尊,令一小孩为百夫长,恐难服众啊。”和似坤也不去想那钦差大臣了,率先提出疑问。

    姬钦灏点着头道:“故而,朕遵循此子之意见,加名却无实权,麾下将士由其自行招募,或以家中护卫、仆役充之。”

    “这会不会太过儿戏了?”杨庭玉一脸思索地问道。

    “儿不儿戏,就看姬熠武自己的表现了,也算是他正式从军前交的一份答卷吧。”姬钦灏摆着手,为这军中百夫长一事下了定论。

    “此份封赏的重点是在后头。姬熠武远从池阳县千里而来,是为了告一御状。其父姬云志牵扯进去岁下半年的那场赈灾之中,被冠以贪墨,下了大狱。朕封其钦差,就是卖一人情,好让他风风光光地回乡救父。所以这里头,需要派遣官吏,供其差遣。药知节。”

    订阅又涨了不少,白袍真是太感谢了!今天会看先前章节,忽然发现多了两处和谐,一处一改,一处还在奋战分割线的增添。嗯,若是哪位书友看见和谐词汇了,还忘告知。为了大家的阅读顺畅,白袍还是希望自己的故事里没有一个需要靠猜的地方。那个……弱弱地问一句,今天怎么好像没有推荐票……是白袍不够努力,还是大家正好没票了,或者又是《作家助手》的统计出了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