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剑沐歌
字体: 16 + -

第1章 凤鸣山脉

    凤鸣山脉是一片位于中原和蛮族之间的地方,它就像一道界限将中原与蛮族分隔开?。山脉间从林密布,野兽众多,时常有瘴气笼罩,如若不熟悉状况的人闯进了山脉中多半便会迷失在其中出不来,最后成为了野兽的腹中餐。

    关于凤鸣山脉名字的来历已不可考,因为它在这里已经存在了很久远的岁月。据民间野史记载传说是因为这片山脉曾经有一对凤凰在这里欲火重生,一声长鸣引得百鸟朝凤齐声鸣啼将凤凰护卫在中间,经久不散,整整七天七夜才慢慢散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情便将这片山脉叫做凤鸣山。

    开元历十八年,凤鸣山脉中心一片平坦广阔的的地方一座青石垒砌而成的小屋座落在此,青石为墙,上盖黑瓦。房屋两侧屋角上各挂有一串风铃,在风吹过时响起一阵清脆的声音,正首挂有一块匾额上书:清幽舍。

    屋前是一个不大的小院,院外一侧有一小片菜地,菜地外种着一圈荆棘当做围栏使用。小院与菜地仅一墙之隔,墙上有一扇木门打开后就能进入菜地,里面种着时令的蔬菜。

    屋后是一大片紫竹林,竹林中放置有一张青石制成的八仙桌,桌子旁边是四张石凳。旁边不远处是一个不大的水塘,水塘上方有一座小石桥。泉从山上流下经过水塘流往别处,所以水塘里的水一直都是活水,水质清澈见底,里面种有荷花,还养着数条锦鲤,红如火、白如雪、黑如墨。

    竹林中心有一块不小的空地被人给人为的用花岗岩建造了一个小型的演武场,演武场边是一个小型的兵器架,上面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一应俱全。演武场中间按照一定的规律立有高矮不一的木桩,一名身穿青衫的五岁男童正在木桩上腾挪跳跃。

    木桩旁边六尺的地方放有一张竹制的摇椅,一名年约三旬的中年男子身穿月白色衣衫,腰系锦带,脚穿流云靴,长发如墨仅用一条白带束在脑后正坐在摇椅上。右手上拿着一柄上等紫竹为骨,极品黄宣为面的折扇,扇子打开扇面上画有山水图,轻轻的扇着风。

    左手偶尔施展牵丝手将地上的小石子招到手上运用暗器的手法射向男童,就见男童在腾挪跳跃的时候还要不断躲避从各个角度射向他的石子,无形中征加了很大的难度。

    “歌儿下来吧,今天上午就先到这里吧。”男子向男童招了招手说道。

    就见男童一步步走在木桩上走到了最矮的一根木桩上,纵身一跃在空中一个转身落在了地上朝着男子的方向走去。待走到男子跟前才看清男童头上用红头绳扎了两个发髻,面容白皙双颊略带点婴儿肥。来到男子身旁蹲下仰起头伸出两只小手抓着男子的胳膊摇着对男子说:“师傅、师傅,您什么时候教我剑法呀?”

    男子侧过头略微低下看着男童,眼神温和中还带着一丝宠溺,嘴角微微上扬笑着对男童说:“你还小,身子骨还很脆弱,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基础扎实了在学剑也能学的更好。”

    “可是师傅,我已经练了两年的基础了”。

    “还不是时候,到时间了为师自然便会教你。”

    “哦。”男童嘟着嘴气呼呼的对男子说道。

    “沐歌,听话。”

    “是,师傅。”

    滴答、滴答,天空掉起了雨点,男子抬头看了看天然后站了起来对沐歌说:“下雨了,走吧回屋去。”话落朝着屋里走去,沐歌蹦蹦跳跳的跟在了师傅的身后。

    进了屋后雨渐渐的下大了,落在屋瓦上发出一种清脆的铃铛般的敲击声。来到屋里的茶室,只见茶室内布置的精致又不失淡雅,茶室的墙上挂着一副书法作品,上面只有一个大字:静。窗户的下方地面有一个高出其它地方一小节地平台,上面铺有一张竹制的凉席,凉席上放有一张实木的小四方桌,桌上放有茶具,桌子两边放有两个蒲团,侧面靠墙处放有一个三尺高的实木柜子。

    “歌儿,你自己在这里呆上一会,师傅去去就来。”

    “好的,师傅。”

    男子吩咐完沐歌后出了屋去厨房拿了一壶,灌上水后坐在炉子上烧起了水。不一会的工夫水烧开,男子将壶拎起走到茶室门口将门打开走了进去,来到平台上把壶放在了桌子上。然后来到柜子前打开柜门从里面取出了一个竹子制成的茶罐回到桌旁打开茶叶罐的盖子,从里面取出一块陈年的茶砖,用茶刀将它分割下两个小块分别放进桌子上摆放的两个竹杯中,拎起壶把两个杯子里到上水,一股淡淡的茶香弥漫在屋子里沁人心脾。

    男子将木窗打开坐在蒲团上看着外面听着雨声,偶尔拿起茶杯凑到嘴边吹了吹抿上一口,沐歌则是盘起两条腿侧着头用手托住静静的看着男子。

    正午过后,雨停了,阵阵清风吹过带起一丝丝凉爽。男子从午休中醒了过来,整理好衣衫,看到沐歌还在睡梦中笑了笑出了茶室来到屋外打了盆水洗净了手脸,擦干净后将盆里的水泼在了院子里。

    回到茶室后看到沐歌正趴着睡觉,男子上前拍了拍沐歌的后背说:“歌儿醒醒,该起来练功了。”

    “师傅,歌儿困,让歌儿在睡会嘛。”沐歌睡眼朦胧的坐起来打着哈欠用手揉了揉眼睛说道。

    “你不是要学剑法吗,现在打基础的时候你都偷懒,将来又怎么练剑?”

    “可是歌儿很困的。”

    “那今天下午就不练功了,师傅带你去钓鱼,你要是在不起来,为师可就自己去了。”

    “歌儿起来,歌儿要去钓鱼。”就见沐歌睁开双眼爬了起来对男子说道。

    俩人出了茶室来到杂物间男子将一大一小两个竹子做杆的鱼竿和一个小竹筒拿在右手上,左手拎着个鱼篓出了屋子来到院子里挖了十来条蚯蚓装在竹筒里盖好盖朝着院外走去。

    “歌儿要自己拿鱼竿,”沐歌看着男子对他说。

    “好,歌儿自己拿,”男子说着将那根小鱼竿递给了沐歌,沐歌接过后跟在男子身侧来到了距离屋子几百米外的一个小湖泊边停下脚步。湖边有两个青石制成的小凳子,男子将蚯蚓穿在两根鱼竿的鱼钩上将鱼钩抛进了湖里把小鱼竿递给沐歌,沐歌接过后坐在石凳上看着湖面上的鱼漂。

    很长时间过去了,一条鱼也没有钓上来,沐歌有些坐不住了双手托着下巴对着旁边的男子说:“师傅、师傅,我们回去吧。”

    “怎么了歌儿?”

    “好长时间了,一条鱼都没有钓上来,好无聊,我们回去吧。”

    “钓鱼也是一种修行,急不得,要学会使自己的内心达到一种平和安宁的状态,越急你是越钓不上鱼的。”男子说完看到鱼漂似乎往下一沉,感觉到手里的鱼竿有被拉动的迹象,于是将鱼竿往上一拽出了湖面,只见鱼钩上钩着一条三斤多沉的大鱼,“看,这不是钓到鱼了吗。”

    “师傅好厉害,”沐歌小手鼓掌双眼带着崇拜的目光看着男子。

    男子把鱼从鱼钩上取下放进鱼篓里,起身收起鱼竿拿在手上,拎起鱼篓对沐歌说:“走吧回去,今天晚上就吃这条鱼了。”

    “是,师傅,”沐歌站起将自己的小鱼杆收好拿在手里跟在男子的身后向屋子走去。

    晚上用过餐后天已是接近黄昏,残阳如血,落日的余晖照着大地。沐歌和男子来到了小演武场上,此时雨水已经干掉,清风拂过竹林吹的竹叶沙沙作响。

    “沐歌,去扎马步。”

    沐歌听到男子的吩咐后便在演武场上扎起了马步,男子在一旁放了一个小香炉,香炉里插着一根香,男子将香点燃后又将一个装满水的小瓷碗放到了沐歌的头上对他说:“这一根香燃完后,你才能将碗从头上拿下来,且不能有一滴水洒出来,知道了吗。”

    “知道了师傅,歌儿又不是第一次扎马步喽。”

    “扎稳了。”

    男子负手站立在一侧静静的看着沐歌,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天已经黑了,明月当空,皎洁的月光照着大地。香已经快要燃尽,一阵清风吹过,吹落竹叶满天,男子伸出手并指往旁边一夹,收回手时就见两指间夹着一片翠绿色的竹叶。男子将叶子用两只手的手指拿着凑到嘴边,用竹叶吹着一曲民间小调,曲声悠扬婉转,回荡在竹林间。

    香已燃尽,沐歌将头上的碗拿了下来放到地上,一滴水未洒,他抬手将额头上的汗水抹掉,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胳膊和腿,双手于胸前抱住,双脚略微叉开蹲在了地上目光注视着男子,听着他吹奏的那首小曲。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