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医生
字体: 16 + -

电影事件

前不久,我跟随一个摄制组去山里拍摄一部农村题材的电影,我们所呆的村子建在一个半山腰上,海拔大概在2000米左右,每天的感觉除了爬山劳累,一天下来腿肚子都打颤以外,唯一良好的印象就是那里因为高度所以离天空很近,每每躺在山上仰望天空之时,仿佛天幕就在眼前,湛蓝的天空中一丝丝微风吹过,白云朵朵头上飘过,那种感觉实在是美极了。

但太阳一出来,情况就没有那么美好了。上山的第一天,剧组的大部分人就都因为与太阳公公的亲密接触,浑身上下只要是暴露的地方都被晒成不同程度的伤疤,其中有一个以前在cctv的化妆师,因为只穿了一件裤头和大背心,一天下来就被晒成非洲黑人一样,鼻子上也像是被老鼠偷偷咬过,红得象个胡萝卜。

自己受伤“毁容”了,但演员的妆照样还得上。该化妆师傅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生得眉清目秀,象个女孩子一样。实话实说,化妆水平确实不错。不光是剧组里的男女一号都在他的手下“脱胎换骨”,有一次我因为救急而客串的角色形象被他鼓捣了一个小时以后,我分明从镜子里看到了一个胡子满脸,皮肤黝黑,老了将近二十岁的自己。当时我就在想,我要真长成这德性,真担心还会有几个mm愿意跟我聊天。

那是我的第一次在镜头前正经八百地化妆。首先是一层厚厚的粉底,随后就是各种加工制造的工序步骤,最后是粘胡子。整个过程下来,我整整出了一身的汗,由此我也对那些跨年龄演出的明星们由衷地产生了敬意,那些年旬五十的阿姨们,还能在银幕上学着小女孩子一样的腔调和动作扭捏,该是多么地不容易啊。

在电影拍摄的第一个周末,问题出现了。一位演员因为对某种化妆品过敏,满脸都起了化学反应,皮肤变得斑斑点点,看上去甚是可怕。最后,不得不又采用了另一套完全不同的化妆品才算过关,但效率也显然大打折扣。

化妆品的过敏也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我见过比较典型的一个病例是去年的这个时候,一位中年妇女跑来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大夏天的她还套着一个偌大的面纱,看上去像是刚从阿拉伯定居回来投资的外商。最后一问,才知道她是采用了一个没有任何生产厂家和正规批号的化妆品,而整个产品的上面全都是英文,也就是说,只认识中国字儿的她买的是假货。

最后,在脱离了过敏源,也就是停止使用该产品之后,又用了一些简单的抗过敏药物,也就没事了。但事情并没有就此停止,在两个月以后,她又跑来医院,不过这次并不是她再次过敏,而是她的一位朋友——她把那套花费不菲的产品送给了自己的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