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飞扬
字体: 16 + -

第13章 莫名其妙的的退走

    老者话语刚落,匈奴战士立即骚乱起来。

    子辛可姆河大营是他们的根基,这些战士随军出来,不少人的父母妻儿都留在营地。

    “你们胆敢造谣,乱我军心,给我杀了。”

    大单于还在晕眩当中,大巫师从旁下达命令,几个侍卫抽刀劈下,十余名老者还来不及讨饶,人头就被斩落。

    “大军攻营,全军压上。”

    大巫师刚下军令,部队后又是一片混乱,数百老幼妇孺急奔而来。

    “完了。”

    大巫师闭眼,默默念叨。

    从那十余名老者中,他确信子辛可姆河大营被人偷袭,而且想到了偷袭的人定是蒙恬。

    本想快速杀了十几人,压住军心,一股作气打下河套大营,说不定还能扳回败局。

    现在数百人一同报丧,他能杀十几人,总不能把所有人都杀光。

    败了,彻底败了!

    大巫师躺倒椅上,感觉回天乏力,军心已乱,无力再战。现在首要是保住匈奴大军,只要还有军队,机会总是有的。

    子辛可姆河被黄金火骑兵攻破的消息风一般传遍匈奴大军。

    每人想的都是家中老幼的安危,家眷生命都不知安危,谁还有心情打仗。

    当听所有到羊群被蒙恬杀光,一把火烧成灰烬,大单于口喷鲜血,眼睛一翻,晕了过去。

    大巫师沉默,他没想到蒙恬做得如此决绝,釜底抽薪,不留给匈奴一丝机会。

    “匈奴完了。”

    单于昏昏醒来,仰天长叹道。

    羊群没了,过冬的粮食没了,五十万大军必然军心大乱,吃完了这里的粮食,就是他们的末日。

    “大单于,你是稳定军心的支柱,要振作起来。”

    大巫师走到他身旁坐下。

    “按这样军心是不可能攻下河套,我们要另谋出路。”

    “大巫师请讲。”

    单于就像溺水之人抓到一条稻草,强打起精神请教。

    “我这里有三策。”

    大巫师伸出三根手指。

    “下策是和秦军拼个你死我活,说不定有一丝机会攻破河套大营,中策是退走大漠,那里有几十个小国,请求他们收留,匈奴人做附属,自然就会有粮食。”

    两条计策大单于都无法接受,现在的军心根本不可能攻下河套,等白恒反应过来,也许想走都走不了。

    第二条让草原的霸主去做他人附属,更不能接受,他宁可和蒙恬死拼。

    “还有一策是什么?”

    大单于把希望都放在最后了。

    “三韩之地,那里土地贫瘠,却有一个小国,只要灭了那个国家,我们还可以熬过这个冬天。”

    大巫师深邃眼眸透出杀意。

    只要匈奴能活下去,哪怕把三韩之地的人当成食物吃光又何妨。

    ——————————

    白恒严阵等待匈奴攻营,没想到匈奴突然撤军了。

    “白将军,会不会有诈?”

    灵蛇军团将领李斌问道,现在匈奴明明占有优势,怎么会突然撤走。

    “静观其变,蒙帅交代我们要守住大营,不管匈奴人用何种诡计,只要不出营,他们就无计可施。”

    如果白恒知道自己错过了迁灭匈奴最好时机,不知会不会悔恨吐血。

    就因为这次放任匈奴离开,才引发后面对匈奴几年征战,劳民伤财。

    匈奴退走第二天,白恒等人终于看到了蒙恬所率领四千余黄金火骑兵归来,赶忙上前迎接。

    大帐里,蒙恬向众人描述了几天来的经过。

    “哎呀!”

    将士都纷纷拍腿大叫可惜。

    绝世之功就这么错过,可恨、可叹!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蒙恬会以四千之众,千里奔袭子辛可姆河大营。

    “没什么可惜的,匈奴这次退走,没有食物要熬过冬天,我看十之八九也会饿死,成不了气候。”

    蒙恬难得开了两坛酒,为白恒守住大营庆功。

    “不过要防止匈奴临死反扑,各位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多派出探子,四周留意匈奴人动向。”

    “诺。”

    白恒随后把伤亡情况报给蒙恬,五天交战,河套军伤亡四万余人,匈奴人伤亡六万余人。

    这份成绩说不得好,也不算坏,毕竟匈奴是五十万人,河套才二十万人防守。

    两场战争共计减员九万人,似乎占了全军三分之一。

    蒙恬这才觉得古代名将何其了得,自己多出两千年底蕴,也只能做到这般。

    项羽五万人破釜沉舟,打败章邯二十五万大军。曹操十万军士,白马一役击溃袁绍四十万河北军。还有火烧赤壁,更是以少胜多的代表战。

    谋士呀,他发现自己帐下清一色的战将,一个谋士也没有。

    这个时期最著名的谋士一个是韩信,另一个是范增。

    可惜项羽实在想不起韩信现在潜伏在那里,而范增恐已经在和项梁在密谋反秦之事,绝不可能会被他招揽到。

    猛将易找,良谋难寻。

    蒙恬端起酒碗一口灌下喉中,自古江湖多能人,他要去找。

    几天来,蒙恬在大营中来回奔波,出去之前,要把营中大小事务处理好方可放心。

    百万民夫是现有最重要资源,他自然不会错过。

    他将这些人百人分成一所,千人成一屯,万人成一寨。

    所长都是由民夫自己挑选出来,屯长和寨长则是蒙恬安排士卒担任。

    不需要农作的时候,所有十六岁至五十岁的男人都要随屯长操练,不求能杀敌,起码可以自保,体质过关的选入预备役。

    两战减员九万士卒就从预备役里挑选。

    一屯一寨蒙恬都没有错过,亲自去指点训练和耕种,虽然不是农业学家,好歹也多出两千年知识。

    木屋防火,田地引水这些都是轻而易举。

    用木头盖起板房,上面铺上厚厚的羊皮保暖,木房里用稻草垫满,散一些牛羊粪,就可以种上不需要阳光的菌类。

    至于思想教育,蒙恬不是没有想过,最后还是放弃了。

    人人朝不保夕,饭都吃不饱的时候,教他们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简直是对牛弹琴,现在谁能养活他们谁就是父母,说多都是扯淡。

    不过蒙恬还是要求每屯十天开一次会。

    内容就是评比食物收获和相互监督,防止出现奸细。

    冬天不需要耕种,但可以打猎,这时候的河套草原狼群和黄羊这类动物很多,运气好还会遇见野马群。

    每屯千人围猎,可以保证安全,又能当成练兵,还能收获猎物补充肉食。

    至于武器,用消减的木棍竹箭就行,又不是上战场拼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