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医生
字体: 16 + -

电子游戏癔病中国足球

小的时候我学习很差,于是在家长会后我爸就被班主任专门‘请’到了办公室去,专门研究和探讨对付我的办法。班主任给我的评价很简单,说:这小子脑子快,就是懒——懒我得承认,我在学习上向来缺乏钻牛角尖的劲头和能力;至于‘脑子快’,我还真没感觉出来,顶多也就是不笨而已——如果比猴子还精,家长会的那天晚上我自然会编个谎话让老头子“出差”的。

通常来说,因为我的脑子不是飞快,所以也会做一些混账事,读书的那些年我之所以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就是因为迷上了电子游戏,结果让我妈大为失望,自己也后悔不已,至今做梦我都能梦到我捧着偌大的录取通知书颠颠地跑到我妈面前,说瞧,你儿子出息啦;但那毕竟是梦,醒来后看到的,只是两行鼻涕和眼泪。

到了后来,就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仍然厚着脸皮玩——我迷上的是一个叫‘fifa’的游戏,就是电子足球。在这个制作精美的游戏中,我有点像新西兰电影《癔病》里的那个偏执狂似地喜欢上了中国队,还是一条道走到黑——叫我惊讶的是有好多的人都比我还盛,深陷网络游戏,不过你要敢去问他:“你没日没夜地这样,没病吧?”他准保会白你一眼,恶狠狠地说:“靠,你丫才有病呢!”

这样的人是浑了点儿,但还确实没到需要去医院的时候,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有问题,而不是有病——他们还都正常,在别人说自己有病的时候会很愤怒;但另外还有一种人,生怕别人说自己没病,没事就拿吃药打针玩儿,一切检查正常也得找出些问题来;医生给这种人的症状起了个名字,叫做“癔病”。

中国足球的某些症状表明,这些年得的就是癔病。如果说世界杯前喊着进八强是精神病,那么频频整风就是癔病的前兆。中国足球哪儿会有问题?裁判偷着吃黑钱那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球员殴打裁判那叫**不羁——看来,这病确实不轻。

精神因素和暗示的作用,是癔症的主因。但当人们受到精神因素的影响的作用以后,为什么有的人保持健康,有的人就患了癔症呢?这与他们的性格不同有关。癔症患者的病前个性,是属于有强烈情感,幻想多,争强好胜,虚荣,情感不稳定,易冲动——这和中国足球的球迷一样。不过好在我们都不是病人,还不至于出现类似于号啕痛哭和咬人打人,还算不错。

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我妈还没有对我丧失信心,仍然坚持不懈地对我进行再教育,我也变得稍微聪明了,再不荒废光阴,除了拼命学习往回恶补,fifa也只小玩一把了:癔病,其实和脑筋一样,需要适当的开窍,当自己无法开窍的时候,就得去乖乖地看医生,还得听医生的话——如果像中国足球的战术那样执迷不悟,那就只能给别人笑话看,自己一傻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