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从挽明开始
字体: 16 + -

第107章 大唐荣耀

    武则天下旨让太子李显监国,由太子李显代行处理国政,也给自己安排了退位的后路,说:“朕以后将是李唐的皇太后,死后与高宗合葬,但我的碑文就不写任何东西,立一块无字碑。”

    袁嘉升说:“皇上英明,这个臣理当办到。”

    当日,武则天就让上官婉儿传旨,自己搬到上阳宫居住。

    袁嘉升派自己的心腹禁军保卫武则天,好让她安静休养,颐养天年。

    武则天也同意了,并让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等子女定期轮流去请安。

    李显监国,论功行赏,收拢人心,李姓子弟多加封赏:太平公主被加封为镇国太平公主,加封食邑五千户。

    太平公主的四个儿子武崇行等都被封为一字王。

    相王李旦也加封号,授予安国相王,李隆基也被从二字临淄王加封为楚王。

    太子妃韦氏要求封已故的父亲韦玄贞为王,太子李显也不顾朝臣反对,封了他个上洛王。

    袁嘉升也得到大量封赏,地位俨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随即去前线,率唐军三十万抗击来犯的突厥敌军。

    在大唐边境,北风扑面,白云苍狗,袁嘉升望着身后的大唐骑兵队伍,信心十足。

    大唐这些年,引进了很多彪悍的突厥战马,士兵们也勤加训练,配备精良马刀。

    正所谓“汉家雄魂,唐家气魄”,在军事上,大唐有“犯大唐者,虽远必诛”的实力。

    想当年,还是秦王的李世民率三千铁骑,就在虎牢关一举击溃窦建德的40万大军。

    大将军李靖,率领三千铁骑,奔袭千里,迂回包抄,在冰天雪地之间杀入突厥大营,将战斗力极强的10万突厥大军杀得丢盔卸甲。

    要知道,强大的大唐骑兵,高举马刀,在历史上一路砍杀到了中亚,大唐的疆域才那么辽阔。

    此时袁嘉升的三十万唐军里,有三万是骑兵,马蹄过处,人流攒动、尘土飞扬,所以他并没有把二十万突厥大军放在眼里。

    那天,唐军抓到一个突厥的“生间”默利,五花大绑,押到袁嘉升的大帐中。

    生间,就是双方行军打仗时,到敌方军营刺探情报的间谍。

    袁嘉升看了一眼这个突厥生间,看起来很傻、很愚,长相还奇丑!

    “叫什么名字?”

    “默利。“

    ”突厥人?“

    ”是。“

    ”怎么被抓的?“

    ”倒霉!“

    这个默利,非常敬业,日夜兼程、食不果腹,准备到唐营刺探情报。

    不巧的是,躲在草丛中的默利,碰到了出来解手的两位唐军,被看破了身份,被五花大绑直接送到袁嘉升那里。

    不一会,他就饿得两眼昏花。

    ”来人,给他几个烤馕和大饼!“袁嘉升让人给默利松绑了,也没有多加审问。

    等默利吃完了,袁嘉升让人放他走。

    默利感觉不可思议:“你们要放我回去?”

    袁嘉升一笑,说:“是呀,放你回去,你身为生间,必然要回去复命吧。你就这样告诉你们的可汗黑木贴儿,以后想知道唐军情报,直接派人来问就是。”

    ”直接来问?“默利很惊讶,将信将疑转身就走。

    他刚迈出一只脚,袁嘉升又道:“等等,你回来!”

    “糟糕,唐军主帅莫不是反悔了?”默利的心乱了,停了下来。

    “来人呀,给他拿一双鞋子,真是野蛮之人,连鞋子都没得穿,还敢来犯大唐!”看到默利赤脚,袁嘉升吩咐道。

    默利回到了突厥可汗黑木贴儿那里,说了自己的遭遇:“唐军貌似很有把把握。”

    “是呀,这大唐的军队,可不能轻视。”黑木贴儿心想,此战不能轻举妄动!

    黑木贴儿带人到了大唐边境,并没有直接进攻,他命人在边境修整,派人向大食国索要更多的援助。

    袁嘉升部署完大唐的军队,就和李楷固和骆务整一起,率一万多精骑兵,打马来到突厥阵前:“叫你们可汗出来说话!”

    突厥可汗黑木贴儿听说大唐主帅到了,也打马向前,到阵前对话。

    袁嘉升见了突厥的可汗,必要的礼节过后,大声质问道:“可汗,大唐曾和突厥盟誓,互不侵犯,可汗你为什么违背自己的誓言?你现在领兵前来,是想干什么?还记得渭水之盟吗?”

    “我们当然记得。不过,那便桥之盟,是太宗皇帝与先可汗的结盟。每年突厥颉向大唐献马三千匹、羊万口。但是你们后来却背信弃义,侵占了河套之地。我们现在想要回来。‘’

    黑木贴儿此时还没摸清唐军的实力,不敢轻举妄动,但他说明了兴兵的来意。

    袁嘉升看了黑木贴儿可汗身边有大食的使者,突厥骑兵将领的装备也来自大食国,明白了是大食在从中捣乱。

    袁嘉升心想,擒贼先擒王,便又一抖缰绳,驱马上前,李楷固和骆务整也一起跟在他的身后。

    “你不要过来了。”黑木贴儿没想到袁嘉升靠这么近。

    袁嘉升说:“大唐和突厥曾经盟誓,有什么事相互照应,共同对外。你的军中,现在为何有外人?”

    黑木贴儿看到袁嘉升的脸色异样严肃,说:“本可汗没什么恶意,只是想和大唐商议,只要把河套之地还给我们突厥人,我们就可以即刻退兵。”

    袁嘉升哈哈大笑,道:“你这是讹诈我呀。你们不退兵的话,我们会让你们永远留在大唐的国土!”

    “什么意思?”黑木贴儿问道。

    “你们可以留在大唐的国土,只是以死人的形式!”袁嘉升说。

    黑木贴儿说:“我们既然来到这里,就有必胜的信心!”

    袁嘉升笑道:“什么必胜的信心?我威武的大唐骑兵,会让你感觉到什么是恐惧!”

    黑木贴儿说:“这么说没有商谈的余地了?”

    “我们大唐的土地,从来没有一寸是多余的,河套之地,现在属于大唐的。你现在回头还来得及,否则我让你们见识一下大唐的火器!不用骑兵照样打败你们。让你们见识一下旋风炮、单梢炮、虎蹲炮等轻炮,还有双梢炮、五梢炮、七梢炮等重炮。”

    突厥可汗黑木贴儿不由望了一眼大唐的军队,袁嘉升身披金旐铠,一万多甲骑精兵,穿着玄金山五文铠,气势恢宏,甲光炫日。唐军以逸待劳,士气旺盛。而突厥兵远来疲顿。唐军的先进武器装备狠多,恐怖的抛石机,擂石车等。

    袁嘉升说的炮其实就是抛石机,是利用杠杆原理来抛射石弹或者火球。

    石弹一般是巨石,还有火球,用的是蔺石。蔺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加上火药,包在石弹上,就成火球了。

    袁嘉升的话一下子打击了突厥人的士气。

    突厥的可汗黑木贴儿本来是想趁着武则天病重来大唐捡点便宜,没想到武则天很快就让太子李显监国,平定了局势,此时大唐的军事实力远超突厥,他面色有点犹豫,萌生退意。

    “可汗,你们不能退,我们大食国会全力支持你的!”此时,大食的使者伊斯塔尔趁机给可汗打气。

    袁嘉升早就盯上了这个大食的使者伊斯塔尔,当时伊斯塔尔离李楷固和骆务整不远,又是处于下坡。

    “杀了大食使者。”袁嘉升给李楷固和骆务整使了一个眼色。

    李楷固大喝一声,倒提大月刀,一抖胯下骏马的缰绳,跑下阵来,直冲突厥的军阵。

    李楷固若从天降,杀到突厥阵前,突厥人没有料到这名猛将,一个个目瞪口呆,如波开浪裂。

    反应过来的突厥人都去抵挡李楷固。

    这时,骆务整也提刀飞奔上前,径奔大食使者。

    伊斯塔尔措手不及,被骆务整手起一刀,砍于马下。

    骆务整忽地下马,割了大食使者的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回到大唐的军队,如入无人之境。

    “好快的刀法,太快了!”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突厥的可汗黑木贴儿大惊失色:大食使者在阵前被杀,他是有嘴也说不清了。

    而且大唐有如此的悍将,他没信心再打这仗了。

    “我们突厥受大食蒙骗,才来大唐,冒犯天颜,还望恕罪!”厥的可汗黑木贴儿向袁嘉升求和。

    袁嘉升说:“突厥和大唐重新修好可以,前些年默啜率兵侵犯河北赵州、定州,掠男女八九万,你们先还回来!不然,你们=也别回去了。”

    “好,一言为定!”突厥黑木贴儿可汗连忙答应了,当即撤军而去。

    就这样,突厥和大唐的一场危机就这样化解。

    袁嘉升兵不血刃,帮大唐挽回了面子,将八九万俘虏要了回来,大胜而归。

    消息传到洛阳,举国欢庆,显带着韦氏、安乐公主亲自到城外迎接。

    “狄将军,以后你入宫不用通报,见本宫也不用跪拜。”太子李显说。

    突厥退兵后,袁嘉升凯旋回到洛阳,李显明显拉拢他。因为在权力的游戏中,李显也不是省油的灯。

    武则天这一回的大病,好像是一场大风雨,将她的精神也打垮了。

    她一夜之间真的老了,听觉、视觉,都显著地衰退了。

    现在,她最喜欢的事,就是站在廊上看雨。

    这大唐的风雨,她经历得太多了,累了。

    在上阳宫中的武则天,连行动也不便了,名义上是不受看管的,但实际上,宫里到处都是偏向太子李显的人。

    武则天连晚上也失眠,“虎毒不食子”,但是虎子会不会伤害母老虎呢?

    太子李显很忙,很少来朝见她。他心中的母亲,是莫测高深的。

    最终,武则天觉得天下没有一成不变之政,决定退位了。

    经历了二十多年苦难生活的李显,在摆脱掉了一切的噩梦之后,终于重新登上了皇位,恢复了大唐的国号。

    但是,太子李显登基后,他对儿子李重俊的做法太过了,为了撇清自己与神龙政变的关系,他将儿子的首级用于奠祭武三思和武崇训的灵柩。

    为了不让武则天怀疑,他还把儿子的首级挂在朝堂示众,以儆效尤。

    最终,太子李显即位,但是这些所作所为,在讲究亲情的古代并不得人心,张柬之等大臣们既气愤又寒心。

    唐中宗对待自己的孩子尚且如此,身为人臣的他们,如何能得到他的信任?

    于是,很多朝臣,像姚崇等人,暗地里支持仁义的相王!

    武则天晚年,当时相王李旦被封为皇嗣,其身份等同于太子。

    而李显还是那个被母亲囚禁在荒蛮之地的庐陵王。

    若不是狄仁杰等李唐旧臣的积极游说,武则天晚年开始顾念亲情,李显不会恢复为太子。

    当时李显归来,如何安置李显,让一向精明果断的武则天也犯了难。

    这时候,是相王李旦为母亲解决了这个难题,自愿不当太子。

    李旦即以身体微恙无法参与政事为由,奏请武则天让李显做太子。

    这时候,武则天顺水推舟封李显为太子,封李旦为相王。

    李旦的这些仁义之举,得到了满朝文武的一片赞扬。

    对于李旦的让贤,韦后当了皇后之后,将当前形势仔细分析给唐中宗听:您的皇位可是您的弟弟李旦让贤才得到的,可难保哪一天他突然后悔了想再要回皇位呀!

    而且相王的根基可比咱们深厚得多,您的这个太子之位能不能做得安稳现在还实难下结论。想一想,当年太宗可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才开创一代伟业。

    我们娘俩可不想再去苦寒之地度日了,皇上,你可要保护好我们娘两个。

    “放心,皇后,朕一定让你们无忧!”因为韦后的挑拨,登上帝位后,唐中宗心中起了猜疑,开始有意要疏远相王李旦,不过在那之前,他先要解决张柬之等老臣,要是他们和相王勾结,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袁嘉升也知道唐中宗心胸狭窄。

    果然不出武则天所料,李显胆小怕事,更怕叛变武则天的朝臣也叛变他。

    于是,李显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对有功之臣进行嘉奖,张柬之、崔玄、敬晖等在神龙政变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均受到加封,但是他们五个都是封王,却失去了相权,随即就被调离了京城,到了外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