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色大宋
字体: 16 + -

第七九三节 慈烈太后的要求

    赵协。

    赵扩给自已没出生的儿子起了一个名字。

    写完,赵扩将管事太监把那张纸拿还给韩青衣,同时吩咐“告诉娘娘,今晚备餐。”

    “是,老奴这就去。”

    事情没什么好瞒的。

    孟宗政等人在进宫就知道了,毕竟韩侂胄的自述在临安城已经帖了两天,这么大的事情临安城内不知道的人级少。

    管事太监出去,赵扩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催着孟宗政继续讲。

    孟宗政反倒有些尴尬,还好有其他人赶紧接上,讲述自已打过的战例中有和这一计相似的。

    赐名协。

    这个名字对孟宗政等人而言没什么感觉,可传到韩侂胄耳朵里,味道却很不寻常。

    很显然,皇帝是心中有数的。

    不过这样,也好。

    韩侂胄丝毫也不关心临安城内的人是怎么看自已的,但他在意家人。

    听到协这个赐名后,韩侂胄没有耽误半点时间,立即更衣入宫。

    慈烈太后。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精神头还是非常好。

    韩侂胄入宫的时候,慈烈太后正在花园里剪花,秋天最好看的就是菊花。

    韩侂胄到,请安之后站在一旁安静的看着自已的姨母剪花。

    慈烈太后看了一眼韩侂胄,微微点头,手上的动作没停,韩侂胄也不急,在一旁等着。

    过了足足有一柱香时间,慈烈太后将手中的剪刀往旁边一递,没等有宫女上来接手韩侂胄已经双手接过。

    慈烈太后这才问“有事,说吧。”

    韩侂胄先是扶着慈烈太后坐下,这才说道“姨母,有个事。还记得你宫里原先有个宫女叫杨桂枝吧。”

    “恩。”

    “她有喜了,已经五个月。”

    慈烈太后不解,这种小事值得提吗?

    不过,也是自已宫里出去的人,慈烈太后还是说了一句“打发几个钱,赏了吧。”

    韩侂胄又说道“这事,有段故事。”

    “故事,讲来听听。”

    “姨母,这事是我当初设下的一个圈套,原本用来一石三鸟的,结果还没有用到这圈套绛哥儿就把金中都打下来了。”

    这话慈烈太后懂。

    什么最强。

    不是阴谋,也不是圈套,是硬实力。

    能打到金国割地求和,献金、献女,连金国皇帝的头冠都献上的力量,可以粉碎一切阴谋。

    所以韩侂胄根本就不需要再和一些宵小玩阴谋了。

    不服,韩绛手上的军团可以和这天下任何人讲道理。

    但,故事还是可以听一听的。

    慈烈太后叫人备茶,让韩侂胄慢慢的,细细的把这个故事讲完。

    故事很简单,韩侂胄在慈烈太后面前没有什么隐瞒,除了让慈烈太后知道,韩绛曾经告诉过他,十年后韩侂胄会死于史弥远与杨桂枝的联手。

    而之后,这两人为自已的权势,不断的增加赋税,不断的提高给金国的岁币等等。

    慈烈太后听完后,问了一句“这史太师,也是一个抗金的人,当年不愿成为秦桧的门人被贬出临安为官。杨桂枝虽然有些小聪明,史太师的儿子也只是一个八品小官,却入得了你的眼?”

    怀疑了。

    这没什么意外。

    韩侂胄是什么身份,往年和他斗的都是权势滔天的人物。

    这样的两个小人物怎么可能让韩侂胄在意呢。

    慈烈太后也并非一定要一个理由,只是有些好奇。

    韩侂胄不能把实情说出来,只说道“绛哥儿认为,杨桂枝此女对官家有野心,很难说会发生了什么,一但她有官家为靠山,有些事便不好办了。”

    “不好办?哈哈。”慈烈太后笑了几声。

    她相信肯定有别的原因。

    区区一个宫女,一个八品小官。这样的身份对于韩侂胄来说,不敢说是两只蚂蚁,但肯定没有老鼠个头大,一样属于那种想掐死就能掐死的类型。

    那么,真正的原因肯定还在皇帝身上。

    想到这里,慈烈太后没再问这事,只问“那么,你的意思是杨桂枝肚子的孩子是龙种?”

    “是,官家已经赐名协。”

    “协,恩。”慈烈太后懂了。

    汉献帝的名字,那么接下来呢。

    慈烈太后问“将来呢?”

    “没想好,一切变化太快了,若依往年侄儿的作法,肯定把绛哥儿收养的两个女儿先订个亲,便是未来的娘娘与贵妃,然后再慢慢图之。但现在,侄儿不知道。”

    韩侂胄说的是实话,他真的不知道未来会如何。

    自已的计划根本就跟不上韩绛的行动。

    慈烈太后说道“在我百年之前,还是保持这样的好。”

    “这一定,侄儿保了。绛哥儿无论怎么说,还是韩家的人,还是我的儿子。”

    “恩。”慈烈太后很满意这个答案,她又问“绛哥儿最近在干什么?”

    “恩?”韩侂胄迟疑了一下。

    慈烈太后摇了摇头“不能说就不用说了,记得你答应的事情便好,还有善待宗室,也给官家一个体面。”

    韩侂胄想了想,还是回答道“姨母,绛哥儿屠了倭王族满门,倭大贵族满门,连同之前和他合作,从倭岛给他贩运铜的平氏也一并屠了满门。现在若我猜的没有错,他应该去银矿了。”

    慈烈太后没问倭贵族与倭王的事情。

    屠满门一定有理由。

    韩绛不是一个嗜血的人,更不是一个残忍的人,这一点慈烈太后还是有自信的。

    只是银矿。

    银矿有什么值得去的。

    这一点,慈烈太后虽然疑惑,却也没问。

    慈烈太后只说道“绛哥儿回临安了,我想见一见他,不为别的,只想亲口听他给我一个承诺,关于对官家的。”

    “是,这事侄儿明白。”

    “去吧,累了。”慈烈太后下了逐客令。

    韩侂胄施礼告退。

    出了皇宫,韩侂胄直奔钱府,他要把这事写信告诉韩绛,但怎么写他需要和钱荨逸商议一下。

    大宋皇帝给自已的儿子取名协。

    让韩侂胄意外的是,钱荨逸对这事却没怎么放在心上,反而说道“取名禅不是更好,一语双关。”

    禅。

    韩侂胄明白这个词的两重意思。

    一重就是禅位,另一重应该是刘禅的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