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之纳粹党卫军
字体: 16 + -

第二十一章 整编德军苏械师(上)

    fri jun 19 22:13:24 cst 2015

    “曾经我带领士兵浴血奋战,认为自己在履行一个俄罗斯爱国者的职责,但是,我知道并非如此,人民需要安宁。。。。。。。因此,我必须结束自己的沙场生涯。”——————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苏联元帅(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所说的)

    ———————————————————————————————————————————————————————

    这一次李峰可以说是好不容易才抽出了时间,因为上一次揭了女王面纱的事情闹得现在可谓是沸沸扬扬,可尽管自己想方设法地去撇清和精灵女王的关系可是到最后依然没有摆脱,万般无奈之下李峰只好带着党卫军三个装甲师的卫队匆匆忙忙地离开了就连李峰自己都是连滚带爬的才进到豹式坦克里面的,还有就是因为前一阵子的战斗期间,李峰发现有一些德式武器不是特别好用,所以李峰打算给党卫军换装备,而这一次换装备,而换装的武器是g43半自动步枪 ppsh41式冲锋枪 t-34坦克。李峰主要是考虑到步枪兵使用毛瑟98k步枪的单兵火力不足,而gew 43步枪可以很好的做到这一点,还有一点李峰也非常欣赏:就是它是纳粹唯一生产出的一支半自动步枪。也正是出于以上这两点,使得李峰选择使用g43半自动步枪来取代毛瑟98k步枪。ppsh-41是苏联军队的主要步兵武器,李峰发现它的弹夹装弹量远远比德军使用的mp40或者mp44都要高,因此李峰打算使用它来取代冲锋枪兵目前装备的mp40,至于mp44,李峰决定还是留着用比较好,毕竟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一把自动步枪,射程上比波波沙要多。而t-34坦克则是李峰经过一再考虑之后才决定换装的,主要是豹式坦克介于在作战期间出行极高的故障和机械问题,让李峰下定决心用t-34取代豹式坦克。

    ———————————————————————————————————————————————————————

    g43步枪(gew 43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军队装备的一种半自动步枪。从1942年8月开始沃尔特公司承担了批量生产g41(w)半自动步枪的任务。到12月底,向部队提供了6000多支。但部队拒绝接受,因为它像98k一样,必须用弹夹从上面将弹匣装满。部队要求像托卡列夫swt步枪那样从下面装弹。公司按照部队要求加以改进推出了g43型,1944年改称为gk43,专供给部队。

    20世纪30年代末期德国开始研制半自动步枪。由于当时德国步兵理论比较重视机枪,半自动步枪的研制并未引起特别重视,所以半自动步枪的研制比美国落后,尤其在1941年至1942年间,在东线战场德国军队的标准步枪kar98k毛瑟步枪在火力上根本无法和苏联的半自动步枪较量。 1941年沃尔特公司设计的样枪经过德国军方测试批准投产,命名为gewehr 41(简称:gew 41)。枪口装有环形导气装置,利用发射枪弹的火药气体推动枪机解锁、后坐,完成抛壳、子弹上膛。使用标准毛瑟步枪弹,10发弹匣供弹,子弹须由机匣顶部填装。到1944年停产时仅生产了12万支。

    由于gew 41步枪比较笨重,子弹填装不方便,不太受军队的欢迎。但是它的火力方面的性能比kar98k毛瑟步枪好。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缴获了大量的苏联军队装备的svt-40半自动步枪,受到德军士兵很好的评价,德国工程师根据军队的要求,借鉴了svt-40步枪的导气式工作原理,直接改进了gew 41,发射枪弹的火药气体导出枪管后,推动一个活塞向后运动带动枪机后坐,完成抛壳、子弹上膛。1943年研制成命名为gewehr 43(一般简称:gew 43或g43)。它的枪栓位于枪机左侧,可拆卸的10发弹匣可用5发弹夹填装。1943年开始装备部队。到战争结束时g43以及其改型枪kar 43共生产了40万支。由于产量难以满足前线需求,g43没有大规模配发前线普通士兵替换kar 98k。尽管它在数量上没有全部装备前线军队,但是它被认为是一种质量不错的半自动步枪。虽然g43比手动装填子弹的步枪射击速度更快,德军士兵对g43褒贬不一,一方面它远射程精度比不过kar 98k,一方面它射速比不过使用了短药筒枪弹的stg44突击步枪。g43以及kar 43装备瞄准具还可以作为狙击步枪来使用,并且非常出色。1944年上半年有5万枝g43阻击型半自动步枪投入前线。

    由于产量一时难以满足前线需求,g43一般只配发经验丰富的士官,而普通的士兵却很少有资格配备。苏军在1944年突然发现前线德军半自动武器数量增加。而且阻击火力加强。随着mp44/stg44突击步枪投入使用,德军在步枪有效射程上的自动武器密度已远远超过苏军,但当时的德军已经呈全线颓势。在西线战场上,盟军登陆诺曼底当天就遇到了德军的g43。由于德军的g43只装备了少量的士官,而美军士兵普遍都装备了m1式加兰德步枪、m1卡宾枪,因此在对射中,德军占不到任何的便宜。但相比之下德军的g43显得匀称,使美国的加兰德步枪相比之下显得十分笨拙。

    在使用g43参加战斗的德军狙击手中,一些人认为这种枪不好,因为它的有效射程只有400米,精度也不高,并且太重了。有的狙击手则认为g43不错,射击时的感觉和毛瑟kar 98k差不多。最主要的是,采用10发弹匣的g43半自动步枪射击速度比手动的毛瑟kar 98k快多了,适合在敌人进攻时进行狙击。有些德国狙击手在盟军后方活动时,则为g43装上曳光弹,从远处连续射击盟军的油料车,直到目标成为一团火焰。尽管德国人对g43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使用毛瑟步枪弹的g43威力较大!战后至今美国联邦法律仍禁止生产或进口g43步枪。g43步枪的枪栓位于枪机左侧,似乎是照顾左撇子射手而设计的。

    g43半自动步枪采用的导气系统是长行程活塞式导气系统,该系统久经实战检验。闭锁系统的可靠性也很高,可以说在设计上它是完全不会输给m1的,只是当时德国战时的生产能力和原料跟不上造成g43产量较低。

    也正是由于g43的杀伤力完全超过了毛瑟98k步枪,所以使得李峰对于g43可以说是十分依赖。当然李峰看过g43的数据之后就更加坚定了用它取代毛瑟98k的决心。

    g43步枪(gew 43步枪)

    制造厂:德国沃尔特公司

    操作:半自动

    口径:7.92x57mm毛瑟步枪弹

    容量:10发/弹匣

    重量:4.4公斤

    全枪长:1117毫米

    枪管长:549毫米

    初速:745米/秒

    有效射程:800米

    瞄准具: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

    ———————————————————————————————————————————————————————

    ppsh41式7.62mm冲锋枪又名人民冲锋枪、人民转轮枪,是二战名枪之一。该枪是苏联轻武器设计师斯帕金设计的,41年底在斯大林的亲自督导下开始大批量生产,一直到40年代末,共生产了500多万只,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主要步兵武器,并为其他许多国家所采用。朝鲜的49式、越南的k50m,匈牙利的m48等,现今美国中型军械公司推出的半自动型sr41都是该枪的复制品。

    ppsh41式冲锋枪(别名:波波沙冲锋枪)

    口径:7.62mm

    弹药:7.62x25托卡列夫手枪弹

    弹容药量:71rds'弹鼓/35rds’弹匣

    理论射速:900rds/min

    表尺射程:50~500m

    有效射程:100~200m

    射击方式:单/连

    工作原理:自由枪机原理,开膛射击

    ———————————————————————————————————————————————————————

    其实从1920年代后期至1930年代早期,苏联著名的武器设计专家一直试图设计一种合适的冲锋枪。由于当时冲锋枪还处于发展早期,其军事使用价值人们还不很清楚。托卡列夫、普里鲁特斯基、科罗文、科里辛科恩和瓦西里捷格加廖夫(vasiliydegtyarev)等都在设计冲锋枪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尽管当时的试验各自暴露出一些缺点。1934年,狄格特亚耶夫为苏军设计出第一支堪称成功的冲锋枪。1935年6月9日,其设计被采用,称为m-1934型7.62毫米狄格特亚耶夫冲锋枪,或简称ppd-34。ppd中的d即为他名字的字首,而pp则为“pistoletpuleinyot”即俄文“冲锋枪”的缩写。ppd-34的基本结构与德国的mp28ii十分相似,运用自由后坐(自由枪机)原理,单发和连发火力的选择按钮位于扳机前方。枪管弹膛镀铬,以防腐蚀。子弹装在一个近乎垂直的弹鼓中,其上方有一段延伸体,用以装在枪上。弹鼓容量为71发,结构与芬兰的“苏奥米”系列十分相似。71发的大容量对士兵而言很方便,因为重新装弹的次数大大降低。但弹鼓本身有些缺点,如易吃土,供弹口部位易变形等。除弹鼓之外,另有一种弧形直列式弹匣,但比较罕见。可ppd-34并未被大量使用,从1934-1936年间共生产67支。托卡列夫曾在日记中写道:“ppd从未受到很高的重视。”而后,1938年它的一种改进型又被采用,其基本结构除了散热的枪管护管外没有多大变化。虽然该枪于1939年退役,并被贮存起来,但在芬兰战役中仍有部分在使用。

    斯大林的大清洗清除了苏联许多著名干部,代之以一些忠实但对武器等缺乏了解的人。其中许多人希望废除冲锋枪而倾向于保留已老化的m1891型mosin(moisin是北美一种错误的拼写,始于上世纪初,延用至今)使用弹匣供弹的步枪。可与芬兰的冬季战争改变了所有这些看法,苏联步兵遭受到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俄罗斯承认此战损兵近80万)。在那场战争中,芬兰的苏米m1931冲锋枪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苏米中间,苏军发现了一种他们以前未见过的武器,与其刚刚退役的ppd极为相似。由此,ppd重新受到重视,进入部队服役,并进行大量生产。可ppd并不适合进行简单的大规模生产。当时,有一位新的武器设计专家通晓武器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他就是ppsh-41设计者斯帕金(georgiysemenaichshpagin)。

    1942年初,苏联陆军测试认可后,ppsh-41开始大量生产。ppsh算是早期量产武器中相当成功的例子。因需求大,零件大多皆为钢板冲压成形,焊接及铆接的技术亦大量使用。只要把莫辛·纳甘步枪的枪管一分为二,即可得到两根ppsh-41枪管。除枪管之外,其主要零件可在汽车修理厂或锡厂由不熟练的劳动力使用非常简单的设备生产,使得更多熟练的技术工人可以投入其他更为精密的武器的生产。ppsh-41只分为87个零件,而ppd-40则分为95个零件。生产一把ppsh-41只需7.3个工时,而一把ppd-40则需要13.7个工时。虽然枪托部分采用旧式设计,可它仍是一支坚固可靠的好枪。伟大卫国战争中相比德军mp38/40冲锋枪,“波波莎”更适合在苏联的严寒条件下作战。东线德军不仅自己缴获、捡拾“波波莎”,还改造成使用德式9毫米手枪弹的mp41(r)冲锋枪。德国国防军亦印刷和分发如何使用缴获的ppsh的德语手册。但是同样应看到苏军也会捡拾mp-40使用,而且有的更偏爱后者一些因为背着它的负担轻。

    实践证明,ppsh-41是一支出色的冲锋枪,它成为二战中主要的前苏联制式武器,二战结束以前,这些武器共生产超过600万支。苏联常常整团甚至整师装备此枪,使他们在近距离上取得无法比拟的火力优势。

    sr41是供对前苏式武器着迷的枪械爱好者的ppsh-41的半自动型。相比ppsh-41枪管长度,只是对其枪管进行了延长,而且这120.65毫米长的枪管延长部分露出于枪管护管的前方。枪管护管为3毫米厚的钢板冲压件,与akm系列只有大约1毫米厚的机匣相比,显得厚实得多,通风和消焰孔也很吸引人。准星可进行上下左右的调整,带护翼的表尺很简单,包括一个v形照门和两个表尺射程(分别为100米和200米)。机匣固定在红褐色枪托上。发射时,枪机处于闭膛位置而不是像ppsh-41的开膛待击。抛壳通过机匣上方的大型长方孔。拉机柄从机匣右侧突出,并可在前方或后方两个位置上锁住,这只要将拉机柄上方的保险销向里推人即可实现。扳机护圈非常大,内部不仅有扳机,还有保险扳把,ppsh-41上的快慢机在这里转变为保险机构。保险扳把位于扳机的正前方,向前推动时枪处于保险状态,向后扳动时表示可发射状态。扳机护圈前方是弹匣卡笋,其操作方式与ak-47类似。更换弹匣时,将其直接推入弹匣插入口,到适当位置就会锁定。sr41使用可装10发枪弹的弹匣,但ppsh-41的71发弹鼓和35发弹匣也适用。配用7.62毫米x25托卡列夫枪弹。

    手握sr41才使人真正体会到该枪受欢迎的原因,不由会使人想起m1卡宾枪,可sr41显得更为结实。抵肩部位很好,并不像ak-47枪托显得有些短。通过使枪稍向左倾斜,用左手也很容易操作。弹匣的装卸、固定都非常方便、快捷。保险看上去似乎不好使用,但操作起来前后扳动很快,且有效。作为单发武器,酷似fnfal。射击效果非常类似于m1卡宾枪,抛壳非常有力,而且可很快进入射击状态或射击准备,几乎不后坐,枪口不跳起,发射几百发枪弹几乎不出故障。

    在抗美援朝战役中,志愿军使用的冲锋枪就是仿造“波波莎”冲锋枪的,名叫50式冲锋枪

    ———————————————————————————————————————————————————————

    t-34中型 坦克是 苏联30年代末在t-32坦克 基础上改进发展的一代中型主战坦克,装有m1938/39(l-11式)76mm短管坦克炮,1944年9月开始在哈尔科夫坦克厂生产。1941年上半年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ctaпnhгpaдcknn tpaktophыn 3aвoд)也开始生产该坦克。这期间的改进包括使用m1940(t-34式)长管76mm坦克炮。到1941年6月共生产装有76mm火炮的该坦克1110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初数月中,哈尔科夫坦克厂和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t-34坦克产量猛增,加上克拉斯诺伊·索尔莫夫市112厂也生产t-34坦克,总产量很高。然而,由于德国的进攻,迫使哈尔科夫坦克厂廷至乌拉尔地区的下塔吉尔,到1942年初该厂才恢复全面生产。此外,174坦克厂也从列宁格勒迁到鄂木斯克,1942年3月才开始生产该坦克。1942年初秋,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遭破坏,为了弥补损失,车里亚宾斯克市的基洛夫厂(3aвoд nm.knpoв)于1942年8月从生产重型坦克改产该坦克,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乌拉尔马什(ypaпьmaщ)车体厂从1942年9月开始组装该坦克。

    第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该坦克又有许多改进,最 重要的改进是用85mm坦克炮替换了76mm坦克炮,称为t-34/85坦克。该坦克于1943年在3个坦克厂开始生产。

    t-34/85坦克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与波兰则从1951年开始生产并持续生产至1956年。二次世界大战期间,t-34坦克底盘被用作中型自行火炮底盘。5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还使用t-34坦克底盘研制成cy-100自行火炮。在大战期间试验研制的t-34/100自行 火炮。在大战期间试验研制的t-34/100坦克尚未生产时,但装有85mm坦克炮的t-44坦克已进入限量生产阶段。1940年9月至1945年6月,苏联总共生产了53000辆t-34坦克和5000辆以t-34坦克作为底盘的中型自行火炮。

    波兰在1951~1956年间生产的m1型和m2型t-34/85坦克有如下改进:改进了发动机起动装置,乘员从5人减为4人,增加了弹药基数,装有较好的涉水设备,增大了行程,改进了电台和光学设备。

    60年代苏联又对储备的t-34/85坦克做了改进,采用了t-54主战坦克的负重轮和发动机,还增设了潜渡通气管。

    t-34坦克不再是华约部队的一线装备,但仍用它 训练部队。

    一、总体布置

    t-34坦克车体是焊接制成的,共分3部分,驾驶员和机电员位于车体前部,战斗舱上车体中部,车体后部装有发动机和传动装置。

    炮塔为铸造结构,位于车体中部上方。炮塔里有3名乘员,车长在左边,炮长在车长前下方,装填手在右边。炮塔顶部后边有两个带圆顶盖的通风口。

    t-34/85坦克至少有3种指挥塔:一是环形固定式指挥塔,有向前和向后开启的双扇舱盖及5个观察镜;二是能够360°回转的,带有单扇舱盖及5个潜望镜的指挥塔;三是与第二种相似的指挥塔,它的旋转机构能使炮塔方向与目标保持一致。不管采用哪一种型式的指挥塔,在顶部都有1个观察潜望镜。

    二、武器系统

    1.主要 武器及 弹药

    最早问世的t-34/85坦克装有1门m1943(д-5t式)火炮,但该炮很快就换成m1944(3nc-c-53式)火炮。该炮有1个垂直滑动的炮闩和由液压驻退器及液压复进机组成的反后坐装置,全长4.641m,重1148kg,发射的炮弹与85mm野战炮的炮弹相同,实际射速为3~4发/min,25°仰角发射时射程最大达13300m,可发射пp365k曳光穿甲弹、o?365k榴弹、пp?2m尾翼稳定破甲弹和пp365k曳光高速穿甲弹等。

    2.火控系统

    车长有1具观察潜望镜,炮长有1具tmфд或tщ-15瞄准镜,还有1具mk4潜望镜,装填手有1具mk4潜望镜。

    3.辅助武器

    在主炮的右侧并列安装1挺7.62mmдtm式机枪,还有1挺相同型号的航向机枪安装在坦克车首。дtm式机枪由容有63发机枪弹的卧式弹匣供弹。中国、埃及和叙利亚等国的t-34坦克的炮塔顶上还装有1挺7.62mmдщkm式高射机枪,用于对付空中目标。

    三、推进系统

    1.发动机

    该坦克装有1台4冲程12v60°水冷柴油机,苏联型号为b2-34或b2-34m,在1800r/min时功率为368kw(500马力)。该发动机净重874kg,燃油消耗率≯252g/kw·h(185g/马力·h)。

    2.传动装置

    该坦克的传动装置由主离合器、变速箱、转向离合器及制动器和侧减速器等部件组成。

    主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由主动部分、被动部分和分离机构组成,主被动部分都有11片摩擦片。

    变速箱为机械固定轴式,由主动轴、中间轴、主轴以及齿轮系组成,可提供4个或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

    有两套结构完全相同的转向离合器及制动器分别安装在变速箱与两个侧减速器之间,用以结合、分离和制动两侧履带,为履带传递动力,实现坦克转向、减速和停车。

    侧减速器为一级固定轴式减速齿轮对,位于车体尾部两侧的转向离合器与两侧主动轮之间。

    主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变速箱排档的更换以及转向机构的分离与结合,均由驾驶员通过机械拉杆操纵。

    3.行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独立式垂直布置的螺旋弹簧悬挂装置。车体每侧有5个双轮缘挂胶负重轮、1个前置诱导轮和1个后置主动轮。诱导轮曲臂上装有蜗杆式履带张紧度调整器。

    每条履带由36块逞有导向齿的履带板和36块无导向齿的履带板以及72根履带销组成,两种履带板交替安装,用履带销连结。不带导向齿的履带板上有孔,可安装防滑齿,使坦克能在冰雪地上行驶。

    四、防护系统

    铸造炮塔和焊接车体均有比较厚的装甲,合适的装甲板倾角使该坦克的实际防弹能力较强。

    型号演变

    1.t-32坦克

    锰箍耸荰-34坦克的前身,车体比t-34坦克高,车体侧甲板带倾斜度,装57mm口径火炮,火炮装在球形支架上。

    2.t-34样车

    该车与t-34坦克相似,装有57mm火炮。

    3.t-34/76i坦克

    该坦克1939年制造。炮塔带有尾舱,炮塔侧装甲板带有倾斜度;装7.62mm 30.5倍口径长的火炮,火炮带球形防盾;机枪安装在炮塔后面;采用铆接的车体装甲板;第二和第三负重轮之间的间距较大,总共制造了115辆。早期生产型车辆装бt7型汽油机,后期的装柴油机。该坦克的外形尺寸为长6020mm(炮向前6400mm),宽3048mm,高2489mm。

    4.t-34/76п坦克

    该坦克的炮塔为局部焊接件,有1个舱口;钢质轮缘负重轮圆周带有散热孔;采用铆接的车体前装甲板;安装长度为口径41.5倍的76mm火炮,火炮下面有新型反后坐装置;在左右翼子板上的箱子里装有烟幕罐。

    5.t-34/76щ坦克

    该坦克的车体前装甲板为焊接结构;新型焊接的或铸造的炮塔带有突出的防盾,炮塔上有2个舱口和铁扶手;负重轮为钢质轮缘。坦克高度增至2.654m。

    6.t-43坦克

    该坦克的装甲比t-34/76щ坦克厚,其他与t-34/76щ相同。因76mm火炮不再使用,故该坦克未被采用。

    7.t-34/764坦克

    该坦克装有ky型铸造炮塔和76.2mm火炮,后来又增装了2个潜望镜。

    8.t-34/765坦克

    该坦克系指挥坦克,是在t-34/764坦克基础上制成,炮塔顶部左边有指挥塔。

    9.t-34/766坦克

    该坦克的炮塔系整体铸造,其上装有34.7倍口径的76mm火炮,车上装有新型5档变速箱。

    10.t-34/85-1坦克

    该坦克于1943年开始制造,采用t-34坦克底盘,带有尾舱的ky型铸造炮塔,炮塔顶部有1个带圆顶盖的通气口,装有39倍口径的85mm火炮。乘员比t-34坦克增加1名。外形尺寸为长6.096m(炮向前8.153m),宽2.969m,高2.769m。

    11.t-34/85-2坦克

    该坦克改进了t-34/85-1坦克的观察设备和火控设备,炮塔顶部有2个通气口,加装了指挥塔。

    12.中国改进的t-34/85坦克

    该坦克的主要改进项目包括装有激光测距仪、自动灭火系统和液压助力式转向操纵装置等。

    变型车

    1.t-34-t a装甲抢救车

    该车去掉了t-34坦克的炮塔,仅能抢救牵引作业。

    2.t-34-t b装甲抢救车

    该车去掉了t-34坦克的炮塔,装有载货平台、绞盘和吊车,吊车可吊起发动机。

    3.ckп-5装甲抢救车

    该车去掉了t-34坦克的炮塔,装有可吊起5000kg重物的吊车,未装绞盘和驻锄。

    4.cy-85自行火炮

    该车于1943年制造,是不带炮塔的t-34坦克,车体左前部的大型球形防盾上装有长度为49倍口径的85mm火炮,驾驶员在车前左边,小型指挥塔在炮塔顶部。该坦克重30t,外形尺寸为长5.918m(炮向前8.127m),宽2.997m,高2.146m。

    5.85t (cy-85t)装甲抢救车

    该车是去掉武器的cy-85自行火炮,火炮安装孔被堵住,作装甲抢救车使用。

    6.cy-100自行火炮

    该车与cy-85自行火炮相似,1944年制造。但该车前部中间位置装有长度为53倍口径的100mm火炮,外形尺寸为长5.918m(炮向前9.957m),宽2.997m,高2.146m。

    7.cy-10t装甲抢救车

    该车是去掉武器的cy-100自行火炮,前装甲上的火炮安装孔被堵住,作装甲抢救车使用。

    8.cy-34架桥坦克

    该车于1942年制造,在带炮塔的t-34坦克上装有简单架桥设备。

    9.mt-34装甲架桥车

    该车去掉了t-34坦克的炮塔,车体上装有架桥用滚轮。

    10.mty-34装甲架桥车

    该车系不带炮塔的t-34坦克底盘车,车上装有剪式桥。架桥与收桥由液压系统操作。外形尺寸为长10.010m,宽3.200m,高3.708m。

    11.t-34 cty推土扫雷坦克

    该车为工程作业及扫雷作业发展,由t-34坦克改制而成,车前装有滚筒扫雷器。该车后来被t-54推土扫雷坦克所代替。

    12.ot-34喷火坦克

    该坦克基本上是带ky型炮塔的标准t-34坦克,车首的航向机枪被喷火器所代替,燃料箱位于车体后部。该坦克后来被t-55喷火坦克所代替。

    13.叙利亚122mm自行火炮

    该自行火炮是叙利亚陆军为机械化部队发展的,系在t-34坦克底盘上安装122mmд-30式牵引火炮制成,1973年中东战争中使用过。

    14.埃及100mm自行火炮

    该自行火炮是埃及发展的,系在t-34坦克底盘上安装100mm(бc-3式)野战火炮制成,炮塔修改过。

    15.民主德国t-34-t b型装甲抢救车

    该车与苏联t-34-t b型装甲抢救车相似,车体前面装有止推杆,驾驶员后装有绞盘缆绳盘。

    16.捷克斯洛伐克t-34装甲抢救车

    该车车前装有驻车上装有绞盘和吊车。

    17.波兰wpt-34装甲抢救车

    该车车前装有大型上部结构体、绞盘和载货平台,车后装有大型驻锄,车上装有潜渡设备。

    t-34坦克的数据:

    型号 t-34/85

    乘员 5人

    战斗全重 32000kg

    单位功率 11.5kw/t

    单位压力 81.4kpa

    车长

    炮向前 8.100m

    炮向后 7.520m

    车体长 6.100m

    车宽 3.000m

    车高(至指挥塔顶) 2.743m

    火线高 2.050m

    车底距地高 0.400m

    履带宽 500mm

    履带中心距 2.450m

    履带着地长 3.850m

    公路最大速度 55km/h

    越野平均速度 25km/h

    燃料储备 590l

    公路最大行程 300km

    土路最大行程 250km

    涉水深(无准备) 1.320m

    爬坡度 58%

    侧倾坡度 47%

    攀垂直墙高 0.730m

    越壕宽 2.500m

    最小转向半径 1.5m

    发动机

    型号 b2-34或b2-34m

    类型 4冲程12v 60°水冷柴油机

    功率/转速 368kw/1800r/min

    传动装置

    类型 机械固定轴

    前进档/倒档数 5/1

    转向装置类型 离合制动

    悬挂装置类型 垂直螺旋弹簧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 85mm/3nc-c-53/线膛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дtm/机枪/1挺

    航向机枪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дtm/机枪/1挺

    弹药基数

    炮弹 56发

    7.62mm机枪弹 2394发

    射速 3~4发/min

    炮塔驱动方式 电动/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 360°

    侧面 均质/75mm/钢

    车长超越控制 无

    火炮俯仰范围 -5~+25°

    火炮稳定器

    水平向 无

    高低向 无

    装甲结构类型/厚度/水平倾角/材料

    车体

    前上 均质/45mm/30°/钢

    前下 均质/45mm/钢

    侧部 均质/45mm/上40°、下90°/钢

    后部 均质/47mm/50°/钢

    顶部 均质/18~22mm/0°/钢

    底部 均质/18~22mm/0°/钢

    炮塔

    正面 均质/90mm/钢

    后部 均质/60mm/钢

    顶部 均质/18~22mm/钢

    发电机

    型号 гt-4563a或zfc-1500

    电压/功率 28v/1.5kw

    t-34坦克车族

    t-32坦克 --t-34-t 1装甲抢救车

    --t-34-t 2装甲抢救车

    t-34坦克----------------------ckп装甲抢救车

    --cy-85自行火炮 85t(cy-85t)装甲抢救车

    t-34/761坦克 --cy-100自行火炮 cy-100t装甲抢救车

    --ct-34架桥坦克

    t-34/762坦克 --mt-34装甲架桥车

    --mty-34装甲架桥车

    t-34/763坦克 --t-34cty推土扫雷坦克

    --ot-34喷火坦克

    t-43坦克 --叙利亚122mm自行火炮

    --埃及100mm自行高炮

    t-34/764坦克 --民主德国t-34-t b型装甲抢救车

    --捷克斯洛伐克t-34装甲抢救车

    t-34/76v坦克 --波兰wpt-34装甲抢救车

    t-34/766坦克

    t-34/85-1坦克

    t-34/85-2坦克

    中国改进的t-34/85坦克

    看完t-34的坦克数据之后,李峰不觉得有什么突出的,只觉得一般般,最少他用t-34要求的是不能有太高的机械和故障问题,要不然以后每一次出去作战的时候都要派人跟在后面维修实在是太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