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里的爱情
字体: 16 + -

第一章童年的成长

    thu aug 04 05:44:14 cst 2016

    第一章童年的成长

    “东儿,东儿。东儿。这小子又跑哪去了?到吃饭的时候就不见人了,这孩子。”一个穿着花布衫的中年妇女正站在一个四合院的门口,面朝马路的方向看了看;边搓着一双面手边摇了摇头唠叨了一句,脸上充满了慈祥的微笑。

    这个妇女是马村杨明的老婆,名叫李兰;而她口中的东儿就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名叫杨东,因为生杨东的时候是在东边的田地里;所以取名叫杨东,同时也希望他能像早起的东边太阳一样照耀四方。

    李兰又等了会还是没见杨东的影子,但却看到从马路东面来了个人,正是她的妯娌。也就是杨东的婶子,名叫王香。是村里有名的辣妇,村里很多人都不愿和她往来。杨东的母亲原先因为是妯娌,所以倒是和她走的很近。直到有一次因为菜园的事两人闹得很厉害,这才渐渐地疏远了。

    杨东的母亲见来的是王香,转身就准备回家。但王香隔老远就看到了杨东的母亲,看到杨东的母亲要回家;嘴上附上了一丝冷笑,上次因为菜园的事。村里面的人都帮杨东的母亲,让自己在村里面丢尽了人。这次怎么也要好好说她一下,以解心头的那口恶气。

    想到这脚下不禁加快了步伐,笑道:“吆,这不是李兰吗?怎么找杨东啊?”本来脚已经迈进院门的杨东母亲,听到王兰的话。不禁停了下来,心里想道虽然杨东的婶子不讲理;说话也不好听。但毕竟是妯娌,又是杨东的婶子。低头不见抬头见,往后还需要相处。总不能一直不说话吧,想到这迈进院门的身子又转了回来。笑道:“他婶子啊,你怎么在这?刚从地里回来啊?”王香听到杨东母亲的话,心里不禁哼了一声。心道“要不是为了损你一下,我才懒得和你答话”

    心里虽然这样想的,但是脸上还是充满了微笑。说道:“是啊李兰,我不能和你比啊。你家有杨东帮忙,地里活轻快;我们家那口子自从有了厂子整天忙着赚钱,而我儿子晓峰还要学习考大学呢;家里就剩我一个人了,不干没人干啊。怎么你家杨东没在家啊?又出去玩了?不是我说你,杨东都多大了;要好好干点地里活,别整天游手好闲跟个混混是的。”杨东的母亲听道王香说的这些,本来微笑的脸不禁僵住了。

    王香看到杨东的母亲这样,内心不禁乐开了花。“小样,姑奶奶今天可算出了一口恶气。”杨东的母亲嘴张了张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自己好心想和她解开疙瘩。处个妯娌和和气气的,没想到自己还没有说什么;杨东的婶子就这样不留情面的来了一顿。杨东的学习自己知道确实不如晓峰,但是不管怎样杨东都是自己的儿子。再说谁说学习好将来就一定有出息了,每个人的道德素质才是最关键的。

    晓峰是学习好,但是教养和素质方面却不如杨东。就比如说碰到村中老人或长辈,杨东总是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的叫着;而晓峰不但不会叫,还会因为母亲和村中长辈的关系不好而去骂他们。所以说村里人并不喜欢晓峰,同时村里人也认为;晓峰的这种待人处事和王香教育脱不了关系。但因为杨东的二叔杨天,也就是晓峰的爸爸王香的老公;在村里开了一家食品厂,很多村里人或者亲戚在里面干活;所以碍于杨东的二叔,村里人也没有过多去说什么。杨东的二叔对王香的所作所为也是很生气,但是杨东的二叔是个怕老婆的人。在说了几次被王香顶了回去之后,也就不管了;借厂子忙直接搬到工厂住了。

    杨东的母亲看到杨东二婶的得意样,干笑了两声,没有再说什么。笑道:“他二审,我会看住东儿的,东儿虽然贪玩点;不过却孝顺、懂事。”

    杨东的二审听到杨东的母亲这样说,笑容的脸突然僵住;大声道:“吆,你这话说的。你的意思是我家晓峰就不孝顺、懂事了?”

    杨东的母亲听到王香这样说连忙说道“他二审你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晓峰这孩子挺好的,学习好又懂事。”

    杨东的二婶听道杨东的母亲夸自己的儿子脸上充满了笑容,刚刚有点的不愉快也消失了。菜园的事受得气也出的差不多了,今天的目的也达到了;想到这再看看杨东母亲吃瘪的脸色,笑道:“李兰啊,那你继续找杨东吧?干了一早上活了,我还要回家休息下;给晓峰做饭呢。”说完转身就准备往家走,也没在理杨东的母亲。

    当杨东的二婶刚转完身没走几步的时候,正好看见杨东正从不远的地方往这走。而杨东的母亲因为王香挡住了视线,没有看到杨东。王香眼珠一转,心想正好上次菜园的事让自己受尽了气;回家又让杨东的二叔说了一顿,两人闹得不欢而散,心里对杨东母亲的恨更加深了。刚刚呲不完杨东的母亲,心里得气消了大半,正想找机会在出出气的时候;杨东恰巧回来了,心想这次正好借着杨东再呲不一下杨东的母亲。出够自己的气,省的村里人还以为我怕她了。想到这王香故意放慢了脚步,假装没看见杨东继续往前走。

    杨东的母亲看到王梅走了,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没有放在心上,转身关上了门;准备去杨东的发小马康家找杨东,因为两人从小就在一起长大,经常在一起玩。应该这次又去他家了,想到这正准备往马路方向走却看到杨东已经往回走了;杨东的母亲气道:“这臭小子,终于舍得回家了。”但脸上却浮现出了一丝慈祥的笑容。但她却没有看到离杨东不远的王香正在放慢了脚步,故意在等杨东;更不会想到杨东的亲二婶会把对自己的不满,以及受气出到杨东身上。

    而远处走着的杨东正看着手里刚刚从自己发小马康那拿回来的泥塑,心里美滋滋的。这可是自己花了一早上和马康一起做出来的,做好了之后一人一个。本来两人还想再做几个,可是马康的母亲做好了鱼已经准备开饭了;马康的母亲让杨东坐下来一起吃,杨东看了看桌子上的鱼。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这是马康的父亲昨天下午在河边逮到的。杨东不记得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吃鱼了,自己从小爱吃鱼可是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不能时常吃到鱼,只能过节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

    杨东看着桌子上的鱼,正想点头答应,可是猛然想道自己的母亲还在家做饭;等着自己。现在肯定等着急了,想到这急忙跑出门外。说道:“谢谢婶,你们吃吧;我回家吃了,我妈还等我呢,吃完饭我在找马康玩。”说完就不见了踪影。

    马康的母亲急忙道:“小东子,我给你成乘点;你带点回去吃。”可是当马康的母亲端着一碗鱼,从正屋出来的时候却看到杨东已不见了踪影。马康的母亲笑道:“这臭小子,跑的倒挺快;不过却道是个懂事的孩子,好孩子啊。”

    “是啊,杨东这孩子确实是个好孩子,不仅懂礼貌;还很孝顺。杨东很小的时候杨明就在外打工,杨东就学着帮着他妈做事。哎有这样的孩子是个福气啊。”在马康母亲的身后一个皮肤黝黑壮实的汉子说道。

    “谁说不是呢,哎。”马康的母亲说道,“唉,孩子他爸你不吃饭,你怎么出来了?小康呢?”原来和马康母亲说话的是马康的父亲,名叫马延。马延说道:“小康在吃饭,我本想出来叫小东一起在这吃,看到小东走了;你端着鱼也出来了,我就跟在你后面一起出来了。”马康的母亲看了看杨东消息的背影,不禁有些感慨,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孩他娘,要不你把鱼给送过去吧;杨明没在家,他们娘两也够辛苦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好吃的都给了杨东的奶奶,杨东现在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补补营养。”马康的母亲听道马延这样说,不禁点了点头。

    说起杨明一家,村里人没有不知道的。杨东母亲的待人处事,对杨东奶奶的种种孝顺。在村里已经传开了;随处都能听到村里人在夸杨东母亲,不为别的;只为那种对别人的爱,对老人的孝。当邻里间有困难的时候,她永远是乐于帮助;当有好吃的时候,自己舍不得吃永远是先让杨东奶奶和杨东吃。

    想到这些,马康的母亲二话没说解下做饭的围裙;塞到马延的怀里,端着鱼大步朝杨东家走去。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