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飞扬
字体: 16 + -

第2章 黄金火骑兵

    军帐里升起浓浓的压抑感,众人喘气声如同牛息。

    “蒙帅,赵、李二人想置你于死地,这次未能得逞,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我将如何?”

    副将樊绝站出来道。

    蒙恬沉思片刻,抬首问道:“军中还有多少粮草?能支撑几月?”

    秦军粮食都是定期供应,一般都会留一月存量,天下所有粮食要转入地方粮仓,再由秦都咸阳发令调配,蒙恬首先要弄清楚军营还剩余多少粮草。

    30万大军不管战力多强,总是离不开粮食。

    一旦没有粮食供给,不管多忠心的军队,别说打仗,能不暴乱就算不错。

    当年秦、赵长平之战,白起能胜出就是截了赵军的粮道,结果45万赵军直接送了人头,蒙麟在华夏上过几年军事学院,岂会不知粮草重要。

    “蒙帅,我军因在交战区,粮草每次供应都留三月之量,上个月才运来一批,到现在还可支持两月。”

    负责粮草的将领说完又补了一句:“如果节食安排,可支撑四月。”

    节食,就是每一餐都只发放一半粮食,原本有肉就要减半或取消,吃米饭的就变成喝粥,只要不饿死就行。

    “不!按原来的发放。”

    蒙恬坚定说道。朝廷不差饿兵,吃不饱战斗力自然就会降下来,身体虚弱了,想打仗的时候再补上来就难了,何况一旦被士卒知道他们被秦国抛弃,不免会出现想法。

    “诺。”

    负责粮草将领退下。

    “蒙帅,两月之后赵高一定不再发配粮草,该如何?”

    韩彬声如铜锣说道,他是黄金火骑兵军团将领。

    黄金火骑军是蒙恬最器重的一支无敌军队,人数虽然只有五千,却可以敌十倍之众。贺兰山一战,火骑军率先攻入匈奴帅营,铁蹄之下,所向披靡。

    匈奴单于奋力抵抗,结果被斩首两万,领三万残军丢盔弃甲逃至百里之外也不敢停留。

    黄金火骑军留下赫赫威名,从此成为匈奴人的梦魇,只要看见红甲骑兵,无不心惊胆颤,望风而逃。

    “唔。”

    蒙恬一只手叉着下巴思虑,必然要先解决粮草,才可以让众人安心。

    他们现在驻扎的地方是河套中心,七国时期一直属于匈奴,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才打下来的。

    这里土地水草肥沃,即可放牧又能耕种,但无法解决眼前难题。

    其一,自己手上没有百姓,其二,不管放牧还是耕种,起码要半年的时间才有收成。

    那时候的农业没有两千年后发达,农作物都是一年一熟,而且现在是秋季,要想耕种也要来年春天。

    “把地图拿来。”

    蒙恬吩咐侍卫,以前的地图可不像后来的地图,秦朝还没有纸,地图自然不会轻便。

    不一会,几人抬着一副木头架子进来,在上面挂上一张牛皮,这就是当时的地图。

    看着上面标识,蒙恬深皱眉头,北方是匈奴,南面是还在修筑的长城,想在这里做个山大王都没资源。

    沿着地图转了几圈,蒙恬想到,30万军队中有8万是骑兵,匈奴人年年来抢虐一番就逃,他为何不用这种方式。

    匈奴部落都是游牧为主,通常也就是几百个牧民放养几万只牛羊四周游荡,哪里水草充足就跑到哪里。

    这是因为太多牛羊一起,很容易前面吃光了草,后面的就会饿着肚子,还有个更大原因,避免牛羊得传染病,一下死绝。

    匈奴人以牛羊为食,自然会加倍小心,所以就算是大部落,平时也会分成几块。

    只有战时大单于发令,才会将这些人集结起来,平时不会超过千人。

    蒙恬嘴角微微一翘,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最痛快不过了。

    “众将听令。”

    蒙恬坐回案桌,发出了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道军令,众将领起身迎令。

    “分出三万骑兵,三千人一队,四面出击,不论斩首数定军功,而论带回牛羊数目。”

    原来蒙帅是要抢夺匈奴人的羊群,将领接过军令。

    “尔等牢记十六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万不可与同等敌人硬碰,哪怕是少于我等十倍之敌,也要耗尽他们精力再打。”

    现存的30万军士是他起家的根本,蒙恬自然不希望任何一个无谓牺牲。

    匈奴牧民要牵赶牛羊,怎么比得上来去如风的铁骑,只要稳打稳扎,就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利益。

    他又拔出第二道军令。

    “再出动两万骑兵,把贺兰山、吕梁山、阴山一带修筑长城民夫全部带回,如有反抗者,斩!”

    有军队,自然就要有百姓生产供养,如果现在还不收拢百姓,只怕几个月后都会加入到反秦的起义大军。

    他自然考虑到提前解除四周起义的风险,又能统一起来管理。

    古时候的人没有人权要求,只要给他们吃饱饭,就不会有抗议之声。

    “还有最后一道军令。”

    蒙恬两指夹出第三支令箭,犹豫片刻还是递了出去。

    “把河套通向咸阳的秦直道封闭,一路百姓民夫,所有粮草运到军中,问清楚有无铁匠木工,这些人要专程安排,第一时间送到我跟前。”

    当各路将领出帐,蒙恬坐回位置,他太多的事要做,不安排妥当无法睡眠。

    他在与人争、也在与天争时间。

    离大泽乡起义还有五个月,紧接而来就是各国旧裔掀杆而起,卷起轰轰烈烈反秦浪潮,各路英雄逐一登场。

    蒙恬心中没有半点害怕,反是热血沸腾。

    一想到有机会和项羽、韩信这种千古人物交手,每个细胞充斥兴奋。

    他有超越两千年的知识,有30万秦国最精锐的战士,有蒙恬留下的躯体,他敢与神一战。

    嗯!

    这副身体的力量是我的还是蒙恬的?

    他突然想起换了一个灵魂,不知身体是否跟原来一样。

    蒙恬号称天下第一勇士,武功自然没法说,招式武学全都在脑海中,万一......

    他立即盘坐,按蒙恬记忆中方式运起内力,丹田处传出一股热流,随着经脉行走了一个周天。

    “哈哈,哈哈哈.....”

    他忍不住大笑起来,不但内力没有丢失,蒙恬原本只冲开12道玄脉的身体现在居然开了14道。

    习武之人,每冲开一道玄脉,力量就会大出一倍,内力也会多出一倍,所以古代的名将为什么可以在几十万军中穿插几个来回也不觉累。

    项羽四面楚歌被围困,如果他要突围谁人可以挡住,只是他当时已心存死志,无颜回江东罢了。

    还有就是赵子龙在百万曹军中杀个七进七出,视曹军如土鸡瓦犬一般,没有过人的内力,曹军就算站着让他砍也会累死。

    从古到今,传说中只有蚩尤一人冲破过18道玄脉,练就出不死之身,轩辕黄帝当时也无法杀他,只能将他斩成头、手、足、身六块,分别葬在不同地方。

    蒙恬30岁就冲破12到玄脉,其余六道四年没有丝毫松动,没想到现在居然开了两道,他怎能不兴奋大笑。

    伸手拔出兵器架上的破天铜槊,这是跟随蒙恬十几年的武器,全身用精铜打造,一条龙纹在槊身清晰可见,尖头寒芒毕露。

    蒙恬掂了掂,80斤的武器,在手上感觉轻飘飘如感无物。

    随手一抖,在帐中画了一道圆弧。

    嘶拉——

    大帐两层牛皮被破天铜槊撕裂出一道数米长口,并非铜槊碰到,而是槊尖喷出三尺锋芒所致。

    罡气!

    原来冲开14道玄脉可放出罡气,蒙恬压制内心激动,吩咐人将军帐修好。

    “蒙帅,你怎么拿军帐出气。”

    蒙恬平日对手下士卒从不动怒,侍卫自然知道他的脾气极好。

    “刚才不小心用槊割到,幸苦你了。”

    本无必要解释,但他还是说了一句,无论是蒙恬还是蒙麟,他们并非性格孤傲之人。

    眼看天已微亮,蒙恬躺上榻闭眼休息,他越来越喜欢这个时代,鲜血与战火的味道,让他迷恋又澎湃。

    ——————————————

    派出去的骑兵已然五天,还没有任何一点消息传回来。

    看着外面阴蒙的天气,蒙恬缓步走出大帐,站在一个山岗处遥望,脚下草皮柔软似棉,秋风却冰冷如刀,割在脸上嘶嘶作疼。

    草原的冬季就快来临,这天气看样子再过一个月就会下雪。

    蒙恬脸上的愁意更浓了。

    如果骑兵不能把匈奴人的牛羊带回来,就只能攻下几座有粮仓的秦国城池,他已经做出最坏打算,不管如何,一定要熬过这个冬天。

    “蒙帅,第一支骑兵队回来了,你看。”

    耳边传来贴身侍卫雀跃声音,手指向前方一望无垠的草原。

    蒙恬抬头远眺,果然一骑飞奔而至,手上挥舞着鲜红的丝锦。

    成功了,蒙恬用力抓抓拳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红锦报喜,黄锦报平,白锦报哀,这是他们军中的规定,此刻飞舞的红锦如天际晚霞般耀眼夺目,这是军中最希望看到的色彩。

    “走,接我们的英雄归来。”

    蒙恬迫不及待想看到骑兵丰硕成果,吩咐侍卫牵马过来,他要出营。

    秦国黑色最为尊贵,秦始皇的袍服就是黑色,是因为秦朝以法治国,黑色代表着庄严肃穆。

    再者还有一个传闻。

    昔日,秦文王出猎,曾经捕获一条黑龙,秦国自此以水德自居,而在五行学说中,水德对应的颜色就是黑色,所以从春秋战国一直到统一天下,秦国崇拜就是黑色。

    所谓五行、五德学说,是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提出的学术观点,对于当时统治者是深信不疑。

    秦国无论王公贵族还是黎民百姓,都酷爱黑色着装,蒙恬却恰恰相反。

    他喜欢红色,夺目艳丽,如血如火。

    就像他身边的黄金火骑兵,如一条火焰巨龙,正从军营大门奔袭而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