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医生
字体: 16 + -

大话禁书

说到禁书,我脑子里第一个反映出来的词就是“哭泣”。100多年以前,叔本华感叹道:“波斯国王薛克斯一看见他的一望无涯的军队,不禁大哭起来,因为他想到百年过后,所有这些人没有一个还会活着;那么,看见书市上厚厚的图书目录,想到若干年之后,所有这些书没有一本还活着,谁又不想大哭一场呢?”

的确,现在来看,市场上那些腐朽的书要比传世的书多得多,能流传很长时间还能被人们记住得更是少之又少。但有一条颇有意思的规律是,就传播之广、流传之久而言,除去那些名著,就只有禁书了。

我第一反应是“哭泣”,也是有根据的:十年前,我的同事续峰就曾因为借了同学的一本《少女的心》藏在小树后面翻看,不料却被后来跟踪发现的父亲一顿暴打,可怜的是他直到屁股上五条青痕消退了也没曾翻过一页——当然,那书也早就被烧毁了,我当时最大的印象和深刻的记忆就是藏在眼镜背后的续峰的眼泪;那可不是装的,那可是生生疼出来的。

时光如流,岁月如梭,说时迟那时快,时间一眨眼就飞到了十年后的又有一天,我正在家里百无聊赖,续峰忽然又象n年以前一样,鬼鬼祟祟地蹿到我家,左右环顾确定无人之后,悄悄地递给我一本小说,神情古怪地告诉我,“这是本好东西哦”。我听了也是心如鼓擂,赶紧拉上窗帘,两个人偷偷摸摸跑到里屋,我两眼放光地瞅着他慢慢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然后再瞅着他慢慢揭开,一层、两层……最后书“趴”地一声掉在地上,把我们都吓了一跳,我赶紧一把抢过来,只见上面赫然印着两个大字:“废都”。

当时我就恨不得一拳将续峰打倒在地,再狠狠地补上几脚——心想你个直娘贼,贾平凹的一个小说,就值得你这样大惊小怪,还差点把我吓成心脏病?续峰也是颇为失望,还一个劲地解释说:“他们都说了,这是本禁书……”

就禁书而言,话又回到从头,我的感觉这就象是小孩子的糖果:你越不让他吃,他越想吃;倘若你大把大把地给他,让他随便吃,再随随便便地剥开糖纸随意翻找,那么他也就兴趣索然了……

当然,我这么说的意思绝对不能鼓励人们去大胆地看禁书,也不是鼓励看那些被烙上“少儿不宜”字样的东西;我的意思是,就伪文学青年续峰来说,我有一个念头,等什么时候有机会,我一定会叫他看一本所谓的“禁书”,让他也圆一回少年时代的“梦”。

至于借哪本,我也早已想好:我去年曾经在一个火车站的地摊上看见一本盗版的小说,名字就叫《禁书》;我当时看了大吃一惊,后来大概翻了一下,才知道原委。内容其实是说,有一个孩子,他的名字就叫“禁书”:原因很简单,是主人公的农民父亲不想让他花钱读书,所以取名李禁书。

虽然这有些披毛充虎之嫌疑,但好歹也算是圆了续峰的一个梦,让他满足一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