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灵能科技
字体: 16 + -

第319章 西和诸事(二)

    杨一川本来的打算也就是说道这个火枪了,既然杨天赐提前问了,那肯定是要如实回答的。“火枪营只是试行,在我看来,火枪必将会在战争中发挥巨大的威力,甚至于每个士兵都配备火枪的时候,就是拿下草原的时候。”

    “哦,这个火枪有你说的那么好吗?我记得去年你就展示过,结果效果很一般。”

    “回父皇,这个火枪已经经过改进了,已经有很大的提升了。而且火枪还在持续改进中,将来能发挥出来的威力将会更加巨大。”

    “嗯,你这光说也不行,所以,我已经从这五千人的火枪营中,让贺褚派回来一千人,估计也快到京城了。到时候,让火枪营的人和御林军的弓箭营来较量一下,你觉得怎么样?”

    “回父皇,我觉得火枪营赢定了。”

    “那好,如果火枪的表现真的如贺将军和林将军所说,那的确是应该大批量生产了,这个生产方面的技术。”

    “父皇,你放心好了,我绝对不藏私。甚至把火器局里研究最深刻的两个工匠都带回来了,按照他们的研究进度,估计明年夏季的时候,说不定就可以制作出连发的火枪了,到时候火枪的威力会更加巨大。”

    “嗯,如此甚好。火枪的事,暂时就这么定了,等定沙军火枪营的人回来之后,较量过之后,和朝臣商议过之后,再做决定。”

    现在的情况,完全就变成杨一川说西和城的事,杨天赐和其他大臣在听了。而实际上杨天赐是对这些事有所了解的,也有了大概的方案之类的,但是其他朝臣却是有点迷糊,就感觉是在听杨一川和杨天赐之间的双簧一样。

    “嗯,继续说下去,西和城的事。”

    “说了农业商业还有军事方面的事,接下来就是教育了。今年在西和城内改良了造纸术,生产出来的纸张更加便宜,作用更多。除此之外,还改良了印刷术,印刷也更加方便更加省钱了。”

    “有了这两项技术的支持,我和李大人顺势在西和城内建立学校学堂,兴建可供所有百姓进出的图书馆,招募老师,推广义务教育。接受适龄的孩子来进入学校学堂,进行学习。得到了百姓的认可,整个西和城内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给孩子报名,想要学习,接受教育。”

    “西和城的义务教育已经推广,并且搞起来了吗?”

    “回父皇,是已经建立了很多学校学堂了,推广工作现在也只限于西和城内。但是我和李大人打算在明年解决西和州内其他的问题之后,就在其他各个城池也推广义务教育,预计是在明年和后年,完成西和州内的义务教育的推广。”

    “嗯,不错,稳扎稳打。不过这推行义务教育,修建学堂,找老师可都是要花钱的。义务教育可是讲究的学生不掏钱,那么这教师的工钱,也是一笔不菲的钱啊?”

    “回父皇,西和城内的家族对于义务教育的事十分支持,在修建学堂时,捐钱捐地,慷慨大义。”

    “西和城当地的富商,倒是做了些利国利民的好事,值得赞扬。”

    “是,父皇。”

    “对了,这新的造纸术,还有印刷术技术都带回来了吗?如果可以的话,明年的话,也可以在京城试着推广义务教育了。”

    “回父皇,技术肯定是都带回来了。不过西和城,还有西和州还是有点问题的,还希望父皇帮忙。”

    “嗯,这义务教育还有什么难题吗?”

    “是的,父皇,西和城和西和州地处偏远,读书人的比例就很少。所以,还是希望父皇宣传宣传,鼓舞有志之士,为了国家,为了教育,为了百姓,成为教师,来到西和州教育孩子。在朝廷的宣传和鼓励下,肯定会有不少读书人愿意的。”

    “这,也是个办法,朕就帮忙宣传宣传,也算是为西和城这边的义务教育出一份力。”

    “谢过父皇。”

    “西和城还有什么关乎百姓的事吗?”

    “回父皇,还有几件事。第一件事,西和城内铺设水泥道路,把道路都拓宽了一些,当然也对因此受到影响的百姓进行了一定的补偿。除此之外,把街道划分为车行道和人行道,在车行道和人行道的绿化带,安装了路灯,设置了垃圾桶,并且打算在明年种植树木,还有一些花草。”

    “除此之外,就是各个城池之间的水泥道路了,已经连通了各个城池,但是还没有形成交通道路网络,所以明年还有些许水泥道路需要修建。当西和城内道路修建完毕之后,我打算直接修建西和州和常州这边的水泥道路。”

    “或者暂时放弃水泥道路的修建,准备进行铁轨道路的修建,并且准备研究铁轨车。”

    “说到铁轨车,就顺带提一句这个飞车了,铁轨车是十分特殊的车辆,铁轨也是十分特殊的道路。一旦完成,乘坐铁轨车可以在一天之后,从西和州达到常州,而且一趟铁轨车可以搭乘两千余人。运送货物的话,一次性也可以运输大量的物资,而且速度还很快。”

    “铁轨车,朕怎么没听你说过?”

    “父皇,这个铁轨车有点难,比这个飞车改良还要难。就好比改良过之后的飞车还要再该来那个一次这么难,而且铁轨车需要特殊的铁轨,架设铁轨什么的也很麻烦。所以这个铁轨车的计划,至少要三年的时间才能实行,现在只是展望一下。”

    “还需要三年啊,那你还是先做好眼前的事吧。这个水泥道路、路灯的事都做得很不错,常州方面的水泥路,你也可以派人联系当地的官府,当地的官府会尽量配合你们的。”

    “是,父皇。西和城的发展的事,大概就这么些,还有些琐碎的事,就不说了。”

    “嗯,就这样吧。可以看得出来,一川在西和城为西和城的发展也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当然,也是有李大人的功劳的,李大人,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回陛下,还有一些小事,殿下在西和城养猪养羊养牛的技术,传授给了当地的养殖户,还有果园种植技术之类的,都毫不吝啬教授给了百姓,种植和养殖也提高了产量。殿下,还鼓励经商,发展夜市,让不少贫困户的百姓都有了补贴家用的生计。殿下还修建了西和剧院,每天有故事剧,还有新闻播报,让百姓了解更多政策,了解身边发生的大事,更让百姓有了比较好的休闲娱乐方式。”

    “殿下在中秋节举办了众多活动,还有中秋晚会,与民同乐。”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