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医生
字体: 16 + -

小资咖啡机体

‘小资’一词似乎还没有完全降温的意思,反而还有种愈演愈烈的趋势。已经记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人举着小资的幌子,带着小资的帽子,踩着小资的鞋子,大踏步地向各个与小资身份相符合的任何角落杀进,也不管他们在愤青眼里有多么地可笑,有多么地不可理喻;很是有点特立独行的意思。

咖啡永远是小资们的最爱。最近一次去北京的时候,和几个人在茶吧里喝茶,隔座就呆着一个喝咖啡的,一个人默默地品着味道,并且要求服务生为他播放班得瑞的音乐——他看着象是个小白领,身上的衣服也很是干净,让我顿时在心里断定这就是一个小资。

我并不是纯粹意思上的愤青,当然也不是小资,更不是有涵养高素质的知识分子;我只晓得口渴了就要大口地喝水,哪怕是和女士坐在幽静的酒吧里喝茶也会把舌头和嘴巴弄出很大的声响;有钱则打车出门,没钱就拥公共汽车,悲伤了会挤几滴眼泪,愤怒了会挥挥拳头,从来不吃西餐是因为没有机会,地摊羊肉串才是真的最爱,仅此而已的一个人——但我也从来没有鄙视小资的意思,从来也没有。

我不是小资,但我可以理解和接受他们;但和我们相邻而坐的那位小资哥哥似乎却不怎么理解和接受我;在我把茶水在嘴巴里弄出很大声响的时候他很明显地皱了皱眉头,让我觉得很是内疚;毕竟,这是一个小资味十足的地方,我这样山野村夫般的举动如此破坏这里的气氛,恩,很是不对。

于是我便乖乖地学着别人一样,慢慢地品尝两百多块的龙井,然后再细细咂着咖啡,除了有点不痛快感觉还有点憋屈,看来牛皮真不是吹的,小资也同样不是盖的,当一个小资,不是那么容易的。

可能那位小资哥们似乎也有点渴了,不到一个小时,那么慢的速度,居然也喝下十几杯咖啡——不知道他知不知道里面有咖啡因,这可不是白开水,似乎有点过量了吧。

咖啡是否影响健康是很多人都极为关心的话题,多年以来科学家之间争论不休。但事实上,70年代左右,这方面研究的结果通常是负面的:广泛的媒体报道使人们对他们饮食內所含的咖啡因感到很是不安,甚至也有点惊慌失措的意思,不过进入90年代,很多研究报告就消除了这一恐慌:在许多方面咖啡因对人体其实是有益的——但是,就算是水太过量了也能引起一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的疾病,何况是那浓浓的咖啡。

一杯咖啡平均含有60至90毫克的咖啡因,而一般人体一天可以消耗将近500至600毫克的咖啡因并且不产生任何副作用,但上瘾归上瘾,喜欢归喜欢,但一旦如果发现自己喝咖啡后感到身体不适,就应暂时不要喝咖啡,然后再从减少摄入量、改变喝法等方式着手;倘若自己不舒服还是不听,非要当那个劳什子小资的话,那就只能来个胡萝卜加大棒,想不听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