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三国
字体: 16 + -

第185章 刻玺北方

    春宵一刻值千金,洞房过后,袁怡,名正言顺的,成了陈平的女人。

    为了陈平与袁怡的婚事,喜静的袁逢,特意让喜庆之日,延续一天。

    这一天,道贺者数不胜数,除了陈平的部下外,多是以袁姓开头。

    很显然,陈平,以成了半个袁家人。

    成了袁家的女婿,当然要改口。陈平叫袁逢为伯父,叫袁术,袁胤为舅兄。

    当然,陈平还有一个舅兄,那就是远在渤海的袁绍。

    因道路遥远,袁绍没有来祝贺。但袁绍亲手写的信件,终于到达了汝南袁府。

    信件为两封,一封为道贺之信,另一封为炫耀之信。

    道贺之信,言。

    “得知平弟娶我小妹袁怡,兄长欣喜也。待回到关东,来冀州,你我兄弟把酒言欢。”

    道贺之信着实太短,在陈平看来,显得很没有诚意。

    但为何要在冀州,袁绍不是在幽州的渤海么。

    陈平不解,接过另一封炫耀之信,看了起来。

    炫耀之信,言。

    “袁某,袁绍袁本初也。乃汝南袁府的第一长子。”

    “得祖宗庇佑,袁某收天下智士,御天下勇士,当报效大汉,成大汉梁柱,扛鼎之人。”

    “原冀州牧韩馥,自知德行不够,不可再行担任冀州牧,已将州牧之位,让与我袁绍。”

    “此乃众望所归也。冀州百姓奔走相告,普天同庆。”

    “借此良机,袁某欲刻玺北方,刻得玉玺,尊幽州牧刘虞为新皇,带领吾等荡平董卓。”

    “待立得新皇后,袁某会尊新皇之意,发海内诏令,再次歃血为盟,汇集天下英雄豪杰,讨伐董卓。”

    “冀州牧,袁绍拜上。”

    看着袁绍的炫耀之信,陈平满脸动容。

    陈平没想到,他还没回徐州,袁绍就代替了韩馥,当上了冀州牧。

    更让陈平没想到的是,袁绍刻玺北方,行代立之事,要拥护幽州牧刘虞为新皇。

    陈平相信,不到三日,袁绍的这封炫耀之信,定会引起海内震动。

    所有诸侯,所有势力,都会震惊袁绍之作为。

    “哼。袁绍真乃狂傲之人,献帝尚在,袁绍尽然行代立之事,真愚蠢也。”

    “父亲,公路请求父亲,将袁绍驱除袁家,袁家世食汉禄,袁绍另立新皇,端得不为人子。”

    袁术的愤怒之言,让家主袁逢眉头紧皱。反复思考后,袁逢摇了摇头,道。

    “董卓行废立之事,废少帝,立献帝。然天下,还是汉室的天下。”

    “今袁绍刻玺北方,行代立之事,立幽州牧刘虞为新皇。天下,亦是汉室的天下。”

    “二者如出一格,同根同源,只要皇帝姓刘,不管是灵帝之子,还是汉室宗亲,天下百姓都可接受。”

    “公路,汝无需担忧袁家声望。”

    家父袁逢的话,让袁术长叹一口气,袁术看着北方,咬牙切齿。深深的嫉妒他的哥哥,袁绍。

    袁绍这封炫耀之信,当真是气坏了袁术。看到袁术如此,陈平连忙安慰。

    现陈平在袁术地盘,陈平必须要处处小心,合着袁术的意。

    “公路兄,袁绍刻玺北方,行代立之事,平痛恨也。”

    “正如公路兄所言,如今献帝尚在,怎可另立新皇,袁绍,是在公然挑衅皇权。”

    闻陈平之言,袁术舒心不少,拍着陈平的肩膀,道。

    “平弟,还是你懂我啊。”

    “陈平,如今此信一出,你可看透袁绍此人。”

    陈平顺着袁术的话,连忙道。

    “袁绍此人的品行,当真不如公路兄也。还是公路兄看得深,望得远。”

    陈平的话,让袁术哈哈大笑,但想着袁绍的所作所为,又开始丧气起来。

    二袁争锋,袁术与袁绍之争,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我袁术是嫡长子,袁绍只不过是个庶出。为何袁绍,总压我袁术一头。袁术,是真的不服气。

    正当袁术叹气之时,一份急信,从汝阴快马加鞭,被骑士连夜传来。

    当袁术看过信后,满脸不可思议。时而悲伤,时而兴奋,这让袁术身旁的陈平,一阵好奇。

    看着不解的陈平,袁术也不避讳,将此信,递给了陈平。

    陈平接过信,看到信中的第一句话时,满脸震惊。

    陈平没想到,这封信,竟然是孙策所书。

    上书道。

    “孙策拜于主公。此信,乃孙策败于刘表后,悲愤而书。”

    “吾等先锋军返回江东,在长江之上被刘表埋伏。刘表凿船射箭,先锋军损失惨重。”

    “家父孙坚被黄祖射杀,以葬身长江之底。先锋军损失两万五千余,欲寻主公相助。”

    “年初讨伐董卓,家父孙坚救下袁怡外,另得一玉玺,发七彩之光,是为传国玉玺。”

    “今孙策,欲将传国玉玺交与主公,换些许粮草,兵马。供我江东儿郎,安然返回江东。”

    “孙策,敬拜之。”

    孙策的信,陈平反复读了三遍,但内心仍然震动不已。

    孙坚,被誉为江东猛虎的孙坚,竟然真的死了。并且真得是传国玉玺害死的。

    孙坚的死,让陈平难过。

    陈平很想让孙坚死,而孙坚也的确死了。但孙坚突然起来的死,让陈平莫名的空虚。

    陈平想得是,能在沙场之上,光明正大的杀死孙坚,这才是陈平最希望看到的。

    搞些小动作,不过是为了削减孙坚的实力。

    让陈平更没有想到,袁怡,竟然是孙坚救下的。

    陈平与袁怡联姻,恐怕死去的孙坚,亦不会想到。

    文台啊,文台。我陈平害你,而你救下的袁怡,现今成了我陈平的救命之人。

    这真是时也,命也。

    想着与孙坚的恩怨情仇,陈平满脸悲伤,长叹一口气,

    “平弟,你为何叹气。你与孙坚有着大仇,当高兴才是啊。”

    袁术的问话,让陈平感慨道。

    “公路兄,平与孙坚有大仇,但是此仇,乃战场之仇。需要在沙场之上,才能报仇。”

    “如今仇人,亦是对手以死,陈平心空也。故而发出长叹。叹文台薄命也。”

    陈平之感慨,让袁术动容。

    陈平与孙坚,都是好男儿,当得英雄惜英雄也,

    孙坚的死,袁术很难过,损失了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袁术怎能不难受。

    然信中提到的传国玉玺,又让袁术好受了些。

    传国玉玺,从秦朝流传,如今以经历五百年,我袁术有了传国玉玺,可施行帝诏。

    有了传国玉玺,定可压袁绍一头,已解心中怒气。

    袁术看着陈平,决定问一问,问一问陈平,对传国玉玺的看法。

    “平弟,信中提到了传国玉玺,你怎么看。”

    袁术的问话,让陈平心中一紧。这个问题对与陈平来说,极为有难度。

    陈平根据前世记忆,深知传国玉玺归与袁术,袁术定会膨胀。

    以至最后,袁术靠传国玉玺称帝。最后被各路诸侯反抗,直至身死。

    陈平绝不会怂恿袁术称帝,如那样,陈平将于天下为敌。

    陈平左思右想后,有了答案。陈平看着袁术,道。

    “传国玉玺,是天命的象征。如今袁绍刻玺北方,所刻的玉玺,怎能和传国玉玺相比。”

    “公路兄有了传国玉玺,相当于有了帝诏,正可打击袁绍的傲气。”

    “如今袁绍刻玺北方,代立刘虞为新皇。公路兄可用传国玉玺,写下诏令,传播海内,阻止袁绍干这荒唐之事。”

    陈平的话,让袁术目光大亮,进而哈哈大笑起来。

    二袁争锋,你袁绍刻玺北方,代立新皇。我袁术得传国玉玺,行天命正义之道,定让你袁绍不能得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