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飞扬
字体: 16 + -

第163章 国祭英灵

    中央广场,竖立着一尊直插云端的石碑,上面赫然刻着几字“大秦战士永垂不朽。”

    子婴下了马车,面部表情极其庄严朝石碑走去。

    在碑前十步停下,这里放置一个祭祀长桌,上面摆放满蒸熟的家畜禽类,还有一个大鼎在子婴面前。

    子婴点燃三柱香插在鼎上,其后是蒙恬、蒙毅与一众官员逐一上香。

    一个官员从怀中掏出祭天文稿,交到子婴手中,子婴登台面向众官百姓念道:

    巍巍大秦,雄壮辽阔。

    百年一统,六国止战。

    福泽天下,恩泽苍生。

    始皇帝魂,镇守祖地。

    永护华夏,传之万世。

    四海臣服,万夷避退。

    有此一国,威名远播。

    ————————

    奈何天意,不遂人愿。

    家出逆子,国出弄臣。

    昏君胡亥,阉人赵高。

    残害忠良、荒废朝政。

    万民哀嚎,朝野震荡。

    六国余孽,趁势复起。

    狼烟点燃,战乱不止。

    饥民无数,饿殍千里。

    呜呼哀哉,痛惜悲兮!

    ————————

    朕心不忍,向天告罪。

    愿以孤身,担此苦难。

    望天垂怜,放过万民。

    苍天有情,降下良将。

    蒙氏一族,能担重任。

    扫尽狼烟,重振乾坤。

    平复天下,还民安宁。

    秦国复兴,再现辉煌。

    ——————————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吾现立誓,法立典章。

    铸兹宝鼎,祀我国荡。

    永世铭记,国之功臣。

    英魂沉睡,秦之圣地。

    今日之后,亿人敬仰。

    若遭亵渎,五雷临身。

    大秦国祚,不复而存。

    悲哉英雄,壮哉战士!

    祭文公分四段,第一段是讲诉大秦一统江山,歌颂始皇帝,第二段批判胡亥与赵高的罪行,第三段则重点提高蒙恬的功劳。

    第四段子婴刚一读出,百姓觉得眼中的英雄纪念碑立即变得圣神直至,而战士激动不已。

    这里从今天起,就是秦国纪念战魂的圣地。

    子婴当中发誓,纪念碑若被亵渎,就会五雷临身,大秦国祚终止,永不复存在。

    敢以国祚发誓,还没有哪一国,哪一代的君王敢如此这般,可想而知,这里以后,无论官位再高的人经过,也要低头行礼,才敢前行。

    偏偏这又是皇宫入口,百官上朝必经之路,子婴这是要官员每天祭拜这些秦国战魂,永记为秦国牺牲流血之人。

    “奏哀歌,送战魂英灵入殿安息。”一旁的祭祀官员喊道。

    百姓听闻身后一阵整齐的步伐响起,才发现已有无数黑甲武士从城上踏步下来,每人手捧一个黑色盒子。

    一边走向纪念碑,一边齐声高喊:“勇士们,再看一眼身后你们用血肉保护的城墙,再看一眼你们爱心的大秦国土,今后,你们就要追随始皇帝陛下,去征战九幽黄泉,为大秦继续开疆扩土。”

    哀乐催人泪下,闻者断肠,战士的送词响彻九霄,烟云消散。

    咸阳城整整上百万的百姓,此刻没有人发出一点声音,他们都被这庄严肃穆的气氛感染,眼珠随战士捧住的骨灰盒移动。

    石碑下一块巨石移动,露出一个洞口,这时,百姓才发现巨石上刻着‘英灵殿’三个字。

    原来这座巨大雄伟无比的纪念碑,下面是挖空的地下室,用来安放战死英灵骨灰的地方。

    纪念碑在晋阳时,蒙恬就吩咐墨家雕刻了,然后再用马车运到咸阳,一块块垒起来。

    蒙恬采用钢为柱梁,糯米煮熟后一块块叠上,牢固程度和混泥土差不多。

    他本打算,地下室挖九层,长宽和整个广场一致,可容纳千万个骨灰安放,但现在的技术根本做不到。

    蒙恬现在只能挖出一层,面积只有半个广场,但也足够放置数十万个骨灰盒。

    他要墨家弟子加紧研究地下室的支撑技术,随时间越长,战死的人越多,这点位置肯定不够。

    当第一个捧骨灰盒的战士步上石阶,子婴、蒙恬的眼睛发出红丝。

    骨灰盒上写着‘秦忠烈候,龙虎军团统领,王离之灵’。

    第二个骨灰盒上‘黄金火骑兵统领,车骑将军,樊绝之灵’。

    第三个骨灰盒上’黑虎军团,杨威将军,博彦之灵’。

    ......

    这些人当中,有些是攻咸阳战死,有些是之前战死,有些是现有官位,有些是追封官位。

    骨灰源源不绝的进去,官员顶着烈日站立在旁,每人敢出一声怨言,也没人敢动一下,没看到连子婴和蒙恬都庄严的目送这些战士入英灵殿,他们哪里还敢动。

    一个时辰过去,八万多个骨灰盒被全部送进地宫,这些都是从河套一直征战到咸阳死去的战士。

    就当众人以为仪式结束,突闻祭祀官呼道:“全体行礼,送无躯战魂入殿。”

    “哗啦!”

    所有战士将右手拍在胸口,看向一辆驶进来九马拉动的黑蓬车。

    众官员和百姓都惊懵了,今天太多让他们感觉不可思议的事情。

    登基大典还未举行,就先国祭,现在又出现一辆九马拉车。

    九马,那是皇帝才能享用的座驾,何况刚才子婴到广场,都是下车步行进去,而这辆马车却直接行驶到祭台跟前,谁才可以坐在这辆车里?

    “嘭!”

    子婴与蒙恬单膝跪地,这个举动令所有人大惊,他们都跪迎这辆车,谁还敢站起。

    哗啦一下,除了身穿盔甲的战士,所有人跪在地上。

    一排战士上前,将车上黑蓬慢慢拉起。

    他们眼睛好奇地张望,却看到车上是一堆竹片,并未别的东西。

    “这些,都是为国战死,连尸首都没能留下的战士,他们肉体虽然消亡,英魂却没有散去,在大秦国土徘徊,今日天下同心,为英灵招魂,愿大秦将士,没有一个屈死,没有一个孤魂,就算远在万里,也能顺秦人血脉的召唤,回来这片深爱的国土。”

    百名道士登台,点上招魂灯,手舞招魂幡,高唱声传入众人耳中:

    阴风刺骨,寒雨簌簌。

    战士英魂,不忘国土。

    怜在异方,寻路迷途。

    今日点灯,为魂照路。

    山精灵怪,速速避让。

    秦国众生,亿兆生灵。

    同心齐颂,魂归来兮!

    魂归来兮!魂归来兮!

    顿时,全城百姓、将士、官员、包括蒙恬与子婴喊道:“魂归来袭,魂归来兮!”

    此时,原本阳光明媚的天空,一下变得乌云笼罩,炎热的天气,突然觉得寒气逼人,似乎有数不尽的阴魂从四面八方聚来。

    连蒙恬也惊呆了,他原本是希望慰籍那些战死,连肉身也没留下的战士,现在却是真的想找到了那些亡灵的魂魄归来。

    但想到这个世界已经和他原来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也随之释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