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飞扬
字体: 16 + -

第111章 战事反转

    在他深思时,一阵马蹄疾驰而至军前,火龙骑卫问清是自家斥候,立即带往蒙恬身边。

    “主公,咸阳急报,虎牢关秦军大胜。”

    蒙恬震了一下,急忙将来人叫到身边,问清原由。

    他原以为咸阳的秦政朝不过是苟然残喘,没想到可以绝地反击,打了如此漂亮的一个翻身仗。

    据雾中楼情报来看,秦军当时就想是神打,招了魔鬼上身,才会不惧疼痛。

    这还是秦末吗?

    历史中秦军应该是被项羽全歼,活埋,为何剧情反差如此之大?

    难道是李斯打了这场胜仗,才敢与我翻脸?

    蒙恬脑光一闪,将两件事联系起来,但立刻又被自己否决掉,时间对不上。

    看情报的先后,应该是先放出诏书,再命罗斌进攻楚军,李斯凭什么没战之前就断定自己一定能打败楚军,摒弃他这个默契盟友?

    连他这个一心想报仇之人都能看到,两人不合作将会被各国合灭,李斯是眼光这般短浅之人吗?

    如果是这样,李斯就不会让出晋阳与天拥关,这不是同一人的手笔,一个人做事,不可能反差如此之大,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不太可能的可能。

    李斯被夺权了。

    “立即命咸阳所有密探,查明十天前内皇宫发生的事,哪怕李斯掉了一根头发也要知道。”

    蒙恬将手一挥,吩咐东方仙安排雾中楼立刻行事。

    他要清楚现在咸阳皇宫谁在话事,之前是赵高,然后是李斯他都不曾惧过,因为他了解两人性格,可以估摸出二人行事风格。

    换了一个人,就要重新部署,这个人会是谁?

    他脑海首先想到的是罗斌,似乎这有他才能有这个实力将李斯架空,再出兵打退楚军。

    “恬,不用想这么多,不用几日便会知晓一切。”

    没人的时候,东方仙随意称呼蒙恬,两人关系一日千里,她依然成为蒙恬不可缺失的人。

    “仙儿,咸阳皇宫这道诏命让我触不及防,虽然可以不理,但百姓将视我为敌。”

    蒙恬用手揉揉脑门,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何况这是百姓最看重的粮食。

    百姓不会管你与咸阳有什么矛盾,既然蒙恬还是打着大秦的国号,现在秦国皇帝要面一年赋税,你强收就是夺了他们粮食。

    没了一年税收,还打什么仗,能不裁兵就算不错了,更狠的是对士卒的封赏令。

    他用一年多发展,存银不足百万两,一道诏令就要他花费一百五十万两,蒙恬感觉胸口似乎要喷出一道血。

    就算挖地三尺,收集足够钱粮免去赋税,封赏士卒,但他感激的却是自己的仇人,坐在咸阳皇宫那位傀儡皇帝。

    蒙恬想爆粗大骂,哪个王八蛋想出如此恶毒的计策。

    他狠狠灌下一壶冷水,感觉胸口平顺了许多,才看向东方仙问道。

    “邯郸的事进展如何?”

    东方仙命人在邯郸散播谣言已经二十多天,李复一直窝在军营养伤,蒙恬原本最希望是这般对持,等计策一成,就可退兵。

    但现在他不能耗在这里,要赶紧回晋阳处理此事,弄不好自己两年心血全打水漂。

    “雾中楼已经在行事,当接触到赵国国丈吴大夫,他是赵王最宠爱姬生父,对赵王有一定影响力。”

    东方仙轻搂蒙恬的腰道,他每次看到蒙恬焦虑不安,就会心疼万分。

    “让雾中楼花重金,加快行事,只有李复退兵,我才可放心回晋阳周转,处理此事。”

    ——————————

    邯郸城。

    这里虽然昔日被秦国攻破,但作为赵国数百年的王城,人口依然极多。

    赵王宫,没有当年的雄伟,原来的王宫早被夷平,赵国复国后在郡守府基础上重修了一座王宫,跟之前那座比相差甚远。

    但并不妨碍赵人对他的尊敬,国丈进宫前一样要立于宫门禀报。

    听闻最心爱的吴夫人父亲进宫,赵王立即宣进养心殿,与吴国丈共进晚宴。

    “大王,臣听到传闻,有关祖宗江山社稷,不知当讲不当讲。”

    吴国丈目光看了一下四周宫女侍卫,朝赵王低声道。

    “何事让国丈如此小心,但讲无妨。”

    赵王举杯朝吴国长道,吴夫人现在怀有自己骨血,赵王清楚吴国长对他是忠心耿耿,毕竟赵国好,他才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吴国长眼珠看向一旁宫女,并不作声,赵王会意摆摆手,将大殿一众人等全部打发下去。

    “国丈可放心讲了。”

    吴国长轻步到赵王跟面,用手遮耳微言道。

    “老臣得到消息,李复不满其父死于先王之手,对蒙恬交战中,故意战败,让赵国损兵折将。”

    赵王眉头一皱,愠怒道:“国丈不可胡乱猜测,李爱卿对赵忠心耿耿,这次领兵出战也是请命而去,不会是自断手臂之人。”

    吴国长眼角透出一点阴霾,再道。

    “大王不觉得这次战败可疑吗,一万五千人对五千人,以李复用兵之利,非但不能取胜,还折损一万二千众,能逃回去的恰恰是李牧当年留下所部,这些人眼中只有李复,没有大王。”

    听吴国丈如此一说,赵王脸上出现一丝犹豫,吴国长继续道。

    “有人向臣透露,李复早与蒙恬商议好,这段时间互不交战,等他屯够粮草,便杀回邯郸,一为李牧报仇,二要自立为王,而蒙恬趁机提兵北上,与李复分了赵燕两国。”

    “他敢!”

    赵王一拍案桌,酒菜飞溅满地,洒了不少在吴国丈身上,他来不及擦拭,忙跪下朝赵王磕头。

    “李复借受伤之名,拒不出兵,十几万大军硬是不敢出战蒙恬两万人,这是在联络各地旧部,储存实力,就等着换了赵国这片天地,自封为王呀,大王,您还隔三差五给他输送粮草,不是自掘......自掘......”

    他口中憋着坟墓两字不敢吐出,赵王听得更加火冒三丈。

    要说历代赵王都有猜忌武将的血统,其实知道赵国是怎么立国的就会一点不奇怪。

    春秋时期,晋国是最强大的一个霸主,而赵王的祖先赵敬候,窜通魏武候、韩哀候,几人都是当时掌握晋国军政大权,发动了兵变。

    一夜之间,强大无比的晋国被三家瓜分,才有了战国时期的赵、魏、韩三国。

    所以,窃国之人最怕自己也落得如此下场,就形成赵国历代国君猜忌武将的传统,廉颇与李牧才会落得悲剧收场。

    感谢逍遥对小生厚爱,再次万分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