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九王
字体: 16 + -

第27章 27章生财有道——打探消息

    清海港位于玉池关郊外,隶属于玉池关管辖,海上贸易十分频繁,是东楚重要的海运集散地。

    每年9月初九,清海港都会大规模投放海灯,祈求新的一年鱼虾满仓,全家安康。

    街上人来人往,方羽做在马车里。撩开窗帘,放眼望去,许许多多的突厥人,契丹人,齐人穿梭其中。

    看到这些来自各地区的楚人,契丹人。齐人。方羽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不管在任何一个世界,这里的永远是最开放的。去迎接整个世界。

    方羽一边观察一边走着说:“小钰,这小小的一个码头。比我们以前在皇宫里看的还要热闹多了。”

    朱钰笑着答道:“那当然了。这个码头可是四方齐聚。所有船之都要从这里经过。”

    走是走着方羽的肚子感到咕咕的叫,看见边上有一家不错的酒楼。

    泉坊酒馆外,人群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公子,你的病刚好,这样排着队,你会不会吃的不方便?要不要……”青螭说话的时候,声音都紧张了发抖。

    “放心吧,青螭你认识我这么久。我的病情你还不了解吗?”

    方羽笑道,一边说一边拍着青螭的肩膀。

    青螭的沉默道,他和方羽。从共患难开始到现在,也不会认为我方羽。会那样不顾自己身体的人。

    “可是……”

    青螭还想说什么!

    “没有什么可是的。这件事你相信我。”

    说完后方羽走进泉坊酒馆的食店对着朱钰和青螭说:“朱钰我们去吃点东西。顺便打听这里的情况!”

    说完后沿着木质的台阶往上走的时候,方羽和朱钰他们兩人很快就上了2楼,2楼的大厅里,人头攒动,到靠近西码头窗户的小桌,青螭对着小2招手道:“小2,上一桌你们这里最拿手的好菜!”

    “好嘞!客官还要酒吗?”

    “不用了,快点送上来”青螭摆摆手回答道!

    “公子!”

    方羽一只手指抵着嘴唇道:“嘘!你们听!”

    旁边的食客说道:“你们听说了吗?郊外老李家好不容易供出一个读书的人,却没想到养了一个白眼狼。”

    “你说的不会是那个童生吧?”

    “没错,就是他。”

    “听说那个童声很会花钱,收买了那些人,要是让他听到了我们就倒霉了。”

    “谁也不知道他这里有没有他的朋友。”

    “还是不要说了,隔墙有耳。”

    “嘘!吃菜吃菜!”说完之后左右瞄一瞄旁边的食客,看到那些人没有反应,赶紧夹了一颗花生米喂到嘴里。

    “今晚龙灯节会比较有趣吧。”

    “那是当然了,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马相声不绝不耳,香火明烛通宵达旦。镇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听说云集此地的宾客多达数10万众。”

    “贾乐群行。是大患既平,名器欢乐,佩蛟龙者。谓就驯扰。日数十百群,鼓乐喧阗道路日日多清。俗话说。朝拜天。”方羽吃完饭后,就到庙会看了看,云南乾殿里,人潮如涌。络绎不绝的香客比肩接踵,张袂成荫,入宫后一步一跪拜。到殿前敬献贡品。晋谒仙颜,跪拜之后,他们多半留宿各大殿堂以沐福主云南乾殿会入夜,岂止殿堂,连廊前、阶下,都密密匝匝躺了一地的人。

    云南乾殿又名玉隆万寿宫,为道教净明忠孝道的发祥地,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第十二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的第三十八福地,许真君在此仙逝,故又称“飞升福地”。

    许真君是个被神化了的历史人物,其神迹不仅遍,在南方多省也有他的传说。许真君俗名许逊,字敬之。先世周人,祖父和父亲都是高节不仕的儒者。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纷起,父亲许肃将全家迁至当时较安宁的南昌。南楚2年(239年),许逊出生于南昌县长安乡益塘坡村,相传其生性聪明,姿容俊秀,五岁启蒙读书,自幼知孝事父母,十岁通经书大意,后发奋苦读,精研经史、天文、地理、阴阳五行学,特别偏爱道家修炼学说,一心研读道家仙术。后来,许逊随西安大洞君吴猛学道,选择南昌西山逍遥山进行修炼,每日以修炼为事,不求闻名显达,并以忠、孝、悌、信教化乡邻百姓,受其祖父和父亲的影响,无意仕途,连郡里两举孝廉都不愿就职。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四十二岁的许逊,由于豫章太守几次推荐,朝廷屡加礼命,许逊不得不卷入仕途,出任四川旌阳县县令。在县令任上,许逊近贤远奸,居官清廉,实行了不少利国济民的措施。许逊曾在菜园中悄悄埋下钱财,让欠租服役的群众于无意中挖到,免受坐牢之苦;每当大疫流行时,善医术的许逊还曾以妙方为民治病,药到病除,活人无数。老百姓自然感恩戴德,爱之如父母。经过十年的精心施政,旌阳这个岁岁饥馑、野有饿殍的地方,生产发展,社会安定,人口大增,就连邻县人也因为仰慕许逊德政,纷纷迁入。许逊任旌阳县令十年后,终因痛感晋室腐败,国事日非,而愤然辞官。蜀地百姓则感念许逊的德化,凡许逊所到之处,无不筑立生祠,家家供奉其画像,许多人还追随到南昌西山住下,并改姓为许。

    许逊辞官回到故里,正值洪水肆虐江西。许逊便组织百姓治水救灾,兴修水利工程,十多年间,其足迹遍布浔阳、都昌等地,消弥了水患。由于当时的认识所限,人们认为洪水是蛟龙作祟,所以,许逊被人们想象成为仗剑布阵、擒斩孽蛟、法力无边的神奇人物,是他斩杀了翻云覆雨、兴风作浪、为害人民的蛟螭。相传许逊活到一百三十六岁上,在西山得道,“举家四十余口,拔宅飞升”,连房屋和鸡犬也一起飞去,当时有人看见落下几块瓦,后人因此称那儿为落瓦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便出于此。对许逊事迹的颂扬,之所以能逐渐发展为许真君崇拜,就因为其能御大灾,能捍大患。许真君崇拜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许真君最终演变为楚人崇奉的“普天福主”,万寿宫也被视为清港地方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东晋年间,后人为了纪念许真君便在其故里的住宅旧址上建立了许仙祠。现在道教大盛,高宗赐“游仙观”匾额,此后,每逢开朝,便有“士庶群集,车马纷至,昼夜喧闻十余里”的热闹景象。北中祥符三年升“观”为“宫”,后来,崇尚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的徽宗诏令仿洛阳崇福宫重建,并御笔亲题“玉隆万寿宫”。重建后的万寿宫成为最大的道教圣地之一,有正殿、三清殿、老祖殿、谌母殿、蓝公殿、玄帝殿和玉皇、紫微、三官、敕书、玉册五阁,以及十二小殿、七楼、三廊、七门、三十六堂。明正德十五年皇帝题额“妙济万寿宫”,宫内建筑又经重大修葺。至清代,则增建了关帝阁和宫门,此后历经废兴。

    万寿宫宫门之内,主殿高明殿琉璃为瓦,重檐画栋,金碧辉煌,气势宏伟。绣金帷里,真君塑像端坐中央,坐像头部为黄铜铸成,重五百斤。十二真人分列两旁,吴猛、郭璞站立坛前。高明殿等三殿之前,六株参天古柏苍老遒劲,四季常青,相传最大一株为许真君亲手所植。宫门左侧的八角井,相传当年许真君铸铁为柱,链钩地脉,以绝水患。宫外还有大量的辅助建筑,如接仙台、云会常、冲升阁等形成一个以万寿宫为中心的古建筑群。远眺西山万寿宫,万顷绿海中,琉璃瓦黄绿相间,绚丽多彩,飞檐串串铜铃,金光闪烁,层层斑斓的宫顶,突兀鹤立,天地氤氲、万物化淳,疑是天上宫阙。铁铸大吊针,重二吨余,入夜钟声宏浑悠扬,能传十里之遥。

    万寿宫历来香火极盛。由于传说八月初一为许逊全家四十二人升天之日,南昌民俗将许逊逝世日定为“升仙日”,家家斋戒礼拜,有的还前往万寿宫进香朝拜,相沿千年而香火不绝,竟形成朝仙的风俗。自清代以来,每年七月下旬到九月初,方圆百里各县的大批信众也前往进香,朝拜的人越来越多,宫门前车水马龙,院内青烟氤氲。清道光《靖安县志》记载:“八月,邑人朝拜许真君,恐走趋后。有膝行至生米乡之铁柱观者,盖其上升处也。”在赣南广大乡村,人们因路途遥远而难以亲自前往进香,就在八月初一至十五期间,悬挂“真君老爷”画像,举行半个月的祀神活动。

    古时西山万寿宫庙会盛况,净明道书中记载颇多,也较详实。如《修真十书·玉隆集·续真君传》云:“每岁季夏,诸卿士庶,各备香花鼓乐旗帜,就寝殿迎请真君小塑像幸其乡社,随愿祈禳,以蠲除蝗。先期数日,率众社首以瓜果酌献于前殿,名曰割瓜,预告迎请之期也。真君之像凡六,惟前殿与寝殿未尝动,余皆随意迎请。六旬之间,迎请周遍。洪瑞之境,八十一乡之人,乃同诣宫醮谢,曰黄中斋。七月二十八日,仙驾登宫左之五龙岗,禁辟虎蛇,自古以然,谓之禁坛。故远近祈禳之人,昼夜往返,绝无虎蛇之患。仲秋号净明,自朔旦开宫,受四方行香祷赛荐献,先自州府始,远近之人,扶老携幼,肩舆乘骑,肩摩于路。且有商贾百货之射利,奇能异技术之逞巧,以至茶坊、酒炉、食肆、旅邸,相继于十余里之间,终月乃已。常以净月之三日,仙仗往黄堂观谒谌母……”资料详尽地展现了古时万寿宫庙会的繁华,并对庙会的时间、庙会前期的准备、庙会的礼节、庙会的规模、庙会的商业、庙会的高潮等多方面,作了详尽的叙述。

    庙会期间,祭祀活动是最重要的内容。要“设黄篆大祭,邀请道流,三日三夜,升坛进表,上达玄元,作礼焚香,克意诚请”。信众通过参加祭祀活动来表达自己对许真君的崇仰和祈福消灾的美好愿望,“南朝”、“西抚”成了西山万寿宫庙会独有的传统祭祀活动。“南朝”指的是,农历八月初三,信众从西山万寿宫抬出许真君神像,前往松湖黄堂宫拜谒谌母,此仪式据说始于唐宋,而在明万历前负责护送神像的是当地属于同里的金田和泉珠十五姓氏;“西抚”指的是,上元节后第一天,信众从西山万寿宫抬出许真君神像,向西去高安祥符观的巡游。

    前往西山进香的信众,或单独前往,或结伴同行,较普遍的是组成“朝仙会”前往拜谒。朝仙会一般是以自然村为单位组成,成员为本村村民。每个朝仙会里均有“头香”、“二香”和“尾香”各一人,其余则为普通会员。据光绪《南昌县志》载:“朝旌阳宫,村人争醵钱为香会,名‘朝仙会’。自初一始会,或数十人,或十数人,一人为香头前导,刻蛟龙长二三尺佩于左,一人为香尾殿后,荷红旌书‘万寿进香’四字,余皆簪帽长衫,鼓乐群行,示大患既平,民气欢腾。佩蛟龙者,谓就驯扰,以象其功也。日数十百群,鼓乐喧阗道路。是日多轻阴,俗呼为‘朝拜天’。”而丰城地方志亦认为,本县境内“崇祀许旌阳,结会进香,几无村无之,大村或至数会,按岁轮值,司安仙、谢仙之责。每年七八月间,往西山朝谒。城内复有‘盔袍会’,由永保、永佑、永宁、永长、永丰、永恒六会轮带盔袍,于每岁八月朔,宿山上盔袍。”直至清末,以十数人或数十人构成的香会组织,仍是南昌及周边民众前往西山进香的主要形式。从民国初期重修西山万寿宫的捐款来看,这类朝仙会组织为数众多,地域遍及南昌、新建等地,其中丰城更是多达近两千个。

    庙会前夕,万寿宫内道士斋戒沐浴后,举行道场科仪活动,然后给许真君神像净身、换袍,以祈求许真君降临赐福。换袍仪式在万寿宫主殿举行,换袍的风俗则来自于许逊治理赣江水患的传说。相传许逊治水后,丰城、高安两地的百姓获益最多。于是,每年庙会的朝仙日,两地信众争相给许真君披道袍,以示感恩之情,并认为许真君披上自己所献的道袍时间越长,自己所能得到福运越多,如此不免产生纠纷,甚而引发争执及械斗。据新建县《西山志》记载,历史上万寿宫庙会时期发生过两地信众因换袍时间先后、长短而引发的械斗,民间也有两地信众因朝仙换袍而争请武师相助的传闻。

    如今的西山万寿宫庙会习俗,大体由古时沿袭、发展而来,但改变了朝仙日由各地信众给许真君披覆道袍的旧习,转而由净明道士统一给神像披袍,以避免信众相争。江南一带的道教宫观,庙会时间最长的当属西山万寿宫了。每年农历七月二十晨旦,庙会开朝,接受四方信众拜谒。新建县及周边十几个县市的善男信女,在家熏沐斋戒过后,陆续赶来进香,一群群,扶老携幼,顶礼膜拜。庙会绵延持续,弥久不散,可至十一月上旬才渐近尾声,其间高潮迭起,热闹非凡。据说,近年的农历七月三十至八月初一,这两天有组织的朝仙进香团就达五六百之多,零散香客信士不计其数。朝仙进香团多以宗族为单位,皆冠有其名,如“丰城剑邑万寿进香”、“樟树熊氏万寿进,他们多半留宿各大殿堂以沐福主之福。

    ******

    (本章完)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