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到了村庄
字体: 16 + -

第23章 华城获得新生

    三月的淮海大地上,正是一派美丽的景色。村口旁,房屋前、桃花、杏花、油菜花接连不断地打扮着这块地方。赵庄外的河水经过一个冬天的洗礼,河水异常的清澈。小鸟在林中来回的飞着,一切都那么生机勃勃。

    在这个黄淮的小村庄里,今天格外繁忙。在游击队的大院内,战士们在准备着武器。仔细的擦着枪支,把手榴弹备好。红叶也正准备着分干粮,并用布包了许多份。她对敏理说:“上了战场,一定要多加小心点。”“知道了,”敏理大声地说。

    赵队长和张政委经过深思熟虑,把战斗放在夜里一点钟进行。他让战士们中午时分早一点吃饭,下午多休息一会儿,为深夜的解放战斗做好准备。

    中午到了。今天的伙食,伙房的战士们多准备了一些。为战士们增加体力,又做出了一份贡献。战士们都吃得很开心,吃完饭就回去休息去了。

    天色渐渐黑了,战士们也都在准备出发。赵队长把总攻计划安排的很详细。他说:“华城有两个门,这两个门都有不少人把守。”我们的重点是东门,我打东门。那儿地势较为平坦,较容易攻城。那儿我们还有内应。”

    “出发吧,同志们。”武工队分为两个组,另一组在西门。攻击西门的任务由张政委和栗副队长带领,目的是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把敌人的力量引过来,为赵队长打东门提供支持。夜里,很静很静,只有战士们在土路上走动的声音,和春风吹动树叶的声音。1229

    经过一个多时辰,战士们就到了华城附近,大家埋伏了起来。赵队长看了看怀表,还差半个小时就到了总攻时间。他看了看埋伏的战士们,又看了看城墙。

    华城城内,王星耀也在准备着。他计划提早到东门,干掉那几个守城的兵士。让他们快速进城,占领东城门的制高点。星耀对一旁的叶连长说:“开始行动吧!先去东门去。”星耀和叶连长带着十余个人向东门奔去,不一会儿,就到了城门下。星耀拿出枪来,对准守城的两个人就打。他的枪法很准,每一枪都击倒了敌人。其他战士赶紧去打开东城门。1229立本从1944年初就得了重病,已经回乡去了。后来信说,恐怕是不能来战斗了,乐哲感到难过,把一些任务交给了星耀。

    在城外埋伏的部队,听到了枪声,战士们立刻冲进了城门内,向日军司令部急速前进。上野见情况不妙,急忙问道:“怎么回事。”因为是半夜,到处漆黑一片,下面的士兵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乐哲和战士们在司令部前和部分日军进行了一场激战。日军因为是半夜,匆忙应战。很快就不是我军的对手。日军见已现败况。我方战士越发勇猛,冲上阵来,占领了司令部。乐哲带领战士们冲入司令部,准备抓活的上野,已报多年他在华城犯下的血债。乐哲用脚踹开屋门,找寻上野的踪迹。几间屋子已经找遍了,但是仍不见人影。乐哲心里想,这个家伙一定是逃跑了。但夜色已浓,也只能待天亮以后再行动。战斗进行了多半夜,枪声没有了。也就没再去追了,上野不知逃到了那里去了。

    被日军占领多年,华城终于解放了。红旗在城墙上空飘荡着,华城又开始了新的一天。早上街的人们,看到这一切,知道华城已经巨变了。

    第二天一早,武工队在日军的司令部已经开始工作了。赵队长坐在屋里,心里在想,上野不知跑到哪儿去了。这也是这次战斗的唯一失利和遗憾。

    乐哲和战友们也在以前伪军的宿舍里小憩了一会,毕竟他们太累了。一声鸡鸣声,使睡着了的乐哲醒了过来。他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气,醒了过来。他立即喊醒其他战士,准备再去找找看,能否找到上野的踪迹。战士们分开去执行任务,到各个街巷。但不见人影。乐哲只好回来向赵队长汇报情况。赵队长说:“那就在全城贴告示,天罗地网,得尽快把他给抓住。绝对不能让他跑走。”

    饭店老板梅老板正在家中吃早饭。一个佣人急忙过来给他汇报,对他说:“华城已被八路军占领了。日本鬼子已被消灭了。还抓了一些鬼子。”梅老板一听,站起来问道:“那上野抓住了吗?”“听说没有抓住上野,逃跑了。”管家说道。梅老板一听,说:“要是能抓住他就好了,那家伙还抢了我们家一件玉佛。”

    布告已贴出去好多天了,但还是没有见到上野的消息,他好像眨眼之间从地球上消失了一般。华城的人们生活渐渐恢复了正常,只是在茶余饭后之间,常爱念叨着上野不见踪影的事情。

    五月的平原,也是树木变绿、鲜花遍地的时节。天空蔚蓝蔚蓝的,空气中也充满了花香和青草的味道。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使人内心多了许多憧憬。百姓们内心充满了喜悦,对新的生活变得更好有了憧憬。

    今天天气不错,艳阳高照着。在河边,地里的麦苗绿油油的,长势喜人。张大爷和李大娘和儿子在地里忙着松土,浇水。已到了中午时分,李大娘和儿子有一点累了。说明天再干吧。张大爷说:“那你们回家先做饭去吧,我再干一会。”李大娘说:“你真是的,又不是急活,赶这么急干什么。我们先走了。”

    五月的天,温度有点高。张大爷在地里继续干着,希望趁今天天好多干一点,以便有个好的收成。太阳阳光直射着他,额头上尽是汗水。已经六十多岁的他,多年的劳作,也使他体力衰弱了。他有点口渴,就向地旁的小河旁走去,想喝一下河水,歇一下再干。

    清清的河水缓缓流动着,河中的鱼儿也在无忧无虑的游动着。张大爷走下河堤,捧了河水喝,感觉精神了许多。他直起身来,四处看了看。忽然感到不远处有两个人影在晃动,然后就不见了。他感到不对头,平日里这个时间不会有什么人在这儿的,是不是自己看错了。毕竟自己年纪大了,丢三落四的,看错人的情况也有。

    张老汉住在离赵庄10里外的卞庄。他的哥哥就住在赵庄,有空时,他也去到那窜窜门。这一段时间天有点旱了,得勤快一点,这样家人才能有饭吃。过几天,再去看看老哥哥去。人年纪大了,总是特别爱记挂着这几个亲人。

    乐哲和武工队及八路军的战士们,这几天,特别的忙碌。华城的一切,虽然又回到了百姓的怀中,但一些伪军、地痞流氓还在骚扰着正常的社会次序。乐哲负责警卫工作,一天到晚忙着,他也不觉得疲乏。觉得全身有使不完的劲。

    王星耀也负责警卫工作,和他配合不错。星耀也是个认真的人,对乐哲交代的事情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做好。

    红叶也在做妇女工作。她如今已是一个成熟的战士了,不再是那个一遇事就紧张和恐惧的新战士了,办起事情来有条不稳的,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扬。

    在不算太宽的大街上,一派繁荣的景象。卖菜的、卖烧饼的、卖农具的以及商铺们,人流不断,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张老汉空闲时,今天一大早,又独自到地里去忙活着。小麦长势比较好,都笔直笔直的,绿的可爱。张老汉看到这一切,心里踏实了许多。他又走到麦田一侧的河边,河水还是那么清澈无比。他心想,麦子长得那么好,也有你们的功劳啊!他站在河岸上看着这条河。忽然,他看见不远处的树旁又有俩个人鬼鬼祟祟的。他见此状,大声说:“你们是哪个庄的人。”那两个人见状,扭头就走了。并且速度极快。张老汉心里想,看样子不像好人,不知来这儿干什么。

    张老汉回到家以后。老伴已经做好了午饭。他吃饭时还嘟囔道:“这两个人看样子可不像好人。”老伴说:“这鬼子都赶走了,有什么坏人,别多想了,赶紧吃饭吧。”张老汉没吭声,但是心里面还是嘀咕着。

    已是快接近六月的天了,但温度还行。张老汉在赵庄的哥哥来信了,说他儿子月底就成家了,让他去喝喜酒。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之间就到了喜事的日子了。虽然日子不太富裕,但婚礼还得办。在喜宴上,张老汉正喝着酒,和乡邻说着话。酒喝了不少,张老汉话也多了。他说起了今年的庄稼长势喜人,一定是个丰收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