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历史—宋
字体: 16 + -

第72章 大事不糊涂

    公元997年三月,赵恒正式登基,成为了赵宋王朝的第三任皇帝。

    在此之前,曾经发生过一起宫廷政变,一场政治上的暗流围绕着皇位的争夺悄悄展开。

    太宗病重,内侍王继恩与李昌龄、胡旦(知制诏)打算谋立楚王赵元佐继承皇位。

    这是一场巨大的阴谋。在这阴谋的背后,还有着李皇后的支援,以及强大的后援团李继勋(殿前都指挥使)。

    赵元佐虽说性格喜怒无常,时常爱做点出格的事(发疯),但怎么说也是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轮也该轮到他了,更何况太宗并没有立‘明确’遗诏,于是阴谋团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划,准备在太宗驾崩的时候开始动手。

    阴谋团伙的配备应该算是比较合理的。当太宗驾崩时,王继恩(太监,伺候皇帝)就是当时的见证人,胡旦利用他知制诏的权利,可以起草诏令,副宰相李昌龄发表言论,李继勋充当打手。

    继承顺序合理,有证人在场,有副宰相的支持,再加上打手的威慑,皇后的撑腰,看似还真有翻天的可能!

    历史也有着它的偶然。在阴谋团准备动手的时刻,一个人打破了他们的计划,他就是吕端。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他的家庭成分不错,祖上虽说不是大官,毕竟有口饭吃。父亲死后,他继承了官位,以荫补千牛备身。

    有点家底,再加上他的聪明好学,性格随和(注意这个特点),官途应该亨通才是,可事与愿违。吕端这辈子是十分郁闷的,他的经历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屡遭摈斥。

    吕端慢慢升迁,终于成为了开封府判官,效力于赵延美麾下(赵延美任开封府尹)。可没过多久,赵延美倒台,吕端也受到了牵连,被贬为商州任司户参军。商州,不多讲,一句话概括之,鸡不下蛋,鸟不拉屎的地方。

    这就是十分郁闷的事了。

    做官就好似爬山,一群人开始不断的攀爬。最先爬到顶点的,占有最好位置,能俯瞰脚下全景的人是宰相;随后紧追而至,攀爬上来的是副宰(参知政事),他们也能一同欣赏到美景。当然,美景谁也愿意看到,一群人(六部侍郎)又赶了上来。可是地方总共就那么的大,于是就有了争吵,打斗。随着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地方更加狭窄,于是有些人选择急流勇退,有些人则跌落悬崖。

    只要景色还在,那么攀爬的人就不会停止,因为这个充满着诱惑的景色就是天下!

    吕端爬的慢,爬到半山腰便被人给踢了下来。没办法,只能从头开始,于是一步步的爬,从商州升至汝州参军司马,后任太常丞、祠部员外郎、大理少卿,右谏议大夫。

    终于又来到了半山腰。为了不重蹈覆辙,他决定抱住一棵大树,因为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这棵大树就是许王赵元僖。但这一次,莫名其妙的事情又发生在了吕端身上。

    赵元僖突然猝死,吕端再次受到牵连,因辅助有失,再次被贬官。

    真是太倒霉了,喝凉水也塞牙。没办法,慢慢熬吧,熬到哪步算哪步,熬到退休了,好歹能领点退休金。

    我查了下这位仁兄的出生时间。从出生算起,到如今,应该有六十岁了(只多不少)。没准用不了不久,就该退休回家养老了。

    当官一辈子,屡遭摈斥,幸亏吕端心态好,换成别人,早就离开了这个闹心的地方,找个景色好点的地方养老去了。

    得了,都到了这个岁数,也没啥追求,没啥可想的,做好眼前事就行了,踏踏实实干活,争取拿个好评,退休时多领点工资就心满意足了。

    吕端的人生经历就是如此,看上去毫无特别之处,然而这只是表面,实际上吕端是一个很有度量、办事沉稳老练的人,而且性格随和,颇识大体。

    宋太宗对吕端曾有这样一个评价: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从事后发展角度来看,这句评价果真是眼光独到。

    正所谓有舍才有得,在经历种种磨难后,上天终于带给了吕端丰厚的回报。

    寇准是宋太宗晚期最看重的臣子之一。寇准性格刚正忠直,眼里不容沙子,只要有官员犯事,寇准都会直言进谏。连皇帝都敢顶撞,更何况是大臣?

    寇准态度强硬,一般人和他是做不成搭档的。吕端性格随和,持重稳当,太宗当时为了让两人成为搭档,想了个权宜之计——两人平起平坐,轮流执掌朝中之事(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

    一同执掌,谁做主?没个先后顺序,那怎么成?

    于是很多官员纷纷上书反对,可这些奏折全都泥牛入海,没了音讯。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吕端处理国事井井有条,颇有章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宋太宗终于放心大胆的重用起吕端,朝中之事悉数托付(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

    

    皇帝的看重,让吕端扶摇直上,一下子做到了宰相的位置。以他当时的高龄,过不了多久就得光荣退休。虽说是退休,可毕竟是从宰相的位置上下来的,这对于一位官途坎坷的老者来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可上天偏偏不想就这样结束。这次,当官一辈子经历的摈斥终于转换成了一次更大的恩赐,这个恩赐足以让他名流青史。

    太宗病重加剧,身体越来越虚弱,似乎都有随时咽气的可能。吕端的内心比任何人都感到焦躁不安,因为在这个微妙的时期,总是伴随着腥风血雨和无尽的杀戮。直到新皇帝的继位,政变的风波才会慢慢平息。

    吕端对这些心知肚明,在不安中他也嗅到了隐藏中的那股暗流。

    果不其然,在皇帝驾崩当晚,阴谋团开始出手了。最先传递出消息的是王继恩。

    王继恩是太宗的内侍,伺候皇帝二十余年了,自然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将皇帝驾崩的消息快速传递给李皇后,李皇后立马做准备。王旦也改写好了“诏书”,打手李继勋也点好了兵马。

    一切都在黑暗中进行,但这一切,都没有逃过吕端的眼睛。

    别看平日里吕端迷迷糊糊,啥事也不放在心上,可真到了关键时候,吕端一点也不含糊。他时刻关注着宫中的动向,当看到太监慌慌张张向后宫跑去的身影,他意识到了事情的蹊跷。

    于是,他紧急来到了宫中问疾。作为帝国的宰相,朝廷的重臣,自然是无人敢拦,于是他也知道了皇帝驾崩的消息。

    吕端到时,在场的只有王继恩、李皇后两人。

    这事就透露出了古怪,按理说,作为储君、皇位继承人,赵恒是无论如何都应该在场的。可现场没有皇太子的身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赵恒还没有得到消息!

    吕端预感到,阴谋团将在今晚动手。他们或许会改写诏书,或许会发动政变,或许用别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吕端此时显示出了他的睿智,毕竟混迹江湖六十余载,阅历摆在那里,说句不中听的话,他吃过的盐比他人走过的路都多。

    于是吕端决定在这个时候撒个谎,他一生撒没撒过谎我不知道,但这一次的谎言我认为是最完美的。

    “既然陛下已去,那么就按照遗诏来办事。”

    “遗诏?在哪里?”

    “被我放在了中书阁!”

    看着半信半疑的两人,吕端又装模作样的忽悠道:“那我去拿!”

    这时候,机灵的王继恩一脸媚笑道:“我陪您去!”

    吕端和王继恩一同去了,却没有一起回来。因为不厚道的吕端把王继恩锁在了中书阁。

    按理说,王继恩也算是老油条了,怎么会如此轻易的就中了计?那么是吕端设了计中计,还是王继恩太天真?

    这我也弄不明白,毕竟宋史是这样写的,那我只能如实写了。(太宗崩,李皇后命继恩召端,端知有变,锁继恩于阁内,使人守之而入。)

    干完这件不厚道的事,吕端一面派人紧急通知赵恒同志,一面派人告知大臣们皇帝的死讯。

    办完这些后,吕端才慢悠悠的去找李皇后复命。

    李皇后人也实在,还在那傻等着呢,可看到回来的只有吕端一人时,她顿时感到不妙。可她仍不服软,辩解道:“继承制是祖宗定的规矩,皇帝死了,就该立长子,这才顺理成章。”(宫车已晏驾,立嗣以长,顺也!)

    吕端正气凛然道:“先帝立太子正为今日,今始弃天下,岂可遽违命有异议邪?”吕端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赵恒继位,是合理合法的。这点毋庸置疑!

    同时吕端还给对方找了个台阶——现在还没见血,收手还来得及。等到皇太子携大臣们赶到的时候,后悔就晚了。李皇后见事情败露,于是借坡下驴,立即收手。

    一场涌动的暗流被扼杀在萌芽中。

    吕端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一句话: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在宋太宗传位真宗的过程中,吕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真宗即位之初的稳定格局也离不开吕端的辅佐。他在对待阴谋团的问题上,很稳健老练。首先将王继恩、李昌龄以“泄露宫禁语言”的罪名,把王继恩踢出局(安置均州)、李昌龄贬官。知制诏胡旦,因起草诏书,有诽谤言辞,除名流放还外带抄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