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武库
字体: 16 + -

第17章 熊戏炼皮

    道不传非人,法不传六耳!

    第二天清晨,宁轩早早起来,避开众人,来到河边一处隐蔽的土台上。

    此时东方一轮红日喷薄欲出,洒下霞光万道,就像条条金鞭,驱赶着飞云流雾。

    宁轩瞧着霞光之前有一团紫气缭绕徐徐向西移动,十分欢喜,暗自寻思道:“紫气东来,正是练功的好时光!”

    中医学认为,白天为阳,夜晚为阴。而人体当中,阴阳又是互相协调的,但是二者的关键在于阳气的致密,阴气的固守。如果体内阳气虚弱,而不能致密,就会招致外邪的侵袭。而体内各部位所得的营养物质,都是靠体内的营气和卫气的流动供给。营气属阴,行于脉中;卫气属阳,行于脉外。

    二者在全身每天各运行二十四周次,其阴阳的盛衰,相互交替。以夜半阴气最盛,夜半以后阴气渐衰,至黎明阴气尽衰而阳气渐盛,中午则阳气最盛,日西则阳气渐衰,日落则阳气尽衰而阴气渐盛,这样昼夜循环不已,维持着人的生命。

    练习功法最好在早晨,一是这时正处在阴阳交替时期,这时的阴气尽衰而阳气渐盛;二是因为清晨,万物复苏,世界给予人们的有益物质极为丰富,人体可以吸入更多的有益物质,卫气就充足,再通过肺脏,利用卫气的运行,使之周流全身;三是这时的汗孔刚刚处于开放状态,早晨练武术可使体内积聚一夜的废物,顺利地从汗孔中排出,这样才能助长正气,使邪气不易侵入。

    “《五禽古戏第一相》,熊戏第一戏态‘震撼大地’!”

    宁轩依照秘籍上的秘法,在土台上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接着右肩向前下晃动、右臂亦随之下沉,左肩则向外舒展,左臂微屈上提。

    “震撼大地”集熊步势、撼运势于一体,既是熊戏第一戏态,也是全本的《五禽古戏》最重要的根基戏。

    宁轩依法施展,第一次修炼,身子扭来扭去甚觉艰难。本来刚开始修炼《五禽古戏第一相》必须要借用各种相态,激发劲力,慢慢打熬神意才能成功。但就在这时,宁轩体内的混沌之源突然寂然流转起来!

    混沌之源的源力竟然开始融合“震撼大地”的劲力,二者合二为一,混沌之源变得更为强大。宁轩修炼“震撼大地”渐渐便觉容易起来,没多久的功夫,他已学会了《五禽古戏第一相》的“震撼大地”!

    混沌之源玄妙不可形容,宁轩无论是练习相态还是激发劲力,入手均是极快。比如《五禽古戏第一相》熊戏第一戏态的‘震撼大地’,即便天资卓绝的人,练来也须数年,而宁轩一个时辰不到便有小成,这种修炼速度闻所未闻!

    只是这样的修炼方式和秘籍中记载的方式迥然不同,宁轩心中忐忑不安,不知会不会有什么弊端。

    此时混沌之源在宁轩身体内不断流转,他的身体和心灵显得越发通透。

    他有一种错觉,此刻他好似武神下凡,《五禽古戏第一相》中的武学奥妙让他予取予求,逐一领悟。宁轩专注武功心无挂碍,越练越快。“超强巨力”、“践踏”、“奔袭冲撞”、“落地生根”,这《五禽古戏第一相》余下的四种戏态,产生的劲力越来越多。等太阳完全升起来的时候,宁轩已掌握了《五禽古戏第一相》中的五戏。

    这时宁轩体内的混沌之源也完全融合了《五禽古戏第一相》的劲力,原本因为在战斗混乱折腾,而变得若有若无的混沌之源,此刻重新恢复到一缕头发丝般大小。

    宁轩喜道:“原来修炼《五禽古戏第一相》的劲力,竟然能壮大来源神秘的混沌之源,难怪华夏的五禽戏也功效非凡了。”

    华夏的《五禽戏》也是一种导引养生的功法,其创编者华佗,出生在东汉末沛国谯县。华佗在前辈高人《五禽古戏》的基础上创编了《五禽戏》。此外华佗还是一位神医,一生著述颇丰,但均亡佚。今传《中藏经》、《华佗神医秘传》等皆托名之作。

    华佗弟子中著名者有吴普、樊阿、李当之等人。其中,吴普著有《吴普本草》,李当之著有《李当之药录》,而樊阿则擅长针灸及养生。《五禽戏》虽然和《五禽古戏》不同,但同样继承了它内壮的特性。

    古代人一般活不了多久,能活到60岁,已算是长寿了,所以才有“人到六十古来稀”的说法。但是樊阿练了《五禽戏》,据传活到了100多岁。

    这就很夸张了,寿命的延长,拥有相当于别人活了2辈子甚至3辈子的丰富经验,无论是习文还是学武,都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打熬。比如宁轩,他就可以多学一门功法,多懂得一项武技,多知道一种战斗方法,这些可都是性命攸关的无价之宝。

    人生世间,脱离母体,呼后天浑浊之气,食五谷杂粮,体内毒害物质日积月累,人体自然变得浑浊不堪。《五禽古戏》类似道家“八段锦”,但高明之处犹有过之。它从皮膜着手,首先把皮膜练得绵软如棉,然后锻骨如钢,由外到内,接着从筋络到骨髓,最终把后天之血越练越纯净,让身体返后天为先天,修得先天无垢体。

    混沌之源的壮大,宁轩战斗时身体留下的暗伤,也逐渐痊愈。此时在宁轩的眼中,周围的景色都变了。万物复苏,虫鸣蝶舞。草起草伏间,云霞蒸蔚,景色异常美丽壮观。他甚至能感觉到身后不远的草从中有一条小青蛇,小河里一条小鱼正露出水面玩耍。

    这本是很平常的自然现象,此刻的宁轩却从中发现了不平常,他观察到了其中的勃勃生机。刹那之间只觉遍身三万六千个毛孔悉数洞开,一种异样知觉涌上心头。

    他现在居然不是用口鼻呼吸,而是通过毛孔呼吸!

    宁轩惊诧万分不明所以:“按照书上记载,练成《五禽古戏第一相》,即可达到炼皮境界,浑身皮肤柔软如棉,普通拳脚刀剑都难以伤到自身。但我不仅达到炼皮境界,还能通过毛孔呼吸,难道我还练成了炼气士梦寐以求的“龟息”之境?”

    “龟息”之境,即不以鼻孔呼吸而以毛孔吐纳。前世武当道家有一门“玄武定”的功法,又唤“龟息真定功”,由潜心、潜息、真定、出定四部分组成,据传修炼此内功到极深处时,可以冲开周身毛孔达到“龟息”之境,但这本是极高明的境界,寻常人仅凭自身修炼,或许一生也无法达到。

    宁轩依“震撼大地”之态右臂下沉左臂上提片刻;再以“超强巨力”之势两拳相对翻转变掌向前按出;然后伸腰踢腿化为“践踏”;再蹲身前推化作“奔袭冲撞”;最后模仿“落地生根”挺胸收腹气沉丹田,反复打了数遍,只觉双颊生津百骸充盈,皮肤越加柔软如棉。

    更难得的是,练成“龟息”之境后宁轩通过毛孔呼吸,气机在体内自成循环,变得更加悠远绵长、旺盛骇人。

    宁轩心中诧异:“我能如此快速学会《五禽古戏第一相》五式,和混沌之源大有关系。那莫名其妙达到“龟息”之境,莫非也和混沌之源有关?”他沉吟片刻,若有所思,就在这时听到脚步声响似有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