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伐楚
三天后,公子魏平继魏王位,魏增的王后芈嫣被立为太后,又因魏平年幼而后宫不得干政,魏国便由魏无忌、庞癝、尉缭三人监国。
庞癝再次复相,而信陵君魏无忌转为上将军职。
庞癝初复相位,就对朝中大臣的职位做了不少调整。魏增升御史大夫,位列三公,韩非、严恩、唐雎、翟章、蒯彻等人具入九卿之列。
军中,张耳升任将军,刘季也因功被举为校尉。
待朝中职位安置妥当,庞癝开始对此次动乱中不老实的诸子百家之人大肆打压,被罢官的不在少数,使其在魏国朝堂势力大幅度的削减。
这一年,不止魏国朝堂之上动荡不安,其他国家也同样如此。
这一年,秦王嬴政取得秦国军政大权,罢吕不韦相位,赵国的国君赵偃去世,其子赵迁继赵王位,楚考烈王比历史上晚死一年,其兄弟曲阳君熊丹继位。
曲阳君熊丹继位伊始,其王兄熊完的姬妾就遭到了熊丹的毒手,成为其淫乐的工具,不仅如此,熊丹还将其中不少姬妾赏赐给朝中大臣,先楚王后知道后吐血而亡。
这日,太后芈嫣召来魏无忌、庞癝、尉缭三位监国大臣。
一见面,芈嫣便抱着魏平哭泣道:“秦三位监国给我们孤儿寡母做主!”
魏无忌三人听后面面相觑,根本就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魏无忌便问道:“可是有人为难太后?”
芈嫣摇头。
“那到底是什么事情?”魏无忌又问。
芈嫣哭道:“是楚国。哀家听闻自父王去了之后,哀家的叔父熊丹便继任为楚王,可其一上任便开始淫乐其哀家父王的后宫姬妾,哀家的母后便是因此而被活活气死。
今日哀家不是以魏国太后的身份,而是以楚国公主的身份请求三位监国为哀家的父王、母后也为平儿的外祖父、外祖母主持个公道!”
三人听后互相对视一眼。
庞癝面色顿时变得十分愤怒的样子:“真是岂有此理!太后放心,我等一定兴兵讨伐熊丹这个不孝之人,为先楚王、楚后讨一个公道,也给太后您一个交代。”
尉缭也跟着附和道:“不错,一定要给熊丹这个不忠不孝之人一个教训,要不饶他还以为我魏国的太后好欺负呢?”
“如此,哀家就多谢三位监国了!”芈嫣感激道。
“这是我等为臣子的应该做的,太后勿要多礼!”
说着庞癝三人便告别芈嫣离去。
刚刚离开太后寝宫,魏无忌便向庞癝二人询问道:“此次伐楚势在必行,就是不知何人可为大将?”
魏无忌的担忧不无道理,眼下的魏国贤能之人不少,可知兵之人却寥寥无几。
本来以魏无忌之能,完全能够胜任伐楚大将一职,可其毕竟年事已高,又不是廉颇这样的武将出身,繁杂的军务只怕忙碌不过来。
还有就是楚国可是有项燕这员大将,一般的将军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故而魏无忌才有此担忧。
庞癝皱眉道:“眼下整个魏国就只有新垣衍将军一人堪称老成持重,可对比项燕还是弱了几分,难办啊!”
尉缭却笑道:“我却以为新垣衍将军可堪此任!”
“哦?”魏无忌二人均看向尉缭。
尉缭笑着解释道:“我魏国一国出兵的话,楚国自然必定调派项燕,可如果再加上秦国呢?”
“你是说联秦伐楚?”魏无忌问道。
尉缭点头:“不错,秦国如果也出兵的话,你们说熊丹会让项燕去对付秦国还是对付我魏国呢?”
尉缭此话一毕,魏无忌两人皆是眼前一亮。
如果秦国也同时出兵伐楚的话,那熊丹必定会把项燕派到秦国边境,到那时楚国就再无杰出的大将前来抗衡魏国了。
以前楚国还有一个春申君可堪大用,可自熊丹上任楚王以来,为了大权独揽,早就把春申君放回自己的封地荣养去了。这样一来,楚国除了项燕之外还真的就没有其他将领能够对抗魏国了。
“我这就派使者前往秦国商议伐楚之事!”魏无忌说完便匆匆喊来出使秦国的使者叮嘱要务。
半个月后,秦国传来消息,秦王嬴政同意伐楚之事。
这本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现在秦国所面临的局势并不是十分的乐观。东面,秦军止步于成皋关,与魏国的荥阳遥遥相望。北面,赵国有大将李牧坐镇,秦国得不到赵国的寸土。如果秦国想要有所突破的话,那么南面的楚国自然就成了秦国的首选。
又半个月过去了,秦国出兵二十万,由大将王翦统帅出武关向宛城方向而去。魏国也同样出兵二十万直奔楚国陈地,由新垣衍为大将,范增为军师。
楚国听到秦、魏两国同时伐楚时,果然如先前预料一般派项燕为大将,统军三十万前往宛城抗击秦国,而后又征兵二十万前往陈地抵抗魏国的进攻。
新垣衍听从范增的计谋,在陈地按兵不动,与楚军遥相对峙,暗地里却秘密派遣张耳率领五千轻骑绕过陈地沿着鸿沟直下南面的项地。
项地是楚国项氏一族的封地,其中大多是项氏族人或其亲眷。
虽然项氏族人都极其英勇善战,但毕竟张耳率领的五千轻骑来的太过突然,在其完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就突然闯进了项地,根本就不给项氏族人集结兵力的机会就一举拿下了项地。
而后,张耳虏走了项氏嫡系亲眷扬长而去,不敢有丝毫耽搁。
宛城,项燕听到家族嫡系成员都被魏国掳走之后,虽然心里很慌但面上却依旧保持着镇定的模样。
本来这样是可以稳定军心的,可坏就坏在项燕军中多项氏族人,他们大多都是中高层将领,一听自己亲眷被魏国掳走之事,那还了得,纷纷叫嚣着回师陈地前去找魏国复仇。
即便项燕苦苦压制也压制不住,一时间楚军军心动荡不安。
王翦听到这个消息后哪里肯放过,于是大军攻击项燕军营,使得项燕大败,只能带着残兵败将向东逃窜。
庞癝再次复相,而信陵君魏无忌转为上将军职。
庞癝初复相位,就对朝中大臣的职位做了不少调整。魏增升御史大夫,位列三公,韩非、严恩、唐雎、翟章、蒯彻等人具入九卿之列。
军中,张耳升任将军,刘季也因功被举为校尉。
待朝中职位安置妥当,庞癝开始对此次动乱中不老实的诸子百家之人大肆打压,被罢官的不在少数,使其在魏国朝堂势力大幅度的削减。
这一年,不止魏国朝堂之上动荡不安,其他国家也同样如此。
这一年,秦王嬴政取得秦国军政大权,罢吕不韦相位,赵国的国君赵偃去世,其子赵迁继赵王位,楚考烈王比历史上晚死一年,其兄弟曲阳君熊丹继位。
曲阳君熊丹继位伊始,其王兄熊完的姬妾就遭到了熊丹的毒手,成为其淫乐的工具,不仅如此,熊丹还将其中不少姬妾赏赐给朝中大臣,先楚王后知道后吐血而亡。
这日,太后芈嫣召来魏无忌、庞癝、尉缭三位监国大臣。
一见面,芈嫣便抱着魏平哭泣道:“秦三位监国给我们孤儿寡母做主!”
魏无忌三人听后面面相觑,根本就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魏无忌便问道:“可是有人为难太后?”
芈嫣摇头。
“那到底是什么事情?”魏无忌又问。
芈嫣哭道:“是楚国。哀家听闻自父王去了之后,哀家的叔父熊丹便继任为楚王,可其一上任便开始淫乐其哀家父王的后宫姬妾,哀家的母后便是因此而被活活气死。
今日哀家不是以魏国太后的身份,而是以楚国公主的身份请求三位监国为哀家的父王、母后也为平儿的外祖父、外祖母主持个公道!”
三人听后互相对视一眼。
庞癝面色顿时变得十分愤怒的样子:“真是岂有此理!太后放心,我等一定兴兵讨伐熊丹这个不孝之人,为先楚王、楚后讨一个公道,也给太后您一个交代。”
尉缭也跟着附和道:“不错,一定要给熊丹这个不忠不孝之人一个教训,要不饶他还以为我魏国的太后好欺负呢?”
“如此,哀家就多谢三位监国了!”芈嫣感激道。
“这是我等为臣子的应该做的,太后勿要多礼!”
说着庞癝三人便告别芈嫣离去。
刚刚离开太后寝宫,魏无忌便向庞癝二人询问道:“此次伐楚势在必行,就是不知何人可为大将?”
魏无忌的担忧不无道理,眼下的魏国贤能之人不少,可知兵之人却寥寥无几。
本来以魏无忌之能,完全能够胜任伐楚大将一职,可其毕竟年事已高,又不是廉颇这样的武将出身,繁杂的军务只怕忙碌不过来。
还有就是楚国可是有项燕这员大将,一般的将军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故而魏无忌才有此担忧。
庞癝皱眉道:“眼下整个魏国就只有新垣衍将军一人堪称老成持重,可对比项燕还是弱了几分,难办啊!”
尉缭却笑道:“我却以为新垣衍将军可堪此任!”
“哦?”魏无忌二人均看向尉缭。
尉缭笑着解释道:“我魏国一国出兵的话,楚国自然必定调派项燕,可如果再加上秦国呢?”
“你是说联秦伐楚?”魏无忌问道。
尉缭点头:“不错,秦国如果也出兵的话,你们说熊丹会让项燕去对付秦国还是对付我魏国呢?”
尉缭此话一毕,魏无忌两人皆是眼前一亮。
如果秦国也同时出兵伐楚的话,那熊丹必定会把项燕派到秦国边境,到那时楚国就再无杰出的大将前来抗衡魏国了。
以前楚国还有一个春申君可堪大用,可自熊丹上任楚王以来,为了大权独揽,早就把春申君放回自己的封地荣养去了。这样一来,楚国除了项燕之外还真的就没有其他将领能够对抗魏国了。
“我这就派使者前往秦国商议伐楚之事!”魏无忌说完便匆匆喊来出使秦国的使者叮嘱要务。
半个月后,秦国传来消息,秦王嬴政同意伐楚之事。
这本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现在秦国所面临的局势并不是十分的乐观。东面,秦军止步于成皋关,与魏国的荥阳遥遥相望。北面,赵国有大将李牧坐镇,秦国得不到赵国的寸土。如果秦国想要有所突破的话,那么南面的楚国自然就成了秦国的首选。
又半个月过去了,秦国出兵二十万,由大将王翦统帅出武关向宛城方向而去。魏国也同样出兵二十万直奔楚国陈地,由新垣衍为大将,范增为军师。
楚国听到秦、魏两国同时伐楚时,果然如先前预料一般派项燕为大将,统军三十万前往宛城抗击秦国,而后又征兵二十万前往陈地抵抗魏国的进攻。
新垣衍听从范增的计谋,在陈地按兵不动,与楚军遥相对峙,暗地里却秘密派遣张耳率领五千轻骑绕过陈地沿着鸿沟直下南面的项地。
项地是楚国项氏一族的封地,其中大多是项氏族人或其亲眷。
虽然项氏族人都极其英勇善战,但毕竟张耳率领的五千轻骑来的太过突然,在其完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就突然闯进了项地,根本就不给项氏族人集结兵力的机会就一举拿下了项地。
而后,张耳虏走了项氏嫡系亲眷扬长而去,不敢有丝毫耽搁。
宛城,项燕听到家族嫡系成员都被魏国掳走之后,虽然心里很慌但面上却依旧保持着镇定的模样。
本来这样是可以稳定军心的,可坏就坏在项燕军中多项氏族人,他们大多都是中高层将领,一听自己亲眷被魏国掳走之事,那还了得,纷纷叫嚣着回师陈地前去找魏国复仇。
即便项燕苦苦压制也压制不住,一时间楚军军心动荡不安。
王翦听到这个消息后哪里肯放过,于是大军攻击项燕军营,使得项燕大败,只能带着残兵败将向东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