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医生
字体: 16 + -

如果干得好

小的时候在家里,听得最多的有三句话:1,“作业写完了吗?”;2,“不许出去玩儿”;3,“如果考得好,就给你买小人书”——父母为了让我把学习搞得再好些,不惜用小人书来引诱,这种事情相信也有许多小朋友和我一样熟悉,长大了之后,也有领导对我说:“如果干得好,就给你加工资”,应该说,在“如果干得好”的后面,跟着的一般都是让人心动的条件和奖励,这是一种许诺,当然也是一种刺激,它会让你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努力,只要你对那些奖励感兴趣。

现在,让人心动的奖励无非一是钱,二是名,在木子美冒着天下之大不韪一炮走红之时,靠文字吃饭的人的眼睛便都开始发红,心急的就差直接拜木女士为师了,但毕竟能拉下脸来的到底是少数,除了最近葛红兵被怀疑有如此炒作之嫌外,别人还是搭不上这趟快速致富的列车,想要干得好些,就只能去拼命了——就象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剧组与《明星bigstar》杂志(就是被冯小刚怒骂“真想抽你”的记者所供职的杂志)闹上了法庭那件事,原因是该杂志的一名记者偷拍了几张剧照,而那些剧照,是张导演一而再、再而三强调不能泄密的。

相信这名记者在老总面前,是被许诺了“如果干得好……”的,不然他不会冒险去干这种刺探机密的事情,我们也相信,在《十面埋伏》剧组准备起诉该杂志的时候,也有人会对请来的律师说:“如果干得好……”,不过现在这个律师干得好的机会是没有了,两家早就和好了,一场本来挺扎眼的打架,幽幽地过渡到一个皆大欢喜的友好结尾。

于是,有人就坐不住了,开始愤而斥之,理由是这是一场“大水和龙王的吵架”,是电影和杂志“合作”的勾当,是《十面埋伏》和《明星》杂志双赢的结果——言外之意就是,这场架没打起来,实在是叫那些眼巴巴等着看好戏的人们遗憾。

在我的印象里,总是有些人对没打起来的架感到痛心疾首,仿佛看热闹就是他们生活中唯一可干的事情,并且只能以此为乐,反过来说,这也颇让人觉得遗憾,除了看热闹,难得就真的没有任何事情可干了吗?最近的一份报纸上说了,看热闹这事如果干得好,也行,可以叫做职业的**,以及丰富的资源——这都是相对于媒介来说的,在我买的那份娱乐新闻类的报纸上,我看见报社的编辑和记者们用了整篇整版来报道《十面埋伏》官司之事,文中不但引用大量的求证和考据来证明这是一场闹剧,还引申地把它们比喻做“江湖中的流言”,意思是大不可信,言语中还夹杂着对其炒作的愤慨——不过,叫人觉得可笑的是,类似于这样整版的报道,不知道到底是对炒作推波助澜,还是借此资源来抬高自己?这种讽刺和骂人的事情“如果干得好”,是不是也可以成为报纸生存和发展的必要?

又说到“如果干得好”,记得网上也曾有一个特别流行的,叫作“如果干得好”的接龙游戏——“**这事,如果干得好,叫坐怀不乱;早泄这事,如果干得好,叫激动人心;扁人这事,如果干得好,叫主持正义;挨板砖这事,如果干得好,叫忍辱负重;海龟这事,如果干得好,叫张朝阳;辍学这事,如果干得好,叫比尔盖茨;不及格这事,如果干得好,叫韩寒;炒作这事,如果干得好,叫《英雄》;胡搞这事,如果干得好,叫木子美;偷窥这事,如果干得好,叫美国卫星;扔黑砖这事,如果干得好,叫本拉登;烧钱这事,如果干得好,叫电子商务;玩游戏这事,如果干得好,叫加班;发不了工资这事,如果干得好,叫共同创业……”

老实说,这是迄今为止我最喜欢的一个文字接龙游戏,在我看来,如同那个在网上也曾风行一番的“等咱有了钱”男女生版的接龙游戏一样,这无不都代表了民间广大人民的聪明才智,虽然说老把聪明和才智放在游戏上面总有些不务正业的感觉,但偶尔的剑走偏锋也未尝不可——反正生活都像“大水和龙王”之间流产的官司这么枯燥和无聊,还是别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