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神探郑如龙
字体: 16 + -

第4章 宝钞之迷

    四

    李如龙一笑,一低身子,坐在石椅上,捡起几颗五香炒瓜子轻轻嗑起来。

    甄协理与刘大掌柜对视一眼,揣摩着话头说道:“李大人来之前,我和刘大掌柜也正在商议此事……”

    李如龙摆摆手,笑道:两位老哥都是自己人,千万不要什么大人长大人短的。我义父他老人家就最不喜欢这套,我也不喜欢。如果两位看得起我李如龙,就叫我一声李兄弟,便是皆大欢喜。大人什么的虚衔,千万休要再提起了。”

    甄协理自来周旋于商场与官府之间,深知官府中人极重面子与名位,便只是衙门里的差役,小吏,虽然不过无品无级之人,但倘若平民进来,低眉顺眼的叫声“大人”,那原本不该受用之人依然是眉开眼笑,心满意足。所以甄协理做买卖自来于礼数一道看的极重,头衔名称绝不可错一丝半毫。此时突然听李如龙这么一说,反倒愣住,支吾几声,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李大掌柜毕竟与李如龙和延寿寺诸人打过几次交道,知道“保龙会”组织极其神秘,又深受创始人―――黑衣宰相姚广孝的“近天道,隐风尘”的思想影响。大多数成员为人刻意低调,行事隐秘不留痕迹,对内除了三大档头,皆彼此呼为兄弟。对外则只自称寺人某某某,姓甚名谁一概不说,更不提及自己的官职身份。所以听李如龙如此一说,李大掌柜自然会意,当下轻咳一声,对甄协理点点头,说:“老甄,李大……李兄弟,是我大明不可多得之豪侠剑客,笑傲武林名川,游走江湖烟波之上,原本与纯粹官府之人颇有不同。何况李兄弟乃当今圣上重臣郑公公义子,负责很多民间察访寻觅之责,称呼头衔反倒容易坏事。既然李兄弟如此说来,我们自然恭敬不如从命便是。”

    甄协理与刘大掌柜搭档多年,最是心意相通,刘大掌柜如此说来,甄协理心中明白,当下抱拳道:“如此说来,鄙人更是敬佩李……李兄弟的胸襟气度。不愧是延寿寺大档头。”

    他这句话说的可谓十面光滑,既推崇了李如龙的地位,又点出自己敬佩之意。

    李如龙点点头,微微一笑,也抱拳回礼:“今日得见甄协理,才知裕泰钱庄如此兴旺发达,汇通天下,果然是人才济济。幸会幸会。”顿了顿,李如龙问道:“方才您说您和刘大掌柜正在商议近日各地市场突然涌入的大量假冒大明宝钞的事,可有什么眉目?”

    甄协理瞧了刘大掌柜一眼。刘大掌柜用手捋着山羊胡,似乎在思考什么。

    甄协理咽了口唾沫,说:“不瞒李大……李兄弟,我和大掌柜其实去年年末就发现市场上出现了假冒的大明宝钞。最早一批出现在广州各海货码头,主要是小商小贩拿来交换买卖。但是由于规模较小,以为又是海外盗匪团伙制作的劣品拿来哄骗无知渔民村户。那知刚翻过年,我们裕泰钱庄海南分号就送来从当地市面上截获的各种面值的大明宝钞赝品。我初次看到也是大吃一惊,其实以往市场多有伪造大明宝钞之事,只是一来我朝严刑峻法,敢伪造宝钞者死,株连三族,群丑宵小莫不畏惧。二来,自当今圣上继得大统,我朝从朝鲜藩国引入了全新的高丽贡纸和防伪秘术,使得大明宝钞更难被伪造,赝品也极易被识别验出。但是……”

    说到这里,甄协理抬头看了正襟危坐的李如龙一眼,叹口气,微微摇摇头。

    李如龙目光如炬,道:“说下去!但是如何?”

    甄协理挺挺腰腿,上身略微前倾。声音放轻,说:“但是这批大明宝钞奇就奇在,它几乎看不出是假的!”

    李如龙似乎心中早有算计,“哦!”了一声,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安静的听甄协理讲述裕泰钱庄了解的情况。

    甄协理说着从怀中摸出一个牛皮信封来。撕去封口,伸两指从信封中夹出三张不同颜色的方形纸票来。

    将方形纸票摊开递给李如龙道:“请李大……李兄弟过目!”

    李如龙伸手接过三张纸票,摸了摸,脱口而出:“这是你们海南分号截获的仿造大明宝钞?”

    甄协理点点头,叹息一声,说:“不错!这正是本号搜获的市面上近期泛滥的仿造大明宝钞。李兄弟认真验看,比之户部和中书省发行之大明宝钞,可有那里不同?”

    密室中毕竟烛光昏暗。李如龙将三张如扇面大小的纸票举起来,照着烛台光亮细细查看,上上下下翻来倒去,验了几遍,又放在桌子上,一张一张比对。半晌,叹口气道:“以假乱真到如此地步,也是难以置信,居然真看不出与户部宝钞有何不同之处!还请甄协理指点。”

    甄协理说:“大明宝钞非比寻常之物,虽借鉴于胡元时代纸钞,但到了本朝,早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市井流通之众,百姓用度之繁,商贾交易之信,都与前朝是不可同日而语。故而自洪武皇帝开始,就在宝钞上勾画防伪,多设机关。户部,市舶司,三大户部直属兑换钱庄都有验钞方面的专家里手。我们裕泰钱庄则首推刘大掌柜和“赤炼眼”董茹梅董先生。因此这钞面上多重防伪之奥秘,还需请刘大掌柜细细道来。”

    刘大掌柜轻咳一声。淡然一笑:“甄老弟过誉了。我也是凭借自己多年钱庄打理积习的一点经验,略微窥的一二,浅显之见,难免贻笑大方。”

    李如龙拿起三张大明宝钞中的一张,又细细瞧了一遍,满脸疑惑,将宝钞递给刘大掌柜道:“只最近半个月,顺天府周边三河、武清、香河、漷县四县就发现了大量仿造度极高宝钞。这些宝钞流入市场,扰乱商货往来,钱顿贱,米立贵,民不甚其扰,官难以为禁。家师觉的似乎颇有不妥之处,又知道裕泰钱庄分号遍布天下各水陆码头,掌握大明各州府县钱钞市场动向,故而命我路过洛阳时专门拜访两位掌柜。了解各地到底有多少类似伪造宝钞流入市场,好理清思路,查破如此猖狂妄为的造钞贩币团伙,以儆效尤!”

    刘大掌柜双手接过青色金边宝钞,定睛细瞧,却是一张户部奏准印造的一贯钱的钞票。

    按照洪武初年所定钞法规定,市场上钞,钱,银并行。一贯宝钞在市面上可以兑换一千文永乐通宝制钱,一千文制钱可以买得白米一石。与白银黄金的兑换则按照洪武时通例,一贯宝钞兑换一两白银,四贯宝钞兑换一两黄金计算。

    不过“靖难之役”后,由于朝廷迁都北京后,征调天下民夫工匠重修京杭大运河,又与漠北蒙古多次征战,大前年新立交趾布政使陈季扩起兵做乱,欲自立新安南王。圣上大怒,三命张辅督师,发兵二十万围剿陈季扩残部。天朝大军虽然取胜,但朝廷财政实在已是拙荆见肘,国库空虚,军饷短缺,主管户部的夏言吉夏大人于是呈请当今圣上,增设宝钞都提举司下印钞局三处,日夜不停印发宝钞。由于短期内宝钞发行量大增,与金银,铜钱汇价急跌。

    此时洛阳市面,一贯宝钞只能兑换得500文制钱,跌价几乎五成。若要兑换银两,则折价还要更多些。宝钞价贬,金银与永乐通宝升值已露端倪。

    刘大掌柜知道近期宝钞跌价不止,除了户部新规导致的新钞发行大增而旧钞回收渠道较少,发行量大却无金银抵押外,与市面上突然大量涌入的几乎以假乱真的大明宝钞有莫大关系。

    当下拿起这张一贯宝钞来上下打量一番,又在烛光下翻过面去用手指细细抚摸宝钞四角。片刻,刘大掌柜轻吐一口气,微微一笑,对李如龙说:“李大……李兄弟请看此钞。”

    说着将宝钞拿在手中,借着烛光展开给李如龙看。

    李如龙索性站起来,把身子凑到跟前,也是仔细验看。问道:“此宝钞看来看去,就是真的。可偏偏却是假的。还请教刘大掌柜假在何处?”

    刘大掌柜脸上浮现一片得意之色,随即一闪消失。又恢复了朴素木讷之态。

    清清嗓子,说:“户部和中书省发行的真的一贯大明宝钞,七年前开始使用朝鲜水磨密纹防伪技术。这宝钞中间印刷的十串制钱图案,都是有水磨密纹的。摸起来就仿佛草尖滑过皮肤的感觉。李兄弟摸摸这张假的大明宝钞,看是什么感觉?”

    李如龙伸手去摸大明宝钞制钱图案,手指触碰之处,似有草尖顶住皮肤。

    “摸起来与真的宝钞并无区别呀!”李如龙有些疑惑。

    刘大掌柜点点头,掳着山羊胡笑道:“以前假钞,皆无法做出凹凸纹理。此批假钞,却有过人不凡之处,且不说这印钞纸料尽然与高丽贡纸同出一脉,单说这批货的水磨纹理,嘿嘿,摸起来确实还挺像那么回事,真是费尽心机啊。不过与真的大明宝钞手感还是略有差别。”

    李如龙道:“愿闻其详。”

    刘大掌柜说:“李兄弟刚才伸手所及,是否觉的纹理接触肌肤时略有粗糙生涩之感呀?”

    李如龙说:“与平日用的宝钞似乎并无区别。”

    刘大掌柜从怀中摸出一张蓝底黑票,也是一贯钱的户部监造大明宝钞,说:“这张是真的。来来来,你仔细对比下两张异同。”

    李如龙接过真钞,先在真钞钞面上摸索片刻,又伸指在伪造钞票串钱图案上揣摩几下,点点头道:“却是如此。细摸之下,似乎真有不同。主要是图案凹凸接触皮肤的地方,比较起来,真钞柔和光滑,而伪钞则略有锯齿之感,有点滞涩之意。不过并不分明,需要仔细揣摩才能体会出来。”

    刘大掌柜点点头,捋着胡须说:“这批伪造大明宝钞材料,纹理都做的惟妙惟肖,足够以假乱真,尤其可怕的还在另一点!”

    李如龙道:“愿闻其详!”

    刘大掌柜拿起一张伪造大明宝钞,靠近烛火,将方形的大明宝钞正面展开,在烛火上映照。那宽大的钞体右上角显出淡淡的一个水印文字:火。

    大明以火为尊,洪武皇帝朱元璋认为,元是北方草原政权,属水,为阴。而大明崛起于长江之南,属火,为阳。以阳制阴,以火克水。则明必强,元必亡。另外,大明脱胎于元末明教大起义,很多将军重臣都是明教教徒,洪武皇帝自己也在小明王手下当过差,明教又叫拜火教,火意味着大光明。尤其为明教众教徒推崇。故而洪武皇帝后期将大明宝钞防伪字符定为:火字。

    李如龙拿着另外一张真的大明宝钞,在烛光映射下,也显出一个淡淡而模糊的火字来。

    “这看不出什么不同啊?”李如龙扭头看那张,两个火字若影若现,排成并行。

    刘大掌柜呵呵而笑,捋着胡子慢条斯理的说:“左边我手上这个火字似乎有些奇怪呀,李兄弟你再仔细观看。”

    李如龙眯起眼睛仔细看时,但见那个火字左右笔画在中间粘连在一起,模模糊糊似乎像个火字,但再认真细看时,却是个:文字!

    “这个……好像……好像是个文……文字……”李如龙吐口气说。

    刘大掌柜道:“不愧是我大明神探啊,眼力不俗。不错,这就是这批突然出现于市场上的高仿假钞的一个怪处。”

    李如龙眉毛一挑,似乎明白了什么,说:“刘大掌柜您是说,在印钞纸料一模一样,水印技术和纹理凹凸技术都足以以假乱真的情况下,这伙人居然故意在这个暗字符上留下破绽。其中必有蹊跷,是吗?”

    刘大掌柜点点头,盯着手中两张一模一样的大明宝钞一言不发。甄协理摸着下巴也是若有所思。

    李如龙沉默片刻,突然抬起来头来,问道:“刘掌柜,据我所知,高丽贡纸由朝鲜纸张专造局制造,所有数目都有记录,再经过各市舶司转运,送入南直隶和顺天府的宝钞提举司秘库封存,用时计数提调。每张高丽贡纸从制造到上机印刷都有记录。这批伪造大明宝钞居然也用的高丽贡纸,岂不怪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