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飞扬
字体: 16 + -

第74章 秦风

    又过了半响,蒙恬收回目光,缓缓道。

    “孔圣人传人三千,达者七十有二,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不想一代不如一代,才历经三百年,儒门不见圣人风采,剩下尔等蝇营狗苟之辈,终日不思先贤大志,福报苍生,反是思权争利,幻想朝堂之争。”

    “蒙大人何出此言?”

    儒家当代名士贺颜站起来道,他一心想将儒门发扬光大,自然忍不了蒙恬诋毁。

    “哼,吾之言,汝心中不服,那汝就向在座各位阐述一下,孔圣人当年创儒门时的宏愿。”

    蒙恬冷哼道。

    “师祖宏愿自然想将儒学的礼、义、仁、爱传遍天下,为天下苍生谋求福祉。”

    贺颜继续回答。

    “尔等是否做到了?”

    蒙恬逼问道。

    贺颜挺胸落地有声道:“师祖之志,一日不敢忘,儒门死谏始皇帝,宁可被坑,也希望儒家能立于朝堂,造福天下百姓。”

    “放屁——”

    蒙恬两字如狮吼,把近在咫尺的何晏等人吓得退了两步。

    “难道不入朝堂就不能福祉天下?想当年孔圣人被齐、鲁、陈、宋、卫、曹、郑等十余个诸侯国所排斥,每日几乎都在流亡的路上,几回险些饿死,也不曾放弃理想。”

    “终此一生,才会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士,尔等身为后人,圣师已经铺好大道,只等开堂授业,便会无数百姓前来受教,尔等可曾做到?”

    “如果孔圣人也像尔等一般,不进朝堂便整日想着争权夺利,还哪来的儒门?”

    “记住,儒家是教化民心,而非朝野党争,若儒家弟子人人都如先圣一般,教出三千弟子,何愁他日庙宇朝堂,乡间僻野都是儒学之人。”

    蒙恬一口气把儒家众人劈头盖面痛骂一顿,震得在座之人耳膜嗡嗡作疼。

    贺颜定在当场,蒙恬的痛骂让他升起一丝明悟。

    为何要争?

    不就是因为法家在朝堂号令群雄,打压众学派,所以他们才想进入掌权帝皇眼中,希望有朝一日替代法家,成为独一无二的学派。

    但多年争夺中,儒家逐渐失去了本意,把孔圣祖教化世人的遗训忘了,只顾与权相争。

    如蒙恬所言,难道不如朝堂,就不能开堂授业?

    非也。

    他们是被法家的权力吸引,被仇恨蒙蔽,从而只盯住上层阶级,忘了下层百姓,忘了最初的理想。

    贺颜站出席外,尊尊敬敬朝蒙恬躬身行礼。

    “谢蒙大人当头棒喝,使学生从迷失中顿醒,才没有失去自我,今日起,儒家弟子会秉承师祖遗志,有教无类,开业授课,使天下愿学之人,都能领悟礼义仁爱,教化天下众生。”

    见贺颜能够及时醒悟,也不枉蒙恬一番心血,他上前扶起贺颜。

    “儒家能走回孔圣之道,吾甚欢喜,还请儒家学子,为并州编辑课文,让并州所有百姓都能开智,不落一个混沌之人。”

    他又从怀中掏出两本书,递给贺颜。

    “此两文乃我为学子启蒙所著,先生请回去细读,加以修改。”

    一听是蒙恬所著的书,贺颜好奇翻了几页,顿时手心冒汗,微微颤抖。

    “蒙大人真乃天人呀,有这二书,天下之人开智有望,百姓定会脱离懵懂之苦,学生拜服。”

    贺颜也是当代大家,众人听到贺颜居然对蒙恬著作拜服,好奇睁大双眼看向他手中拽住的书,只看到《三字经》与《千字文》几字。

    “好,好,好,先生有心为天下苍生,应该是我为天下之人对先生一拜。”

    蒙恬躬身对贺颜一礼,又道。

    “若先生不弃,可在并州任何地方开堂授课,所有开销均有各地郡府承担,授业老师每月三两俸银,学子自愿前来,不收半分钱银。”

    贺颜等人闻言则喜出望外,儒家也不见得富裕,当时十两银可换一家半年口粮,现每月有三辆,比一般家庭富裕多了。

    而且公开授课,所教出来的尽是儒家学子,不用十年,并州儒门之人恐有十万,那是一股什么力量。

    蒙恬并不担心儒家思想会影响到并州百姓。

    首先,启蒙课文是他定出来的,且所有上课教材,都要经过他的认可才能统一用在学堂。

    其次,儒门只是其中一课,他也会从法、道、墨、农等学派挑出老师,给学生上课。

    儒、法两学派,就像后世的语文,数学为主要课程。

    但道、墨、农、杂、名等家,就好像是历史、地理、化学等,反正都要学。

    经过四年学业,考核通过的学子便可进修专科,到时学子思想也成熟了,会在众多学派挑出适合自己的专业精读,不用几年,便可出来为蒙恬效力。

    今晚,除道家代表扭着苦瓜脸,其余之人无不欢心。

    蒙恬命人送上酒水,与众人在高台赏月,还专门把新做出的月饼拿出来,让众人品尝,虽不如后世的好吃,也没有什么馅料,但新奇之意,让大家吃得自呼过瘾。

    “蒙大人刚才哪一首‘水调歌头’可谓是人间绝句,不知可否再读一篇,让属下等洗涤心灵,粘一些文气。”

    儒家一个弟子起身道,他们现在留下并州授课,自称是蒙恬属下也无不可。

    蒙恬扬眉一笑,道:“好诗如清茶,用于解渴,常喝就会无味,好歌却如烈酒,听得越多才会越有劲,今夜大家有兴,张宁前去请嬴灵公主,若她约为诸君起歌一首,实乃尔等三生之幸。”

    诸人听到嬴灵公主可为他们献歌,跪地直呼不敢。

    蒙恬哈哈一笑,这是他与赢灵公主早就商量好的,秦代女子还未受儒家毒害,并不会长匿闺中。

    不过赢灵献唱,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天大的荣幸。

    鼓乐响起,一队女子身穿戎装,英姿飒爽,持枪列队步向台上,让人眼前一亮。

    巾帼不让须眉。

    兵家学子一看,这些女子便是受过军事训练,挥枪仗步动作如出一辙,一般的士卒还达不到如此水准,直叹蒙恬训兵有素。

    “遥远的夜空,繁星点点。

    流转的时光,如在眼前。”

    随两句天籁之音响起,赢灵公主从郡府大门缓缓步出,一身金甲红艳,把众人眼珠子都快凸出来。

    她走到蒙恬桌子,拿起金樽倒满,继续唱到。

    “一杯酒能醉天下,多少情方怜红颜。”

    把酒灌入蒙恬嘴中,从蒙恬腰间抽出宝剑,立众女兵中间,挑起几朵剑花。

    “听,剑吼西风。

    望,霹雳弦惊。

    愿,豪杰与共。

    任,万里纵横。”

    一首《秦风》听得诸人如痴如醉,只有蒙恬,才能写出如此磅礴大气的歌,只有赢灵,才能唱出秦氏天下的豪情。

    谁再说蒙恬反秦,他们首先不信,对秦不忠之人,岂会写出如此《秦风》。

    并州,才是秦风飞扬的地方。

    蒙恬,才会是大秦的最坚固的基石。

    不破不立,这一刻,诸人都希望蒙恬能挥兵入咸阳,扶正赢氏血脉,定大秦万代江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