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历史—宋
字体: 16 + -

第14章 柴荣

    赵匡胤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但至少在那个时候,英雄的光环还没有照耀到他。赵匡胤跟随郭威的时候,他的表现很一般,但很快时机就到来了。

    赵匡胤的一生中有过很多次的转折,其中最受命运之神眷顾的是他找到了自己的“伯乐”。

    这位伯乐就是郭威的养子——柴荣。由于赵匡胤可以随便出入郭府,一来二去,便有目的地结识了年岁相差无几的柴荣。

    柴荣是非常有野心的。他不仅有远大的志向,更重要的是他有深厚的政治资本。这些赵匡胤通过不断的接触可以感受出来。

    从那时起,一种政治上的狡黠在赵匡胤的心中萌芽,使他能够极其清晰的分辨出当时各个势力间的强弱。

    虽然柴荣的政治资本不是最强的,但却是最具潜力的。就如同赌桌上的赌徒一样,赵匡胤将全部的资本压在了柴荣的身上,并全心全意投身到柴荣帐下。成功了,从此荣华富贵,前程似锦;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

    赵匡胤当时做出这样的决定,既有周密详细理智的判断,更重要的还有他敏锐的直觉。

    如果你能从那变幻莫测的政治漩涡中发现其中的奥妙,并以此作出正确判断,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具备了政治家的潜力。——名言经典

    

    郭威死后,柴荣通过政治斗争顺利胜出,再加上周太祖郭威临死前的任命,柴荣成为无可争议的皇位继承人。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在柴荣势力庆祝胜利的时候,李重进和张永德却满脸愁容。因为他们在这次竞选中落败了!

    这两位我们有必要在这里介绍下。虽然这两位是配角,但出境率是极高的,且后边还有很多登场的机会。这里我们先交代下他们的背景。

    张永德——郭威的女婿。郭威赏识张永德并不是为了他的武功,而是其德行。张永德幼时生母病逝,后来父亲续弦再娶。张永德奉侍继母如生母,以贤孝闻名故里。张永德不仅品德好,人也长的帅,深受女孩们喜欢。郭威的小女儿(第四女)也对他暗生情愫。郭威经不住小女儿的软磨硬泡,最终将女儿下嫁给他。

    由于有这一层的关系,郭威对张永德格外的照顾。在郭威当上皇帝后,张永德火箭般窜升到了殿前都虞候。

    写到这里,大家先不要着急吐槽,以上这些只是客观因素,最主要的是张永德有一身的胆气。

    三国时期赵云浑身是胆,勇冠三军,被誉为虎威将军。在我看来,永德之勇不亚子龙!不信?继续看,历史便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接着介绍下一位。

    李重进——郭威的外甥,从小就跟着郭威南征北战。从殿直小校一路升到都指挥使(侍卫司),无论亲疏关系还是战功他都不输柴荣,可以说是最有力的皇位竞选人。从周太祖郭威平叛河中到发动兵变都有他的身影,实属后周军队中的一员猛将。

    虽然战功赫赫,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会治理经济,管理国家。让他管理军队,打打杀杀的还可以,要是让他管理国家,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史弘肇就是前车之鉴。于是在继承人问题上郭威理性的选择了善于理政的柴荣。

    郭威为了防止张永德和李重进在他死后会给柴荣带去威胁,在弥留之际将此二人叫了过来,让他们承认柴荣的皇位继承人身份,并立下誓言,永世不得背叛。

    誓言?恐怕连郭威自己都不信,他之所以敢如此安排,还有着另一层目的,让他们互相制约。这两人虽身居高位,威名赫赫,但两人却互相排斥,谁也不服谁。正所谓张李相争,柴荣得利!

    姜还是老的辣,郭威的安排不可谓不周到。

    柴荣就是大名鼎鼎的周世宗。可以说柴荣是五代最杰出的皇帝!他曾经预计用三十年来换取天下太平,用十年开拓天下,十年修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柴荣在他统治期间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南征北战,揭开了结束分裂,统一天下的序幕。

    经常读历史的都听过柴荣的大名,但少有人知道,他的第一战是被迫的,而他的军事才能也是在逆境中强大起来的。说起逆境,在下有一些小的感悟。在人生中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挫折,会有低落,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会有低声下气的时候,会有各种不如意的时候,而这些时候恰恰是人生中关键的时候。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满怀信心的去耐心等待并相信生活不会放弃你,命运也不会抛弃你。如果你耐不住寂寞,那你就看不到繁华。

    要知道,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定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柴荣继位初期,后周内部虽然很稳定,但不要忘了,在不远处还有一双仇恨的目光在注视着后周的一举一动。刘崇如同毒蛇一般在等待着捕食,打算向猎物发动致命一击。很快,他得到了一个机会。

    公元954年,刘崇趁郭威去世,柴荣根基未稳之际,率领军队南攻后周。

    这次机遇可以说期待已久。考虑到自己兵力有限,刘崇派人出使辽国,请求“叔父”出兵相助。辽国早就想吞并中原,自然一拍即合。

    两国约定,北汉出兵三万,辽国出兵五万,在晋阳(太原)会师,趁后周没有防备,挥兵南下,拿下后周。

    

    柴荣继位后,他的能力很快就显现出来。他知人善用,有组织能力,更为重要的,他是一个很有带兵才能的人。在五代乱世中,柴荣可算是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型人才。

    上天是公平的,在给他机遇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此时柴荣刚刚接班,强敌便猝然而至,颇有汉初建而匈奴扰,唐新立而突厥至的气氛。

    皇帝宝座还没捂热,边关就传来了警报:北汉和辽国联合入侵。一则则消息不断传至柴荣的办公桌上,边关大将穆令均中伏被杀;潞州节度使李筠坚守城池,形势危机;沿途守将纷纷归降北汉。噩耗一个接一个,让柴荣大出意料,他没料到形势会如此严峻。

    他最担心的还属李筠把守的潞州。潞州位于太行之脊,据高设险,形势险要,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惨烈的潞州争夺战几乎贯穿了五代争霸的全过程。一旦潞州有失,则北汉军可以据此俯视广袤的平原地带,汴梁、洛阳等中心城市将直接受到威胁。

    来的可真是时候呀!

    形势异常严峻,稍有不慎就有亡国的危险。这对一个根基未稳的新皇帝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