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众议难调败松锦
松山,中军大帐内,洪承畴一脸的无奈。
为啥呢?终经不住朝廷的再三催促,洪承畴于七月底率部仓促抵达松山,几经交战,折了总兵杨国柱,却未能解了锦州之围。
正思索对策,皇太极亲率援兵来了,部署于松山、杏山之间,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截断松、杏间明军的联系,切断其粮道,断绝其归路。
为此,洪承畴已经召集诸将议过多次了,可因为诸将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终没能最终形成决议。
事实却是,清军进展甚快,到底是战还是撤,若再不做决定,明军不仅无法解锦州之围,还将面临被包围的危险。
洪承畴今日开会,就是要做出最后的决定,却不料主战、主撤两派仍不肯妥协。
邱民仰、曹变蛟、王廷臣三个主战,理由是:虽没能解了锦州之围,明军的阵营和交战都还占有优势,纵使皇太极来了,倾全军孤注一战还是可行的。
王朴、唐通、马科、吴三桂、白广恩以及接替杨国柱的山西总兵李辅明等主撤,理由是:明军留饷于宁远、杏山及塔山外之笔架山,大军扎营于茹峰山之西,若是不能取胜,不仅无法解锦州之围,松山恐也要被包围。
河南、湖广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如果再被围,朝廷恐怕连援兵都派不出来了。不妨趁清军立足未稳先跳出包围,待清兵懈怠,再收复失地。
洪承畴当然是主战的,理由是:既然明清之间迟早要有一战,不妨倾全军孤注一战,不然,到时攻守易势,损失会更惨重。
显然地,洪承畴已不止一次地讲过了,主撤派却仍在固执己见。
“或许曹变蛟说的对,他们压根就不是在替朝廷打算,而是在惧敌。”
暗想着,洪承畴无奈地摇了摇头,转头去看兵部职方郎中张若麒。
张若麒在想:“咱不过就是来催促他们进兵的,完全没必要搀和其中,不仅不能搀和其中,还得及早设法脱身。
咋脱身呢?须得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对了,待机会合适,咱就主动要求去宁远给他们支取粮草,宁远终究远些,比松山要安全。”
正盘算,见洪承畴转向自己,知其心意,暗想:“我才不管你们的破事哩。”
暗想着,嘴上道:“作战是你们的事,战还是撤,你们自己决定,无论怎样,我都支持。”
说完,佯作突然记起了似地,又道:“对了,我听说我们现在粮草不足了,你们先议着,我这就回宁远给大家支取粮草去。”
说着,已站起来往外走。
洪承畴原以为他催着进兵必能支持自己,不想他竟如此,不由大失所望,又见诸将相持不下,不得不想:“既然形不成决议,那就拖,拖到不得不战的时候,看你
们还怎么争?”
拿定了主意,嘴上道:“再议吧。”
两派闻言,均甚为不解,彼此对视了一眼,各自离去。
皇太极亦不解,转向范文程道:“既不突围,又不出战,洪承畴到底在打什么算盘?难道他想拖住了咱们,等待他们的援兵,跟我们决战?果那样的话,可就超出了咱们的预判。”
范文程道:“是啊,这不符合洪承畴一惯的做派。不过,要说他还有援兵,文程实在想不出他的援兵能来自哪儿。没有了,应该没有了。”
皇太极道:“他可是懂得用兵的,要不是有阴谋,他肯定不会这样。”
范文程沉思着道:“也不一定就是有阴谋,他跟诸将间达不成共识也未可知,文程听说,他手下的八大总兵除了曹变蛟、王廷臣,多数不跟他一心。”
皇太极道:“别忘了,还有那个邱民仰,他可是全力支持洪承畴的。”
范文程道:“邱民仰毕竟不掌兵,他的帮助远不及张若麒所带来的副作用大。”
皇太极正要再说,见一近侍匆匆进来,随口问道:“什么事?”
这近侍道:“启禀皇上,探马来报,张若麒带兵往宁远而去,据说是去支取粮草。”
“支取粮草?”皇太极反问了一句,见这近侍坚定地点了点头,转向范文程道:“看来,洪承畴是想跟咱一战了,咱们是不是该重新调整部属,或者再调一些援兵?”
范文程道:“调整部属倒是不必,不过,得命令各部严阵以待,免得明军突围。”
皇太极一愣,道:“明军明明在增加粮草,范章京何以有此一说?”
范文程道:“据内线禀报,松山城里现并不缺粮,再联想到张若麒的为人,其必是惧死找理由离开,他这一离开,必然会引起军心不稳。
因此,无论洪承畴是想战还是想撤,都不重要了,只要其中的一部出现问题,势必冲动大营,纵使洪承畴想管都无法管了。”
皇太极暗喜,嘴上却还是道:“事实毕竟不能靠猜测的,我等还是有所准备的好。”
范文程信心十足地道:“皇上无忧,臣料定,明军肯定会出问题的,不说别人,单是那个王朴,因仗着多向朝臣们行贿都肯替他说话,一贯如此,现在恐怕已在密议后撤了。”
皇太极“哦”了一声,半信半疑地看着范文程。
事实却不幸被他料中,刚回到驻地,王朴即冲向中军道:“速去准备了,马上回撤。”
中军不解道:“不是还没有形成决议吗?即便形成了决议,也该统一行动吧?”
王朴不耐烦地道:“迟早都要回撤的,再说了,张若麒已经走了,咱们难道还要留在这儿送死?快吧,正好趁着夜色走。”
中军还
是认为不妥,但他是主帅,自觉不好再说,忙去准备了,转回来问道:“从哪个方向回撤?”
王朴道:“从杏山往南沿着海边,东到塔山,再回宁远。”说着,已率先而行。
他这边一动,唐通、马科、吴三桂、白广恩、李辅明等也紧随其后,却不料正中了清军的埋伏,前面迎击,后面追击,淹死在海中的人不计其数。
曹变蛟回到营帐,仍愤愤不平了好长一段时间,刚要解甲睡觉,中军引了王廷臣神色慌张地进来道:“王朴等连夜回撤,遭了清兵埋伏,其状甚惨哪。”
曹变蛟一惊,旋即问道:“洪大人和邱大人现在哪儿?”
王廷臣道:“王朴等擅自行动,两位大人不知,现仍在松山城里。”
曹变蛟道:“敌情不明,不便救援,快,先去见过两位大人再说。”
说着,已出了营门,上马直奔松山。
(本章完)
为啥呢?终经不住朝廷的再三催促,洪承畴于七月底率部仓促抵达松山,几经交战,折了总兵杨国柱,却未能解了锦州之围。
正思索对策,皇太极亲率援兵来了,部署于松山、杏山之间,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截断松、杏间明军的联系,切断其粮道,断绝其归路。
为此,洪承畴已经召集诸将议过多次了,可因为诸将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终没能最终形成决议。
事实却是,清军进展甚快,到底是战还是撤,若再不做决定,明军不仅无法解锦州之围,还将面临被包围的危险。
洪承畴今日开会,就是要做出最后的决定,却不料主战、主撤两派仍不肯妥协。
邱民仰、曹变蛟、王廷臣三个主战,理由是:虽没能解了锦州之围,明军的阵营和交战都还占有优势,纵使皇太极来了,倾全军孤注一战还是可行的。
王朴、唐通、马科、吴三桂、白广恩以及接替杨国柱的山西总兵李辅明等主撤,理由是:明军留饷于宁远、杏山及塔山外之笔架山,大军扎营于茹峰山之西,若是不能取胜,不仅无法解锦州之围,松山恐也要被包围。
河南、湖广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如果再被围,朝廷恐怕连援兵都派不出来了。不妨趁清军立足未稳先跳出包围,待清兵懈怠,再收复失地。
洪承畴当然是主战的,理由是:既然明清之间迟早要有一战,不妨倾全军孤注一战,不然,到时攻守易势,损失会更惨重。
显然地,洪承畴已不止一次地讲过了,主撤派却仍在固执己见。
“或许曹变蛟说的对,他们压根就不是在替朝廷打算,而是在惧敌。”
暗想着,洪承畴无奈地摇了摇头,转头去看兵部职方郎中张若麒。
张若麒在想:“咱不过就是来催促他们进兵的,完全没必要搀和其中,不仅不能搀和其中,还得及早设法脱身。
咋脱身呢?须得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对了,待机会合适,咱就主动要求去宁远给他们支取粮草,宁远终究远些,比松山要安全。”
正盘算,见洪承畴转向自己,知其心意,暗想:“我才不管你们的破事哩。”
暗想着,嘴上道:“作战是你们的事,战还是撤,你们自己决定,无论怎样,我都支持。”
说完,佯作突然记起了似地,又道:“对了,我听说我们现在粮草不足了,你们先议着,我这就回宁远给大家支取粮草去。”
说着,已站起来往外走。
洪承畴原以为他催着进兵必能支持自己,不想他竟如此,不由大失所望,又见诸将相持不下,不得不想:“既然形不成决议,那就拖,拖到不得不战的时候,看你
们还怎么争?”
拿定了主意,嘴上道:“再议吧。”
两派闻言,均甚为不解,彼此对视了一眼,各自离去。
皇太极亦不解,转向范文程道:“既不突围,又不出战,洪承畴到底在打什么算盘?难道他想拖住了咱们,等待他们的援兵,跟我们决战?果那样的话,可就超出了咱们的预判。”
范文程道:“是啊,这不符合洪承畴一惯的做派。不过,要说他还有援兵,文程实在想不出他的援兵能来自哪儿。没有了,应该没有了。”
皇太极道:“他可是懂得用兵的,要不是有阴谋,他肯定不会这样。”
范文程沉思着道:“也不一定就是有阴谋,他跟诸将间达不成共识也未可知,文程听说,他手下的八大总兵除了曹变蛟、王廷臣,多数不跟他一心。”
皇太极道:“别忘了,还有那个邱民仰,他可是全力支持洪承畴的。”
范文程道:“邱民仰毕竟不掌兵,他的帮助远不及张若麒所带来的副作用大。”
皇太极正要再说,见一近侍匆匆进来,随口问道:“什么事?”
这近侍道:“启禀皇上,探马来报,张若麒带兵往宁远而去,据说是去支取粮草。”
“支取粮草?”皇太极反问了一句,见这近侍坚定地点了点头,转向范文程道:“看来,洪承畴是想跟咱一战了,咱们是不是该重新调整部属,或者再调一些援兵?”
范文程道:“调整部属倒是不必,不过,得命令各部严阵以待,免得明军突围。”
皇太极一愣,道:“明军明明在增加粮草,范章京何以有此一说?”
范文程道:“据内线禀报,松山城里现并不缺粮,再联想到张若麒的为人,其必是惧死找理由离开,他这一离开,必然会引起军心不稳。
因此,无论洪承畴是想战还是想撤,都不重要了,只要其中的一部出现问题,势必冲动大营,纵使洪承畴想管都无法管了。”
皇太极暗喜,嘴上却还是道:“事实毕竟不能靠猜测的,我等还是有所准备的好。”
范文程信心十足地道:“皇上无忧,臣料定,明军肯定会出问题的,不说别人,单是那个王朴,因仗着多向朝臣们行贿都肯替他说话,一贯如此,现在恐怕已在密议后撤了。”
皇太极“哦”了一声,半信半疑地看着范文程。
事实却不幸被他料中,刚回到驻地,王朴即冲向中军道:“速去准备了,马上回撤。”
中军不解道:“不是还没有形成决议吗?即便形成了决议,也该统一行动吧?”
王朴不耐烦地道:“迟早都要回撤的,再说了,张若麒已经走了,咱们难道还要留在这儿送死?快吧,正好趁着夜色走。”
中军还
是认为不妥,但他是主帅,自觉不好再说,忙去准备了,转回来问道:“从哪个方向回撤?”
王朴道:“从杏山往南沿着海边,东到塔山,再回宁远。”说着,已率先而行。
他这边一动,唐通、马科、吴三桂、白广恩、李辅明等也紧随其后,却不料正中了清军的埋伏,前面迎击,后面追击,淹死在海中的人不计其数。
曹变蛟回到营帐,仍愤愤不平了好长一段时间,刚要解甲睡觉,中军引了王廷臣神色慌张地进来道:“王朴等连夜回撤,遭了清兵埋伏,其状甚惨哪。”
曹变蛟一惊,旋即问道:“洪大人和邱大人现在哪儿?”
王廷臣道:“王朴等擅自行动,两位大人不知,现仍在松山城里。”
曹变蛟道:“敌情不明,不便救援,快,先去见过两位大人再说。”
说着,已出了营门,上马直奔松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