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金色时代
“李汉王朝从它的缔造者李承宗开始历代的帝皇和政府无不是双手占满了我们特奥蒂瓦坎人等印第安人的先祖的鲜血,苏特拉斯在李汉王朝大刽子手裴行俨的勒索之下,献出来了上千年的积攒的黄金和白银,还供出来了特奥蒂瓦坎的金银矿床,正是李汉王朝凭借着从我们祖先这里搜刮到的金银,确立了金本位制,更走上了对外疯狂掠夺,对内压榨少数0族裔的道路,这个史上第一王朝并不是被他们的御用文人包装的那样伟光正,而是充满了各种肮脏,丑陋,腐臭.....总之自打特奥蒂瓦坎城陷落之后,整个美洲大陆就在李汉王朝的铁蹄之下瑟瑟发抖,印第安人在李汉王朝的统治下下呻吟。”这是三百年之后,窝藏在阿菲利加大陆马拉维的一个印第安后裔历史学家阿卡尼在他的《印第安人兴衰史》中这样评价李承宗和他的李汉王朝,这还真应了那句话啊:历史总是有人书写的,关键看书写历史的那个家伙是个什么东西啊!
裴行俨在特奥蒂瓦坎的巨大收获让李承宗和杨倩乐得不行,在收获这么一大笔不义之财之后,李承宗和杨倩终于能对李汉王朝的财政体系动手术了,那就是全面建立以金本位为核心的财政体系.......
说起来这个金本位,在真实的历史上,很可惜华夏就从来没实行过,黄金的价值魅力,几乎和其耀眼的光芒一样摄人心魄。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创制了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金币,并以国王大流士的名字来命名;公元前250年,罗马人开始制造金币,并随着帝国的征伐流通于整个欧洲、北非和西亚;13世纪中叶,法王圣路易和英王亨利三世几乎同时开铸代表国家尊严的主权货币“金埃居”和“金便士”;18世纪末,美国、法国建立金银复本位制;1816年,英国颁布《金本位制法令》,每英镑金币含纯金123.27格令(1格令=64.8毫克),即每“金镑”含金近8克;1873年,美国实行事实上的金本位制,每“金美元”含金1.67克。但在华夏,黄金却始终没有真正成为货币,也没取得过货币本位地位。一般而言,贵金属有三大职能,记账手段、交易媒介和价值储备,黄金在漫长的五千年国史中,竟然只发挥了最后一项作用,这不由令后人万分诧异。
是华夏缺少黄金吗?这样说可不对,华夏翔实、可信而绵延的历史记载开始于西汉。查考此时史籍,我们会惊讶于两件事,一是西汉曾大量使用黄金作为支付交易手段,而且价值明确;二是到了东汉,官书记录的黄金流通大为减少,进而言之,黄金作为一种支付手段自此永远退出了交易市场。
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些金融史专家猜测,可能是东汉佛教渐兴,大量黄金被用作涂饰佛像或抄写经书,也有说,此时海外贸易勃兴,使得黄金大量向西方流出,还有就是大量黄金被帝王贵族们带入地下世界当了陪葬,当然这些说法都很有道理。但最直接的原因是,“帛”,即绸缎已经稳定地成为了大额支付手段。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作《卖炭翁》最后写道:“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曾经有人认为,烧炭老人饥寒交迫,给他这些绫罗绸缎,既不能御寒更不能充饥,又有何用?其实,根据从《汉书》到《魏书》乃至《唐六典》的记载,从汉至唐一千年间,绸缎都是货币,而并非单纯的商品。所谓“金银之属谓之宝,钱帛之属谓之货”,此时黄金白银最重要的职能是价值储藏,即“宝”,铜钱绸缎最重要的职能则是币值流通,即“货”。
绸缎几乎有比金银更优越的货币属性。比如,非常容易鉴别品质,其杂恶者很容易剔除出流通领域。一般而言,无论汉代还是南北朝,宽二尺二,长四十尺的绸缎为一匹,差不多折合两千文(两贯)铜钱。所以,一千钱以上的大额交易,都以绸缎为货币,既简洁方便,又易于携带。
和贵金属不一样,绸缎不耐储藏。贵金属货币因为不会变质,不会损耗,因此会因民间储蓄而沉淀下来,不再进入流通领域。而且,越是成色足、分量准的金银,越容易被民间收藏,市面上交易的货币,愈发劣质,进而引发一些经济问题。而绸缎中含有蛋白质,储存时间过长,便会脆裂泛黄,迫使人们将其尽量用于流通。
所以,西汉盛行一时的黄金并没有“失踪”,只是日渐沉淀于民间的箱笼中、夹壁间,不复流通于市面。
当然,汉唐千年间,在某些地区,作为货币的金银还是大行其道。比如汉末的“河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之钱”,也就是拜占庭金币和波斯银币。从南朝到晚唐,整个岭南地区,即现在的两广和越南北部,全部流通白银。以上特例是因为当时的西域和岭南居民多从事外贸活动,而金银是国际贸易中当然的硬通货,所以黄金、白银尤其是白银,也就成了当地的货币。
到了李承宗创立的李汉王朝这里,情况可就完全不同了,李汉王朝是李承宗一手打造的商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王朝,在李汉王朝,儒道墨法等各家思想都被李承宗和杨倩拿来进行了改造,进行了去芜存菁,什么重农抑商,什么奇技淫巧,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啊,统统都给扔进了垃圾堆,不管华夏那边怎么样,反正在李汉,这些玩意儿就他娘的被李承宗给废了.......当然咯,儒门等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什么仁义智信还是很有用的不是嘛?反正就是李汉王朝,百家们都被李承宗用刀把子强迫着进行了本土化改造......
这思想上没了掣肘,尤其是没了儒家在朝堂上唧唧歪歪,再加上首相裴矩这跟随李承宗以后,深受小两口影响,对李承宗和杨倩在搞出来的这个新的财政体系改造方案那可是赞不绝口,在他的支持下,李汉王朝的政务院和督察院还有李承宗的汉皇联合发布了李汉财政体系改革方案......
这个财政体系方案正是以金本位为核心打造的,在这个方案里,李汉王朝取缔了境内所有的柜坊,而代之以新成立的几家商业银行,而监管他们的就是财政部和作为中央银行存在的华夏银行........
为了适应李汉王朝日益繁荣的商品经济,也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李承宗他们在这个时空第一次搞出来了依托金主银辅本位体系而生的货币,那就是在这个时空被人们称之为帝国美元的玩意儿,按照李汉朝廷颁布的铸币法案,一美元折合一两纯银或半钱纯金。这一轮币制改革取消了布帛,粮食等货币替代物,李汉王朝发行的金银铜币成为了唯一的法定货币.........
要完成这一波币制改革,最重要的是要筹集大量黄金和白银,但这些准备金并非储积于国内,用来维持货币的信用额度,国内则发行银币和可兑换银币之纸币和铜板等辅币,拟订其折合黄金多少,兑付黄金虽然可以,但是却限制黄金离境。为了法定货币,中央政府必须设立行政性的国家央行,那就是华夏银行.......
有些好笑的是这个华夏银行管制下的几家商业银行,在多年以后登陆大唐的时候,因为它是那些商业银行的头头,还因为华夏银行的旗帜有些花哨,所以被大唐的商人和民众们称作花旗银行,这让李承宗和杨倩却是郁闷了很长时间.......
与币制改革相配套的是杨倩借鉴现代财政预决算体系搞出来的汉帝国财政预决算体系,虽然现代财政预算体系起源于西方,但这不能说古代华夏就没有财政预算萌芽,预算与财政活动是分不开的,有财政就会有预算。中国的财政预算萌芽于远古的周代,这时的“九赋九式”制度已经具有了财政预算的色彩。当时规定:来自城郭的税收用于宾客(外交)支出,来自百里之外的四郊之赋用于刍秣(草料)支出,来自200里的税收用于工事(工程)支出,来自300里的税收用于匪颁支出,来自400里的税收用于币帛(铸币)支出,来自500里的税收用于祭祀支出,来自关市的税收用于膳服支出,来自山泽的税收用于丧纪支出,来自币余的税收用于赏赐支出。“九赋”均属财政经常性收入,前六项带有受益税的田赋性质,后三项是带有工商税性质的物产税,掌管财政的太府根据“九式”安排支出,并做到专款专用,这就是我国最早的预算格式。
秦汉时期以后,预算制度已经成为雏形。汉成帝时责怪丞相翟方进说:“百僚用度,各有数”,“君不量多少,一听群下言,用度不足。”这说明汉代各种支出都是有预算的,由于翟方进没有很好的执行预算,从而造成“用度不足”。唐初预算已有了明确具体的制度。唐代预算一年一造,即“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县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领”。此时的预算自下而上,最后形成国家预算。
华夏古代不仅有了财政预算制度,而且制定了财政预算的原则。周代的财政预算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礼记·王制》载:“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大小,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入为出。”即以财政收入决定财政支出,丰年可以多收多支,歉收时少收少支。汉初为了恢复社会经济,减少国家开支,提出了“量出制入”的预算原则。《史记·平准书》载:天下既定,“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即根据官俸等费用决定征收赋税,即根据支出组织收入。
可这一整套古典财政预算体系却是为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不能适应日益繁荣的李汉商品经济,有鉴于此杨倩借鉴近现代国家的财政预算体系,弄了这么一出......
杨倩这么做,也是为了未雨绸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财政预算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也是财政预算产生的根本原因。只有在新兴资产阶级作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出现在历史舞台以后,王室财政与国家财政才有可能彻底分开,也才有可能通过议会控制国家的全部财政收支,编制财政计划。因此,预算制度既是政治明煮化进程的一个结果,也是实现政治明煮化的基本手段。一旦新兴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那她杨倩和自己男人辛苦打造的李汉皇室可咋办?为了不走上斯图亚特和路易家族的老路,李汉皇室只能做新型资产阶级的领头羊,大力发展皇族财团,充当李汉王朝的那个所谓的国有经济核心地位.......
币制改革和财政预算体系改革共同构成了这一波的财政体系改造方案,由于它们是建立在金本位的基础之上,所以这个方案也被后人称作金色方案,由此拉开的大时代也被称作金色时代.........
裴行俨在特奥蒂瓦坎的巨大收获让李承宗和杨倩乐得不行,在收获这么一大笔不义之财之后,李承宗和杨倩终于能对李汉王朝的财政体系动手术了,那就是全面建立以金本位为核心的财政体系.......
说起来这个金本位,在真实的历史上,很可惜华夏就从来没实行过,黄金的价值魅力,几乎和其耀眼的光芒一样摄人心魄。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创制了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金币,并以国王大流士的名字来命名;公元前250年,罗马人开始制造金币,并随着帝国的征伐流通于整个欧洲、北非和西亚;13世纪中叶,法王圣路易和英王亨利三世几乎同时开铸代表国家尊严的主权货币“金埃居”和“金便士”;18世纪末,美国、法国建立金银复本位制;1816年,英国颁布《金本位制法令》,每英镑金币含纯金123.27格令(1格令=64.8毫克),即每“金镑”含金近8克;1873年,美国实行事实上的金本位制,每“金美元”含金1.67克。但在华夏,黄金却始终没有真正成为货币,也没取得过货币本位地位。一般而言,贵金属有三大职能,记账手段、交易媒介和价值储备,黄金在漫长的五千年国史中,竟然只发挥了最后一项作用,这不由令后人万分诧异。
是华夏缺少黄金吗?这样说可不对,华夏翔实、可信而绵延的历史记载开始于西汉。查考此时史籍,我们会惊讶于两件事,一是西汉曾大量使用黄金作为支付交易手段,而且价值明确;二是到了东汉,官书记录的黄金流通大为减少,进而言之,黄金作为一种支付手段自此永远退出了交易市场。
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些金融史专家猜测,可能是东汉佛教渐兴,大量黄金被用作涂饰佛像或抄写经书,也有说,此时海外贸易勃兴,使得黄金大量向西方流出,还有就是大量黄金被帝王贵族们带入地下世界当了陪葬,当然这些说法都很有道理。但最直接的原因是,“帛”,即绸缎已经稳定地成为了大额支付手段。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作《卖炭翁》最后写道:“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曾经有人认为,烧炭老人饥寒交迫,给他这些绫罗绸缎,既不能御寒更不能充饥,又有何用?其实,根据从《汉书》到《魏书》乃至《唐六典》的记载,从汉至唐一千年间,绸缎都是货币,而并非单纯的商品。所谓“金银之属谓之宝,钱帛之属谓之货”,此时黄金白银最重要的职能是价值储藏,即“宝”,铜钱绸缎最重要的职能则是币值流通,即“货”。
绸缎几乎有比金银更优越的货币属性。比如,非常容易鉴别品质,其杂恶者很容易剔除出流通领域。一般而言,无论汉代还是南北朝,宽二尺二,长四十尺的绸缎为一匹,差不多折合两千文(两贯)铜钱。所以,一千钱以上的大额交易,都以绸缎为货币,既简洁方便,又易于携带。
和贵金属不一样,绸缎不耐储藏。贵金属货币因为不会变质,不会损耗,因此会因民间储蓄而沉淀下来,不再进入流通领域。而且,越是成色足、分量准的金银,越容易被民间收藏,市面上交易的货币,愈发劣质,进而引发一些经济问题。而绸缎中含有蛋白质,储存时间过长,便会脆裂泛黄,迫使人们将其尽量用于流通。
所以,西汉盛行一时的黄金并没有“失踪”,只是日渐沉淀于民间的箱笼中、夹壁间,不复流通于市面。
当然,汉唐千年间,在某些地区,作为货币的金银还是大行其道。比如汉末的“河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之钱”,也就是拜占庭金币和波斯银币。从南朝到晚唐,整个岭南地区,即现在的两广和越南北部,全部流通白银。以上特例是因为当时的西域和岭南居民多从事外贸活动,而金银是国际贸易中当然的硬通货,所以黄金、白银尤其是白银,也就成了当地的货币。
到了李承宗创立的李汉王朝这里,情况可就完全不同了,李汉王朝是李承宗一手打造的商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王朝,在李汉王朝,儒道墨法等各家思想都被李承宗和杨倩拿来进行了改造,进行了去芜存菁,什么重农抑商,什么奇技淫巧,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啊,统统都给扔进了垃圾堆,不管华夏那边怎么样,反正在李汉,这些玩意儿就他娘的被李承宗给废了.......当然咯,儒门等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什么仁义智信还是很有用的不是嘛?反正就是李汉王朝,百家们都被李承宗用刀把子强迫着进行了本土化改造......
这思想上没了掣肘,尤其是没了儒家在朝堂上唧唧歪歪,再加上首相裴矩这跟随李承宗以后,深受小两口影响,对李承宗和杨倩在搞出来的这个新的财政体系改造方案那可是赞不绝口,在他的支持下,李汉王朝的政务院和督察院还有李承宗的汉皇联合发布了李汉财政体系改革方案......
这个财政体系方案正是以金本位为核心打造的,在这个方案里,李汉王朝取缔了境内所有的柜坊,而代之以新成立的几家商业银行,而监管他们的就是财政部和作为中央银行存在的华夏银行........
为了适应李汉王朝日益繁荣的商品经济,也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李承宗他们在这个时空第一次搞出来了依托金主银辅本位体系而生的货币,那就是在这个时空被人们称之为帝国美元的玩意儿,按照李汉朝廷颁布的铸币法案,一美元折合一两纯银或半钱纯金。这一轮币制改革取消了布帛,粮食等货币替代物,李汉王朝发行的金银铜币成为了唯一的法定货币.........
要完成这一波币制改革,最重要的是要筹集大量黄金和白银,但这些准备金并非储积于国内,用来维持货币的信用额度,国内则发行银币和可兑换银币之纸币和铜板等辅币,拟订其折合黄金多少,兑付黄金虽然可以,但是却限制黄金离境。为了法定货币,中央政府必须设立行政性的国家央行,那就是华夏银行.......
有些好笑的是这个华夏银行管制下的几家商业银行,在多年以后登陆大唐的时候,因为它是那些商业银行的头头,还因为华夏银行的旗帜有些花哨,所以被大唐的商人和民众们称作花旗银行,这让李承宗和杨倩却是郁闷了很长时间.......
与币制改革相配套的是杨倩借鉴现代财政预决算体系搞出来的汉帝国财政预决算体系,虽然现代财政预算体系起源于西方,但这不能说古代华夏就没有财政预算萌芽,预算与财政活动是分不开的,有财政就会有预算。中国的财政预算萌芽于远古的周代,这时的“九赋九式”制度已经具有了财政预算的色彩。当时规定:来自城郭的税收用于宾客(外交)支出,来自百里之外的四郊之赋用于刍秣(草料)支出,来自200里的税收用于工事(工程)支出,来自300里的税收用于匪颁支出,来自400里的税收用于币帛(铸币)支出,来自500里的税收用于祭祀支出,来自关市的税收用于膳服支出,来自山泽的税收用于丧纪支出,来自币余的税收用于赏赐支出。“九赋”均属财政经常性收入,前六项带有受益税的田赋性质,后三项是带有工商税性质的物产税,掌管财政的太府根据“九式”安排支出,并做到专款专用,这就是我国最早的预算格式。
秦汉时期以后,预算制度已经成为雏形。汉成帝时责怪丞相翟方进说:“百僚用度,各有数”,“君不量多少,一听群下言,用度不足。”这说明汉代各种支出都是有预算的,由于翟方进没有很好的执行预算,从而造成“用度不足”。唐初预算已有了明确具体的制度。唐代预算一年一造,即“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县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领”。此时的预算自下而上,最后形成国家预算。
华夏古代不仅有了财政预算制度,而且制定了财政预算的原则。周代的财政预算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礼记·王制》载:“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大小,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入为出。”即以财政收入决定财政支出,丰年可以多收多支,歉收时少收少支。汉初为了恢复社会经济,减少国家开支,提出了“量出制入”的预算原则。《史记·平准书》载:天下既定,“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即根据官俸等费用决定征收赋税,即根据支出组织收入。
可这一整套古典财政预算体系却是为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不能适应日益繁荣的李汉商品经济,有鉴于此杨倩借鉴近现代国家的财政预算体系,弄了这么一出......
杨倩这么做,也是为了未雨绸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财政预算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也是财政预算产生的根本原因。只有在新兴资产阶级作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出现在历史舞台以后,王室财政与国家财政才有可能彻底分开,也才有可能通过议会控制国家的全部财政收支,编制财政计划。因此,预算制度既是政治明煮化进程的一个结果,也是实现政治明煮化的基本手段。一旦新兴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那她杨倩和自己男人辛苦打造的李汉皇室可咋办?为了不走上斯图亚特和路易家族的老路,李汉皇室只能做新型资产阶级的领头羊,大力发展皇族财团,充当李汉王朝的那个所谓的国有经济核心地位.......
币制改革和财政预算体系改革共同构成了这一波的财政体系改造方案,由于它们是建立在金本位的基础之上,所以这个方案也被后人称作金色方案,由此拉开的大时代也被称作金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