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飞扬
字体: 16 + -

第132章 冲天一怒为红颜

    周术听罢,一声叹息。

    天妒红颜。

    看来东方仙是凶多吉少,不然绝不会丢下自己的武器,很可能是被紫云所杀,将尸身带回咸阳。

    看着一旁昏睡的蒙恬,周术也是犯难,等他醒来,自己如何叙述这事?

    ——————————

    周术是片刻不敢离开,他为蒙恬感到担心,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候,蒙恬就是他们的主心骨,若他有事,这伙人也就散了。

    连子婴和赢灵收到通告也立即赶来,与周术守在床前。

    他们比任何人都忧虑蒙恬的身体状况。

    没有蒙恬,他现在还困在暗无天日的咸阳深宫,说不定哪天胡亥心情不好,就会将他‘咔嚓’掉。

    直到深夜,蒙恬才从昏睡中醒来,三人立刻围过去。

    “主公,你醒了,吃点粥吧。”

    蒙恬双眼空洞的摇摇头,他梦到了仙儿,一个人孤寂的站在奈何桥,死活不愿意喝下孟婆汤。

    最后牛头马面强按住她,孟婆将汤灌入她的嘴里,在东方仙挣扎中一下醒来。

    看着这赢灵手里捧着的稀粥,就像刚梦见的孟婆汤。

    眼角不觉中流出一滴眼泪,滑落嘴中,苦涩味道在舌尖缠绕,这就是生死别离的滋味吧。

    他还是喝下了一碗粥,觉得身体恢复了一些力量,下床来到书案,提笔而作: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几人见蒙恬随笔而作出如此凄凉的绝句,若非现在不是赞颂之时,他们会翘指大赞。

    写完这首《雁丘词》,蒙恬拿起放在烛火上。

    一股青烟渺起,诗文化成灰烬,蒙恬伤心欲绝低语道:“仙儿,这首《雁丘词》就是你的悼文,望你在那边能收到。

    几人被蒙恬悲痛感染,赢灵更是泣不成声。

    “来人,大帐、点将。”

    在几人还在回神之际,突然蒙恬喉咙发出寒冷到极点的声音。

    周术吓了一跳,主公不会打算攻秦吧,这可不是他们的战略方向。

    “主公,不可呀,秦国的药方还未研究出,秦军服丹之后神勇,若此时攻秦,楚国就是前车之鉴。”

    周术慌忙阻挡,从怀中掏出南宫搏带回来的药方,递给蒙恬。

    蒙恬接过,打开一看,嘴角露出一丝阴霾冷笑,将药方与刚才的悼文一样,放在烛火付之一炬。

    啊——

    几人怀疑蒙恬是不是疯了,为了这个药方,东方仙才送掉性命,他居然看了一眼就烧掉。

    “装神弄鬼,看吾破之。”

    蒙恬头也不回,大步踏出房间,朝议事厅而去,留下三个呆若木鸡之人。

    ——————————

    这个世界无法让人看透,蒙恬更是最让人看不透,猜不着的人。

    之前,秦国疲弱,十国盟军邀他伐秦被他所拒。

    现在,秦国强盛,兵锋势不可挡,连败楚国,大有收复各国的可能,他居然下令攻秦。

    檄文曰:至始皇一统,天下大合,秦乃华夏共主。

    悲惜,皇蹦于一十四年,举国之丧。

    其胡亥窃国,苟且赵高、李斯狼狈为奸。

    对上,不顾手足之情,袍泽之义,颠倒黑白,逼死其兄,残迫忠良。

    对下,无法无道,使民不聊生,各国复起,征伐不休。

    本圣神咸阳,尽是曲膝弯腰,奴颜婢膝之辈登入庙堂之上。

    如此忤逆之贼,饕餮之兽,天本该亡之,却让其主掌神器三载。

    天不公,人平之。

    吾随不才,也愿其领军南下,净化朝纲,为大秦尽绵薄之力。

    秦正统该还于扶苏之子子婴当政。

    是才,三月二十,起兵讨伐伪皇帝胡亥。

    各国看着蒙恬的讨伐檄文,幸灾乐祸,只有项羽喜忧参半。

    喜的是蒙恬此时起兵,可救楚国危难,忧则是,蒙恬最终还是放不下秦国,立了子婴为帝,日后与他必会刀兵相向。

    两强相争,天下各国推杯换盏,坐看龙争虎斗。

    无论蒙恬与胡亥谁胜谁负,他们都可得以喘息,说不定还能浑水摸鱼,待两败俱伤之时,给予致命一击。

    周术早已对蒙恬言明,但蒙恬管不了这么多了。

    无论是今生还是前世,东方仙是他生命中第一个女人,此仇不能报,枉为丈夫。

    蒙恬的那封讨伐檄文自然也被胡亥看到,在帝座的他怒不可歇,将檄文撕碎,露出阴霾道。

    “本想看在你是赢氏的忠犬份上,让你多活一些时间,等最后收拾,既然迫不急待的找死,朕成全你。”

    逐令章邯领兵十五万,带神丹百万颗,发兵天拥关。

    李斯大骇,惊问何不据城守之,反去攻打关隘,这是弃优而择难。

    胡亥默然大笑,他有神丹练兵,何惧蒙恬凡卒,十五万大军足可将并州、河套吞并,以弃守为攻。

    晋阳倾巢而出,蒙恬领五万将士至天拥关,与王离会合,共计十万。

    当天,诸人商议战事,觉得可守天拥而不被破,蒙恬却否决此议,率兵出关。

    周术不明,问之。

    蒙恬神秘不语,道:“军师放心,无不会用将士性命开玩笑,若守关我军必败,野战定可一战斩杀章邯。”

    对主帅如此信心满满,周术也不再言,心中却是担忧无比,生怕蒙恬是被仇恨蒙蔽双目,乱了章法。

    两军都不愿守,而选其野战,让天下兵家哗然大起。

    谁都知道,守方是具有优势,要攻打一座城,正常攻的军队要比守的多出一倍方可攻下,如果是天拥关这种天险,没有三倍军力更不敢想。

    但现在两方都不愿守在城关,这事透出玄乎,若不是蒙恬与章邯都是成名已久的军事名家,定会被人大骂庸人领军。

    天下目光都在盯着两军战场——荒泽平原。

    这里据天拥关和司隶最近的城远差百里以上,看来两人都想打一场歼灭战,不给对方逃跑机会,所以才会选择这里。

    战鼓轰鸣,两军对阵一箭之地,杀气在浩瀚的平原弥漫。

    平日这里的飞禽走兽早就无影无踪,就连觅食的蚂蚁蛇虫也窜入地下,卷缩身体趴伏,被周围的杀气所震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