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闯江湖
字体: 16 + -

第12章 把酒倒满,来他个不醉不休

    赵金银狼狈离去,最高兴的莫过于林三郎和訇图,他们虽本事高强,不入商场,不入官场,在这又是孑然一身无所畏惧,但心知以李逵安的家庭背景要跟赵家斗是根本不可能的,若只有明面富贾身份,武门形意门自然无须害怕什么,可自古官商勾结,狼狈为奸,任他形意门门徒成众千之数,也不能与铁骑百万的朝廷对抗。虽然赵家只是扯扯虎皮,但也足以吓死无数宵小。所以之前赵金银言语百般羞辱,他们也不能明面动手,不过也没有坐以待毙,那颗飞入王狗才喉咙眼的花生就是林三郎巧劲所为,后面七八个家仆一同倒地哀嚎,自然也是出自他的手笔,前一手赵金银知道是他们所为,却又不敢发作,毕竟人家实力高强,到时候冲冠一怒为尊严,杀了他跑路,那任他家势力通天,抓住凶手酷刑折磨,也是与他没半分关系了,对于一个标准的纨绔,得首先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至于其他,自有以后花时间解决,到时候比武功,斗智谋,拼家世,就以驴换驴了,身为苏杭顶级纨绔之一,自然深谙此道。至于后一手,赵金银则以为是僧人所为,虽暗恼点背不逢时,恰巧一锅烩,但也不得不低头求保全,盼日后找场子。

    僧人手捧钵盂,茕茕孑立,无论是装扮还是行为都十分打眼,先前店小二见赵金银找茬,自然不敢过来,后者的声明恶疾早已传遍苏杭,甚至周边十里之距都有耳闻,现在等他一走,小二搭着一条抹桌布迎来,欢笑招呼,谦卑而立,道“来来来,这位大师,这边坐,请问您要吃点什么?”

    不得不说,这西湖楼生意火爆,绝非偶然,菜式新颖,味美绝绝,更有不少特色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还有这服务态度也是首屈一指。

    僧人和善一笑,宣了佛号,道“施主费心了,贫僧乃一化缘僧,身无半钱银两,只想化一碗斋饭即可。”

    小二一听,脸顿时就耷拉下来,再无谦卑之姿,道“和尚,本店是酒楼,不是善堂,没银子跑来干什么?快快,快出去吧,待会老板看见了又要骂我不顾生意偷懒了。”(能不能当我之前说服务态度好没说吗?)

    “唉!”僧人无奈一叹,转身即走。

    “嘿,大师,请留步,如不嫌弃,与我等一桌,斋饭还是管饱的。”林三郎出声留人。

    “阿弥陀佛,施主大善之心,贫僧岂有嫌弃之理?”僧人也不矫情,返身径直上桌。

    叫了一份斋饭,几人大快朵颐的吃了起来,僧人独自粗茶淡饭,林三郎等人酒肉样样不缺,酒过三旬,僧人吃的较快,吃完便辞身而退,留下法名--善真。

    林三郎他们喝的晕晕乎乎,找不着天南地北,不过心情倒是美妙不少,只剩下喝酒吃菜,其余事情都被扔在一旁,李逵安此时也是兴致高昂,举杯就灌,谈天阔地,从生活聊到武林,从武林到朝廷,朝廷到女人,方方面面,倒是没离开江湖,林三郎倒是倾耳注目,大肆汲取江湖往事,做经验参考。

    期间谈到几位神仙人物,尤为吸引林三郎的注意,有醉仙逍遥子,传说此人成名三十年前,孤家寡人一个,行踪飘忽不定,江湖中人对他也是知之甚少,只晓得他有一葫芦别在腰间,总日饮酒,酒葫芦始终不空,也不见其醉相。

    还有那北方金钢铁衣门主,一身横练外家功夫登峰造极,刀剑不可伤,哪怕排行前十甲中第八的神兵利器--霸醇剑,也伤不得分毫。

    再有就是竹林隐士计修时,传闻计修时一身功夫出神入化,上天入地亦无不可,只是他淡泊名利,从三十多年前成名之后便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说到几位神仙人物,自然少不了行事做派以邪教著称的长生教,其教主黄泉老人亦是功参造化,已入至臻之境,其手下更有阴阳护法,四大金刚,八位公曹,更有旗下数十位武艺高强且心狠手辣的武林凶犯,还有数万信徒,总之组织非常庞大,虽然邪教只有一派规模宏大,却比正教更为集中,所以勉强算个旗鼓相当,高下难分。

    正教武林更是门派林立,各派高手层出不穷,像苏杭形意门,飞雪剑派,南坞巫蛊,北地背马教,西蜀慕容世家均有一流高手坐镇,还有顶尖世家门派南川地唐门,东北离宫,中原道教纯阳,西北佛门天竺,正北铁衣门这些教派多有神仙人物坐镇。

    此时江湖势力大致分布已然摸清,李逵安熏熏倒倒,心思早就不在这上面,全是林三郎一个人听訇图述说,不过林三郎也没关心江湖势力分布,而是将訇图所讲神仙人物以及一众高手,与自己心中的形象一一对比,最后黯然的发现,这些人物有些相似与心中人物形象,却并不是自己朝思暮想的人。

    比对发现之后,心中更是有些心烦,酒越喝越急,越喝越多,几人早已神志不清,李逵安嘴中念叨“如果情是一趟浑水,我淌过。”

    林三郎似乎点燃心中激情,跟着念到“如果你还在乎我,我必寻根到底。”

    訇图也不甘落后,支支吾吾道“如果江湖不曾记起我,我将留下传说。”

    三人这一刻似乎心有共鸣,齐声道“把酒倒满,来他个不醉不休。”

    这场酒如无意外,只怕到午夜都不能散场,这个急坏店家小二,心想这一桌虽然吃了不少银钱,可霸占桌子不走,要按平常时日可多坐几桌,那就不是这些银钱可以能媲美的了。可又不能出言赶客,小二实在烦恼至极。

    似乎老天同情他的烦恼,门口停下一辆马车,马车旁边进来一位管家模样的人,径直走向林三郎,待到近旁,那人对林三郎附耳轻声道“林公子,我乃沈府管家,我家老爷有情,公子若是方便,还请随小的上府一叙。如不方便,叨扰之处,公子大人大量,还望不要计较。”

    林三郎本就晕乎,加上这人说话温耳,于是道“上府一叙倒是没啥问题,只是这里吃酒吃菜,银钱花费不少,本来是我这兄弟埋单,可惜他现在显然多喝了几杯,早去幽梦周公,而我身无毫银,你看……?”说道银钱,林三郎实在赧颜难堪,幸好喝了不少酒水,盖过了惭愧的羞色。

    “公子不方便,老爷吩咐小的,自当竭尽全力帮公子方便,公子请稍候片刻,小的去去就来。”管家叫小二一旁,悄声细语说了一会,就回来了。

    “办妥了,公子。”

    林三郎心念对方如此爽快,自不好托大推辞,可见着两位同伴晕晕乎乎,实在放心不下,又道“你看,能不能再帮个忙,把他们二人安顿好。”此言一出,自己更觉羞赧。

    索性管家古井无波,并无嘲笑之意,道“公子放心,您交代的事情,小的自当尽力办好。”

    如此说好,林三郎登上了门外备好的马车,口中念叨着“如果情是一淌浑水,我淌过。如果江湖不曾记得我,我将留下传说。把酒倒满,来他个不醉不休。”

    渐行渐远,渐吟渐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