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滚刀肉
第一百三十二章 滚刀肉
朱祁镇气的满脸通红。
如果楚王是胡说八道的话,朱祁镇反而不生气了。
正因为楚王这一番话,是很多人的共识,乃至于一种政治正确。虽然被楚王胡乱来用。
王者以天下为私产。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就是这个道理的吗?
天下是朱家的。
朱家子孙就有一份。
所以楚王一脉,一个孩子一出生,就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还有政治上的种种特权,从来是将律法看成无物。
而且事实也证明,大部分时候律法对这些藩王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可言。
这种思想不仅仅在楚王脑袋之中,还在很多人的脑袋之中。
为什么中国到了八十年代,还有农民想当皇帝。就是皇家实在是有太多的特权了。
朱祁镇更是无法否认这一点。
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并不符合朱祁镇的价值观。
所以朱祁镇将户籍制度打通,保持军籍与民籍之外,其余的户口统统取消,更是消除贱民。即便是最底层的百姓,也能保有最基本的人权。
但是朱祁镇却无法否认,其实皇族,勋贵,士大夫对普通百姓的身份差距,却不是他能削平的,其中又以皇族为最。
朱祁镇说道:“楚昭王有你这等不孝之子孙,实在是朝廷之耻。”
楚王也毫不犹豫的说道:“皇兄,将我等流放南洋,一条生路也不给,难道就念及亲亲之道吗?”
楚王已经打定主意,死也不会去南洋的。
一方面在大明普世价值观之中,中原之外,全部是蛮夷之地,不管是哪里都比不上中原,也比不上故乡。
二来,却是南洋一带的瘟疫盛行,这也不是虚言。毕竟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时候,热带病盛行,很多人都不适应。
纵然朱祁镇这些年大力推进医学发展,甚至研究了用酒淬青蒿的法子,治疗疟疾,还有各种隔离限制的办法,阻断传染病传播。
但是这种传染病,依然是一大顽疾。
三却是楚王有自知之明。
襄王能在麓川站稳脚跟,乃是因为第一代襄王,也就是襄宪王作为皇子培养出来的,更是参与了大明很多风云事件。
比如仁宗皇帝驾崩的时候,那时候宣宗皇帝在南京,内忧外患,当时作为皇后的太皇太后,秘不发丧,召还宣宗,襄王作为太皇太后的重要助手,在这个关键时刻发挥了自己
的作用。
后来有宗室第一贤王的名声,并不是凭空所致。
以襄宪王之能,有朝廷的扶持,两代的襄王尚且在南疆过的如此痛苦。楚王来京之后,见了诸多藩王,自然知道各种藩王之中,最寒酸的藩王就是襄王一脉了。
毕竟,其他藩王都是从朝廷索要钱粮,唯独襄王每年要向朝廷上贡。
楚王是觉得自己万万不可能,在南洋打出一片天地的。
所以宁王造反他支持,当然了,他没有起兵相应,也不可能起兵的,因为楚王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维持住,他而今奢侈到了极点的生活,而不是为了与宁王平分天下。
毕竟当年太宗皇帝忽悠宁王的事情,各家可都知道的。
所以,他才不会与宁王一起赴死的。
朱祁镇说道:“你的意思是,我让你们去南洋,就是要你们去死了?尔等身为国家亲王,难道不该为国家分忧吗?”
“在内地,不过是坐困孤城之中,但是在南洋,却是一地一城之主,杀伐夺予,不过在一念之间,难道不比在国内好?”
朱祁镇虽然生气,但是到了正事上面,也就压制了自己的怒火。
不管楚王多么无理取闹,朱祁镇也想听听,他的意见。
或者说大多数藩王的意见。
楚王说道:“皇兄所言如何,臣弟不知道,我只知道,这分基业乃是太祖所赐,如果皇兄想夺了去,我这就去哭庙去。”
这个庙,自然是太庙。
如果将这一件事情,闹到不少藩王哭太庙,朱祁镇的颜面何存?
而且这不仅仅是颜面的事情。
前文说过,对朱祁镇来说名声不过是筹码,颜面也同样是,如果能做成一件事情,朱祁镇完全可以不要脸。
但是问题是,一旦藩王哭庙这样事情发生,就不仅仅是丢脸的问题了。
要知道朱祁镇为了变法,造成很多理论,拔高公羊学等等举措,虽然为了自己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但也造成了而今朝廷思想混乱,各种学说纷纷而起。
这么多年来,有不少人抨击朱祁镇的变法政策。不过被一一压制下去了。
这种思想上的斗争,朱祁镇自然不会杀人的。
就这一次南迁藩王之事,已经惹得沸沸扬扬的了,如果朱祁镇能将藩王们全部给摆平,倒也罢了。
毕竟就文武百官来说,他们其实乐见这些藩王给他们腾腾地方,毕竟地方上的利益,藩王多吃一口,这些人就少吃一口。
只是如果这
一件事情闹大了。就不仅仅是政治层面的事情。
韩雍即将下台,他也虽然还主持日常事务,但是很多事情上,已经不愿意为朱祁镇承担了,毕竟,韩雍要走的人了。何必再得罪人了。
失去了重要助手,朱祁镇顿时觉得棘手。
他厉声说道:“大胆,你觉得朕不敢杀人吗?”
楚王说道:“我当然知道,皇兄敢杀人。最好将我楚王一脉都杀了,反正朝廷不是一直想削藩了,这么多拖欠楚王一脉的俸禄,还有让我们交税,用从逆之名,将我楚王一脉都杀干净,财产都抄干净,岂不是大好特好。”
随即楚王向前走了一步,挺着脖子,说道:“皇兄让人往这里砍,一刀下去,什么都干净了,至于我的胆子,大不大,皇兄当时候自己看便是了。”
“我到了下面,也好向太祖皇帝说清楚,当今皇帝,是要让除却他们燕王一脉,都断子绝孙。”
朱祁镇的脸色铁青。怒火如火山一般,从牙缝之中崩出一句话,说道:“好,好,好。”
此刻的楚王,根本没有一点天潢贵胄的气息,反而好像是市井流氓。根本就是一块切不碎,剁不开的滚刀肉。
这还真将朱祁镇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朱祁镇这么多人年交手的对象,即便不是一等一的豪杰之士,但也都是聪明人。智商在水平线上。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朱祁镇根本不用说透,只需轻轻一点,就明白该怎么办了。
就好像是高手过招一般,根本是点到为止,因为点到,就知道胜负了。再继续下去对谁都不好。
哪里见识过这样的人?
楚王根本就是捧着一顶太祖血脉的帽子,在这里耍无赖。
但是不得不承认,楚王这一招还正中要害。
其实各地藩王的权力,这么多年都削得干干净净了,各地藩王根本没有什么与朝廷博弈的筹码。
如果各地藩王用正统的办法,根本没有什么用处。
反而这种泼皮无赖的办法,有几分用处。
朱祁镇即便不要脸皮,但也要不可能将所有藩王都给杀了。虽然这些藩王都是废物,都是垃圾。
但也是朱家的废物与垃圾。在讲究亲亲之道的古代。朱祁镇要这样做的话,就是放在后世之中,也会被撮脊梁骨的。更不要说这个时代的。
到时候,即便是最讨厌与反对藩王的文官们,也会上书阻止。
他们维护的不是这些藩王,而是儒家的亲亲之道。是君臣父子之道,是这种宗族制度。
朱祁镇气的满脸通红。
如果楚王是胡说八道的话,朱祁镇反而不生气了。
正因为楚王这一番话,是很多人的共识,乃至于一种政治正确。虽然被楚王胡乱来用。
王者以天下为私产。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就是这个道理的吗?
天下是朱家的。
朱家子孙就有一份。
所以楚王一脉,一个孩子一出生,就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还有政治上的种种特权,从来是将律法看成无物。
而且事实也证明,大部分时候律法对这些藩王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可言。
这种思想不仅仅在楚王脑袋之中,还在很多人的脑袋之中。
为什么中国到了八十年代,还有农民想当皇帝。就是皇家实在是有太多的特权了。
朱祁镇更是无法否认这一点。
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并不符合朱祁镇的价值观。
所以朱祁镇将户籍制度打通,保持军籍与民籍之外,其余的户口统统取消,更是消除贱民。即便是最底层的百姓,也能保有最基本的人权。
但是朱祁镇却无法否认,其实皇族,勋贵,士大夫对普通百姓的身份差距,却不是他能削平的,其中又以皇族为最。
朱祁镇说道:“楚昭王有你这等不孝之子孙,实在是朝廷之耻。”
楚王也毫不犹豫的说道:“皇兄,将我等流放南洋,一条生路也不给,难道就念及亲亲之道吗?”
楚王已经打定主意,死也不会去南洋的。
一方面在大明普世价值观之中,中原之外,全部是蛮夷之地,不管是哪里都比不上中原,也比不上故乡。
二来,却是南洋一带的瘟疫盛行,这也不是虚言。毕竟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时候,热带病盛行,很多人都不适应。
纵然朱祁镇这些年大力推进医学发展,甚至研究了用酒淬青蒿的法子,治疗疟疾,还有各种隔离限制的办法,阻断传染病传播。
但是这种传染病,依然是一大顽疾。
三却是楚王有自知之明。
襄王能在麓川站稳脚跟,乃是因为第一代襄王,也就是襄宪王作为皇子培养出来的,更是参与了大明很多风云事件。
比如仁宗皇帝驾崩的时候,那时候宣宗皇帝在南京,内忧外患,当时作为皇后的太皇太后,秘不发丧,召还宣宗,襄王作为太皇太后的重要助手,在这个关键时刻发挥了自己
的作用。
后来有宗室第一贤王的名声,并不是凭空所致。
以襄宪王之能,有朝廷的扶持,两代的襄王尚且在南疆过的如此痛苦。楚王来京之后,见了诸多藩王,自然知道各种藩王之中,最寒酸的藩王就是襄王一脉了。
毕竟,其他藩王都是从朝廷索要钱粮,唯独襄王每年要向朝廷上贡。
楚王是觉得自己万万不可能,在南洋打出一片天地的。
所以宁王造反他支持,当然了,他没有起兵相应,也不可能起兵的,因为楚王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维持住,他而今奢侈到了极点的生活,而不是为了与宁王平分天下。
毕竟当年太宗皇帝忽悠宁王的事情,各家可都知道的。
所以,他才不会与宁王一起赴死的。
朱祁镇说道:“你的意思是,我让你们去南洋,就是要你们去死了?尔等身为国家亲王,难道不该为国家分忧吗?”
“在内地,不过是坐困孤城之中,但是在南洋,却是一地一城之主,杀伐夺予,不过在一念之间,难道不比在国内好?”
朱祁镇虽然生气,但是到了正事上面,也就压制了自己的怒火。
不管楚王多么无理取闹,朱祁镇也想听听,他的意见。
或者说大多数藩王的意见。
楚王说道:“皇兄所言如何,臣弟不知道,我只知道,这分基业乃是太祖所赐,如果皇兄想夺了去,我这就去哭庙去。”
这个庙,自然是太庙。
如果将这一件事情,闹到不少藩王哭太庙,朱祁镇的颜面何存?
而且这不仅仅是颜面的事情。
前文说过,对朱祁镇来说名声不过是筹码,颜面也同样是,如果能做成一件事情,朱祁镇完全可以不要脸。
但是问题是,一旦藩王哭庙这样事情发生,就不仅仅是丢脸的问题了。
要知道朱祁镇为了变法,造成很多理论,拔高公羊学等等举措,虽然为了自己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但也造成了而今朝廷思想混乱,各种学说纷纷而起。
这么多年来,有不少人抨击朱祁镇的变法政策。不过被一一压制下去了。
这种思想上的斗争,朱祁镇自然不会杀人的。
就这一次南迁藩王之事,已经惹得沸沸扬扬的了,如果朱祁镇能将藩王们全部给摆平,倒也罢了。
毕竟就文武百官来说,他们其实乐见这些藩王给他们腾腾地方,毕竟地方上的利益,藩王多吃一口,这些人就少吃一口。
只是如果这
一件事情闹大了。就不仅仅是政治层面的事情。
韩雍即将下台,他也虽然还主持日常事务,但是很多事情上,已经不愿意为朱祁镇承担了,毕竟,韩雍要走的人了。何必再得罪人了。
失去了重要助手,朱祁镇顿时觉得棘手。
他厉声说道:“大胆,你觉得朕不敢杀人吗?”
楚王说道:“我当然知道,皇兄敢杀人。最好将我楚王一脉都杀了,反正朝廷不是一直想削藩了,这么多拖欠楚王一脉的俸禄,还有让我们交税,用从逆之名,将我楚王一脉都杀干净,财产都抄干净,岂不是大好特好。”
随即楚王向前走了一步,挺着脖子,说道:“皇兄让人往这里砍,一刀下去,什么都干净了,至于我的胆子,大不大,皇兄当时候自己看便是了。”
“我到了下面,也好向太祖皇帝说清楚,当今皇帝,是要让除却他们燕王一脉,都断子绝孙。”
朱祁镇的脸色铁青。怒火如火山一般,从牙缝之中崩出一句话,说道:“好,好,好。”
此刻的楚王,根本没有一点天潢贵胄的气息,反而好像是市井流氓。根本就是一块切不碎,剁不开的滚刀肉。
这还真将朱祁镇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朱祁镇这么多人年交手的对象,即便不是一等一的豪杰之士,但也都是聪明人。智商在水平线上。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朱祁镇根本不用说透,只需轻轻一点,就明白该怎么办了。
就好像是高手过招一般,根本是点到为止,因为点到,就知道胜负了。再继续下去对谁都不好。
哪里见识过这样的人?
楚王根本就是捧着一顶太祖血脉的帽子,在这里耍无赖。
但是不得不承认,楚王这一招还正中要害。
其实各地藩王的权力,这么多年都削得干干净净了,各地藩王根本没有什么与朝廷博弈的筹码。
如果各地藩王用正统的办法,根本没有什么用处。
反而这种泼皮无赖的办法,有几分用处。
朱祁镇即便不要脸皮,但也要不可能将所有藩王都给杀了。虽然这些藩王都是废物,都是垃圾。
但也是朱家的废物与垃圾。在讲究亲亲之道的古代。朱祁镇要这样做的话,就是放在后世之中,也会被撮脊梁骨的。更不要说这个时代的。
到时候,即便是最讨厌与反对藩王的文官们,也会上书阻止。
他们维护的不是这些藩王,而是儒家的亲亲之道。是君臣父子之道,是这种宗族制度。