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粉的奋斗
字体: 16 + -

第48章 你们这帮愚民

    除夕之夜,团年饭,高小聪家中热热闹闹,父母、兄弟姐妹、叔伯、堂亲表亲,几十口人,家里都挤满了,桌凳不够用,向邻居家借。父亲叫高小聪去隔壁陈家借塑料凳,高小聪内心是拒绝的,不愿与陈默打交道,想推给弟弟,但弟弟那个滑头到超市去了,他只好硬着头皮敲门。

    开门的是陈默的父亲,高小聪松了口气。说明来意,陈父爽快答应,转回屋内拿凳子。高小聪借机偷瞄陈家的状况,与自己家的热闹相比,陈家太冷清了,听说他家老人已全去逝,没有老人维持家族,叔伯辈的来往越来越少,没有亲戚聚会,只有电视开着发出声音,陈默是独生子,以后陈家会更冷清。现在虽说开放了二胎,可汉族人的生育意愿并不强烈,像陈默这种普通人,能不能讨到老婆都说不准,反正陈家有绝户之危。高小聪居然暗暗高兴,等上几十年,汉族人口降下去,桂族人口涨上来,天下指不定是谁的。

    陈默好像在家,卧室的门反着微光,屋里似乎开着电脑。未防跟陈默碰上,高小聪拿到板凳赶紧回了家。

    弟弟买了饮料回来,人都到齐了,高家人围坐开饭。

    “小聪,你怎么不吃饭啊?”

    家宴过半,亲戚们都添上饭,唯独高小聪的碗里一粒米都没有,有人发现了,便奇怪问道。

    高小聪已经养成不吃米饭的习惯,并为这种习惯自豪,因为这是身为桂族人的标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民族习俗。他陪笑道:“你们吃,你们吃。”

    “小聪哥哥,我给你盛饭吧!”表妹拿起他的碗。

    “不用!不用!”高小聪把碗夺回。

    “来,小聪,吃个糯米团。”姑姑边说边把鸡蛋大的饭团夹进他碗里。

    糯米也是米啊!

    “姑姑,您吃吧!”高小聪立即把糯米团夹回姑姑碗中,然后换了碗和筷子。

    姑姑只是笑,虽然在笑,可桌上的气氛有几分尴尬了。

    高小聪怕再有亲戚防不胜防给他送饭,一双眼睛警惕地东瞧西看,瞥到父亲脸上,父亲板着脸,盯着他。

    “不用管他,大家吃好。”父亲招呼亲戚。

    父亲和亲戚们似乎有了什么误解,高小聪觉得自己必须解释一下,要让他们明白,自己并非有怪癖,或看不起他们,只是为了民族,为了身为桂族的坚持。

    面对众亲戚,高小聪说起了话,“我不吃米饭,其实没别的原因,本来我们桂族就是不吃米的民族,祖先就没吃过,汉化后才跟着汉人吃起来的。现在不是提倡恢复传统文化吗?我们桂族的有志之士也在呼吁把桂族的传统习俗恢复起来,不吃米饭是我们桂族非常重要的民族特征,是除服饰以外,与汉族最大的区别。如果这些主要特征都恢复过来了,我们就能摆脱汉化,民族就会复兴。作为复兴桂族的一分子,我已经不再吃米饭。当然,我不会强迫你们跟着我不吃,慢慢来嘛,我相信会有更多族人渐渐理解我们这些人。”

    “我们桂族不吃米?从来没听说过啊!我记得我们爷爷,我们老祖宗,不都吃白米饭的吗?”亲戚笑答。

    桌上的亲戚各吃各的,有说有笑,没人再听他说话。高小聪观察众人反应,很是失望。

    “小聪哥哥,不吃饭你不饿吗?”表妹问。

    “不饿,我吃菜啊!你看欧洲人就不吃饭,长得高大威猛,说明米饭不是个好东西。我们祖先不吃这玩意儿是有道理的,说明我们桂族聪明。”见有人感兴趣,高小聪热情介绍。

    “哦。”表妹应了声,用筷子往嘴里刨饭。

    热情突遭冷水泼。

    高小聪理解他们的想法,这些人只关心本月工资多少,超市什么时候打折,他们不过是浑浑噩噩的小老百姓,汉化太深,已经麻木。复兴桂族指望这帮愚民,永远别想复兴!高小聪想着想着,吃不下东西。桂族何时才有希望?愚民如何唤醒?烦恼啊!

    家宴散去,亲戚们回了家,母亲和弟妹在收拾饭桌,父亲则把高小聪叫到阳台。预感到父亲有话要说,很可能与自己的言论有关,内心忐忑,但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事,不怕质疑。

    “这半年你都学了什么?”父亲问。

    “就学了学校里的东西啊!成绩单都给您看了,没有挂科,我自认学得还行。”高小聪回答。

    “我问的是,你那一套套的道理,哪来的?老师还会讲这个?”

    “啊?是不吃米饭的那些吗?”

    “谁告诉你的?”

    就猜到父亲问这个,高小聪正经了颜色,理直气壮,“是我在学校学的,我重振桂族雄风有错吗?学校很支持我们,还在食堂给我们划出用餐专区。爸爸您更应该支持,您也是桂族人。”

    父亲严肃道:“你搞民族文化我没意见,但你当着亲戚的面特立独行,什么意思?我觉得你走火入魔了。”

    “我又没强迫他们跟我一样,我允许他们吃饭,他们也该尊重我不吃饭。再说这是我们桂族的习俗,身为桂族人,背叛习俗就是背叛民族,我对他们已经很包容了。”高小聪义正辞严地反驳,“爸爸您不高兴,是因为认为我丢了您的面子,在您心中,个人面子胜过民族尊严。就是因为您这种对民族无所谓的桂族人太多,我们民族才走到今日将要灭绝的地步,现在是该行动起来了,桂族人要为自己的民族争取。”

    “搞什么行动?争取什么?你还想造反?”父亲惊问,“桂族、汉族,什么民族都无所谓,找区别分清楚有意思吗?这是桂族的,那是汉族的,这么搞最终吃亏的是桂族。就像在家里,我要是跟你分清财产、划清界线,明天你就得无家可归,因为家里没一样东西是你的。不要以为桂族有个自治区,就真是桂族的地了,那是汉族让着桂族,要是翻了脸,汉族立马能让桂族滚出中国,你信不信?你还太年轻,不要受了蛊惑。真要分个一清二楚,先把自己是谁搞清楚再说吧!”

    父亲背着手离开了阳台。高小聪哼了哼,父亲的话一句没听进去,自古先行者都不为周围人所理解。

    弟弟妹妹要去放鞭炮,拉上他一起,高小聪拒绝。过春节、放鞭炮都是汉人的习俗,身为桂族人要抵制汉文化入侵,他钻进卧室,开始清理从长辈手里收到的红包。

    越是临近午夜,鞭炮声越响,吵得高小聪耳机音量开到最大,仍听不到播放的*****里女主发出的声音,使得他心烦意乱,在房内来回走动。

    “陋习!糟粕!”这是他对放鞭炮的评语。汉人的陋习必须取缔!他坐到电脑前啪啪打字,向有关部门投诉,呼吁取缔鞭炮陋习,理由如下:第一,扰民;第二,污染环境;第三,引发火灾;第四……理由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影响他欣赏*****了,则绝口不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