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回三国为诸葛
字体: 16 + -

第17章

    “诸葛亮!进来!我知道你在外面偷听。”里面传来威严的话语声。诸葛亮感觉自己的头发都要立起来了,这个声音明显不是自己那个对谁都“善哉善哉”的叔父发出的,那么肯定就是他老爹了……

    ‘太恐怖了,’诸葛亮第一反应就是这么想。他极不情愿地从窗户下面站起身来,虽然只比窗框高了那么一点,但里头的人也能看得很清楚:窗外面有一个小孩儿。“诸葛亮!我让你进来,不是干站在那里!”又是一声几近吼出来的话。诸葛亮吓了一跳,本不想进堂屋的,可惜面对这样的父亲,他也不敢不从。

    于是诸葛亮顶着他老爹的强大气场和堂屋内的巨大压力,慢腾腾地挪到堂屋正门前,刚想抬脚跨进门槛,就又听到了老爹的声音:“诸葛亮!平时学的礼仪都忘了吗?小辈怎么可以从正中走?你不知道这是有违礼法的?你说……”诸葛亮自动屏蔽了他老爹余下的所有唠叨,但并没有“屡教不改”地继续从正中走。事实上,他之前也学习过类似古代礼法的礼仪教育,虽然他学习的是中西方结合的贵族礼仪,可也不妨碍他对中国传统礼法的了解与进修。特别是“小辈走路不从正中走”这一条,他那时反反复复地练习,后来终于记住不走正中。可惜当他真正的可以做到“不走正中”时,又偏偏成了总裁,正式脱离了“小辈”的身份,无奈,只得改掉不走正中的习惯,认真地走正中……

    不成想,现在他居然又成了“小辈”,而且是古代的小辈。诸葛亮苦恼地叹了一口气,天知道古代的小辈还有多少的“礼法”要遵守,真的是苦了他了。

    看着诸葛亮小心翼翼地从侧边准备踏进门,动作和表情堪称“礼法”学习的典范。诸葛圭愣了一会,有些不敢置信,然而终是回过神来,将万般的怒吼和教导都化为一声长叹。之后仿佛又忽略了诸葛亮,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诸葛玄,“你刚才还护着他,现在看到了?他真的是……礼法都不守好,还要人提醒,将来能成什么大器啊。”语气中并没有之前吼诸葛亮时的愤怒,而是浓浓的无奈。诸葛亮有些懵了,他的父亲,应该不是真的舍得去骂他的。那份严厉之下,肯定有许多说不出的苦衷。

    “哎,兄长,也不能这么讲,您看,也不是所有能者都是墨守礼法的……”诸葛玄还想说些什么,但并没说完话就被诸葛圭打断了,“我知道你是在安慰我,没关系的,每日被这不成器的东西气,都习惯了。”诸葛圭略显疲惫地摆摆手,示意诸葛玄不要继续说下去,然后又转头瞪了一眼诸葛亮,后者下意识往后退一步,又察觉不对,于是赶紧从侧边进了门,战战兢兢地立在诸葛玄背后,不管怎么样,站在叔父背后总是安全的,诸葛亮凭着经验,断定就算他父亲要打他一顿也不会在诸葛玄在的时候打他,毕竟诸葛圭这个人可还是个‘迂腐书生’,干啥事都想着一定要“讲礼法”,弄得原主在后来做刘备的军师时最讨厌别人说有关礼法的事情。

    果然诸葛圭只是瞪他一眼,并没有要打他的意向。诸葛亮暗暗松了口气,之前学心理学可真的是很有用的,抓住对方的心里动向,正好还免了一次挨打。

    “诸葛亮!你天天就知道玩闹,没完没了,哎,你看他都不像是学习的料子。还把均儿带坏了……”诸葛圭又开始跟诸葛玄发牢骚,眼见着他越说越愤慨,便有了动手打人的趋势,幸好诸葛玄看准时机插了一句话:”兄长,实在抱歉了,为弟有些……想要先行进食。”听见诸葛玄的话,诸葛圭愣了一下,似乎是有些尴尬,然后又马上吩咐那位夫人去后厨看看有没有准备好餐食――至于那位夫人,其实诸葛亮名义上是应该称她为“母亲”,可惜他现代思想太严重,受不了自己有一个继母,因此也就暂且叫她为“夫人”,正好算是两全其美了。

    “诸葛亮,回书房看书去……对了,看着点均儿。”诸葛均是诸葛亮的弟弟,平日里一天到晚都跟在诸葛亮屁股后面,今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也不来找诸葛亮玩了。

    诸葛亮闷着一张脸,这年头,看个书还要管着弟弟,怎么可能真正地静下心来?老爹也挺奇怪,每回总是管诸葛均“均儿,均儿”地叫唤,倒没见他“亮儿,亮儿”的叫,这是不是算偏心啊?诸葛亮沉闷地在府中绕了一大圈,诸葛圭对自己的不公平想了一大堆,可是书房却还是没找到。

    他晃悠了半天,突然又听见前方有女孩儿的笑闹声,于是便疾步上前,想要管她们问问路。眼见着看到人了,诸葛亮抬手刚想作揖行礼,却被一个女孩毫不留情打断了:“诸葛亮,你来做什么?快走快走,去找诸葛均去玩,别来打搅我们!”听到这么不留情的话语,诸葛亮惊了一跳,他这名声是有多差啊……

    想着,他打算回身离去,走之前,又禁不住抬头望一眼――虽然直视同龄异性是不太好的,但是他仍是偷偷摸摸看一下,看到对面女孩的模样,诸葛亮才心下了然,原来是他的两个姐姐。

    诸葛亮小时候经常被大姐“教育”,倒是他二姐是个好性情,为人又和蔼可亲,因此也没见二姐怎么吼过他,平常都是大姐,一看见他就要赶他走――这种情况《诸葛亮传》上也有记载,所以诸葛亮现在对这种悲剧的事情见怪不怪。

    诸葛亮明确了对方的身份,也没有死皮赖脸地呆在那里不走,而是十分听话地转身离开,既然对方并不欢迎他,那他就走,这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